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分
一、名词解释(2×10=20)
1.同型乳酸发酵:从EMP途径出发,只产生乳酸的发酵。 2.荚膜:是细菌外成型的厚度不定的一层多糖或多肽类物质。
3.质粒:有利于原核生物染色体外,具有对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分子。
4.BOD5:5日生物需氧量,生物需氧量一般指1L污水,当微生物对其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氧的毫克数。一般规定条件为20°C5昼夜,此即为BOD5。
5.CFU:将稀释后的微生物菌样通过涂布或浇注的方法让其内的微生物单细胞一一分散开,培养后,每一个单细胞形成一个单细胞菌落,即CFU。
6.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即在体外改变温度使DNA链解链,并在Taq酶的作用下及引物存在时以两条链为模板合成新的DNA链的反应。
7.拮抗:指由某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抑制它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甚至杀死他们的一种相互关系。比如:某些微生物产生抗生素如青霉素可抑制或杀死它种微生物。 8.选择性培养基: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9.巴斯德效应:在有氧情况下,由于呼吸作用,酒精产量大大下降,糖的消耗速率大幅减慢,氧的吸收抑制发酵的想象。对酵母菌而言,乙醇发酵属于厌氧发酵,如果将厌氧条件改为好氧条件,葡萄糖分解效率降低,发酵停止的现象。 10.溶源转变:当温和噬菌体使宿主溶源化时,使宿主获得了除免疫性外的新遗传形状的现象。
二问答题(6×5=30)
1. 什么是芽孢?芽孢有什么特性?芽孢在微生物学和应用微生物的意义 指某些细菌的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圆形、椭圆、壁厚、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不具有繁殖能力。由芽孢囊、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心构成。在抗热、抗化学药物和抗辐射等方面表现十分突出。 意义:①有利于提高菌种的筛选效率②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形态学指标③有利于菌种的长期保存④有利于对各种消毒、杀菌措施优劣的判断。 2. 图解四种物质运输方式 单纯扩散
3. 简述生长曲线
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横坐标表示培养时间,纵坐标表示单位体积重细胞个数的对数。典型生长曲线分为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4 个时期。延迟期:菌数没有增加,细胞大量合成细胞物质,准备分裂。生产上要尽量缩短该时期,如应用处于对数期的菌体接种,适当增大接种量,培养基成分尽量与种子培养基一致;对数期:菌数以指数增加。是研究微生物生理、遗传的好材料,是作菌种的好材料,是噬菌体的适当宿主;稳定期:菌体生长速度和死亡速度相等,菌体量达到最大。以培养菌体为目的时,可结束培养;开始积累次级代谢产物,以生产次级代谢产物为目的时,应通过调pH值,补加新鲜培养基等方式,延长该时期;衰亡期:菌数以指数下降。要及时放罐,避免菌体自溶,不利后处理。 4. 活菌体生长量测定方法(举两种)
答:显微计数法:先用美蓝液对菌体进行染色,即在试管中加入一定体积的菌液和美蓝液,染色一段时间后,将菌液进行稀释制备成浓度适宜的菌悬液。取一滴菌悬液于血球计数板上,使菌液扩散均匀后至于显微镜下镜检计数,其中活细胞为无色,死细胞为蓝色。通过计算得出生长量。
平板菌落计数法:将样品作10倍系列稀释,取合适稀释度进行涂布或倾注平板,使微生物单细胞一一分散开来,培养后每个菌落代表一个活菌,根据每皿上的cfu数乘上稀释度即可推算出菌样的活菌数。 5. 什么是病毒?病毒有什么特性?
答:一类超显微的非细胞生物,每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它们只能在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靠寄主代谢系统的协助来复制核酸、合成蛋白质等组分,然后进行装配而得以增殖;在离体条件下,它们能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长期存在并保持其侵染活性。依据宿主范围、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微生物病毒。
(这部分最好别浪费太多时间,我当时用了一个多小时后面基本上时间不够用了,后面专业部分才是关键) 专业部分(发酵)
一、选择题(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当时我根本就没复习这部分)(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单选双选混着出的,但很容易辨别)2×10=20 1.担子菌区别于霉菌的有 隔 丝状
2.细菌细胞膜的功能不包括 A A、与DNA的分离和复制有关 B、 细菌细胞能量合成场所 C、鞭毛运动支点 D、 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 3.酒精发酵厂有机废水微生物学处理首先要经过 好氧处理 生物转盘法
4.酵母菌在PH8的环境下发酵葡萄糖,主要积累的发酵产物是 D A、草酸 B、 乙醇 C、乙酸 D、 甘油
5.下列微生物菌种中能产生芽孢的种是 AD
A、Bacillus subtilis B、Staphylococcus aureus C、 Corynebacterium Pekinese D、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E、Aspergillus niger
6.砂土保藏微生物方法适用于保藏() AB A、Bacillus subtilis B、 Aspergillus niger C、Corynebacterium Pekinese D、E.coli 选择题还差4题
二、论述题(80分)
1.在营养缺陷型的筛选实验中,经过诱变处理—后培养—淘汰野生型—检出缺陷型—鉴定缺陷型等步骤,最后得到的营养缺陷型只集中在少数几种特定的氨基酸的营养缺陷型,请回答有哪些可能的原因会导致出现这种结果,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答:①诱变剂单一、诱变剂量和诱变方法不适合,由于一种诱变剂主要作用于特定的碱基对,不同剂量和方法诱变效果不同,因此都可能影响诱变的结果。
实验:可以通过实验改变诱变剂或多种诱变剂相结合,改变诱变剂量和方法,观察诱变结果进行验证。
②后培养时营养不充足,有些突变没有纯合,因此在淘汰野生型时被误杀。
实验:改变后培养的条件,添加充足的营养和核苷酸,使DNA损伤得到固定,然后在进行野生型的淘汰,观察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③淘汰野生型时可能没有进行饥饿培养,有些突变型被误杀。 实验:淘汰野生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饥饿培养。 2.试述E-coli,mucor ...(一种毛霉,种名忘记了),Saccharomy cescerevisiae,Aspergillus niger的繁殖方式,可能的基因重组方式及特点。(记好这几种常见的菌的英文) 诸葛健课本上都有,不再详细解答。
3.列举四种工厂或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原理,适用对象,注意事项 答案参考06年简答题5题
4.试述酵母菌活菌的鉴别方法及原理,霉菌的染色方法以及芽孢的染色方法(实验)每一两年考一次
答:美兰染色,活细胞氧化作用是美蓝被氧化成无色。
霉菌的染色方法: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法或0.01%乳酸品红染色液或不染色。制片: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染色液或水于洁净载玻片上,打开霉菌平板培养物,用接种针从菌落的边缘挑取少量带有孢子的菌丝,放入载玻片的染液中,细心地把菌丝挑散开,加盖玻片,注意不要产生气泡,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呈兰色,颜色的深度随菌龄的增加而减弱。 芽孢的染色方法:略
6,从自发突变和诱发变异的机理来讨论,哪些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导致其他基因或整个基因组的突变频率大幅提高?(偏重于分子、生化,可放弃,基本上每一两年也出一次,我当时就随便写的)
答:突变的形成需要经过碱基的错配及DNA的损伤等在未经修复时通过复制固定下来形成的。
①DNA复制相关的基因,如各类DNA聚合酶。会影响到碱基的错配修复,使突变的概率增加②错配修复系统相关的酶的基因突变。如m6A甲基化酶。③N-糖苷酶系统相关的基因,如内切酶。④光复活相关的酶基因,如光复活酶。⑤切除修复相关基因,如UvrA, B, C gene。⑥重组修复相关基因,如rec A。⑦SOS修复相关基因,如RecA-P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