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习题解答
(一)名词解释
1. 单核苷酸(mononucleotide):核苷与磷酸缩合生成的磷酸酯称为单核苷酸。
2. 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bonds):核酸链中,核苷的戊糖3’和5’位与磷酸的羟基之间形成的磷酸酯键。
3. 不对称比率(dissymmetry ratio):不同生物的碱基组成有很大的差异,这可用不对称比率(A+T)/(G+C)表示。
4. 碱基互补规律(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在DNA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的碱基存在互补对应关系,即G/C,A/T配对,这种碱基配对的规律就称为碱基配对规律。
5. 反密码子(anticodon):在tRNA 链上有三个特定的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由这些反密码子按碱基配对原则识别mRNA 链上的密码子。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方向相反。
6. 顺反子(cistron):基因功能的单位;一段DNA,它是一种多肽链或RNA的密码。
7. 核酸的变性、复性(denaturation、renaturation):当呈双螺旋结构的DNA 溶液缓慢加热时,其中的氢键便断开,双链DNA 便脱解为单链,这叫做核酸的“熔解”或变性。在适宜的温度下,分散开的两条DNA链可以完全重新结合成和原来一样的双股螺旋。这个DNA螺旋的重组过程称为“复性”。
8. 退火(annealing):当将双股链呈分散状态的DNA溶液缓慢冷却时,它们可以重新结合而形成双链螺旋结构,这现象称为“退火”。
9.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当DNA 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碱基暴露,它在260nm 处的吸收值增加,这叫“增色效应”。
10. 减色效应(hypochromic effect):当变性的DNA经复性以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时,其溶液的A260值则减小,这种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11. 噬菌体(phage):一种病毒,它可破坏细菌,并在其中繁殖。也叫细菌病毒。
12. 发夹结构(hairpin structure):RNA 是单链线形分子,只有局部区域为双链结构。这些结构是由于RNA 单链分子通过自身回折使得互补的碱基对相遇,形成氢键结合而成的,称为发夹结构。
13. DNA 的熔解温度(Tm 值):指DNA的变性达到50%,即增色效应达到一半时的温度。
14. 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不同的DNA 片段之间,DNA 片段与RNA 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就可以复性,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这种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两条多核苷酸相互结合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二)填空题
1. Watson-Crick; 1953
2. 核苷酸
3. 2’
4. 细胞核;细胞质
5. β;糖苷;磷酸二酯键
6. 磷
7. 假尿嘧啶
8. 胸腺;尿
10. 反向平行、互补
11. 胸腺嘧啶
12. 3.4nm;10;36°
13. 大;高
14. 退火
15. mRNA;tRNA
16. 分子大小;分子形状
17. 增加;下降;升高;丧失
18. 嘌呤;嘧啶;260
19. 增加;不变
20. 窄
21. 宽;低;高;1
22. 多;5%;DNA;蛋白质
23. 样品的均一度;DNA 的浓度;DNA 片段大小;温度的影响;溶液离子强度
24. 碱基堆积力;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
25. 三叶草;倒L 型;CCA;携带活化了的氨基酸
26. cAMP;cGMP;第二信使;3’;5’
27. 单链;双链
(三)选择题
1.B:ATP 分子中各组分的连接方式为:腺嘌呤-核糖-三磷酸,既A-R-P-P-P。
2.C:hnRNA 是核不均一RNA,在真核生物细胞核中,为真核mRNA 的前体。
3.D:tRNA 的功能是以它的反密码子区与mRNA 的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来决定携带氨基酸的特异性。
4.D:根据Watson-Crick 模型,每对碱基间的距离为0.34nm,那么1μmDNA 双螺旋平均含有1000nm/0.34nm 个核苷酸对数,即2941 对。
5.D:核苷酸是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结成多核苷酸链的。
6.C:核酸是具有极性的分子,习惯上以5’→3’的方向表示核酸片段,TAGAp 互补的片段也要按5’→3’的方向书写,即TCTAp。
7.C:tRNA 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
8.B:真核细胞mRNA 帽子结构最多见的是通过5’,5’-磷酸二酯键连接的甲基鸟嘌呤核苷酸,即m7GPPPNmP。
9.B:核酸的变性指核酸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的无规则的线团,并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一系列物化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粘度降低,浮力密度升高等,同时改变二级结构,有时可以失去部分或全部生物活性。DNA 变性后,由于双螺旋解体,碱基堆积已不存在,藏于螺旋内部的碱基暴露出来,这样就使得变性后的DNA对260nm 紫外光的吸光率比变性前明显升高(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增色效应。因此判断只有B 对。
10.D:因为G¡ÔC 对比A=T 对更为稳定,故G¡ÔC 含量越高的DNA 的变性是Tm 值越高,它们成正比关系。
11.D:ψ为假尿苷酸,其中的U 可以与A 配对,所以反密码子GψA,所识别的密码子是
UAC。
12.D:参照选择题8。
13.C:在pH3.5 的缓冲液中,C 是四种碱基中获得正电荷最多的碱基。
14.A:在生物细胞中存在的环化核苷酸,研究得最多的是3’,5’-环腺苷酸(cAMP)和3’,5’-环鸟苷酸(cGMP)。它们是由其分子内的磷酸与核糖的3’,5’碳原子形成双酯环化而成的。都是一种具有代谢调节作用的环化核苷酸。常被称为生物调节的第二信使。
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研-核酸习题答案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8-17
相关话题/核酸
生化笔记--沈同(适用第2版及第3版)第十一章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第十一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核酸的生物功能 DNA、RNA核苷酸的生物功能①合成核酸②是多种生物合成的活性中间 ...生物医学笔记 免费考研网 免费考研网 2005-09-07生化笔记--沈同(适用第2版及第3版)第六章 核酸
核酸是遗传物质1868年瑞士Miesher.从脓细胞的细胞核中分离出可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的酸性物质。间接证据:同一种生物的不同种 ...生物医学笔记 免费考研网 免费考研网 200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