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2015-07-08


相关话题/通信原理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4年清华大学复试现代通信原理考研真题
    2014年清华大学复试现代通信原理考研真题 1.请叙述并分别用两种方法证明:(1)带通抽样定理(2)根号奈奎斯特准则。证明的方法越不相同,得分越高。(30分) 2.传输一个连续的随机变量X,该变量期望E(X)=0,概率密度函数(pdf)是腰长为a的等腰三角形。 (1)如果用2bit量化,请计算最佳的判决门限,重构值与重构后的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7
  • 通信原理复习题带答案 考研必备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1
  • 东北大学通信、信号处理考研经验(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高频)
    东北大学通信信号考研经验 东北大学2012 通信与信息系统复试线332,统招27人,32人达复试线,31 人参加复试,1 人调剂;2011 复试线 375,统招 17 人,每年排名后 13 名的第二年需要去秦皇岛。我考研只花了 5-6 个月的时间,所以,只要你能坚持下来,就能成功,东大还是相当公平的, 对普通的学校没有歧视,面试拉不开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5-17
  • 南京邮电大学2014硕士通信原理初试试题
    一.选择填空题(有些选项可以重复选,也可以不选) 1. 信息量定义的原则,是消息出现 的 函数,还必须满足 。 2. 模拟信道数学模型是 ;二进制数字信道模型是 。 3. 若单音调制时,双边带DSB调整值的输出信噪比为SNR=Si/n0fm,其中fm为调 制信号带宽,si为接受信号功率,n0为信道噪声功率谱。则下列调制的输出信噪比分别为:调制指数为1的AM调制为 ;SSB调制为 ;调制指数为2的FM调制 。 4. 时域均衡采用 滤波器,以消除 。 5. 数字已调信号的检测= + 。 6. 格雷码的作用是在数字调制中使得码字的 距与星座点的 距相适应。 7.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控制差错的方法有 、 和 三大类。 8. 扩展频谱通信用低速率的 序列对高速率的 序列进行 ,因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3-12
  • 天津大学2013年数电和通信原理复试经验
    天津大学2013年数电和通信原理复试经验 一、复试习题回忆 我考的是数电和通信原理。 (一)数电部分 第一题是考察的内容格雷码与二进制码转换。 第二题化简逻辑关系式为或与式。 第三题是发光二极管与非门相连接的考察,给出电源电压12v,10ma工作电流,有一个1v压降,让自己连线,我也不会做。 第四题是D触发器相关的一个图,给出了cp,画出q1,q2和z的波形。 第五题是画出状态转移图,给的是161芯片,采用了置位法,且高位d3与q3相连接。 第六题是英文题,race.....之类的,反正我是猜的,觉得猜得对了问的是冒险与竞争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书上有的,要记住就行了,英文题,英文回答。 (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2-02
  • 天津大学2013年数电和通信原理复试经验分享
    一、复试习题回忆我考的是数电和通信原理。(一)数电部分第一题是考察的内容格雷码与二进制码转换。第二题化简逻辑关系式为或与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4-08-10
  • 2014年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初试真题
    2014年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原理初试真题.pdf 1f9454ab8e92e9f1698d854dc5758c5c.pdf (174.08 ...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2-27
  • 2009年天津大学通信原理考研试题(网友版)
    简答 什么是光纤通信及其三个波长窗口?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什么是假失步,伪同步? 画图 ...
    FREEKAOYAN 免费考研网 2009-03-04
  • 谁有计算机通信原理的资料
    谁有计算机通信原理的资料?? ...
    wodasuankaoyan 免费考研论坛 2007-10-07
  • 西南交通大学通信原理
    http://www.im586.com/cms ...
    wsjshx 免费考研论坛 2006-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