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新史
1、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都开展过哪些活动?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8.10.4成立,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团体,也是中国新闻学教育事业起步的标志,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该会以“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由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徐宝璜任副会长,徐宝璜和《京报》社长邵飘萍是专任导师。还出版《新闻周刊》,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新闻学的专业人才,推动了我国新闻学
的发展。
2、20世纪60年代,我国新闻界都推出哪些影响大的先进典型人物?
2、20世纪60年代,我国新闻界都推出哪些影响大的先进典型人物?
《中国青年报》1960.2.28在头版用正版的篇幅发表了该报记者写的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并配发社论《又一曲共产主义凯歌》,生动地报道了山西陆平61名筑路民工因食物中毒生命垂危时,得到首都军民和当地干部群众全力支援而及时获救的事件,宣传了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一人有事,万人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产主义精神。次日,《人民日报》全文转载。接着全国许多家报纸和刊物纷纷转载。
1960年5月至6月间,新华社报道了我国登山队第一次从北坡胜利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辉煌事迹。《人民日报》发表了新华社记者郭超人写的长篇连载通讯《红旗插上了珠穆朗玛峰》和《珠穆朗玛山中的日日夜夜》,报道了登山队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英雄气概。
从1963年起,对于雷锋的宣传报道是这一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关于先进人物典型的新闻报道。在雷锋因公殉职后,《辽宁日报》立即开始突出宣传雷锋的先进事迹,《人民日报》于1963.2.7发表了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和》雷锋日记摘抄》。新华社为此发了通稿。《中国青年报》自1963.3至10月,关于雷锋的宣传达50多万字,占这个时期报纸版面的十分之一,可见规模之大。《中国青年》3月出版学习雷锋的专辑时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人民日报》3月5日在头版发表了这个题词。雷锋事迹的集中大力宣传,使得雷锋精神深入人心,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精神世界。
焦裕禄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新闻报道中另一个影响深远的先进人物。《人民日报》1966.2.7发表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报道了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的感人事迹。这篇几经修改、饱含深情完成的经典通讯不仅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在中国新闻通讯的写作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毛泽东主席1964年号召“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以后,全国的新闻单位进一步大力宣传了这两个重要的先进集体典型。《人民日报》记者袁木、范荣康合写的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新华社的《大寨之路》。
3、我国内地都有哪些通讯社,举例说明。
(1)新华社: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是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1931.11.7在瑞金成立。每日发稿一两千字,主要为临时中央政府文告、宣言。红军战报、和根据地建设消息,还利用红军电台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和外国通讯社英文稿,经编辑后油印为“参考消息”,供中央机关参阅。1934.10随红军长征,途中新闻广播中断,但抄报未停,1935.11在陕西瓦窑堡恢复新闻广播。1937年1月改名为新华通讯社。
1939年初,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分开,结束了报、社一家的历史,标志着党的新闻事业走向成熟。自1939年起,新华社开始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分社组织,首先在华北和晋察冀根据地,继而在山东、华中和晋西北根据地,一个以延安总社为中心的新华通讯社网络逐渐形成。
建国后,党和国家对新华通讯社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迅速地将新华社组建为国家通讯社。包括对组织结构调整,在六大行政区建立六个总分社,在各省会城市建立分社,支社取消。除第三野战军总分社外其余一战均取消分社机构。1950年11月21日新华社第一次全国社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华社改组为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通讯社的任务基本完成。
在1956年新闻改革中,在提高报道质量,改进国内通讯社工作,加强国外分社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现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通讯社。
(2)中国新闻社:为了方便向海外华人、华侨介绍新中国,国家决定组建以对外宣传为主要任务的中国新闻社。1952.9.14中国新闻社的北京成立。该社以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为对象,在宣传上根据华侨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报道祖国政治、经济等建设成就和闽粤要闻、侨乡情况,以促进爱国华侨的大团结,同时向海外航寄新闻稿《中国新闻》,还发行有关中国风光、文物、建设等内容的照片,以后逐步增加供应文字特稿,摄制电影等业务。
4、《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整风的原因、过程和提出的并解决的理论问题
在整风改版前,仅以版面编排而言,就可见其受党八股和王明教条主义错误路线影响很深,严重脱离了解放区的斗争实际和党的中心工作实际。当时,《解放日报》的版面安排几乎有一个公式: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地,第一二班长篇累牍地登载国际新闻,使内容以刊载国际新闻为主,第三版主要刊载国内新闻,第四版才是陕甘宁边区新闻和副刊。
在整风改革中,《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如毛泽东的《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胡乔木的《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等,还于1942.10.28特辟《新闻通讯》专栏,为抗日民主根据地报纸上最早出现的新闻学研究专刊之一,这些文件、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是:一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新闻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二是在无产阶级党报理论方面,对党报的性质、特征、任务,党与党报的关系及党对党报的领导、党报的工作方针及编辑方针和编排原则、党报的群众路线、党报的文风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进一步丰富了马列主义的党报理论,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工作理论和模式奠定了基础。具体而言是:一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探讨新闻的本质与特点,重申了党报的性质、特征和任务;二是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三是加强从新闻工作者的党性修养,确立“人民公仆”的思想;四是坚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原则;五是反对党八股,竖立生动活泼的马列主义文风;六是发扬党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
新闻理论
1、新闻价值要素中重要性要素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已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指事实所具有的为多数人所关心的社会意义。只有影响到多数人,为多数人所关心,才具有重要性。而且影响到的人越多,其新闻价值越大。(下面稍微展开说一下)
2、新闻的来源有哪些?
⑴通讯社:美联社、路透社、新华社等
⑵本报记者采写的新闻,包括文字新闻、拍摄的照片、评论员的文章等
⑶通讯员采写的新闻
⑷群众来信、来论以及提供的新闻线索
⑸引用其他媒体例如报纸、电视等的新闻
⑹网络上的新闻
欢迎补充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
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两大基本原则,是从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中延伸出来的。
人的理性是高于一切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人依靠理性可以辨别正误、区分善恶。要使人的理性得以发挥,必须有个条件,就是让人们不受限制地发表不同的思想和观点,真理只有通过公开市场上的各种意见的自由竞争才能获胜。因此,反对政府对报刊的控制或操纵,主张任何人都可以拥有通讯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报纸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受到任何的限制。这样,通过真理和谬误的较量,真实的、正确的、积极的思想观念必然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虚假的、错误的、愚昧的思想观念必然会被人们所抛弃,真理总会越辩越明,越辩越会有更多的人接受。政府不应该参加战斗,也不应该协助其中的任何一方;真理通过自我修正的过程,最后必然会战胜各种错误意见并得到传扬。
4、一段材料,大意是现在的新闻媒体中越来越多的关于衣食住行的生活讯息和生活时尚类报道,这在内涵和外延上与“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确实存在一定距离,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来的。这一定义比较明确简洁的概括了新闻的特点,它强调事实、新鲜、时效、报道这四个构成新闻最基本的因素,既有利于分清新闻与信息,新闻与文艺、哲学、历史等意识形式的区别,也有利于知道新闻工作实践,因而是比较科学的。
最新表述:新闻是最新发生的人们未知。欲知、应知的事实的报道
在时间状语上,用最新取代了新近,这更符合当今新闻媒体对传播新闻速读的要求。在事实二字前面,增加了人们未知、欲知、应知八个字。人们指的是新闻接受者,这就是说,新定义不仅考虑了新闻报道者要报道的是事实,而且还考虑了新闻接受者对事实的各种需要。未知指的是最新发生的、新闻接受者尚未知道的事实。欲知指的是新闻接受者非常关心和渴望知道的事实。应知指的是新闻接受者应当知道的并已经发生的重要事实。
对陆定一的定义与时俱进地做些完善和补充是完全必要的,第一,新定义保留了陆定一新闻定义的精髓-新闻是事实的报道,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第二,新定义从新闻报道者和新闻接受者两个角度,对新闻做了比较完整的表述,要求新闻报道者报道的既是最新发生的重要事实,又是满足新闻接受者所需要的未知、欲知和应知的事实。第三,新定义更能体现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现状,体现了新时代的精神。(加上自己的分析)
西方新闻事业概论
1、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电讯的运用。由于电报线路需要被军队征用,不可能让记者发出很长的消息,后来记者们想出了一种新的发稿方法:把战况的结果写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依次写下去,把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这样一旦线路中断或者被征用,只要报社收到最前面的电文同样可以发出最新战况消息,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文体--倒金字塔结构。
基本特点:
1、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下面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下去,即越是重要的越写在前面。这样,头重脚轻,故称倒金字塔。
2、一段只写一个事实
3、全部陈述事实,记者不发议论。
长处:
1、可以写得快--记者有了一种相当固定的写作模式,不必再为新闻结构苦思而且可以写一部分送排一部分。
2、可以快编快删。记者一边写稿,编辑一边处理导语和标题;删节时,可以不再看全文,从最后面一段一段删去,不会影响全文。
3、可以快读。读者无需从头读到尾才得要领,读到哪里随时可以停住。
也有弊端,西方不少记者指责这种模式是一种坏的写作形式,没有生气,没有文采,结语不是铿锵有力而是有气无力。
2、新闻五要素
5W,Who(谁)、 What(发生了什么)、 When(时间)、 Where(地点)、 How(原因)
分别展开论述即可
3、解释性报道的写作手法
3、解释性报道的写作手法
所谓解释性报道,就是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或意义、或影响、或预示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
(1)、着重揭示新闻事件的含义,对方方面面的影响。
(2)、揭示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搞清来龙去脉。
(3)、从明天的角度分析新闻事件,展望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对未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把单一的、孤立的新闻事件与其他事件联系起来,揭示其发展的方向、趋势、意义。
(5)、揭示一系列现象背后的本质,帮助受众认清问题的实质。
4、论述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内涵
产生和发展:16世纪提供了直接的现实基础,17世纪见证了哲学原理的发展,18世纪将这些理论付诸于实践。*(适当论述)
(1)、报刊不受政府的干预。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主张,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来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政府唯一的职责是采取措施保护新闻自由,为新闻媒介的采访、发布新闻提供种种方便。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意外的国家的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力,公共舆论是约束权力的一种权力。
(3)、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让人民群众、让各党派都利用报刊充分的,自由的表达各自的意见,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对正确意见与错误意见的阐述,使得意见的自由市场在理论上站稳了脚跟。
(4)、对事实的信念。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把客观的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所以,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崇尚并提倡客观性报道。可以说,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专业课二
一、广告学简答:农夫山泉天然水的广告策略
一、广告学简答:农夫山泉天然水的广告策略
(1)完全国货——民族品牌的英雄形象
“农夫山泉”的第一张王牌就是民族品牌。在“娃哈哈”、“乐百氏”等知名品牌纷纷改嫁洋人之后,“农夫山泉”依然拒绝受外来资本的控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本着为消费者负责的态度生产有益身体健康的天然水,树立了一种民族品牌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自然博得消费者的好感和认同。
(2)“农夫山泉有点甜”——率先发掘产品的USP
面对“娃哈哈”“我的眼里只有你”的感性路线和“乐百氏”“27层过滤”的理性诉求,“农夫山泉”却找到了“产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农夫山泉有点甜”。其实在口渴时候,喝任何水都会感到“有点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的心理特征,而不见得是产品的特征,但这一心理特征却被“农夫山泉”率先抓住,成了“农夫山泉”口感甘冽、品质超群的一个证明。仅从这一句广告语来讲,“农夫山泉”的广告操作就是极为成功的。这句广告甚至博得了“农夫山泉”的竞争对手“娃哈哈”老总宗庆后与“乐百氏”老总何伯权交口称赞。
(3)品牌提升——对饮用水市场的重新洗牌
面对激烈的纯净水竞争,“农夫山泉”却另起炉灶。把自己的产品定位由“纯净水”提升为“天然水”。“农夫山泉”开创的天然水概念在饮用水领域内掀起了轩然大波,突破了纯净水一统天下的局面。在饮用水市场上区分出“天然水”与“纯净水”的不同定位。这就像当年“七喜”的定位:“饮料有可乐和非可乐之分,七喜是非可乐。”我觉得这就比“娃哈哈”在“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后再推出“非常可乐”要高明。为了支持品牌提升,“农夫山泉”大打健康牌、科普牌,用实验表明纯净水中几乎不含任何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打破了消费者心中原有的“纯净水有益身体健康”的迷信。让人们认识到纯净水只能起到解渴的作用,对人体并无益处。在此基础上,大力宣传天然水所含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对人体的作用,使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度上升。
(4)奥运专用——超权威认证
“农夫山泉”在质疑中国食品质量权威机构“标委会”遭“驳斥”之后,选择了另外一种超权威的质量认证——中国奥运会专用。2000年7月,正当“农夫山泉”受到各大纯净水生产厂家的控告和围剿时,一条爆炸性的新闻为“农夫山泉”天然水的品质做出了超权威的认证。7月18日,中国奥委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型新闻发布会,在这次大会上,中国奥委会特别授予养生堂公司“2001——2004年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荣誉赞助商”、“第27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唯一饮用水赞助商”等称号。这无疑是一张超权威的认证书。奥运会运动员的专用饮水,品质还能有问题吗?
(5)“我为申奥做贡献”——消费者变成爱国者
在取得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资格的同时,“农夫山泉”还推出为“我为申奥做贡献”活动——宣扬“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从现在起,你买一瓶农夫山泉,你就为申奥捐出一分钱。”“一分钱一个心愿,一分钱一份力量”。2001年3月,申奥捐赠产品包装设计投入使用:在奔跑的五色环下方,明确注明“您购买的这一瓶水中,有一分钱正支持着2008北京申奥”。企业不以自己的名义和资金而是以消费者的名义和消费者的钱来支持北京申奥,这在所有支持、赞助北京申奥的企业行为中是独一无二的。尽管企业花的是消费者的钱,但却使得每一位有爱国心的消费者在货架上选择瓶装水时自然把手伸向“农夫山泉”。
二、广告学论述:伯恩巴克的“埃飞斯出租汽车”广告策划
1、伯恩巴克强调消费者对广告表现的感性参与的重要性,创造了充满创意的“唯情主义”的诉求方式。这一广告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敢于公开承认埃飞斯公司所处的地位,同时又申明了公司不忘顾客的厚爱,努力工作的积极态度。这一表态引起了美国消费者的极大兴趣和同情。因为,崇拜强者与同情弱者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两种感情。埃飞斯公司的广告通过巧妙的形式,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心理,因而争取了大量的顾客。
2、伯恩巴克的广告创意理论集中表现为他的ROI理论。伯恩巴克认为,一个好广告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相关性(Relevance)、原创力(Originality)和冲击力(Impack)。
相关性,强调的是广告、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埃飞斯出租汽车广告采用老二的定位策略发布的广告就和消费者建立起了很大的联系,因为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也可能处于和埃飞斯汽车一样的地位或者情景当中,这就唤起了消费者心中对埃飞斯出租汽车的同情和联系,进而加强了广告、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相关性。
原创力,就是要求突破庸常思维,与众不同。埃飞斯出租汽车的广告的定位策略是老二的地位,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个广告或者是商品把自己放在追赶者的地位上,因此,埃飞斯出租汽车的广告具有较强的原创力,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冲击力,就是要让广告产生强大渗透功能,使广告进入消费者心灵深处。要使观众在一瞬间发生惊叹,立即明白商品的优点,而且永不忘记,这就是创意的真正效果。”埃飞斯出租汽车的老二策略让消费者明白了它的优点,就是不断努力赶超行业中的领先者,因此它更用心。此外独特的广告策略也使得这则广告具有相当大的冲击力,让观众在接触广告的一瞬间就记住了它,真正实现了创意的效果。
三、广告学发挥题:根据《定位》《新定位》《公关第一,广告第二》这三本书,定位理论的两位提出者之间的定位分析。
所谓定位,就是从传播方式的角度看待广告,在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的前提下,研究产品的竞争者、确立自己的消费目标群体,为产品在市场上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并将关于产品的这一位置的概念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
定位理论的现代广告学特征: 1、注重对消费者心理进行分析。 2、引入市场观念,提升传统广告理论。 3、 侧重感性诉求,满足消费者心理需要
1980年,两个名不见经传的两个年轻广告人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合作推出了《定位》一书。“定位理论”的提出,极大地颠覆了传统的广告观念,被美国营销协会确定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观念”。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也一跃成为世界营销史上最著名的营销专家。在两人合作的著作中,里斯和特劳特在署名的排序方面也遇到了定位问题:到底谁才是定位理论的第一作者?两人后来分道扬镳,但各自后续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力图在受众脑力里形成自己是定位理论第一作者的定位。
首先是在《定位》一书中排名“第二”的特劳特拍马出击,企图改变人们头脑中“第二作者只是第一作者的助手”的印象,1996年,特劳特甩开里斯,联合瑞维金,推出了《新定位》一书。这时,特劳特的名字自然从《定位》时的“第二作者”变成了《新定位》的“第一作者”。为了树立自己是“定位理论”的最主要的提出者的印象,《新定位》一反《定位》中大量案例的写作风格,而是从理论方面对“定位”加以详尽的阐述。特劳特从“研究大脑”出发,对“定位”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入地挖掘,以便显示自己在“定位理论”方面的理论功底。另外,《新定位》的扉页上印着特劳特的献辞:“献给艾·里斯,我在定位理论方面的长期合作的伙伴。”这种温情脉脉的同情,让人觉得特劳特并不想独占“定位理论提出者”的光环。尽管这是谦虚的表现,却使我们更加感觉特劳特在“定位理论”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特劳特又成立了“特劳特全球营销机构”,开始了定位方面的实际操作。特劳特的一系列做法终于在读者大脑中形成了一种“新定位”——“定位理论”的最主要的提出者还是特劳特。
在特劳特的一系列“新定位”之后,里斯觉得在广告领域内颠覆创意已经没有意思,不屑于在“定位理论”领域内与特劳特纠缠,而是另起炉灶,于2001年与其女劳拉·斯里推出《公关第一,广告第二》一书,对“广告”进行了彻底的颠覆,连“定位”也不要了,宣称现在是一个“公关为王”的时代,在里斯看来,因为人们不相信“自卖自夸”的广告,所以广告不再能担负塑造品牌的任务,只有公关才能塑造品牌,而广告的功能则缩减为在公关塑造了品牌之后,继而提醒、强化人们的头脑中已有的品牌印象。在定位方面,里斯对特劳特的一系列“新定位”,没有采取主动“攻击”的方式,而是以退为进,固守阵地,却在无形中再次重申并加强了自己在“定位理论”中的“定位”:《公关第一,广告第二》一书,从写作风格到结构安排都非常接近于《定位》,这人觉得《定位》与《公关第一,广告第二》两书绝对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因此,当初的《定位》一书是谁写的,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比较而言,《新定位》在学理方面对大脑进行了更为专业的心理学层面的剖析,扭转了以里斯为“第一作者”的《定位》给人们留下的只有大量零散的案例而缺少理论阐释的印象,让人觉得“定位理论”真正的理论奠基者还是特劳特。而《公关第一,广告第二》则故意保持与《定位》的写作风格一致,让人觉得当初的《定位》一书完全是由里斯执笔,特劳特还是“助手”。两位定位大师在关乎自己切身名誉的“定位”方面的“定位”表演,可谓令人叹为观止。
实务题一:给了两幅图,经济观察网和Wall Street Journal网站的编辑版面对比分析(参考2013年)
实务题二:给了一篇新闻报道,拟新闻标题、写导读性提要、分析记者采访和搜集资料的思路
评论写作:材料大意是——对于安徽电视台播出的“锡纸开锁”节目,有人反对说是教唆犯罪,有人认为是好心提醒公众防范,对此你写一篇不少于1000的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