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复试内部考研复习题1(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12-31


41.完全退火:
是指将亚共析钢加热至Ac3以上20~30℃,保温足够时间奥氏体化后,随炉缓慢冷却,从而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的热处理工艺。这种工艺只适用于亚共析钢,不适用于过共析钢。
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并为加工后零件的淬火做好组织准备。
42.不完全退火:
是指将亚共析钢在Ac1~Ac3之间或将过共析钢在Ac1~Accm之间两相区加热,保温足够时间,进行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改善珠光体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以便切削加工。
43.球化退火:
是一种将钢中渗碳体或碳化物由片状变为粒状,均匀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的热处理工艺。主要用于过共析钢。
目的:消除钢中的片状珠光体,代之以粒状珠光体。(优点:可降低钢的硬度,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且粒状珠光体加热时奥氏体晶粒不易长大,允许有较宽的淬火温度范围,淬火时变形开裂倾向小,即淬火工艺性能好。还能获得最佳的淬火组织,即马氏体片细小,残余奥氏体量少,并保留有一定量均匀分布的粒状碳化物,为淬火做好组织准备。)
具有明显网状碳化物的钢材,必须先进行正火消除,再进行球化退火。
44.等温退火:
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Ac1或Ac3)以上奥氏体化,然后将钢件移入另一温度稍低于Ar1的炉中等温停留,当转变完成后,出炉空冷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45.扩散退火:
又称均匀化退火,是将钢锭、铸件或锻坯加热到略低于固相线的温度下长时间保温,然后缓慢冷却以使合金元素充分扩散,消除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消除或减小钢锭、铸件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枝晶偏析及区域偏析,使成分与组织均匀化。46.低温退火:
把钢件加热到低于Ac1温度进行退火,它包括软化退火和再结晶退火。
软化退火:又称去应力退火,加热温度为650--720℃,保温后出炉空冷。
目的:虽不能细化晶粒、均匀组织,但能消除内应力和降低硬度。
再结晶退火:是将冷加工硬化的钢材,加热至T再—Ac1之间进行,通常为650--700℃。
目的:通过再结晶使变形晶粒恢复成等轴晶粒,从而消除加工硬化。
47.去氢退火:
将碳钢或合金钢锻轧后空冷至低于A1温度(约640—660℃)保温,使奥氏体迅速变成珠光体的热处理工艺。由于氢在铁素体中的扩散速度大于奥氏体中,所以会使氢较快逸出,防止产生白点。48.低温回火:
在150—250℃之间进行回火,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49.中温回火:
在350—500℃之间进行回火,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屈氏体。
50.高温回火:
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51.调质处理:
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从而得到回火索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52.回火马氏体:
在150—250℃进行低温回火得到的回火马氏体组织,它是片状α相内分布着薄片状ε碳化物。53.回火屈氏体:
在350—500℃进行中温回火得到的回火屈氏体组织,它是片状(或板条状)的α相内分布微细颗粒状渗碳体。
54.回火索氏体:
在500—650℃进行高温回火得到的回火索氏体组织,它是由细粒状渗碳体和等轴铁素体所构成的复相组织。
55.低温回火脆性:
在250—400℃范围内回火时出现的脆性。是一种不可逆回火脆性。
56.高温回火脆性:
淬火的合金钢在450—650℃范围内回火后,进行慢冷所出现的脆性。是一种可逆回火脆性。57.淬透性:
淬透性是指奥氏体化后的钢接受淬火的能力,主要受合金元素含量影响。
58.淬硬性:
淬硬性是指钢淬火后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它主要与钢的含碳量有关。
59.单液淬火:
将加热奥氏体化的工件投入到一中淬火介质中,冷至室温的淬火工艺。
60.双液淬火:
是将奥氏体化后的高温工件迅速投入水中急冷,防止工件发生珠光体和贝氏体转变,待工件表面温度接近Ms点时,立即从水中取出,投入油中冷却,在油冷过程中发生马氏体转变的淬火工艺。61.分级淬火:
将奥氏体化后的高温工件迅速投入温度略高于Ms点的盐浴或碱浴中,等温停留一段时间(以不发生贝氏体转变为准),使工件内外温度均匀,然后取出空冷,这种淬火冷却方式称为分级淬火。62.等温淬火:
将奥氏体化后的高温工件迅速投入温度略高于Ms点的盐浴中,停留足够时间,使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为下贝氏体,然后取出空冷,这种淬火冷却方式称为等温淬火。
63.形变热处理:
是形变强化和相变强化相结合的一中热处理工艺。包括高温形变热处理和低温形变热处理。64.高温形变热处理:
是在接近A3温度以上进行形变,形变后立即淬火,并回火至所需要的硬度的热处理工艺。65.低温形变热处理:
将加热至奥氏体化的钢迅速冷却至C曲线的亚稳定区进行形变,然后淬火获得马氏体,并回火至所需的硬度的热处理工艺。
66.表面淬火:
使用来强化工件表面层的热处理方法。即利用感应加热等使工件表面层奥氏体化,随后快速冷却,表面淬成马氏体,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保持原始组织,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67.化学热处理:
将钢件放在一定温度的化学活性介质中,使一种或几种元素的原子渗入到钢件表面,以改变钢件表面层的化学成分,从而获得预期的组织和性能的热处理过程。主要有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68.渗碳:
将低碳钢件放入增碳的活性介质中,在900—950℃加热保温,使活性碳原子渗入钢的表面以达到高碳的热处理工艺。分为气体渗碳和固体渗碳。
69.氮化:
使活性氮原子渗入钢件表面,形成富氮硬化层的化学热处理过程。
70.碳氮共渗:
是一种使碳氮原子同时渗入钢件表面的化学热处理过程。
71.合金钢:
在碳钢的基础上有意的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使钢的使用性能或工艺性能得以改善提高,这样组成的铁基合金称为合金钢。

相关话题/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