中医综合考研中药学笔记(精华)(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05-25
代赭石:赤铁矿。苦寒。归肝心经。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刺蒺藜: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罗布麻:甘苦凉。有小毒。归肝经。平抑肝阳,清热利尿。
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角。咸寒。归肝心经。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平肝之最)(汤1~3克先煎。研粉,0.3~0.6克)
牛黄:胆结石。甘凉。归心肝经。化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丸散0.15~0.35克)。
珍珠:甘寒咸。归心肝经。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丸散0.1~0.3克)。
钩藤:带钩茎枝。甘凉。归肝心包经。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后下)
天麻:块茎。甘平。归肝经。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寒热虚实皆可。汤3~9克,研末1~1.5克)
地龙:蚯蚓干体。咸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全蝎:干燥体。辛平。有毒。归肝经。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汤3~6,丸散0.6~1)(痉挛抽搐要药)
蜈蚣:干燥体。辛温。有毒。归肝经。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量同上)
僵蚕:感染致死体。咸辛平。归肝肺胃经。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开窍药
麝香:雄体干燥分泌物。辛温。归心脾经。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醒神回苏之要药,寒热闭皆可)丸散0.03~0.1克。
冰片: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醒神,清热解毒。(热闭,丸散0.15~0.3克)
苏合香:辛温。归心脾经。开窍醒神,避秽,止痛。(寒闭,丸散0.3~1克。)
石菖蒲:根茎。辛苦温。归心胃经。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
补虚药
补气药:
人参:根。甘微苦平微温。归肺脾心经。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补气第一)
西洋参:根。甘微苦,凉。归肺心肾脾经。补气养阴,清热生津。(气阴两伤)
党参:根。甘平。归脾肺经。补脾肺气,补血,生津。(脾肺气虚,气血两虚,气津两伤)
太子参:块根。甘,微苦,平。归脾肺经。补气健脾,生津润肺。(脾肺气阴两虚)
黄芪:根。甘微温。归脾肺经。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补中益气要药。蜜制)
白术:根茎。甘苦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药)(脾虚胎动)
山药:根茎。甘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脾胃肺肾全补,外加消渴气阴两虚)
白扁豆:甘微温。归脾胃经。补脾和中,化湿。
甘草:根及根茎。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大剂量可以起钠水潴留)
大枣:甘温。归脾胃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刺五加:甘微苦温。归脾肺心肾经。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绞股蓝:甘苦寒。归脾肺经。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
红景天:甘寒。归脾肺经。益气健脾,清肺止咳,活血化瘀。
沙棘:甘酸温。归脾胃肺心经。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祛瘀。
补阳药:
鹿茸:雄鹿幼角。甘咸温。归肾肝经。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1~2克吞服。
紫河车:胎盘。甘咸温。归肺肝肾经。补肾益精,养血益气。
淫羊藿:全草。辛甘温。归肾肝经。补肾壮阳,祛湿除湿。
巴戟天:根。辛甘微温。归肾肝经。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仙茅:辛热。有毒。归肾肝经。温肾壮阳,祛寒除湿。
杜仲:树皮。甘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续断:根。苦辛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肉苁蓉:带鳞叶肉质茎。甘咸温。归肾大肠经。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锁阳:甘温,归肝肾大肠经。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补骨脂:成熟果实。苦辛温。归肾脾经。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益智仁:辛温。归肾脾经。暖身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
菟丝子:成熟种子。辛甘平。肾肝脾经。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肾虚胎动不安)
沙苑子:甘温,归肝肾经。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蛤蚧:蛤蚧去内脏干燥体。咸平。归肺肾经。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核桃仁:甘温。归肾肺大肠经。补肾温肺,润肠通便。
冬虫夏草:菌体幼虫复合体。甘温。归肾肺经。补肾益肺,止血化痰。
补血药:
当归:根。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补血圣药)
熟地黄:块根。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血养阴,填精益髓。(养血补虚之要药)
白芍:根。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阿胶:驴皮熬制胶体。甘平。归肺肝肾经。补血,滋阴,润肺,止血。
何首乌:块根。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制用:补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龙眼肉:甘温。归心脾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补阴药:
北沙参:根。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肺阴虚\胃阴虚)
南沙参:根。甘,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清肺,清胃生津,补气,化痰。
百合:肉质鳞茎。甘微寒。归肺心胃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麦冬:块根。甘微苦,微寒。归胃肺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心肺胃阴虚)
天冬:根块。甘苦寒。归肺肾胃经。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石斛:茎。甘微寒。归胃肾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玉竹:根茎。甘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黄精:根茎。甘平。归脾肺肾经。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与山药均为气阴双补之品)
枸杞子:成熟果实。甘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墨旱莲:地上部分。甘酸寒。归肝肾经。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女贞子:成熟果实。甘苦凉。归肝肾经。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桑椹:甘酸寒。归肝肾经。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龟甲:乌龟腹背甲。甘寒。归肾肝心经。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
鳖甲:鳖背甲。甘咸寒。归肝肾经。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收涩药
固表止汗:
麻黄根:根及根茎。甘微涩平。归肺经。固表止汗。
敛肺涩肠:
五味子:成熟果实。酸甘温。归肺心肾经。酸甘温。归心肺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治久咳虚喘要药)
乌梅:近成熟果实。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咳。
五倍子: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敛肺降火,止咳止汗,涩肠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
罂粟壳:酸涩平。有毒。归肺大肠肾经。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
诃子:成熟果实。酷酸涩平。归肺大肠经。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石榴皮:酸涩温。归大肠经。涩肠止泻,杀虫,收敛止血。
肉豆蔻:成熟种仁。辛温。归脾胃大肠经。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赤石脂:多水高岭石(含水硅酸铝),甘涩温,归大肠,胃经。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
禹余粮:甘涩平。归胃经。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止带。
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成熟果实。酸涩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覆盆子:近成熟果实。甘酸微温。入肝肾经。固精缩尿,益肝肾明目。
桑螵蛸:螳螂卵壳。甘咸平。归肝肾经。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金樱子:成熟果实。酸涩平。归肾膀胱大肠经。固精缩尿止带,涩肠止泻。
海螵蛸:乌贼内壳。咸涩微温。归肝肾经。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莲子:成熟种子。干涩平。归脾肾心经。固精止带,补脾止泻,益肾养心。
芡实:成熟种仁。甘涩平,归脾肾经。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椿皮:根皮或树皮。苦涩寒。归大肠肝经。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
涌吐药
常山:根。苦辛寒。有毒。归肺心肝经。涌吐痰涎,截疟。
瓜蒂:苦寒。有毒。归胃经。涌吐痰食,祛湿退黄。
胆矾:酸涩辛寒。有毒。归肝胆经。涌吐痰涎,解毒收湿,祛腐蚀疮。
攻毒杀虫止痒药
雄黄:二硫化二砷。辛温,有毒。归肝胃大肠经。解毒,杀虫。(内服0.05~0.1)
硫磺:自然硫。酸温。有毒。归肾大肠经。外解毒杀虫疗疮,内补火助阳通便。(内1.5~3克)
白矾:酸涩寒。归肺脾肝大肠经。外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止血,止泻,化痰。
蛇床子:成熟果实。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杀虫止痒,燥湿,温肾壮阳。
蟾酥:腺体分泌物。辛温。有毒。归心经。解毒,止痛,开窍醒神。内0.015~0.03克。
土荆皮:辛温。有毒。归肺脾经。杀虫,止痒。(不可内服)
大蒜:辛温。归脾胃肺经。解毒杀虫,消肿,止痒。
拔毒化腐生肌药
升药:水银火硝白矾升华结晶。辛热。有大毒。归肺脾经。拔毒祛腐。(只外用)
轻粉:辛寒。有毒。归大小肠经。外攻毒杀虫,敛疮;内逐水通便。(内0.1~0.2克)
砒石:辛,大热。有大毒。归肺肝经。外攻毒杀虫,蚀疮去腐;内截痰平喘,截疟。
炉甘石:碳酸锌。甘平。归肝胃经。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利疮。(不内服)
铅丹:辛,微寒。有毒。归心肝经。拔毒生肌,杀虫止痒。
硼砂:硼砂矿石结晶。甘咸凉。归肺胃经。外清热解毒,内清肺化痰。丸散1.5~3克。
十九畏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道地药材:甘肃 当归;宁夏 枸杞;青海 大黄;内蒙 黄芪;东北 人参,细辛,五味子;
山西 党参;河南 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 三七,茯苓;四川 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 阿胶;浙江 贝母;江苏 薄荷;广东 陈皮,砂仁。
相关话题/中医
2014中医考研《方剂学》最完整考点总结七版教材同步完美打印
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方剂学》考点精要 第一章、解表剂 方 名 功 效 主 治 辨 证 要 点 方 歌 麻黄汤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外感风寒 表实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 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桂枝汤 解肌发表 调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5-252014中医考研《中医内科学》最完整七版教材考点精华精简总结同步疯狂背诵版完美打印傲视宝典同步
根据7版教材整理的中医内科学总结 1 2014中医考研《中医内科学》考点精华总结 一、感冒 1. 风寒证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或荆防风达表汤 若湿较重肢体酸痛头重头胀身热不扬--羌活胜湿汤 2. 风热证辛凉解表 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5-252013考研中医综合归纳-中医基础理论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精要 - 1 - 2013 20132013 2013年考研中医综合 年考研中医综合年考研中医综合 年考研中医综合- --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精要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精要中医基础理论考点精要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精要 绪论 绪论绪论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5-252016考研:统考中医综合基础学习方案
(307中医综合基础) 一、制定学习计划 1、紧扣学习目标:要对专业课进行地毯式复习,通读并理解所有知识点,无需强制记忆,一定要形成结构框架。 2、学习时间分配:以周为单位,共7周,每周学习时间至少12-18小时。可根据自己复习情况具体安排,确保当周任务当周完成。复习时注意看进度,卡时间,一定要防止 ...医学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海文教育 2015-05-142016考研:中医知识点记忆法
1、公式记忆 学生反映中医难学,太灵活,无规律可寻,无公式可用。在辨证的教学中我尽量将教学内容归纳为公式:如表证=肌表证+肺系证,阳虚=气虚+虚寒, 阴虚=血虚+虚热。卫分证=初期+表热,气分证=二期+热盛,营分证=三期+神昏,血分证=晚期+动血+动风。白喉辨证风热疫毒证=风热+点状假膜,阴虚 燥热=嘶吠 ...医学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海文教育 2015-05-142015考研中医内科学(自己考研整理总结+另附中内歌诀)
一、感冒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代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治则:解表达邪 忌用补敛之品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葱豉汤加味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玉屏风散(表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5-052016医学考研:考研中医学复习基本特点
一、课程特点及要求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介绍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哲学基础、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内容。其中所涉及的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学说和原理,是学习其他基础和临床学科的基础,也是考研中医综合科目考试的必选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内容覆盖面广 ...医学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海文教育 2015-05-03完善考研《中医基础理论·经典原文》考点精华总结(打印版)
《中医基础理论经典原文》考点精要总结 考点 经典原文 历年真题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素问middo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21完善考研《中医基础理论》考点总结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成为后世指导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21完善版考研《中医诊断学》考点总结
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要表1 -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朝代 医家与著作 特点 战国 中医学理论体系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