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复习资料(超详细版本)(2)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6-12-15



第二部分:冷战
一、战后初期一些加剧冷战格局的事件(何以冷战发生、加剧过程、即发生冷战的背景与其中标志性事件);东欧、伊朗核土耳其问题;“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柏林危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北约、华约);共产党情报局;
一、定义:简单来说就是从1945 年至1991 年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
二、冷战的背景: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1、来自于资本主义世界内部。战前帝国主义六强中的德、意、日战败,听候处置,失去大国的地位;法国曾为德国所败,遭受重创,失去昔日的光彩;英国实力骤减,已无力问鼎世界霸主之位;只有美国因战得利,其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全面迅速膨胀。
2、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势力在迅猛增长。
(背景/原因)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资本主义国家以美国为首,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社会主义国家以苏联为首,苏联是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雅尔塔体系形成。1945年春,联合国成立。随着二战结束,美苏双方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盟关系开始破裂。1947年,美国以希腊、土耳其受到威胁为由,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
三、冷战的起因
(1)利益驱动在冷战中起的根本作用
所谓冷战起源问题,实际上是二战后的国际关系问题,特别是大国关系问题。在二战的胜利使苏美英三大国由热战中的盟友转变为冷战中的对手。这一转变并非单独某一方或某个人的作用或过错,而是由诸多因素和条件所促成的,具有某种历史的必然性。
(2)意识形态起到的重大影响
(3)冷战中的核因素
美国在1947年3月12日正式提出了"杜鲁门主义"。美苏对抗正式开始。任何矛盾从产生到发展到激化都会经过一系列的事件和过程,而未等冲突激化到战争的地步,核因素便加入进来,从而使整个竞争格局及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也就是人类历史上会出现如此长期的冷战奇迹的主要另一个主要原因了。
四、冷战加剧之过程(中之标志性事件):(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即在东欧、伊朗核土耳其问题上的遏制,包括而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和冷战的全面展开,包括杜鲁门主义和柏林危机---在而后既是双方的争夺阶段,包括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或者说两大阵营的最终形成;)
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对外战略。1946年2月22日,身为美国驻苏联代办的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文,对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必须把苏联看作政治上的敌手,采取强硬政策,这为遏制对象奠定了理论基础。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苏联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遏制战略的正式形成。 遏制战略是主张美国在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和西方国家受到严重削弱的情况下,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不断的政治冷战,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加强对西欧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控制,为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创造条件。其对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遏制战略的目标:阻止苏联势力的进一步扩张;揭穿苏联意图的虚伪;敦促克里姆林宫收缩其控制和影响;在苏联内部培育破坏性种子,使克里姆林宫至少改变其行为以符合普遍接受的国际准则。
铁幕演说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又称铁幕演说。1946年1月,丘吉尔应邀访美。3月5日,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扩张”,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演说可以认为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凯南八千字报告
美国驻苏联代办发回国内的关于遏制苏联的电报。在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并产生重大影响后,1946年二月美国驻苏联代办凯南发回了长达8000字的电报,为当时的杜鲁门政府正在实行的对苏联强硬的“遏制”政策提供了详尽的理论依据。电报认为苏联是“在一切认为适时和有希望的地方,努力扩大势力范围。”凯南认为如果美国有足够的武力,就可以迫使苏联退却,凯南的电报得到了杜鲁门的赞赏。电报极大的影响了美国的对苏政策,这表明美国已经决心彻底结束战时与苏联的合作,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用武力以外的各种措施来“遏制”苏联。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这篇咨文的主旨和主要内容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的这篇咨文远不止是援助希、土的一项具体政策声明,而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战书”,标志着战后美、苏“冷战”年代的开始。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彻底摆脱了孤立主义的影响,转向积极干预世界事务、夺取世界领导权的全球霸权战略,美国由此步入了全球扩张的时代。
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及影响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这个咨文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在咨文中他说明了援助希、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要接替英国、填补东地中海的真空;进而指出任何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 “危害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和美国的安全”,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即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他还认为如果丧失希腊,就会立刻危及土耳其和整个中东,“影响不仅远及东方,而且远及西方”。这就是多米诺骨牌理论的早期说法。因此,他要求国会立即采取果断行动,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1947年5月22日,杜鲁门正式签署《援助希、土法案》。 l947-1950年,美国援助希、土两国6.59亿美元。由美国出钱出枪,重新武装和改编希腊政府军队。1949年,在美军军官指挥下扑灭了希腊革命。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当时它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美苏两国由战时的盟国变为战后的敌国,标志着美国政府第一次公开宣布将“冷战”作为国策。在此后25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支配着美国的对外政策。
柏林危机
随着德国二战后重建的开始,美英与苏联在德国的问题上矛盾加深,苏联迟迟不愿让德国各占领区合并,并拒绝西方的经济政策。为此,美国计划将德国西部占领区三合为一。为了使法国在合并占领区问题上与英美方向一致,美国用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巨额援助法国,另一方面在1947年通过萨尔宪法,保证萨尔并入法国,促使法国同意法占德区与美英占德区的合并。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走廊通道,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形成第一次美苏冷战高潮。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走廊通道,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形成第一次美苏冷战高潮。取代苏联管制委员会对民主德国的外交及外贸监督,德国彻底分裂为东西德(原因:、根本原因:缘起于苏联对西方政策的误判:一是对冷战后整个德国的发展和走向发生错误的判断;二是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抵制封锁的决心和能力发生错误的判断。正是苏联对西方国家抵制封锁的决心和能力的两个错误判断,使苏联迈出了封锁柏林的第一步。苏联几层目的:阻止币制改革;保持德国形式上的统一,防止分裂;赶走西方势力,独占柏林。西方在柏林问题上与苏联较劲的目的:a.迫使苏联承认柏林及德国的分裂;b.展示实力及保住西柏林作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民主窗口”的决心;c.将此看做一个全球意义的战略行动,而不仅仅是为了保住一个两百万人口的西柏林;d.将其视为实力的较量,更是毅力的较量。似乎在冷战期间的危机中,在毅力较量方面,苏联都败阵而归。美国已经向英国运送了一大批B29型大型轰炸机。这些轰炸机都是带原子弹的。美国方面的这一决心和行动,苏联很清楚。一旦美国的空运飞机遭到苏联的攻击,美国的大型轰炸机就会从英国起飞,进行报复性的反攻击。1948年。那时苏联还没有原子弹。)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怎样发生的?后果如何?
第一次柏林危机又称“柏林封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西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根据二战期间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四国的协议,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柏林位于苏占区,东柏林为苏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占领。美英为了进一步分裂德国,1948年6月18日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B”记马克。苏联针锋相对,6月22日在东柏林发行“D”记马克,并作为整个柏林的流通货币。西方于23日下令将“B”记马克引入柏林西区。国际局势顿时紧张,爆发了“柏林危机”。6月30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西方国家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封锁失去实际意义。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于1949年5月达成妥协,苏联做出主要让步。5月12日封锁结束,“柏林危机”渐趋缓和。柏林局势虽然进展,但双方都没有下决心走向冲突,而是通过谈判解决危机。
柏林的封锁和解除的过程中,西方阵营是赢家:1)苏联的封锁给西柏林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人民对切断他们生活来源的苏联十分反感,而对西方的空运感激备至。苏联的行为损害了自己和社会主义的形象。2)柏林封锁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西方三国施加压力,迫使其取消货币改革,甚至迫使柏林退出并阻止西德政府的建立。然而苏联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柏林封锁期间,柏林出现了两个市政府,一个亲西方,一个亲苏联。
第二次柏林危机(柏林问题的冻结)
1958年11月苏联政府照会美英法,要求三国在6个月内撤走驻西柏林军队,使其成为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否则,苏联就要“动外科手术”,西方三国拒绝,双方都威胁要诉诸武力,柏林危机再起。1959年的戴维营会谈,暂时缓和了危机。1961年1月,赫鲁晓夫与肯尼迪举行维也纳会谈,再次要求西方6个月内缔结对德合约,并使柏林成为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遭拒绝。当年8月,苏联和民主德国修筑“柏林墙”,同时美苏互相进行核威胁,危机达到高潮。最后,西方容忍了柏林墙的存在,苏联也于当年10月宣布收回以前提出的要求,第二次柏林危机结束。
柏林墙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修筑于东西柏林之间的一堵围墙,正式建立于1961年8月。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批民主德国公民从东柏林逃往西柏林。东德政府颁布法令,修筑围墙以阻止公民外逃。1961年8月12日,工程技术人员和军队在东西柏林分界处抢修围墙。此后,围墙不断加高加长。至20世纪70年代,该墙高达3米,总长154公里。在战后东西方关系的紧张时期内,柏林墙始终是两大军事集团北约和华约所对峙的前沿阵地。
美苏戴维营会谈

相关话题/世界当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