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能干细胞,只能向一种类型或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的的细胞分化,如上皮组织基底层的干细胞,肌肉中的成肌细胞。
相同点是都产生具有分化功能的细胞。
【题目】从细胞膜动作电位的角度探寻心室肌不能够像骨骼肌(横纹肌)那样表现强直收缩的原因?(4分)
当肌肉接受一连串彼此间隔时间很短的连续兴奋冲动时,由于各个刺激间的时间间隔很短,后一个刺激都落在由前一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尚未结束之前,就又引起下一次收缩,因而在一连串的刺激过程中,肌肉得不到充分时间进行完全的宽息,而一直维持在缩短状态中。肌肉因这种成串刺激而发生的持续性缩短状态,称强直收缩
骨骼肌收缩可以发生强直收缩,心肌收缩不能强直收缩,造成这样的原因是肌肉的兴奋时间不同,骨骼肌动作电位快,可以在很短时间出现两次动作电位,而在肌肉收缩还未完成的时候,第二次收缩已经开始,总体效应就是强直收缩;心肌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并且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频率几乎是同步的,所以不可能造成在肌肉收缩的时,同时发生两次动作电位来加强这种收缩。心肌收缩是全心同步的,骨骼肌收缩只是局部的,因此心脏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而始终保持着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律活动,这样有利于心脏泵血的功能的实现。
【题目】区别耳蜗性耳聋与传导性耳聋的不同之处。(4分)
传导性耳聋又称传音性聋。外界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因耳部传音系统的病理因素而发生障碍。耳部传音系统有外耳道、鼓膜、听骨、蜗窗等。因此无论何种原因引起上述部位的损害均可导致耳聋。如外耳道先天性闭锁、耵聍、异物、炎症及肿瘤等;鼓膜的疾病,如鼓膜破裂、穿孔;中耳的畸形、炎症、外伤及肿物等。但比较多见的是中耳炎及外耳道阻塞性病变;
耳窝性耳聋:病变位于螺旋器的毛细胞、听神经或各级听中枢,对声音的感受与神经冲动的传导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听力下降即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其中毛细胞病变引起者称感音性聋(耳蜗性聋或终器性聋)常有重振现象,病变位于听神经及其传导径路者称神经性(蜗后性聋或之后性聋),其特点为语言辨别率明显下降。病变发生于大脑皮层听中枢者称中枢性聋,常伴有其经神经系统症状。
【题目】F+菌株与Hfr菌株有何异同点?(5分)
F+菌株:是指在大肠杆菌等细菌细胞中具有能和染色体分开进行独立复制的F因子的雄性菌株。具有F纤毛,通过与雌性菌株接合,可以高的频率进行F因子的传递,同时也以低频率雄性菌的染色体向雌性菌传递。F+菌株群体中有时有的细菌会失去F因子而变为F-菌,但这种频率是很低的(约为0.1%)。
F因子,是一个小的共价闭合的环状DNA,约95.4Kb是一种能使细菌致育的质粒,它上面所带的基因能使细菌在表面产生一种性纤毛,F因子与细菌具有接合作用,他可以通过性纤毛从一个细菌细胞转移给另一个菌株。使原来的F-菌株带有F因子
Hfr菌株:在细菌细胞内,F因子能通过与细菌染色体配对、交换、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一旦F因子整合到染色体后,由于F因子具有转移起,她能将细菌染色体快速地转移到其他菌株中去,这时受体菌的重组频率大大提高。故这种通过F因子配对、交换、整合到染色体后,使细菌能快速转移细菌染色体片段的菌株称为高频重组菌株 (Hfr菌株)
相同点是都可以与其他菌株有接合作用。
【题目】简述基因组与蛋白质组的区别和联系
基因组:一个细胞的所有基因组合在一起称为“基因组”。生物个体,比如人的所有遗传物质统称为基因组。基因组包括了所有可编码蛋白质的DNA或RNA片段以及没有能力来编码蛋白质的调控序列DNA或RNA调控序列。
基因组的特点。生物个体含有的遗传物质是恒定的。生物从小到老,遗传物质是恒定的。同种生物的不同组织或不同细胞,比如人体的肌肉组织与肝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它们的基因是相同的。同种生物的不同组织或不同细胞的基因表达是不同的,受生理状态的调节。肌肉细胞与肝细胞由于基因表达情况的不一样(所谓表达就是遗传信息把它们表达成蛋白质),它们所能表达的蛋白质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样就导致了组织各器官的分化。但每种组织对于个体来说它们的基因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基因翻译得到的蛋白质水平上各个组织是不一样的。
蛋白质组:它是生物个体表达的蛋白质分子总和。生物个体基因,遗传物质所表达出来的蛋白质数目的总和,我们称为蛋白质组,通过基因组计划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的蛋白质总数可以在3万-4万个,这是最基本的数目。通过蛋白质的复杂程度可以推断它的数目可以远远在这个之上,生物个体所含的蛋白质组是可变的。
肌肉细胞与肝细胞的基因组是一样的,但由于它们的基因表达情况的不同,这两种组织呈现出的蛋白质组是不一样的,就是说,生物个体所含的蛋白质组是可变的,同种生物不同组织不同细胞,其蛋白质组是不一样的,同一生物同一组织或细胞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其蛋白质组是有差异的。
一个基因非常简单,就是DNA双螺旋这么个东西,只是由四个核苷酸组成的序列;落实到蛋白质上有20种氨基酸,蛋白质非常复杂,这个与糖的生物化学有关系。这个蛋白质的链上面可以挂上糖基,这些糖基的掺入使蛋白质的功能更加复杂化。
【题目】举例说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都有哪些区别?(10分)
植物性神经是能够自动调整与个人意志无关的脏器的作用和功能的神经,在植物性神经中,可分为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和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虽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有相当关系。它的纤维不分布于四肢,而汗腺竖直肌、肾上腺、甲状腺、子宫等具有副交感神经分布处。
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①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
【题目】正常人在保障血压稳定过程中主要有哪些调控方式?(10分)
1.通常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一、神经调节主要是心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
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结合,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和房室交界传导的速度加快
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结合,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和房室交界传导的速度减慢
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是相互拮抗的。
二、体液调节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1)可以引起全身动脉收缩,使外周阻力增大。(2)作用与脑干,使交感缩血管的紧张性加强;(3)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释放醛固酮,后者促进肾对于Na+和水的德重吸收,增加血液循环,(4)增加渴感,引起饮水。
2.(1)肾上腺素 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多。(2)去甲肾上腺素 促进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
3.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吸收,使尿量减少,血浆浓度升高于正常,引起血压升高。
4.血管内皮生成的活性物质舒血管物质和缩血管物质,他们可以看做是血管内皮细胞不断产生的,的局部激素。可以调节血管收缩和舒张,
5.心房钠尿肽 是心房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一类多肽。具有强烈的舒血管能力,使外周阻力下降。血压降低,也可使心率减慢
6.激肽 位于血浆内,他可能通过内皮细胞的释放的No而产生强烈的舒张血管的能力。
【题目】
一朵桃花的柱头完成授粉后,接下来会发生哪些变化?最终这朵桃花各个部分将发育成哪些结构?
首先是进行双受精,花粉管通常经过珠孔进入珠心,最后进入胚囊,花粉管端壁形成小孔并喷出2个精细胞1个营养核及其它营养物,随后2个精细胞转移到卵细胞和中央细胞附近,一个精细胞的质膜与卵细胞的质膜融合,精核入卵,两者的核膜融合、核质融合、核仁融合形成受精卵(合子),受精卵进一步发育形成胚(2N)。其中另一个精细胞的质膜与中央细胞(含有2个极核,极核为单倍体)的质膜融合,两者的核膜融合、核质融合、核仁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初生胚乳核进一步发育形成胚乳(3N)。
【题目】生态部分
简述Shelford耐受法法则的主要内容(10分)
美国生态学家Shelford于1913年一种生物能够生长与繁殖,要依赖综合环境中的全部因子的存在,其中一种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时,超过了生物的耐受限度,这种生物就会衰退或不能生存。对同一生态因子,不同种类的生物耐受范围是很不相同的.例如:鲑鱼对温度的耐受范围是0~12℃,最适温是4℃;豹蛙对温度的耐受范围是0~30℃,最适温是22℃;南极鳕所能耐受的温度范围最窄,只有-2~2℃。
【题目】在无限环境中,种群呈现指数式增长;在有限的环境中,种群连续增长的一种简单形式是逻辑斯谛增长。试简述逻辑斯谛系数的生物学意义,并比较逻辑斯谛和指数增长的主要区别。
逻辑斯谛增长的数学模型
dN/dt=rN(1-N/K)
N为种群大小,t表示时间,K环境容纳量,r为种群瞬时增长率
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意义是:1它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的增长模型的基础2.它也是在农业、林业、渔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主要模型。3.模型中参数r和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中的重要概念。
瞬时增长率r的倒数,Tr=1/r,,称为自然反应时间,它也是很有用的一个参数,瞬时增长率r越大,表示种群增长约迅速,他的倒数表示种群在受到干扰后,返回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即1/r=Tr 值越小。相反,Tr值越大(即r越小),则种群受干扰后返回到平衡的自然反应时间就越长。因此,Tr是度量种群在受干扰后返回平衡时间长短的一个有用的指标。
在无限环境中,因种群不受任何限制因子的约束,种群潜在增长能力得到了最大发挥,种群数量呈指数式增长格局,常用指数模型进行描述。其增长曲线为‘J’
种群的指数式增长是无界的,自然种群不可能长期按几何级数增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对有限空间资源和其他生活必需条件的种内竞争也将增加,必然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降低种群的实际增长率,一直到停止增长,甚至使种群数量下降,种群在有限环境中连续增长的的曲线呈‘S’。
4.2.1 常考题型分析总结
首都师范大学普通生物学的考题,题型基本不会有大的改变,最主要的原因是:生物是一本半文科性质的学科,选择、简答、论述、计算已经能考查出同学们对知识的把握程度,近年普通生物学的考题比较灵活,考查内容有逐渐综合的趋势。要求同学们整体把握普通生物 学,夯实基础。
3.2.2 常考知识点总结
遗传学 动物生理 生态学 植物学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重视基础,把握规律,坚持到底。
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只要大家好好
坚持,胜利属于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