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 考研笔记+名词解释(6)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7-14


5+6显示了诗的“大众化”与“贵族化”不同趋向。

第二个十年
在前一基础上发展,出现了以殷夫为前驱,蒲风为代表的中国诗歌会诗人群。
VS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

1.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
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
上海总会。机关刊物《新诗歌》
发起人: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
其诗人特点:与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有直接,自觉的血肉联系。
创作口号:“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
“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我们自己也成为大众中的一个”
        
这一时期的诗歌观:1.要求诗人站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立场上去。反映现实,“诗的意识形态化”
                 2.要求“诗与诗人的大众化”
由此产生的创作特点:
1.    表现工农大众及其斗争,强调诗歌对实际革命运动的直接鼓动作用
2.    “诗的意识形态化”,作为主体的是奉行战斗集体主义的群体。
3.    在艺术表现上,直接描摹现实。


中国诗歌会外,始终关注现实的诗人:
臧克家:乡土诗人,农民诗人,有别于新月派诗歌的绅士气和中国诗歌会的功利性
第一本诗集《烙印》,还有作品《洋车夫》《老马》
“坚韧主义”:正对生活苦难,倔强的精神,沉着迎接磨难。
鉴赏:简约明朗的古典主义色彩,注重炼字,提倡苦吟,用具体单纯的象征表现古典诗歌含蓄凝重的风格。以暗示代替说明。


2.后期新月派的创作
后期新月派:1928年《新月》月刊新诗栏+1931《诗刊》季刊为阵地。
基本成员除前期徐志摩等外,还有陈梦家等南京青年诗人群。
特点:出现向自由诗发展,幻灭的空虚感,迷茫的感伤情绪。
暗示,象征构成隐晦的艺术境界。


3.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现代诗派:形成于30年代,以《现代》杂志为中心,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歌群体,受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影响,注重表现个人内心世界的苦闷,把外来诗歌的观念和形式与古典诗歌相结合,使现代诗歌中国化。
主要成员: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卞之琳,废名,林庚,李白凤,金克木等
由后期新月派和象征诗派演变而成。戴望舒的《雨巷》已经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
起点:《我的记忆》
特点:1.用暗示和象征表现个人内心的深层情趣。诗歌主题的多异性和审美风格的朦胧美。捕捉微妙瞬间,神秘恍惚
      2.西方象征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词结合,新诗的现代化,民族化。音乐性,旋律美。


戴望舒:早期特点:哀婉,朦胧,晦涩,爱,梦死的交织。成名作《雨巷》开启“诗的音乐性”时代。
        抗战爆发后,后期:高亢,清晰,思想力度加深。


汉园三诗人:何其芳《燕妮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
《汉园集》为1936年三位诗人的合集。

卞之琳:《音尘集》《鱼目集》“小处敏感,大处茫然”
最醉心于新诗技巧与形式试验的艺术家。
特征(贡献):1.由“主情”向“主智”转变。
              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 《断章》“新的智慧诗”
             2.“诗的非个人化”


第三个十年


1.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
七月诗派:艾青影响下,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及以后的《希望》《诗垦地》《呼吸》等杂志为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
代表诗人:牛汉,绿原,方然等
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自由诗体为旗帜,在国民党统治区的诗歌创作中产生巨大影响。
主张:1。反对琐碎的描摹生活现象本身,主张凭借历史力量,“突入生活”,
      2.反对冷淡的摹写生活,主张诗人渗透到客观对象中。主观与客观,历史与个人的融合统一。


2.从冯至等校园诗人群盗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
中国新诗派:继七月诗派以后出现于国统区诗坛的一个青年诗人群。
           1947年7月,杭约赫,上海,《诗创造》月刊和《中国新诗》,围绕两刊物形成一个以校园诗人为主体的诗歌群体。
主要诗人:王辛笛,穆旦,郑敏,陈敬荣,袁可嘉,唐祈,唐,杜运X。九人合集《九叶集》九叶诗派由此得名。

特点:表达内容上:1.寻求时代与自我的平衡(两点融合)
                  (强调对人类的苦恼和荒诞意识的表现,对人类存在的价值进行拷问和追索,表现时代的希望和自我的执着)
      审美追求上:1.强调情感的理性化。
                  
穆旦:中国的哈姆雷特,反叛性,异质性。代表作《被围者》
内向的,冷漠而又热烈,内敛的,冷酷的,哲理的深度,厚重,深沉。

郑敏:最具有沉思气味的人,雕塑感,绘画感,哲理的沉思。代表作《金黄的稻束》

相关话题/中国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