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炎症及其生物学意义
名词解释
1、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
2、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机体固有免疫系统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引发受体-配体反应,继而向细胞内传递微生物感染的信号,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从而将病原微生物清除。病原体(及其产物)共有的非特异性、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称为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
3、危险相关分子模式(DAMPs):机体免疫系统还可以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宿主在应激和病理状态下产生的某些成分,如细胞外基质、氧自由基、高迁移率族蛋白1、热休克蛋白、细胞外ATP、核酸以及凋亡细胞的某些胞膜成分。机体把宿主在病理状态下产生的体内成分视为“危险信号”,称为危险相关分子模式(DAMPs)。
4、白细胞渗出:白细胞通过血管壁游出到血管外的过程,称为白细胞渗出,此为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
5、趋化作用:指白细胞沿化学物质浓度梯度向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
6、吞噬作用:指白细胞吞噬病原体、组织碎片和异物的过程。
7、炎症介质:参与和介导炎症反应的化学因子称为化学介质或炎症介质。
8、可控性炎症:一般情况下,当炎性因素如感染或组织损伤消除后,炎症反应随即终结,之后转变为一种高度活跃、精细调控的平衡状态,这种炎症被称为“可控性炎症”。
9、非可控性炎症:在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下,如持续的或低强度的刺激、靶组织处于长期或过度反应时,炎症无法从抗感染、组织损伤模式下转变为平衡稳定的状态,导致炎症反应的持续进行,表现为“非可控性炎症”。
问答题
一、炎症的基本过程?
1、机体识别损伤因子
2、白细胞渗出血管,到达损伤部位
3、白细胞激活,吞噬、清除损伤因子和坏死组织
4、机体调控、终止炎症反应
5、通过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使得受损伤的组织得以修复和愈合
二、白细胞渗出过程?
1、白细胞边集和滚动:白细胞进入边流,在内皮细胞表面滚动前进。此步骤使白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的表达增加,亲和性增强。
2、白细胞黏附:白细胞紧紧黏附于内皮细胞是白细胞从血管中游出的前提。该过程是由白细胞表面的整合素黏附分子和内皮细胞表达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黏附分子介导的。
3、白细胞游出:白细胞游出主要是由炎症病灶产生的化学趋化因子介导的,这些化学趋化因子作用于黏附在血管内皮的白细胞,刺激白细胞以阿米巴运动的方式从内皮细胞连接处溢出。
4、趋化作用:白细胞游出血管后,通过趋化作用而聚集到炎症病灶。
三、吞噬过程?
1、识别和附着:微生物与吞噬细胞受体结合
2、吞入:细胞膜包绕微生物
3、杀伤和降解:活性氧杀伤微生物,溶酶体降解微生物
四、白细胞激活后的功能?
1、吞噬微生物、坏死细胞或异物
2、杀伤和清除细胞内的微生物及坏死细胞
3、杀伤和清除细胞外的微生物和坏死细胞
4、通过产生炎症介质,促进白细胞渗出和激活,放大炎症反应
五、炎症介质的共同特点?
1、可来自血浆和细胞
2、多数炎症介质通过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活性作用
3、炎症介质作用于靶细胞可进一步引起靶细胞产生次级炎症介质
4、一种炎症介质可作用于一种或多种靶细胞,可对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产生不同的作用
5、半衰期十分短暂
6、很快被酶降解灭活,或被拮抗分子抑制或清除
六、炎症介质的作用?
炎症介质的种类 |
主要来源 |
功能 |
来源于细胞的炎症介质 |
|
|
组胺 |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 |
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升高,内皮细胞激活 |
5-羟色胺 |
血小板 |
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升高 |
白细胞三烯 |
肥大细胞、白细胞 |
血管通透性升高,化学趋化作用,白细胞黏附和激活 |
血小板激活因子 |
白细胞、肥大细胞 |
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升高,白细胞黏附,化学趋化作用,脱颗粒、氧化激增 |
前列腺素 |
肥大细胞、白细胞 |
血管扩张,疼痛、发热 |
活性氧 |
白细胞 |
杀伤微生物,组织损伤 |
NO |
内皮细胞、巨噬细胞 |
血管平滑肌舒张,杀伤微生物 |
细胞因子(TNF、L-1) |
巨噬细胞、内皮细胞、肥大细胞 |
局部内皮细胞激活,发热、疼痛、厌食、低血压,休克 |
化学趋化因子 |
白细胞、激活的巨噬细胞 |
化学趋化作用,白细胞激活 |
来源于血浆的炎症介质 |
|
|
补体系统(C3a、C4a、C5a) |
血浆(由肝脏产生) |
白细胞化学趋化作用和激活,血管扩张(肥大细胞刺激) |
激肽 |
血浆(由肝脏产生) |
血管通透性升高,平滑肌收缩,血管扩张,疼痛 |
凝血酶 |
血浆(由肝脏产生) |
内皮细胞激活,白细胞聚集 |
七、非可控性炎症与肿瘤发生?
1、非可控性炎症促进肿瘤发生:在非可控性炎症状态下,活性氧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等炎症介质大量生成,诱导细胞增殖、趋化炎性细胞聚集,导致DNA氧化损伤和基因组的不稳定,失活或抑制DNA损伤修复基因,从而使许多基因突变的增殖细胞在炎性环境中持续失控性增殖,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
2、肿 瘤发生促进非可控性炎症反应:肿瘤发生后,一些活化的癌基因可导致肿瘤细胞自身分泌炎性分子进一步招募炎症细胞,促进非可控性炎症微环境形成,从而影响肿 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大量的非可控性炎症细胞,炎症细胞分泌的促炎因子在肿瘤生长的后期可以直接受肿瘤细胞调控,并反过来影响肿瘤 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