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2017年运动康复博士、硕士考试内容范围说明
院系名称(盖章):
考试科目 |
层次 |
类别 |
专业名称 |
考 试 内 容 范 围 说 明 |
运动康复技术 |
博士 |
学术 学位 |
运动康复 |
了 解和评价学生对运动康复的主要技术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应用的掌握程度,内容包括:运动康复疗法的概念、基本原则,适应证与禁忌证,运动康复的历史与现状,了 解常用器材和设备。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被动活动、关节松动术、牵拉、主动活动等关节活动范围康复技术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选择原则。关节松动技术的 分级及应用思路,生理运动与附属运动的关系,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及脊柱的关节松动技术的操作。上肢、下肢、躯干各主要肌群的肌肉力量康复技术的操 作及应用,影响肌力的因素,肌力下降的原因,肌肉力量康复技术的原则,目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核心区定义,影响因素,核心区稳定性下降的原因, 核心区稳定性训练的原则,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及实践操作技能。平衡协调功能的影响因素,平衡功能康复训练的原则,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具体训 练方法,难度级别推进,临床应用。神经发育促进技术的发展历史、特点及临床应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的基本技术和原理,上肢、下肢、骨盆、肩带的实 践操作技术,特殊技术应用。体育运动需要的基本功能,加速、减速、起跳落地、投掷动作的运动模式及常见功能障碍分析;渐进性功能训练的定义,特点,分级, 上肢、下肢、躯干主要肌群的渐进性功能训练方法。
|
康复评定学 |
博士 |
学术 学位 |
运动康复 |
康复评定学是研究功能障碍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考查内容包括:康复评定的基本概念及内容、作用与目的,ICF的概念及在康复评定中的应用,SOAP原则,康复评定的类型及方法;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因素,测量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各关节的具体测量方法;疼痛的定义及主观成分、分类和影响因素,疼痛评定的目的、评定方法和结果记录;肌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肌力评定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各种常用肌力评定方法的比较及优缺点,等速肌力测试;肌张力的基本概念,肌力与肌张力的关系,肌张力的生理基础,正常肌张力的特征,肌张力障碍的概念和特征,改良Ashworth分级;躯体感觉的分类和评定方法,感觉障碍的临床意义,注意事项;反射的检查方法,反射异常的临床意义;平衡、重心、支撑面的概念,维持平衡的基本条件,平衡功能的分类,平衡评定的目的、适应症,感觉整合检查、平衡测试相关参数分析;协调功能的评定方法与步骤;步态及步态周期的概念,正常步态特征及参数,步态分析的方法,异常步态的原因及表现;肌肉骨骼损伤的主要功能障碍,肌肉骨骼损伤主观检查和客观检查的要素,在常见损伤评定中的应用。
|
肌肉骨骼康复 |
博士 |
学术 学位 |
运动康复 |
考查学生对肌肉骨骼系统功能障碍的康复诊疗过程和思路,评价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内容包括:肌肉骨骼系统的常见损伤的诊断要点与分类,主观检查和客观检查思路与评定方法,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运动康复治疗方法及难度推进,重点要求掌握以下损伤:SLAP损 伤、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肱骨内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综合征、手部肌腱损伤、非特异性腰痛、慢性颈痛、脊柱侧弯、髋关节撞击征、髋关节置换 术后、骶髂关节障碍、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髌股疼痛综合征、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置换术、踝关节扭伤、功能性踝关节不穏、跟腱病变、足底筋膜 炎等。骨折的分类、并发症、主要功能障碍的评价方法;常见上肢和下肢骨折的康复评价方法及康复治疗措施。骨质疏松症病人的分型、症状、功能障碍,骨质疏松 症康复及护理措施。
|
肌肉骨骼康复 |
硕士 |
学术 学位 |
运动康复 |
考查学生对肌肉骨骼系统功能障碍的康复诊疗过程和思路,评价其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内容包括:肌肉骨骼系统的常见损伤的诊断要点与分类,主观检查和客观检查思路与评定方法,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运动康复治疗方法及难度 推进,重点要求掌握以下损伤和功能障碍:肩周炎、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肱骨内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综合征、手部肌腱损伤、非特异性腰痛、颈 椎病、脊柱侧弯、髋关节撞击征、髋关节置换术后、髌股疼痛综合征、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置换术、踝关节扭伤、跟腱病变、足底筋膜炎等。常见骨折的康复评 价方法及康复治疗措施。骨质疏松症病人的分型、症状、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症康复及护理措施。
|
康复评定学 |
硕士 |
学术 学位 |
运动康复 |
考查学生对康复评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掌握程度,内容包括:康复评定的基本概念及内容、作用与目的,ICF,SOAP原则,三期评定,康复评定的类型及方法;关节活动度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影响因素,测量的目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步骤和注意事项,各关节的具体测量方法;疼痛的定义及主观成分、分类和影响因素,疼痛评定的目的、评定方法和结果记录;肌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肌力评定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上肢、下肢、躯干各主要肌群的徒手肌力评定方法与步骤;躯体感觉的分类和评定方法,感觉障碍的临床意义,注意事项;反射的检查方法,反射异常的临床意义;平衡、重心、支撑面的概念,维持平衡的基本条件,平衡功能的分类,平衡评定的目的、适应症及评定方法;协调功能的评定方法与步骤;步态及步态周期的概念,正常步态特征及参数,步态分析的方法,异常步态的原因及表现;肌肉骨骼损伤的主要功能障碍,肌肉骨骼损伤客观检查的要素(观察、触诊、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抗阻运动、特殊检查、临近关节筛查)。
|
西医综合 |
硕士 |
学术 学位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参考西医综合考试大纲,确定考试范围。 一、生理学: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的收缩机制;血 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脏的泵血功能,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肺容积和肺容量,肺换 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二、病理学:细胞与组织损伤;修复、代偿与适应;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临床表现、全身反应,炎症经过和炎症的结局;高血压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分期及其病理变化;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后果;COPD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三、内科学: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COPD、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的基本病因、流行病学、临床类型、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并发症和防治措施。 四、外科学:无菌术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及无菌操作的原则;疼痛的分类、评估、对生理的影响及治疗;骨折的临床表现,X线 检查和早晚期并发症;骨折的愈合过程,影响愈合的因素,临床愈合标准;骨折的急救及治疗原则,骨折复位标准,开放性骨折和开放性关节损伤的处理原则;肩关 节脱位、膝关节韧带和半月板损伤、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分型、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常见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发病机制、病 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