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概念
1、管理的涵义:就是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协调他人的活动,带领人们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名)
四方面:A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管理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管理而管理,必须使管理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B管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释放人们的能力,而不是把人管住;
C管理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D管理工作的过程是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它们构成管理的基本职能。
2、管理者的分类
纵向(1)作业人员
(2)基层管理人员------技术技能:指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的技术和方法。
(3)中层管理人员-----人际技能:指与组织中上下左右的人打交道的能力。
(4)高层管理人员-----概念技能:指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横向: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
3、权变管理理论(名):在现实中,管理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某种固定的模式或方法,不能将某一场合下使用成功的管理模式简单地照搬到另一种场合下。管理者要识别管理工作所面临的特定情境,并开发或选用合适的管理模式,这就是权变管理原则。
4、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第二章 计划
1、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与结果(形式)(名)
使命或宗旨
愿景:是组织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
目标:是组织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
战略: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其宗旨和目标而确定的组织行动方向和资源配置纲要。
政策:政策是对组织成员作出决策或处理问题所应遵循的一般规定。
程序:程序是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的标准操作方法。程序也是一种计划,它规定了一个具体问题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和顺序来进行处理。
规则:规则是执行程序中所规定的每一步骤工作时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章。规则是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
规划:针对某一特定行动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指明了组织如何用一定资源通过一定的工作活动来实现特定的目标。
预算: 预算是一种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告书。
2、传统的目标设定法:完全由上司设定和分派目标给下级
4、目标管理法(名):采用参与的方式来决定目标,即上级和下级共同参与目标的选择一起协商并就如何实现目标达成一致意见。由彼得 德鲁克提出
5、目标管理法的特征(简)
Ø 目标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
Ø 强调“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Ø 注重成果第一。
6、目标管理法的优点和缺陷(案)
优点:A有利于组织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B有利于改善组织结构。
C有利于激发人们的主动精神和责任感。
D有助于开展有效的控制工作。
缺点:A目标难以确定 B缺乏灵活性
C注重短期效应 D增加管理成本
E目标管理所需的人性假设不一定都存在
7、计划工作的类型(简)
正式计划 非正式计划 指向性计划 具体性计划
长期计划 短期计划 战略计划 战术计划
正式计划:正式诉之于笔墨的、是明文规定下来的。
非正式计划:仅仅蕴涵在某些人的脑海中。
具体性计划:规定有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案,不存在摸棱两可和容易引起误会之处。
指向性计划:只规定一些一般性的方向。它指出行动的重点但并不限定在具体的目标上,也不规定特定的行动方案。
战略计划:是关于企业活动总体目标和战略方案的计划。其特点是:
战术计划:是有关组织活动具体如何运作的计划。对企业来说,就是指各项业务活动开展的作业计划。
短期计划:一般都规定了比较明确、具体和量化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因此通常要求具备可操作性。
长期计划则相对较为概略、总括。(选填)
第三章 决策
1、决策的涵义(广义):把决策看作是一个全过程,包括提出问题、调查研究、设计方案、评估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环节。决策是个人或群体为实现其目的,制定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决定采用某种方案的过程(名)
2、决策的类型(填空、选择)
根据决策可选方案的数量不同:开关式决策、旋纽式决策
根据决策权限的安排:个人决策、群体决策
根据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不同:经验决策、科学决策
根据决策目标所涉及的规模和影响程度不同:战略决策、战术决策
根据决策不同的环境和条件: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名)
确定型决策:决策者确切地知道存在哪些备选方案以及与各方案相关相关的各种事实和条件时的决策.
风险型决策:存在各种不完整的信息时的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决策者既不知道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也不清楚各种方案可能具有的风险,对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也不甚了解。
根据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名)
程序性决策:是指那些例行的、按照一定的频率和间隔重复进行的决策
非程序性决策:是指那些非例行的、很少重复出现的决策
3、决策的基本原则(简)
A信息原则(全面 准确 及时原则) B预测原则
C系统原则 D优化原则(简)
E时效原则 F可行性原则
G科学原则
优化原则:决策者对于决策所面临的状况和决策问题具有完全的信息。
决策者有能力找出实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
决策者能够有效地排除各种不确定因素从而实现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决策者总是能够按照理性和逻辑对决策方案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
决策者具有始终不渝的通过选择最佳方案来获取最佳结果的愿望和决心。
4、有限(有界)理性与满意原则(简)
有界理性:指决策者通常要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这些限制因素包括决策者的价值观、思维习惯、技能、行为习惯、不完全的信息和知识、组织中的各种因素等等,因而其所做到的理性是有限的。即使人们在主观上希望自己是一个理性的决策者,但客观上其理性是有限的。西蒙
满意:在实际决策时,人们并不会为了得到一个最好的方案而一直无休止地苦苦追求下去,决策者在获得一个符合某些最低标准的方案之后,往往就会停下来而不再进一步去寻找更好的方案
5、决策的基本程序(简)
A发现问题、确立目标 B拟定、选择方案
C确定方案、组织实施 D监督控制、及时反馈
考虑损益原则和价值准则(学术价值 经济价值 社会价值)
决策的利害分析理论:最小大值原则、最大大值原则、最大后悔值最小化原则(选填)
6、影响决策者的因素:(简)
决策中的政治因素、直觉、执着、对待风险的态度、伦理观
第四章:组织
1、组织的涵义:组织是指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经由分工合作、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名)
Ø 组织存在的前提是目标
Ø 组织运营并发挥效率的基本手段是分工与合作
Ø 组织必须具有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
2、组织设计的步骤(简)
A根据组织目标进行任务划分、归类,为每一类任务确定岗位,即职位设计。
B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形态,建立不同层次的部门。
C确定管理跨度,规定岗位的权责。
D配备部门的主管人员。
E组织结构的不断修正和完善。
3、组织设计原则(简)
A管理跨度原则:管理跨度:一个领导者直接指挥下级的数目。
B统一指挥原则:组织中每一个下级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并向这个上级负责。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导人同时指挥,则必须在下达命令之前,进行相互沟通,达成意见后再下达命令,以免下级无所适从。
C责权一致原则:在赋予每一个职务责任的同时,必须赋予这个职务完成任务所需的权力,权力的大小要和责任相适应。
D分工与协作原则:分工:按照不同专业和性质将组织的任务和目标分成每个部门或个人的单项任务或目标,并规定出完成任务的手段和方法。协作:规定各个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的协调关系和配合方法。
E机构精简原则:在能够保证组织业务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机构和人员。
F弹性结构原则:组织的部门结构、人员的职位和职责必须随着实际需要而变动,以便使组织能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
G集权和分权相平衡原则:根据组织的实际需要来决定集权和分权的程度。集权是指组织的大部分决策权都集中在上层;分权是指下属各部门也有一定的决策权。(名)
4、组织结构的类型(名)
A直线型结构
涵义: 直 线型结构是在组织最高管理者之下设若干中层管理部门,每一个中层管理部门之下又设若干基层管理部门。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是决策者,最低一级是执行者,从上到 下执行单一的命令,形成一个单线系统,没有职能机构。在这种结构中,职权或命令的流向呈一条直线,从上到下贯穿组织的纵向。
B职能型结构
涵义 : 设立各种各样的专门部门,分工负责各方面的业务。
C直线职能型结构
涵义: 直 线职能型结构是在各级直线指挥人员或行政领导人之下,按专业分工设置相应的职能机构,这种职能机构是行政领导的业务助手和参谋,它们不能直接向下级部门下 达命令,而只能进行业务指导。职能部门拟订的计划、方案以及有关指令,统一由直线指挥人员批准下达。因此,下一级直线指挥人员或行政领导人,只会接受上级 直线指挥人员的命令。
D事业部结构
涵义: 指大型公司按产品的类型、地区、经营部门或顾客类别设计建立若干自主经营的单位或事业部。事业部结构是一个企业内对具有独立的产品和市场、独立的责任和利益的部门实行分权管理的一种组织结构。
特点:具有独立的产品和市场,是产品责任或市场责任单位。
具有独立的利益,实行独立核算,是一个利润中心。
是一个分权单位,具有足够的权力,能自主经营。
基本原则: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E矩阵型结构(选填)
涵义:组织的矩阵型结构是从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工作小组形式发展起来的一种组织结构。
F委员会结构
涵义:委员会是由来自不同部门、具有不同经验、知识和背景的人员组成,跨越专业和职能界限执行某方面管理职能的一种组织结构。它的作用是完善个人管理的不足,并预防过分集权化,使各方的利益得到协调和均衡。
优点:具有平等、民主、集体决策的特点,决策方案更合理、更有效,减少决策失误;、 增加决策的民主性、代表性和权威性。
缺点:责任不清; 决策或方案折中调和; 效率不高。
G虚拟组织结构(填空选择)
含义: 虚拟组织是一种只有很小规模的核心组织,以合同为基础,依靠其他商业职能组织进行制造、分销、营销或其他关键业务的经营活动的结构。
优缺点
5、组织变革
组织的生命周期理论(格林纳)
A创业阶段 B聚合阶段 C规范化阶段 D成熟阶段 E成熟后阶段(简)
6、组织老化的特征(简)
机构臃肿 反映迟钝 文山会海 市场份额减少
7、组织变革的动因(选填)
外部动因:市场的变化 资源的变化 技术的变化
内部动因:组织中人员思想和行为的变化 组织运行和成长中的矛盾
8、组织变革的方式(简)
A以组织为中心的变革:
即通过改变组织结构形态、信息沟通渠道和方式、管理的规章制度等途径实现组织变革。
B以技术为中心的变革
即通过引进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实现组织的变革。
C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通过改变员工的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途径实现组织变革。
D组织的再造(“流程再造”、“组织再造工程”)。
管理人员应该一切从头开始,对组织现在用来进行价值创造和运作的程序方法重新加以考虑和设计,丢弃那些已经落伍、不再适应新形势的东西。
特点:再造是激烈的变革,不是小打小闹、修修补补;
再造的对象是过程,而不是某个部门; 再造以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
第五章:领导
1、领导的涵义(选填)
名词:指领导者、领导人,即组织中确定和实现组织目标的首领。
动词:领导是一种行为过程,是组织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通 过一定的组织机构,依据有关的规章制度,行使其职权,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被领导者去共同努力,以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的行为过程。
2、领导的作用(选填):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
3、领导的权力基础(简)
法定权力、奖赏权力、强制权力、专家权力、感召和参考权力、
职位权力(制度权力) 、个人权力
4、领导的方式(选填)
A基于权力运用的领导方式分类
专制式 民主式 放任式 仁慈专制式 支持式
B基于态度与行为取向的领导方式分类
以任务为中心(工作导向型) 以员工为中心(员工导向型)
5、管理方格论(名):关心任务和关心员工相结合
以 任务为中心和以员工为中心这两个方面并不是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它们可以按不同的程度结合在一起。关心任务和关心人员是两个不同的方面,而不是一个方面 的两极。对人关心并不意味着必定忽视任务,同样,重视任务也不意味着一定缺少对人的关心。领导者可以根据现实需要和可能,对两者或其中之一者有所偏重。布 莱克、穆顿
6、领导寿命周期理论:领导者在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之前,必须考虑被领导者的素质特征,这样才能使所采取的领导行为产生应有的效能。 “领导寿命周期理论” 把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作为一个情境因素,考察能够取得最好效能的领导方式怎样因情境不同而权变化 赫塞、布兰查德
7、领导寿命周期理论
命令式领导方式 说服式领导方式 参与式领导方式 授权式领导方式
8、用人:善于发现人才
Ø 用人之长,容人之短
Ø 尊重人才,充分信任
Ø 讲求人才使用效率
Ø 勇于启用比自己更出色的人才
Ø 不断进行人才更新
Ø 树立发展的人才观
Ø 重视个人素质,也要重视群体互补效应
Ø
第六章 激励
1、激励的涵义(填选):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员工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主动而自发地把个人的潜能发挥出来,奉献给组织,从而确保组织达成既定的目标。
2、人性假设理论 (重要)
A、经济人假设(X理论)----麦格雷戈
Ø 人生来就厌恶工作,只要有可能就逃避工作。
Ø 人生来就习惯于明哲保身,反对变革,把安全看得高于一切。
Ø 人缺乏理性,容易受外界和他人的影响。
Ø 人生来就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对多数人必须使用强迫、惩罚的办法,去驱使他们工作,才可达到组织目标。
该理论对管理工作的影响:“胡萝卜加大棒”
B、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
自我实现人假设的主要观点
u 人生来并不一定厌恶工作,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能够承担责任,而且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任,并具有创造才能和主动精神。
u 人所追求的需要和组织的需要并不矛盾,只要管理得当,人能够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该理论对管理工作的影响:启发、诱导、信任
C、社会人假设
从根本上说,人是由社会需要而引起工作动机的,并且通过与同事的关系而获得认同感。
工业革命与工业合理化的结果,使工作本身失去了意义,因此只能从工作上的社会关系去寻求意义。
员工对同事们的社会影响力,要比对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及控制更为重视。
员工的工作效率随着上司能满足他们社会需要的程度而改变。
该理论对管理工作的影响
ü 不能只把目光局限在完成任务上,而应当注意对人的关心、体贴、爱护和尊重,建立相互了解、团结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友好的感情。
ü 管理人员在进行奖励时,应当注意集体奖励,不能单纯采取个人奖励。
ü 管理人员应当经常了解工人的感情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呼声。
D、复杂人假设
l 人的需要是多样的,而且会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而改变。
l 人在同一时间内会有多种需要和动机。一个人在不同的组织会形成不同的动机。
l 人的需要和能力是有差异的,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反映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情况、任何人的普遍的管理方法。
该理论对管理工作的影响:权变管理理论
3、激励理论(重要)
A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五种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这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逐层上升;
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
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的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相互重叠;
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不再成为一种激励力量。
该理论对管理工作的影响
B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双因素理论的内容:激励因素、保健因素
双因素理论的要点:
(1)满意与不满意
传统观点:满意、不满意 赫茨伯格观点: 满意 没有满意;没有不满意 不满意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相连)
工作兴趣 成就 得到认同 赞赏 责任 升职
满意区域
保健因素(与工作条件相关)
工作环境 薪金 公司制度 安全感 人际关系
没有满意区域
双因素理论对管理工作的影响
(1)注重对员工的内在激励
(2)正确处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关系
C、期望理论-------弗鲁姆(小问题)
期望理论的内容:只有当人们预期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具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人们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
u 效价:被激励对象对所要达到目标的价值的认定。
u 期望值:被激励对象对目标能够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估计。(选填)
期望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Ø 确定适当的目标,激发期望心理。 帮助员工调整期望值,调动积极性。
D、公平理论------斯达西·亚当斯(小)
公平理论的内容
u 横向比较:将自己所做的付出和所得的报酬,与一个同自己条件相当的人的付出与所得的报酬进行比较。
u 纵向比较:将个人对工作的付出与所得和自己的过去相比较。
E、强化理论------斯金纳(重要)
强化理论的内容:人的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做的反映。所谓强化,指通过对一种行为给予肯定或否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控制该行为的重复出现与否。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员工时,这种行为就可能重复出现;反之,当行为的结果不利于员工时,这种行为就会消退或终止。
强化管理方式:
a正强化:也称积极强化。
是用某种具有吸引力的结果对某一行为进行鼓励和肯定,使其重现和加强。
b负强化:也称消极强化。
是指预先告知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不愉快的后果,从而使其行为符合要求或避免做出不符合要求的行为。
c消除:也叫忽略或者自然消退。即不采取任何维持行为的强化方式。
d惩罚:指用批评、降职、罚款等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措施来创造一种令人不愉快甚至痛苦的环境,以表示对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的否定,从而消除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4、激励实务(选填)
A员工需要的分析 B激励手段的选择和运用
第七章 沟通
1、沟通的要素(简)
信息的发送者 信息的接收者 信息的内容 信息沟通的渠道
2、沟通的过程(简)
信息的发出:“编码” ----信息的传递----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反馈
3、沟通的形式(名)
A 正式沟通:是通过正式的组织程序、依照组织结构所进行的信息沟通。
a、纵向信息沟通:即沿着组织的指挥链在上下级之间进行的信息沟通。
b、横向信息沟通:指组织内部同一层次人员之间的沟通,也称平行沟通。
c、斜向信息沟通:指发生在组织内部既不同系统又不同层次的人员之间的沟通。
B非正式沟通:指组织中不按照正式的组织程序而进行的沟通。
第八章 控制
1、控制的涵义(选填):就是根据事先规定的标准,监督检查各项活动,并根据偏差,或调整行动、或调整计划,使两者相吻合的过程。
2、控制与计划的关系(简)
Ø 计划为控制提供衡量的标准;而控制是计划得以实现的必要保证。
Ø 计划和控制的效果分别依赖于对方。
Ø 许多有效的控制方法本身就是计划方法。
3、控制的过程(简)
4、常见的控制标准(简)
实物量标准 价值标准(货币标准) 时间标准 质量标准
5、偏差:
6、控制的类型
A根据控制的时点划分(名)
事后控制:也称反馈控制,是一种在工作结束后进行的控制。
同期控制:也称现时、同步、事中控制,是一种在工作进行之中同步进行的控制。
预先控制:前馈控制,是一种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
B、根据控制的结构划分(选填)
集中控制:由一个集中控制机构对整个企业进行控制。
分散控制:由若干分散的控制机构来共同完成企业的总目标。
C、根据控制的来源划分(选填)
正式组织控制:由管理人员设计和建立起来的一些机构或人员来控制。
群体控制:基于群体成员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是由非正式组织发展和维持的。
自我控制:指个人有意识地按某一行为规范进行活动。
D、根据控制的手段划分(选填)
直接控制:是指主要通过行政命令和手段对被控制对象直接进行控制。
间接控制:指不对运行过程直接干预,而是通过间接手段来引导和影响运行过程,从而达到控制目的。
第九章 管理思想的演进
1、泰罗(科学管理之父)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内容(简)
工作效率和工作定额 科学选人 标准化 差别计件工资制 职能研究 例外管理
实质(选填)
局限性(选填)
2、法约尔及其管理过程理论
五项基本职能 :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14条管理原则
(1)分工;(2)职权与职责:(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方向: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报酬;(8)集中:(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平;(12)保持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精神。
3、霍桑实验:梅奥主持
梅奥《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人际关系学的诞生,后名为行为科学
4、人际关系学的主要观点(简)
员工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社会人”。
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提高员工满意度来提高员工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5、管理科学主要理论(选填)
规划论、库存论、排队论、对策论(博弈论)、搜索论、网络分析。
6、管理理论的丛林(名)------哈罗德•孔茨
在已有的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管理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又出现许多新的理论和学说,造成了一种学派林立的现象。
7、系统管理理论 (选填)
就 是一些主张系统观点的学者,把组织看作是由许多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要素包括个人、群体、态度、动机、正式结构、相互作用、目标、职 权、资源等等。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协调组织的每个部分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强调组织要适应环境的要求,部分要适应整体的要求,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相互协调。管 理要通过满足这些要求来实现系统的综合效应。
8、权变管理理论(名):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部、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9、战略管理理论---迈克尔•波特
主要观点(选填):从战略的观点出发,我们在思考管理问题时,必须有一个广阔而远大的视野和思路,也就是说,要在空间上看得更“广”,时间上看得更“远”。
10、全面质量管理 --------影响最为深远
美国产生,日本发展
总设计师—戴明
[!-empirenews.page-] 一 名词解释
1 管理: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有效利用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并通过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与自己共同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 决策:所谓决策,是指根据既定目标做出行动的决定。
3 计划:计划从静态看是为达到一定目标的未来行动方案;从动态看是指发展预测,目标选择,方案评议,综合平衡等一系列活动。
4 组织:组织有两层含义:
其一,一般意义上的,通过某种规范关系连结起来的有机体。
其二,为达到一定目的的通过一定程序和方式构成的权责机构。
5 领导:领导人,领导者,及组织中的首领。领导职能:领导者影响集体和个人达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6 激励:所谓激励,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员工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而自发的把个人的潜能发挥出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7 控制:控制是指根据既定的目标和标准,检查实际执行情况,发现偏差,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的过程。
8 企业: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依法设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单位。
9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种新型管理制度。其核心是企业法人制度,其主要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
10 定额: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对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经营要素的消耗,占有和利用方面的规定标准。
11 信息:信息是事物联系的一种普遍形式,是反映事物变化及其特征的各种数据,消息,资料,信号的总称。
12 组织工作:组织工作是指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确定组织内各要素及其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即设计一种组织机构并使之运转的过程。
13 组织结构:系统中各组织部门与管理层次的划分,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结方式。
14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正常劳动能力和智力的人。
15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养,组织协调,使之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结合,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16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以知识而非实物形态存在的,用于生产经营的不断创新的非货币性资产。
17 设备:设备是指进行生产所使用的各种机械的总称。
18 产品:产品是指企业生产的某种供社会使用的实体。广义的,是向社会提供的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物品,服务和意识的组合。
19 新产品:新产品是较原产品在很多方面有明显改进,或全新的产品。
20 技术开发:是企业为适应生产经营的需要,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所进行的开发新产品,新系统,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研究活动。
21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具备的适于一定用途,满足一定需要的特性。
22 市场营销: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状况,有计划的组织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各种销售渠道和促销手段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经营销售过程。
23 营销决策:营销决策是指企业根据条件,运用一定方法,优选营销方案的活动。
24 广告:是企业通过一定媒体,向消费者传播经济信息的一种推销商品的手段。
25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和其他各种精神财富的总和。
26 成本:广义的成本是指取得成本的代价。狭义的成本是指产品制造成本。
27 费用: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密切不能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
28 利润:收入--成本费用=利润
29 创新: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方法,手段和结果的质的飞跃。
二 简答题
1 阐述管理人基本特征:
(1)是社会活动组织的要求;(2)通过组织实现:组织是管理的载体;(3)核心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4)任务是通过管理达到既定目标。
2 阐述管理的性质
具有二重性。即同时具有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是指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组织社会化人的客观要求,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社会化程度,而与社会制度无关。共性问题,可共享。
社会属性是指管理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为一定生产关系服务,即须适应和维护特定人生产关系。
3 阐述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职能是指管理在组织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发挥出的功能。有六大功能:
(1)决策。决定影响企业生存发展之大事。
(2)计划。是为达到一定目标所制订的未来行动方案,是控制的标准。在计划中包括对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是决策后选择的执行方案。
(3)组织。是管理的载体,确定上下左右的联系方式,制订一系列的组织制度,以保证决策和计划的实施。
(4)领导。是领导者通过指挥、指导、协调等行为去影响个人和集体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领导的本质是组织活动协调一致,从而达到组织目干标。
(5)激励。通过一定的手段满足组织成员不同层次的需要和要求。
(6)控制。依据目标和标准,对活动进行系统的监控和衡量,保证活动在轨道上正常运行。
4 阐述企业及其基本特征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依法设立的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单位。
特征:(1)是一个从事经济活动并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2)从事的经济活动可以是生流通和服务,满足社会需要。(3)依法设立,要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设立的必要的条件,按相关程序设立。(4)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5 阐述建立一个企业的基本条件
(1)生产经营要素条件。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等必要的资源。不能是皮包公司。
(2)法律条件。要成为独立的法人要依法设立;具有必要的生产经营要素;有组织及名称、地址、负责人等;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法人与法人代表。
6 企业管理有哪些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是指为其他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性信息、标准、制度和条件的工作。
(1)标准化工作(2)定额工作(3)计量工作(4)信息工作(5)企业规章制度建设工作(6)培训工作
7 信息工作包含哪些内容?
信息工作是批对企业承包内外部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活动的总称。包括: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加工、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存储。
8 阐述决策的基本特征
所谓决策,就是根据预定目标做出行动的决定。
科学的决策有如下基本特征:(1)目标性。目标是决策的标准和依据。有单目标和多目标之分。(2)优化性。在既定目标和条件下寻求最优方案是决策的要求和艺术性的体现。(3)选择性。没有选择就没有商策。拟订尽可能多的方案以供选择是决策的重要重要条件。(4)实施性。决策方案必须付诸实施。
9 阐述决策的要素
五要素:(1)决策者。体现决策系统主观能力。(2)决策对象。即要决定的事件,是一可调控的具有明确边界的特定系统。(3)决策信息。(4)决策理论和方法。(5)决策结果。
10 阐述决策的程序
1)找出问题所在,提出决策目标。没有问题就不需要决策,目标是指期望的结果。决策目标有三方面的特点:可计算其实现时间;可明确其责任。2)拟订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3)对可能方案进行分析评价。4)选择并确定最佳解决方案。5)执行决策方案,并跟踪检查。
11.阐述计划的作用;
计划就是行动方案。其作用在于:1)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是控制活动的主要依据。3)是指挥的行动纲领。4)是决策的具体化。5)是组织协调的依据。
12.阐述组织的含义:
其一,一般意义上的、通过某种规范的关系联结起来的有机体。如医院、工厂。
其二,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的通过一定程序和方式构成的一种权责结构。
·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共同的目标。组织是为目标而存在的。
·组织包括不同层次的分工和协作。分工与协作关系是由组织目标所决定的。
·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利与责任制度。完成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具有完成该项工作的权利,同时又必须负有相应的责任。
13.阐述组织工作的特点;
组织工作有如下三个特点:
1、是一个过程,是根据组织目标考虑组织内外环境来建设和设计组织结构的过程。设计、建立和维持一种合理。科学的组织机构,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来完成的。
2、是动态的,不能一劳永逸,须随环境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
3、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14、阐述直线型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最简单的组织结构。其特点是组织中的职位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各级主管行使指挥管理职能。优点:结构简单、权力集中、权责分明、上下级关系明确、决策迅速、命令统一。缺点:缺乏横向联系;对主管负责人要求高,易顾此失彼;适用范围:生产规模小、生产简单的小型企事业单位。
15、阐述职能型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按 分工负责原则组成的机构,在直线管理的同时,设立相应的职能机构,分担管理事务。这些职能结构对上级主管负责,在业务范围内,有权向下级下达命令和指示。 优点:可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作用,提高专业化管理程度;减轻主管工作负担,使之能集中精力处理重大问题。缺点:多头领导,基层麻烦;各职能部门分 工不可能十分明确,产生干涉,且不易协调,易造成管理混乱。
16.、阐述事业部型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按 产品、地区划分,本质是在总公司领导下的一种分权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独立的产品和市场;相对独立的利益;相对独立的利润。优点:管 理灵活,对市场反应迅速;最高层摆脱日常事务;各部门工作主动;有利于接班人培养。缺点:事业部一级管理人员要求很高,独当一面;各事业部均有职能机构, 管理费用较高;独立王国可能形增大。
17、阐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五个等级为:1、生理需要。基本需要。衣食住行等生存所必不可少的需要。2、安全需要。现在及未来的安全、保障。3、社会需要。人是“社会人”,都需归属于某个团体,成为其中一员,并得到相互的关心、爱护、支持等。4、尊重需要。自尊和受别人尊重。5、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最高层次。是指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并获得成就,实现自我价值。通过胜任感和成就感来满足。
18阐述激励的一般原则;
激励的一般原则1)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3)分类满足。对不同人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4)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相结合。保障因素即外在激励;激励因素即内在激励。要以内在激励为主。5)正强化激励与负强化激励相结合。应以正强化为主,负强化为辅。6)公平。赏罚严明、适度。
19、阐述激励的一般方法;
1)目标激励。组织目标是形成凝聚力的核心,使员工在理性层次理解之。2)领导行为激励。榜样。3)感情激励。加强沟通,关心员工。4)参与激励。一定程度参与决策,激发认同与归属,满足自尊和自我成就。5)奖惩激励。6)反馈激励。反馈结果并客观评价。如光荣榜等。
20、阐述控制的基本要求;
控制是一个过程。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适应性。控制应与工作特点和人员状况相适应。2)全面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抓主要矛盾,要有重点。3)客观性。控制标准是客观公正、可测量可考核的,坚持用事实数据说话。4)及时性。5)经济性。控制成本须低于控制效益。
21.阐述控制的基本程序。控制是一个纠偏过程。因此,控制分5步骤:1)确立标准。这是控制的依据和基础。2)找出偏差。用标准衡量实际活动。设置公差。3)分析原因。为了对症下药。4)设计对策。根据原因设计纠偏对策。快速、准确、可行、经济为原则。5)纠正偏差。严密观察,反馈信息。可能循环。
22.阐述控制的基本方法。1)计划控制。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控制方法之一。2)目标控制。制订目标体系可,规定各层次目标,按达成的程度控制。3)预算控制。工程项目常用。4)定额控制。人财物的定量控制。5)进度控制。步调、衔接的控制。工程施工常用。 6)规章制度控制。最普通的控制方法。规范控制。7)审计控制。综合控制方法。包括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
23.与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有哪些特点?1)生物性。是有生命的活物;(2)能动性。有思想和感情,可能动认识和改善世界;(3)动态性。劳动能力随时间而变化,职业生涯只是一段;(4)智力性。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知识可积累。(5)再生性。人口的再生产;(6)社会性。人类劳动的群体性,社会的人。
24.阐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养、组织和协调,使之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结合,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其具体目标是:(1)获得最大使用价值和价值。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3)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人类活动的最终目标。
25.阐述无形资产的特点和作用。
[!-empirenews.page-] 一、特点:1)价值磨损。使用价值永不磨损,但价值会磨损、贬值。 2)脑力劳动创造。高风险、高效益。3)知识形态,不可直接使用,须再劳动。
二、作用:1)企业竞争的武器。2)科学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具体体现。3)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效益的保障。4)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5)扩大企业影响力、提高企业声誉的重要手段。
26.阐述新产品开发的原则:1)符合市场要求;2)技术上先进;3)有利于提高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27.阐述新产品开发的程序。大体进过构思、筛选、市场分析、研制、试销、批量生产、投入市场等阶段。
28.技术开发有哪些主要内容?包括资源开发、产品开发、工艺开发。
29.技术开发有哪些主要方式?有自主开发、联合开发、消化吸收、推广应用。
30.技术开发有哪些常用方法?有观察法:得出开发项目;组合法:技术组合;移植法:交叉渗透。
31.阐述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
(1)共同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总的看法和评价。(2)企业精神。是指形成的企业整体精神风貌、集体意识,是企业经营管理、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等企业整体素质的反映。3)经营哲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表现为经营战略、用人观念、竞争方式等。4)企业制度。是企业规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权利义务的总和。用来规范行为。制度要健全、规范。5)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由精神形象和物质形象构成。精神形象由企业精神等体现;物质形象由产品、厂貌、商标、包装等体现。
32企业文化有什么作用?
1)导向作用;规定了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设计了共同的奋斗目标;2激励作用;形成职工的认同感、归属感、信任感和荣誉感;3约束作用;形成有形和无形的约束,有形约束来自制度,强制的;无形约束来自舆论感情;4开拓作用;消费者信用和职工努力。
33、阐述创新活动的特征
高风险性,高效益性,相对性,继承性,创造性
三、论述题
34、是论述管理系统的均衡原理
要点:系统是由相关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系统的相关部分要相互协调一致,保持相对均衡,不能顾此失彼。
35、论述管理的目标效益原理
管理是为了实现系统特定目标的有组织的活动。没有目标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因此,组织存在的意义首先是要有目标,而且,要有相应的指标体系来监控和衡量目标实现的程度,评价管理的效益。
36、论述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一般包括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以及培训工作等,这是为其他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性信息,标准,制度和条件的工作。无规矩不成方圆。
37、你是怎么认识组织结构的特征因素的?
是用来描述一个组织结构各方面特征的标志或参数。有以下10个方面
1)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2专业化程度3地区分布4分工形式5关键职能6集权程度7标准化8制度化程度9职业化程度10人员结构
38、如何划分管理层次
高级管理层次(决策层);主管大政方针;制定战略规划;协调部门工作。
中级管理层(经营管理层)。将高级管理层的方针,政策,规划具体化,并以命令方式传递给下级执行。基础管理层(作业管理层或操作层)。按指示面对作业者指挥,组织作业。
39、再划分管理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确定管理层次应考虑的因素: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
40、试阐述组织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统一原则。整个组织的目标只能有一个,组织设计是为这一目标服务;
2)分工与协作原则;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岗位、任务,职责和权限,知道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工作程序和信息沟通渠道。
3)统一指挥原则;一个下级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不允许存在多头指挥的现象。
4)管理幅度原则。在保证管理效率最大化的前提下,寻求有效地管理幅度,不能过大。
5)责任权利结合的原则。防止权大责小(有权无责)或权小责大(有责无权)两种偏差。还要相应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6)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原则。考的出发点是如何保证据侧的迅速性、正确性、高效性以及是否有效实施各项决策。7)稳定与适应相结合的原则8)执行与监督分设的原则。
41、试阐述领导的做用
领导在组织中处于主导地位。
1) 可以更有效地协调部门关系和利益。2) 可以更有效地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 是其他管理职能的基础。指明计划、组织、控制的方向。4) 是组织创新活动的推动者。
42、试阐述领导环境和领导方式的关系
要点:领导环境和领导方式相互作用与影响,不存在绝对最佳的领导风格,应视组织的具体环境而定。
43、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1) 政治素质。政治方向和革命信念。2)业务素质。包括:经济学的、管理学的、有关生产技术的以及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3)能力素质。包括:决策能力(做出决定并执行之);组织指挥能力;控制能力;协调内外关系能力;创新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等。4) 心理素质。.意志坚强;自我控制;身体健康‘
44、 你是怎样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易构原理的?
相当于“同素异构”,不同组织有不同的功能和效率
45、 你是怎样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人公平竞争原理的?
公正考核、录取和奖惩
公平:公道和善意;有度:竞争在一定限度内进行;目标:竞争以组织目标为重。
46、 试述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及其内容
1)体力的开发。健壮的体魄,这是基础2)智力的开发。智力是指人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包括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理解记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想象能力、活动操作能力等。3)创造能力的开发。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能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和新方法,并勇于创新、积极进取4)道德修养的开发。提高道德修养水平,这是其他才能发挥的基础。
47、 人员考核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明确化、公开化原则。游戏在规则在先2)客观考核原则。避免主观和感情色彩3)反馈的原则。结果要反馈给被考核者本人。4)差别的原则。避免无差别结果。
48、 信息由哪些特征?
(1)与载体不可分性。不是物质,须有物质载体。(2)客观性。3)时效性。其功能、作用和价值随时间变化4)共享性。是资源,但不同于一般的物质资源。(5)可压缩性。可压缩物化。(6)可更替性。信息更新(7)可加工性。可序化、压缩、提取和再生。(8)可传递性。 通过各种媒体(9)累积性。比如知识(10)无限性。认识无限,信息无限。
49、 阐述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
市场需求;销售渠道;竞争结构;产品调查;技术发展;其他因素。
50、 阐述市场调查的主要方法
1)询问法。个人访问;邮寄调查;电话调查;网上调查。
2)观察法。用户观察;柜台观察;很急观察。
3)实验法。从调查问题中选择若干因素,进行实验。如包装
51、 阐述什么是企业经营战略
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的高层领导估现代市场经营观念在指导下,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全面估量和分析,从企业发展全局出发而做出的较长时期的总体性谋划。可按不同标准分为若干类型。
[!-empirenews.page-]
《管理学》模拟题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一切管理活动都服从和服务于组织的 ( )
A.固有机构 B.既定目标 C.生产任务 D.经济效益
2、下列管理思想,不属于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有( )
A. 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
B. 劳资双方要把注意力从赢利的分配转到赢利的增加上来
C. 组织结构应是直线式,指挥要统一
D. 实行职能分工
3、韦伯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 )
A.一般管理理论 B.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C.系统管理理论 D.权变管理理论
4、一个组织所在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是影响该组织的(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任务因素
5、组织文化是一个由不同层次、不同内容构成的复杂体系,其核心和主体是( )
A.潜层次的精神文化 B。 中介层的制度文化
D.显现层的物质文化 D。以上三者都不是
6、组织设计最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是( )
A部门划分与结构形成。 B职务设计与人员调配。
C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D职务设计与分析。
7、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 )。
A.确定前提条件 B.发现问题 C.拟定备选方案 D.分析、比较及选定方案
8、以员工为中心的领导方式最强调的是( )
A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B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
C制订周密的生产计划和工作标准 D严格监督生产过程
9、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者的风格要随着下属成熟程度不断变化,当下属成熟程度属于低任务—高关系类型时,管理方式应该是( )
A指示型 B推销型
C参与型 D授权型
10、根据被领导者人性的不同看法而形成的领导理论是( )
A、X-Y理论 B、公平理论 C、期望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11、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组织,其结构形态是( )。
A.锥形结构 B.扁平结构 C.层级结构 D.职能结构转
12、组织设计的任务主要有( )。
A.确定与划分组织的不同部门,规定这些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B.分析和确定组织的职能与分类
C.分解组织职能的具体任务和职责
D.对组织的各项职能按照一定的联系方式进行配置
13、计划工作的核心是( )
A.确定目标 B.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 C.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D.作决策
14、某企业设有电脑部、电视机部、空调部、电冰箱部、小家电部,这是按照( )进行部门化。
A. 职能部门化 B. 顾客部门化 C. 产品部门化 D. 顾客部门化
15、俱乐部型的领导在工作中主要表现出( )
A.注重良好的气氛,关心职工的生活,较少注意工作效率的提高
B.在注重良好的气氛和关心职工的生活的同时,也非常注意工作效率的提高
C.虽不大注重良好的气氛,但却非常注意工作效率的提高
D.既不注重良好的气氛,也不注意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以下管理理论学派中,强调定量分析的学派有( )
A.权变理论学派 B.管理科学学派 C.决策理论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E.经验主义学派
2、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包括:( )
A.权力应与责任相结合 B.标准化原理 C.组织应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D.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E.工人是“社会人”
3、矩阵型组织结构( )。
A.有利于集中优势解决问题,实现资源共享 B. 组织复杂,容易产生多头管理
C.兼具集中统一指挥和专业化分工管理的长处 D.适合于大中型企业
E.适用于科研、设计、规划项目等创新型较强的组织
4、计划的性质与作用主要包括( )
A. 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B. 计划工作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
C. 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
D. 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
E. 预测并有效地确定决策重要的前提条件
5、强化理论认为( )
A.人的行为结果对自己有利时,这种行为可以重复出现 B.人的行为受外部环境影响
C.人的行为结果对自己不利时,这种行为会消退和终止 D.人的行为受内心活动影响
E.人的行为受群体影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组织变革的含义及其组织变革的动因。
2、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0分)
菲德勒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该理论对管理者有何启示?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5分)
某厂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对未来三年市场预测的资料如下:需求量高的概率是 0.3 ,需求量中等的概率是 0.5 ,需求量低的概率是 0.2 。企业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一是新建一个新产品生产车间,投资需 140 万元;二是扩建原有车间,需投资 60 万元。如果新建,在高需求情况下,年可获收益 170 万元,中需求情况下,年可获收益 90 万元,低需求情况下没有收益;如果扩建,高需求情况下年可获收益 100 万元,中需求情况下,年可获收益 50 万元,低需求情况下,年可获收益 20 万元。要求用决策树法评价选择最优方案。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5分)
ABC 公司是一家中等规模的汽车配件生产集团。 最近, 对该公司的三个重要部门经理进行了一次有关领导类型的调查。
一、安西尔
安 西尔对他本部门的产出感到自豪。他总是强调对生产过程、出产量控制的必要性,坚持下属人员必须很好地解生产指令以得到迅速、完整、准确的反馈。安西尔遇到 小问题时,会放手交给下级去处理,当问题很严重时,他则委派几个有能力的下属人员去解决问题。通常情况下,他只是大致规定下属人员的工作方针、完成怎样的 报告及完成期限。安西尔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导致更好的合作,避免重复工作。
安西尔认为对下属人员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对一个经理来说是最好的行为方式, 所谓的“亲密无间” 会松懈纪律。所以安西尔说,在管理中的最大问题是下级不愿意接受责任。他讲到,他的下属人员可以有机会做许多事情,但他们并不是很努力地去做。
他表示不能理解以前他的下属人员如何能与一个毫无能力的前任经理相处,他说,他的上司对他们现在的工作运转情况非常满意。
二、 鲍勃
鲍勃认为每个员工都有人权,他偏重于管理者有义务和责任去满足员工需要的学说,他说,他常为他的员工做一些小事, 如给员工两张下月在伽里略城举行的艺术展览的入场券。 他认为, 每张门票才 15 美元, 但对员工和他的妻子来说却远远超过 15 美元。通过这种方式,也是对员工过去几个月工作的肯定。
鲍勃说,他每天都要到工厂去一趟,与至少 25%的员工交谈。鲍勃不愿意为难别人,他认为艾的管理方式过去死板,艾的员工也许并不那么满意,但除了忍耐别无他法。
鲍勃说,他已经意识到在管理中有不利因素,但大都是由于生产压力造成的。他的想法是以一个友好、 粗线条的管理方式对待员工。他承认尽管在生产率上不如其他单位,但他相信他的雇员有高度的忠诚与士气,并坚持他们会因他的开明领导而努力工作。
三、 查里
查里说他面临的基本问题是与其他部门的职责分工不清。他认为不论是否属于他们的任务都安排在他的部门,似乎上级并不清楚这些工作应该谁做。 查里承认他没有提出异议,他说这样做会使其他部门的经理产生反感。他们把查里看成是朋友,而查里却不这样认为。
查里说过去在不平等的分工会议上,他感到很窘迫,但现在适应了,其他部门的领导也不以为然了。
查 里认为纪律就是使每个员工不停地工作,预测各种问题的发生。他认为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没有时间像鲍勃那样握紧每一个员工的手,告诉他们正在从事一项伟大 的工作。他相信如果一个经理声称为了决定将来的提薪与晋职而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考核,那么,员工则会更多地考虑他们自己,由此而产生很多问题。
他 主张,一旦给一个员工分配了工作,就让他以自己的方式去做,取消工作检查。他相信大多数员工知道自己把工作做得怎么样。如果说存在问题,那就是他的工作范 围和职责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混淆。查理的确想过,希望公司领导叫他到办公室听听他对某些工作的意见。然而,他并不能保证这样做不会引起风波而使情有所改 变。 他说他正在考虑这些问题。
问题:
(1)你认为这三个部门经理各采取什么领导方式?试预测这些模式各将产生什么结果?
(2)是否每一种领导方式在特定的环境下都有效?为什么?
《管理学》模拟题A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B 2. C 3. B 4. C. 5. A 6. D 7. B 8. A 9. C 10. A
11.B 12。A 13。A 14。C 15. 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BC 2. BD 3. AEB 4. ABCD. 5. AC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组织变革的含义: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变革.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要求。
组织变革的动因:
推动组织变革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两个部分。
(1)外部环境因素:
①整个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诸如政治、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体制的改变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等等,都会引起组织内部深层次的调整和变革。
②科技进步的影响。知识经济的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对组织的固有运行机制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③资源变化的影响。组织发展所依赖的环境资源对组织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如原材料、资金、能源、人力资源、专利使用权等。组织必须要能克服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依赖,同时要及时根据资源的变化顺势变革组织。
④竞争观念的改变。基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竞争的方式也将会多种多样,组织若要想适应未来竞争的要求,就必须在竞争观念上顺势调整,争得主动,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内部环境因素
①组织机构适时调整的要求。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与组织的阶段性战略目标相一致,组织一旦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机构,新的组织职能必须得以充分的保障和体现。
②保障信息畅通的要求。随着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组织决策对信息的依赖性增强,为了提高决策的效率,必须通过变革保障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
③克服组织低效率的要求。组织长期一贯运行极可能会出现X一非效率现象,其原因既可能是由于机构重叠、权责不明,也有可能是人浮于事、目标分歧。组织只有及时变革才能进一步制止组织效率的下降。
④快速决策的要求。决策的形成如果过于缓慢,组织常常会因决策的滞后或执行中的偏差而坐失良机。为了提高决策效率,组织必须通过变革对决策过程中的各个环咔进行梳理,以保证决策信息的真实、完整和迅速。
⑤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的要求。组织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是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组织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新的发展矛盾,为了达到新的战略目标,组织必须在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做出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2、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1)创新的过程
①寻找机会: 创新是对原有秩序的破坏。原有秩序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包括系统外部:技术变化,人口、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系统内部:生产经营中的瓶颈、企业意外的成功和失败。
②提出构想:透视不协调现象的原因,据此分析和预测不协调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③迅速行动:将构想付诸于行动。 ④坚持不懈。
(2)创新活动的组织(创新管理的技能)
①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角色; ②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
③制定有弹性的计划; ④正确地对待失败; ⑤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5分)
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领导工作强烈地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领导方式是领导者特征、追随者特征和环境的函数。领导者的特征主要指领导者的个人品质、价值观和工作经历。
菲德勒将权变理论具体化为三个方面,即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权力越大,群体成员遵从指导的程度越高,领导的环境也就越好,反之,则越差。任务结构越明确,而且部下责任心越强,则领导环境越好;反之,则越差。上下级关系越好,领导环境也越好;反之,则越差。
菲德勒设计了二种问卷来测定领导者的领导方式。该问卷的主要内容是询问领导者对最不与自己合作的同事〈LPC〉的评价。如果领导者对这种同事的评价大多用敌意的词语,则该领导趋向于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低LPC型〉;如果评价大多用善意的词语,则该领导趋向于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高LPC型)。
菲德勒认为环境的好坏对领导的目标有重大影响。对低LPC型领导来说,比较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如果环境较差,他将首先保证完成任务;当环境较好时,任务能够完成,这时他的目标将是搞好人际关系。对高LPC型领导来说,比较重视人际关系。如果环境较差,他将首先将人际关系放在首位,如果环境较好时,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这时他将追求完成工作任务。菲德勒进行抽样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领导环境决定了领导的方式。
启示: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适用于所有情况。因此,管理方式或方法也应该随着情况的不同而改变。为了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然后把组织的情况进行分类,据此选择适当的管理方法。总之,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好的管理方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5分)
图略。新建情况下, (0.3*170+0.5*90+0.2*0)*3-140=148 万元;
扩建情况下:( 0.3*100+0.5*50+0.2*20 ) *3-60=117 万元。经比较,选择新建。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5分)
(1)你认为这三个部门经理各采取什么领导方式?试预测这些模式各将产生什么结果?
a.安西尔的领导方式充分地体现了对生产的关心, 是以生产为中心的领导方式。 这种领导方式可能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但员工的士气可能比较低。
b.与安西尔相反, 鲍勃的领导方式则充分体现了对人的高度关心, 是以人为中心的领导方式。 这种领导方式虽然不能带来像任务型管理都那样的生产高效率,但因为组织气氛舒畅而友好,能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士气。
c.查里对人和生产这两方面都表现出了适度关心, 采取的是比较折中的领导方式: 一方面, 要清晰地界定每一位员工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另一方面,充分信任和尊重员工,取消工作检查。查理的领导方式可以在生产效率和员工士气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
(2)是否每一种领导方式在特定的环境下都有效?为什么?
是的。只要领导者所采取的领导方式是和环境相适应的,这三种领导方式都可能是有效的。这里的环境既包括组织的外部环境,也含盖了组织的内部环境。
《管理学》模拟题B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科学管理之父”是 。
A、泰勒 B、法约尔 C、梅奥 D、西蒙
2、行为科学学派对人的假设是: 。
A、经济人 B、复杂人 C、社会人 D、自我实现人
3、“在管理中,不存在某种到处适用的、一成不变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必须根据组织的内外环境和具体情况而定。”这是 的观点。
A、管理科学学派 B、系统管理学派
C、经验主义学派 D、权变学派
4、下列经营领域的产品应采取扩张战略的是 。
A、野猫产品 B、明星产品 C、金牛产品 D、瘦狗产品
5、一般来说,越是组织的上层管理者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 。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常规决策 D、作业决策
6、管理层次产生的原因是 。
A、劳动分工的需要 B、管理幅度的限制
C、权责明确的需要 D、部门划分的需要
7、将具有相同职能的工作岗位安排在同一个部门之中,这种部门化的方法是 。
A、产品部门化 B、职能部门化
C、顾客部门化 D、地区部门化
8、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
A、招聘员工 B、编制人力资源计划
C、选用员工 D、培训员工
9、员工导向型领导行为的结果是 。
A、工作效率高,员工的满意度高 B、工作效率高,员工的满意度低
C、工作效率低,员工的满意度低 D、以上都不是
10、“让职工和下属参与管理”这种激励方法属于 。
A、金钱激励 B、精神激励
C、培训教育和发展机会激励 D、工作激励
11、管理方格论中,表示领导者只重视任务效果而不重视下属的发展和士气的是 。
A、乡村俱乐部型 B、贫乏型 C、中庸之道
D、团队型 E、任务型
12、按照路径——目标理论,若工作任务简单明确,应选择的领导方式是 。
A、指导型 B、支持型 C、参与型 D、成就导向型
13、 认为,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领导特性和领导行为,有效的领导者能因当时所处情境的不同而变化自己的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
A、管理方格论 B、菲德勒权变理论
C、目标——途径理论 D、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14、根据期望理论,下列 情况的激励力(M)高。
A、效价(V)低,期望值(E)低 B、效价(V)高,期望值(E)低
C、效价(V)低,期望值(E)高 D、效价(V)高,期望值(E)高
15、由两套组织部门联合构成的双重组织结构,其中一套是在组织职能基础上形成的部门,另一套是在组织特定业务基础上形成的部门,这两个部门在组织中以纵横两个方向设置所构成的状态称为( )。
A.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B.职能制组织结构
C.部门直线组织结构 D.矩阵组织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
A、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职工的“士气”
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工人是社会人
D、提出管理的14条基本原则
2、下列哪些属于管理者扮演的人际关系角色。 。
A.代表人 B.领导者
C.联络者 D、发言人
E.谈判者
3.领导者根据激励理论处理激励实务时,应该针对员工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结合各种激励理论,常用的主要有四种激励方式是( )
A、工作激励 B、成果激励 C、批评激励
D、培训教育激励 E、分红激励
4.根据双因素理论,下列哪些属于激励因素 。
A、工作具有挑战性 B、成就
C、金钱 D、公司政策
E.工资
5、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 。
A、法定权 B、强制权 C、奖赏权
D、表率权 E、专长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要分析矩阵型组织结构的优点和缺点。
2、决策的过程及其决策的影响因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0分)
试介绍并评价期望理论的主要观点。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某企业准备下一年生产某种产品,需要对产品批量进行决策。根据预测估计,这种产品的市场状况的概率是畅销为0.3;一般为0.5;滞销为0.2。产品生产提出大、中、小三种批量生产方案,画决策树并做出决策。(有关数据如下表)
损益值 自然状态 (百万) 方案 |
畅销 |
一般 |
滞销 |
大批量 |
35 |
15 |
—5 |
中批量 |
30 |
20 |
10 |
小批量 |
16 |
16 |
16 |
[!-empirenews.page-]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5分)
在 20 世纪 80 年代, 李*艾珂卡因拯救濒临破产的美国汽车巨头之一克莱斯勒公司而名声鹊起。 今天, 克莱斯勒公司又面临另外一场挑战:在过热的竞争和预测到的世界汽车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环境中求生存。为了度过这场危机并再次成功地进行竞争,克莱斯勒不得不先解决以下问题:
首 先,世界汽车产业的生产能力过剩,意味着所有汽车制造商都将竭尽全力保持或增加它们的市场份额。美国的汽车公司要靠增加投资来提高效率,日本的汽车制造商 也不断在美国建厂。欧洲和韩国的厂商也想增加他们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艾珂卡承认,需要对某些车型削价,为此,他运用打折扣和其他激励手段来吸引消费者进入 克莱斯勒的汽车陈列室。可是,艾珂卡和克莱斯勒也认为,价格是唯一得到更多买主的方法。但从长期性来看,这不是最好方法。
克莱斯勒必须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改进它所生产汽车的质量和性能。艾珂卡承认,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市场营销和财务方面,而把产品开发拱手让给了其他厂家是不好的。还认识到,必须重视向消费者提出的售后服务的高质量。艾珂卡的第三个问题是把美国汽车公司(AMC)和克莱斯勒的动作结合起来。兼并美国汽车公司意味着克莱斯勒要解雇许多员工,这包括蓝领工人和白领阶层。剩余的员工对这种解雇的态度从愤怒到担心,这给克莱斯勒的管理产生巨大的压力:难以和劳工方面密切合作、回避骚乱,确保汽车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为 了生存,克莱斯勒承认,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和设计、营销、工程和生产方面员工应通力协作,以团队形式开发和制造与消费者的需要相匹配的质量产品。克莱斯勒的 未来还要以提高效率为基础。今天,克莱斯勒一直注重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并靠团队合作的方式提高产品开发的速度,并发展与供应商、消费者的更好关系。在其他 方面,艾珂卡要求供应商提供降低成本的建议——他已收到上千条这样的提议。艾珂卡说,降低成本的关键是“让全部 1 万名员工都谈降低成本。”
艾珂卡现已从克莱斯勒公司总裁的职位退休。有些分析家开始预见克莱斯勒的艰难时光。但一位现任主管却说,克莱斯勒有一项大优势:它从前有过一次危机,却度过了危机并生存下来,所以,克莱斯勒能够向过去学到宝贵的东西。
问题:(1)如何用当代管理学方法解决克莱斯勒面临的问题?
(2)如何用权变管理的思想解决克莱斯勒面临的问题?
(3)克莱斯勒在今天该怎么做?
《管理学》模拟题B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2、C 3、D 4、B 5、A
6、B 7、B 8、B 9、A 10、D
11、E 12、B 13、B 14、D 15、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ABC 2、ABC 3、ABCD 4、AB 5、ABCD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要分析矩阵型组织结构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加强了部门间的配合和交流;具有机动灵活性;提高了人员的利用效率;激发了人们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5分)
缺点: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利;造成双重领导。(5分)
注:在此基础上发挥加5分以下
2、决策的过程:(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2)明确目标;(3)拟定方案;(4)筛选方案;(5)执行方案;(6)评估效果。
决策的影响因素:
(1)环境因素:环境的稳定性、市场结构、买卖双方在市场上的地位。
(2)组织自身的因素:组织文化、组织的信息化程度、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
(3)决策问题的性质:问题的紧迫性、问题的重要性。
(4)决策主体的因素: 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个人能力、个人价值观、决策群体的关系融洽程度。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5分)
相比较而言,对激励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研究的,是激励过程的期望理论。这一理论主要由美国心理学家V.弗鲁姆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并形成。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特定的行动。有效的激励取决于个体对完成工作任务以及接受预期奖赏的能力的期望。
根据这一理论的研究,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激励力)是效价和期望值的乘积,即M=V×E,式中,M表示激励力,V表示效价,E表示期望值。
所谓期望值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够顺利完成某项工作可能性的估计,即对工作目标能够实现概率的估计;效价,是指一个人对这项工作及其结果(可实现的目标)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价,即对工作目标有用性(价值)的评价。
期 望理论的基础是自我利益,它认为每一员工都在寻求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期望理论的核心是双向期望,管理者期望员工的行为,员工期望管理者的奖赏。期望理论 的假说是管理者知道什么对员工最有吸引力。期望理论的员工判断依据是员工个人的知觉,而与实际情况关系不大。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只要员工以自己的知觉确认 自己经过努力工作就能达到所要求的绩效,达到绩效后就能得到具有吸引力的奖赏,他就会努力工作。
因此,期望理论的关键是,正确识别个人目标和判断三种联系,即努力与留绩效的联系、绩效与奖励的联系、奖励与个人目标的联系。
激 励过程的期望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是,管理人员的责任是帮助员工满足需要,同时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者必须尽力发现员工在技能和能力方面与工作需求之间的对称 性。为了提高激励,管理者可以明确员工个体的需要,界定组织提供的结果,并确保每个员工有能力和条件(时间和设备)得到这些结果。企业管理实践中不时有公 司在组织内部设置提高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性条款或措施。如为员工提供担任多种任务角色的机会,激发他们完成工作和提高所得的主观能动性。通常,要达到使工作 的分配出现所希望的激励效果,根据期望理论,应使工作的能力要求略高于执行者的实际能力,即执行者的实际能力略低于(既不太低、又不太高)工作的要求。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答:根据决策树法,其树形图如下:
大批量的期望值:E(大)= 35X0.3+15X0.5+(—5)X0.2=17
中批量的期望值:E(中)= 30X0.3+20X0.5+10X0.2=21
小批量的期望值: E (小) = 16X0.3+16X0.5+16X0.2=16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企业应选择中批量生产方案。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5分)
(1)如何用当代管理学方法解决克莱斯勒面临的问题?
艾珂卡提出四种方法解决面临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在当代,要解决的困境,很重要的是用户至上, 一般以用户的需求作为开展业务的出发点; 企业要有新的社会责任理念开展业务活动; 革新产品结构,不断推出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供应市场;明确为人服务等等。无目的的兼并企业不是上策,根据市场需要,有大企业,也有中小企业。
(2)如何用权变管理的思想解决克莱斯勒面临的问题?
权 变管理思想就是客观环境不断变化的条件下,企业的经营行为要适应这种需要,不断提出新措施。根据克莱斯勒情况,先要运用各种措施处理好积压的汽车,这是回 笼资金的重要办法;生产改进型的新汽车供应市场,争取有高的资金回报率;处理好与员工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其中对剩余员工的安排,应效仿日本企业的 做法,较少去解雇,而应以发展经济去容纳较多的员工。
(3)克莱斯勒在今天该怎么做?
在今天,克莱斯勒公司应把握住网络化、知识化、信息化的条件,充分获取各种信息,开展自己的业务。“三化”是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这要求克莱斯勒公司要多吸纳有用人才,壮大知囊团力量,这是壮大经济的保证。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拥有各类资源,用好各类资源。最后按需要用各种办法来发展经济。
《管理学》模拟试题C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不重要的技能是( )。
A.人际技能 B.概念技能 C.技术技能 D。实践技能
2、从资金来源、人员供给、市场需求等方面影响组织的投入产出,从而制约管理活动进行的外部环境因素是( )
A.经济环境 B.社会环境 C.技术环境 D.任务环境
3、“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 )
A.巴贝奇 B.福特 C.泰罗 D.甘特
4、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人是( )
A.社会人 B.经济人 C.理性人 D.复杂人
5、下列不属于决策者只寻求满意结果的原因的是( )
A.选择最佳方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B.只能满足于现有方案中寻找
C.决策者能力的缺乏 D.决策者只需要有满意的结果
6、某企业的员工在工作中经常接到来自上边的两个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命令,以下哪种说法指出了导致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 )
A.该公司在组织设计上采取了职能结构
B.该公司在组织运作中出现了越权指挥的问题
C.该公司的组织层次设计过多
D.该公司组织运行中有意或无意地违背了统一指挥的原则
7、目标管理法的提出者( )
A.彼得 德鲁克 B.泰罗 C.赫伯特 A 西蒙 D.哈罗德 孔茨
8、下列( )不是扁平结构的组织所具有的优点。
A.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小
B.信息传递速度快
C.有利于下属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D.每位主管能够对下属进行详尽的指导
9、按照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图,分别用横坐标表示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纵坐标表示对人的关心程度,其中9.9型的管理风格被称之为( )
A贫乏型领导 B任务或权威式管理
C乡村俱乐部式的管理 D团队式的管理
10、有些目标虽然对人很有吸引力,但由于达成该目标的概率太低,很多人也不愿为之付出努力。这种现象可以在下列哪一种理论中得到解释? ( )
A.期望理论 B.需要层次论
C.双因素理论 D.公平理论
11、 小陈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他工作积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领导也多次表扬他。这天小陈领到领导亲手交给他的红包,较丰厚的奖金让小陈十分高兴, 但当他随后在奖金表上签字时,目光在表上注视了一会儿后在表上签字时,脸便很快阴沉了下来。对于这种情况,下列哪种理论可以较恰当地给予解释?( )
A.双因素理论 B.期望理论 C.公平理论 D.强化理论
12、在会议进行中,管理者不希望下属不停地提出各种问题干扰会议的进程,于是,在有人举手发言时便无视他们的举动,只顾自己把话讲完。这种影响下属行为属于( )
A、正强化 B、自然消退 C、负强化 D、惩戒
13、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你具备管理技术和能力,而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个技术员。这句话说明( )。
A、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管理理论,又具备管理技术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
B、是否掌握管理理论对管理工作者的有效性来说无足轻重
C、关键是掌握管理理论,这是成为有效管理者的前提
D、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注重管理技术与工具的运用能力,而不是仅注重管理理论
14、下面哪个理论关注下属的成熟度( )
A.菲德勒权变理论 B.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C.途径——目标理论 D.领导者参与模型
15、非管理性事务的增多会使管理幅度( )
A.不变 B.增加 C.扩大 D.减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亨利•明茨泊格研究后,得出结论:管理者只扮演10种不同的,但却高度相关的角色,这10种角色可进一步组合成3个方面( )
A.人际关系角色 B.信息传递角色
C.决策角色 D.谈判者角色 E。干扰对付者
2、集体决策方法包括( )
A.头脑风暴法 B. 名义小组技术方法
C.德尔菲技术 D.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E.政策指导矩阵分析法
3、部门化形式中按工作的结果标准来划分的是( )
A、职能部门化 B、地域部门化
C、流程部门化 D、顾客部门化 E。产品或服务部门化
4、根据菲德勒的领导权变模式理论,下列哪些因素是确定领导风格有效性的情境因素?( )
A.上下级关系 B。工作任务结构 C。组织规模
D.职位权力 E。定规维度
5、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控制划分为( )
A.最佳控制 B。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反馈控制 D。程序控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并进行评价。
2、控制的必要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0分)
领导者根据激励理论处理激励实务时,有哪些方法?试对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不同激励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5分)
某旅游服务公司拟向旅游者推出花式冰淇淋。每箱冰淇淋售价180元,成本为130元,利润为50元;若每天积压一箱,则因电费、场租、人工等因素要损失30元。根据以往资料,每天销售量在100箱—130箱之间。现需决策:今年每日冰淇淋产量为多少箱时,才使利润最大化?
对往年同期销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不同状态下概率值如下表所示。
冰淇淋 日销售量(箱) |
达到此销售量 的天数(天) |
概率值 |
100 | 18 | P(100)=0.2 |
110 | 36 | P(110)=0.4 |
120 | 27 | P(120)=0.3 |
130 | 9 | P(130)=0.1 |
合计 | 90 |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5分)
某地方生产传统工艺品的企业,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销售额和出口额近十年来平均增长 15%以上。 员工也有原来的不足 200 人增加到了 2000 多人。 企业还是采用过去的类似直线型的组织结构, 企业一把手王厂长既管销售,又管生产,是一个多面全能型的管理者。最近企业发生了一些事情,让王厂长应接不暇。其一:生产基本是按定单生产,基本由厂长传达生产指令。碰到交货紧,往往是厂长带头,和员工一起挑灯夜战。虽然按时交货, 但质量不过关, 产品被退回, 并被要求索赔; 其二: 以前企业招聘人员人数少, 所以王厂长一人就可以决定了。现在每年要招收大中专学生近 50 人, 还要牵涉到人员的培训等, 以前的做法就不行了。 其三: 过去总是王厂长临时抓人去做后勤等工作,现在这方面工作太多,临时抓人去做,已经做不了做不好了。凡此种种,以前有效的管理方法已经失去作用了。
请从组织工作的角度说明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措施。
《管理学》模拟题C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B 2. A 3. C 4. A. 5. D 6.A 7. A 8. D 9. D 10. A
11.C 12。B 13。C 14。B 15.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ABC 2。ABC 3。AC 4。ABD 5。BCD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人际关系学说代表人:梅奥通过霍桑试验的目的:找出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寻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经。
观点:①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②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③满足工人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影响: 人际关系学说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早期思想,它只强调要重视人的行为,而行为科学还要求进一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找出产生不同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
2、控制的必要性。
控制是组织在动态的环境中为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检查和纠偏活动或过程。管理者进行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组织活动的过程和实际与计划目标及计划内在相一致,最终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现代组织管理中,控制必不可少,原因:
(1)环境的变化:静态环境是不存在的,企业外部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求企业对原先制定的计划,从而对企业经营的内容作相应的调整。
(2)管理权力的分散:为了使助手们有效地完成受托的部分管理事务,高一级的主管必然要授予他们相应的权限。因此,任何企业的管理权限都制度化或非制度化地分散在各个管理部门和层次。企业分权程度越高,控制就越有必要。
(3) 工作能力的差异:即使企业制定了全面完善的计划,经营环境在一定时期内也相对稳定,对经营活动的控制仍然是必要的。这是由不同组织成员的认识能力和工作能 力的差异所造成的。完善计划的实现要求每个部门的工作严格按计划的要求来协调地进行。加强对这些成员的工作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5分)
(1)激励的一般形式: 领导者根据激励理论处理激励实务时,应该针对员工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结合上述的各种激励理论,常用的主要有四种激励方式:工作激励、成果激励、批评激励以及培训教育激励。
①工作激励是指通过分配适当的工作来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②成果激励是指在正确评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给员工以合理奖惩,以保证员工行为的良性循环;
③批评激励是指通过批评来激发员工改正错误行为的信心和决心;
④培训教育激励则是通过灌输组织文化和开展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增强其更新知识、共同完成组织目标的热情。
(2)当代若干激励实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在多种激励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形式新颖的激励计划,竭力改善企业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这些计划主要包括绩效工资、分红、员工持股、总奖金、知识工资和灵活的工作日程等。
①薪酬管理。除与基本工作相应的基本工资外,员工的薪酬管理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绩效工资:企业突出绩效工资意味着员工是根据他的绩效贡献而得到奖励的,因此这种工资一般又称为奖励工资。它实际上是激励的期望理论和强化理论的逻辑结果,因为增加工资是和工作行为挂钩的。
B.分红: 是员工和管理人员在特定的单位中,当单位绩效打破预先确定的绩效目标时,接受奖金的一项激励计划。和绩效工资不同的是,分红鼓励协调和团队工作,因为全体员工都对经营单位的利益在做贡献。
C.总奖金: 是以绩效为基础的一次性现金支付计划。单独的现金支付旨在提高激励的效价。这种计划在员工感到他们的奖金真正反映了公司的繁荣时才有效,不然,效果适得其反。
D.知识工资: 是指一个员工的工资随着他能够完成的任务的数量增加而增加。知识工资增加了公司的灵活性和效率,因为公司需要的做工作的人会越来越少。
②员工持股计划: 给予员工部分企业的股权,允许他们分享改进的利润绩效。员工持股计划实际上是公司以放弃股权的代价来提高生产率水平。员工持股计划使得员工们更加努力工作,因为他们是所有者,要分担企业的盈亏。
③灵活的工作日程:主要指取消对员工固定的五日上班每日工作八小时工作制的限制。修改的内容包括四日工作制、灵活的时间以及轮流工作。这一激励计划意味着公司同意使用兼职员工,这很大程度是为了满足带小孩的母亲的需要,同时又滞除了员工因长期从事某种工作而导致的枯燥和单调。
④ 目标管理。当目标明确并具有挑战性时,能更有效地激励个体或团队行动。
上述这些激励计划,一个最明显的优势,是企业增强了对熟练员工的组织吸引力,最终有效降低了对这种员工的市场搜寻成本和培训成本。在90年代的企业经营中,员工的知识积累日益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优势,对员工的管理要从知识管理的高度把握。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5分)
(1)计算损益值
以日产120箱冰淇淋为例:
若日销量为100箱,收益值:
V100=(100×50)-(20×30)=4400(元)
若日销量为110箱,收益值:
V100=(110×50)-(10×30)=5200(元)
若日销量为120箱,收益值:
V100=120×50=6000(元)
若日销量为130箱,收益值:
V100=120×50=6000(元)
其余类推,逐一填入表下中。
冰淇淋生产决策收益表
|
日销售量(箱) | 期望利润 (元) |
||||
100 | 110 | 120 | 130 | |||
0.2 | 0.4 | 0.3 | 0.1 | |||
100 | 5000 | 5000 | 5000 | 5000 | 5000 | |
110 | 4700 | 5500 | 5500 | 5500 | 5340 | |
120 | 4400 | 5200 | 6000 | 6000 | 5360 | |
130 | 4100 | 4900 | 5700 | 6500 | 5140 |
(2)计算期望值
当采用生产100箱的方案时,期望值:
E100=5000×0.2+5000×0.4+5000×0.3+5000×0.1=5000(元)
当采用生产110箱的方案时,期望值:
E110=4700×0.2+5500×0.4+5500×0.3+5500×0.1=5340(元)
当采用生产120箱的方案时,期望值:
E120=4400×0.2+5200×0.4+6000×0.3+6000×0.1=5360(元)
当采用生产130箱的方案时,期望值:
E130=4100×0.2+4900×0.4+5700×0.3+6500×0.1=5140(元)
计算结果填入上表第6列。
(3)决策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日产120箱冰淇淋时,可望获得最大化利润5360元。所以选择日产120箱作为行动方案。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5分)
(1) 从案例中给出的信息看, 企 业明显采用的是直线型组织结构形式。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点:结构比较简单,所有的人都明白他们应向谁报告和谁向他报告。责任与职权明确。每个人有一个并且 只能有一个直接上级,因而作出决定可能比较容易和迅速。缺点:是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业务比较复杂,所有管理职能都集中由一个人承担,是比较困难的。
(2)显然当企业已经发展成为 2000 多人时,直线型组织结构制约企业的正常发展。如同案例中王厂长面临的困境,要一个人管所有的事情,已经没有效果和效率了。
(3)企业需要采用适合企业发展的组织结构形式,例如管理进行专业化分工的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考虑设立生产计划部门、 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后勤部门。 这样就可以发挥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的优点, 即各级直线管理者都有相应的职能机构和人员作为参谋和助手,因而能够对本部进行有效管理,以适应现代管理工作比较复杂而细致的特点,而每个部门都是由直线人员统一指挥,这就满足了现代组织活动需要统一指挥和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