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三、已有研究表明,斑尾榛鸡是中国特产松鸡科鸟类,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的高山针叶林中。近年来,由于低海拔地区的毁林开荒等人类的活动,整个地区原始针叶林呈现严重斑块化,使斑尾榛鸡的栖息地隔离分化,许多地区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
1)何谓集合种群?
2)如何通过生态学的研究手段(即研究中应该注重收集哪些方面的数据?采用什么研究技术?),研究斑尾榛鸡集合种群的生存状况,进而为斑尾榛鸡的保护提出对策
5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三、已有研究表明,斑尾榛鸡是中国特产松鸡科鸟类,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的高山针叶林中。近年来,由于低海拔地区的毁林开荒等人类的活动,整个地区原始针叶林呈现严重斑块化,使斑尾榛鸡的栖息地隔离分化,许多地区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
1)何谓集合种群?
2)如何通过生态学的研究手段(即研究中应该注重收集哪些方面的数据?采用什么研究技术?),研究斑尾榛鸡集合种群的生存状况,进而为斑尾榛鸡的保护提出对策
一、名词解释
1、自然选择
2、生命表
3、存活曲线
4、竞争排斥原理
5、协同进化
6、种群调节
7、食物链与营养级
8、关键种
9、生物量
10、生态系统服务
11、生态入侵
12、亲缘选择
13、可持续发展
14、阿利氏原理
15、他感作用
二、综合题
1、什么叫适应?动物对寒冷的适应方式有哪些/
2、种群动态变化的参数主要是哪几个?种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3、影响群落多样性的因素?为什么热带的多样性比寒带温带丰富?主要学说有哪些?
4、生物入侵?生物入侵研究的核心问题?
5、从营养结构上讲,生态系统的成分?以池塘或草地为例进行说明.。
6、什么叫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途径有哪些?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多样性
2.偏利共生
3.光饱和点
4.群落稳定性
5.能量锥体
6.存活曲线
7.竞争排斥原理
8.群落交错区
9.表型适应
10.种间关系
11.演替
12.生态位
13.限制因子
14.温室效应
15.生态工程
二、简述
1.简述外源性因子调节学说并阐述其争论焦点
2.从营养结构上讲,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以草地或池塘为例进行阐述
3.群落演替的分类及其主要类型的特点
4.如何合理地评价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5.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及其内容
6.举例说明群落演替的过程特征、类型,并论述演替理论对退化群落恢复的指导意义
2011年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 科目:(841)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40分)。
他感作用
繁殖成本
光周期现象
局域种群
抽彩式竞争
瓶颈效应
生物扩大作用
生物学零度
生态交错带
生态流
二、概念对比(请重点叙述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每小题6分,共30分)。
1. 原生裸地与次生裸地
2. 内稟增长率与瞬时增长率
3. 单体生物与构件生物
4. 基础生态位与实际生态位
5. 狭义Meta-种群与广义Meta-种群
三、不定项选择(每小题4分,共20分;多选少选错选漏选均不给分)。
1.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特点有
A.有发达贮水组织 B. 原生质浓度低 C.高根/冠比 D.叶片大
2.以下属种间关系的有 A.中立 B.互利共生 C.捕食 D.偏害作用
3.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植被型、群系、群从 (其余略)
4.与生态平衡有关的概念有 A.稳定性 B.自治力 C.镶嵌性 D.协同作用
5.河流廊道包括 A.河流 B.河漫滩 C.河岸 D.岸边高地 E.周边公路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可杂交性”作为种鉴定依据的优点与缺点分别是什么?
2. 什么是生态规划?你如何理解生态规划?
3. 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是什么?
4. 简述生物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5.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有哪些类型?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群落结构形成的平衡说与非平衡说的主要内容及两者的不同点。
2. 到与生物地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作用及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