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展演替2、逆行演替:
进展演替 |
逆行演替 |
群落结构复杂化 |
群落结构简单化 |
群落环境中生化、群落稳定性增加 |
旱生化或湿生化,群落稳定性下降 |
对外界环境改造作用增强 |
对外界环境改造作用减弱 |
对空间、光能和物质资源的利用趋于充分 |
对空间、光能和物质资源的利用不充分 |
群落的生产力增加 |
群落的生产力下降 |
复生是顺序渐进的,进程缓慢 |
退化是顺序的或飞跃的进展较快 |
主要由内因引起的 |
主要由外因引起的 |
二十一、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1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
2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正反馈与负反馈)结构越复杂、物种数目越多,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4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5—6个
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二十二 食物链的特点
• 陆地和浅水生态系统中,能流是以碎屑食物链为主。森林
• 陆地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只有很少一部分通向捕食食物链。
• 只在某些水生生态系统中,捕食食物链才会成为能流的主要渠道。
沿着食物链动物个体越来越大的概念,只适用于一般情况。
二十三 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数目
n (1)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100%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
n (2)各营养级同化率也不是100%,总有一部分排泄出去;
n (3)各营养级生物要维持自身的活动,消耗一部分热量。
n 由于能流在通过各营养级时会急剧减少,所以食物链就不可能太长,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一般只有四、五级,很少超过六级。
自己整理的
1、现代生态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趋势是什么?
(1)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微形态解剖学结合。
(2)研究范围的扩展。一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扩展到人类社会,渗入到人类的经济活动,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接的桥梁之一;二是应用生态学得到迅速发展。
(3)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野外自计电子仪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建模等现代化测试技术、设备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
(4)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日益增强。
3、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是在其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的作用。
(4)阶段性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
(5)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但是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外一个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6)生态因子限制性作用。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5、试述光的生态作用。
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
(1)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影响。
(2)不同光质对生物有不同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只是可见光区,红外光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紫外光主要是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等。此外,可见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发育等也有影响。
(3) 日照长度的变化使大多数生物的生命活动也表现出昼夜节律;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 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即光周期现象。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大多数动 物尤其是鸟类的迁徙和生殖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