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语言学概论真题答案
一.举例解释
1. 辅音(知识点:书P57)
发音时气流从肺部流出经过口腔受到阻碍,发音器官除阻而发出的音。
发辅音时,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特别紧张,气流较强,声带一般不振动,声音不响亮。
如:辅音[t],在汉语普通话中只能做声母。
2. 同化(知识点:书P81)
语流音变的一种。指语流中两个相邻的不同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
汉语普通话中,面包[miɛn]中[n]因为双唇音[p]的影响而变成[m]。
3. 变词语素(知识点:书P97)
又叫构形语素,是黏附在词干上的附加性语素,它的作用是构成词的语法形式,并表示语法意义。
如:英语books、worked中的-s、-ed。
4. 屈折语(知识点:书P112)
语言的结构类型的一种。指有构形语素,且构形语素能表示多种语法意义的语言。利用词根内部的语音变化来构成词的不同的语法形式。一个构形语素可以表示几个语法意义,每种语法意义可用不同的构形语素来表示。
如:俄语、英语。
5. 蕴含(知识点:书P168)
就话语本身表达的意义来说,如果有甲就必然有乙,就说甲蕴含乙。蕴含是句子的断言部分表达的意义,是句子的基本信息,可用公式“甲——乙”来表示。同一个句子可以有几个蕴含。
如:他家买了一台洗衣机——他家买了一台电器
6. 语言替换(知识点:书P203)
又叫语言转用、语言换用、语言融合。指一个民族或一个民族的一部分成员放弃自己的母语而改用另一种语言的现象。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出现,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形式之一。
如:北魏鲜卑族、满清转用汉语。
二.举例并说明
1. 一个意义精确的词。(知识点:书P147)
手表(戴在手腕上的表)
词义所反映的事物的边界是很清楚的,人们很容易将其与相邻的事物区别开来。
2. 一个有几个语法变体的词。(知识点:书P101)
Work有4个语法变体:work、works、working、worked,分别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词的语法变体是在有的语言中词为了参与句法组合而发生的变化。
3. 在领音位置上对立的两个音素。(知识点:书P78)
大[tA] 杜[tu]
起音、声调都相同,领音处构成最小对比对。
4. 汉语中以塞擦和擦为区别特征的两个音位。
Z[ts] s[s]
Z[ts]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s[s]舌尖前、清、擦音
5. 一个半音半译的复合词。(知识点:书P200)
啤酒
一半用汉语的语素表示意义,一半翻译英语词的语音。
三.判断并说明理由
1. 一个语素只有一个语音形式。(知识点:书P94)
错误
同一个语素由几个语音形式,这几个语音形式就是这个语素不同的语音变体。如:汉语普通话“美”有两个读音,在非上声前读上声,在上声前读阳平,“美”有两个语音变体。
2. 语言和言语之间的界线是很清楚的。(知识点:书P16)
错误
言语作品中某些现象是语言的还是言语的,有时并不容易分清。如:某个刚刚出现的词语,在言语中使用多久,被多少人使用才能看作是语言的,没有明确规定。
3.发鼻音时,口腔的通路是关死的。(知识点:书P65)
错误
在成阻阶段,口腔中某处完全闭塞,阻挡气流,同时软腭、小舌下降,打开鼻腔通路;
在持阻阶段,气流从鼻腔流出而发出声音。
[m、n]除阻时,气流流出口腔;[ŋ]不会。
4. 没有形态的语言没有语法范畴。(知识点:书P107)
正确
语法范畴是由词形变化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类或聚合。汉语没有形态,所以没有语法范畴。
时:着、了、过人称:你、我、他数:一个、们
汉语运用词汇手段表达这些语法意义,并非词形变化。
若认为语法范畴不仅仅是由词性变化表达意义的类,则另说了。
5.亲属语言是不同语言长期接触的结果。(知识点:书P196)
错误
亲属语言是一种语言长期分化的结果,是一种语言在不同相对独立的地区形成的地域 变体。如果社会长期处于不完全的分化状态,地域方言会长期存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就是这样;如果社会继续分化成为各自独立的社会,地域方言的差别会越来 越大,最终成为各自独立的语言,即亲属语言。
四.简答
1. 元音音质的不同由什么因素造成?(知识点:书P59)
元音音质的不同由口腔形状的差别造成。舌位高低、前后和唇形的圆展可使口腔形状发生变化。
(1) 舌位的高低:高元音[i]、低元音[a]
(2) 舌位的前后:前元音[a]、央元音[A]、后元音[ɑ]
(3) 舌位的圆展:圆唇元音[y]、不圆唇元音[i]
2.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间有什么联系?
组合关系指一个符号可以和哪些符号组合,组合起来有什么样的关系,符合条件的符号都可以组合。
聚合关系中的词可以互相替换,要通过组合关系来检验是否真正具有聚合关系,在组合起来的单位的同一位置上互相替换,替换以后功能不变,这样一群词就具有聚合关系。
组合规则、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聚合规则是潜在的,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说话时组合规则提出要求,聚合规则提供可能。
3.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在语言中起什么作用?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中音和义的最初结合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音和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导致语言的多样性,使人们交际成为可能,也使各种语言既稳定又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使符号能够一个接一个地进行组合,处于有条件、有规则的联系之中,使语言具备有条理、可理解的性质。
4. 词义是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引申的?(知识点:书P150)
派生义是通过隐喻和借喻两种途径产生的。
隐喻指甲、乙两种现实现象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以指称甲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现象。如“腿”本义是“人的用来支撑身体和行走的部分”,由于某些器物下部起支撑作用部分和腿相似,“腿”就有了“器物下部和腿一样起支撑作用的部分”的意义。
借喻是指甲、乙两种现象之间没有某种相似性,但存在某种联系,因而用指称甲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现象。如“锄”本指“松土和除草的农具”,因为常用它来松土和除草,故有了“用锄松土和除草”的意义。
比喻引申:“周烈王崩”,山倒塌比喻君王死
借代引申:“锦鳞游泳”,鳞片代指鱼
象征引申:“赤心奉国”,红色象征忠诚
5. 一种方言要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需具备哪些条件?(知识点:书P198) 共同语往往在某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以哪些方言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决定于该方言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位, 往往是政治中心、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的方言成为基础方言。 汉语北方话成为汉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主要是政治的元音。
伦敦方言成为英吉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经济的元音。
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文化的元音。
五.论述
1. 复合词和词组在意义和形式上的差别。
复合词是两个词根语素复合而成的词;词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的组合。 在意义上,复合词的意义比较固定,词义不是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词组临时性强,词组的意义常常是组成成分(词)意义的相加。如“借口”和“找个借口”。 在形式上,复合词成分结合紧密,一般不能拆开或替换;词组各部分联系松散,
可以拆换。如“看电视”可以说“看了电视”、“看着电视”等。
2. 语言交际的过程和语音研究之间的联系。(知识点:书P44)
语言交际过程包括发音、传递、感知三个阶段,对应语音研究的三个方面:
(1)发音学:研究语音生理方面的属性。
(2)音响学:研究语音物理方面的属性。
(3)听觉语音学:研究语音感知方面的属性。
3. 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之间的联系。(知识点:书P199)
一方面,民族共同语对于方言来说是一种高级形式,是各方言围绕的中心,方言的词汇、语音、语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
另一方面,共同语不断从方言中吸收新鲜血液来丰富自己,如近年来流行的“雷”来自粤方言。
六.分析
1. 某种语言中有/p/、/k/、/n/、/b/、/t/、/m/、/d/几个音位,而且这几个音位都处在双向聚合群中,这个语言中还应该有哪些音位?为什么?(知识点:书P76)
/ɡ/、/ŋ/
这几个音位处在双向聚合群中,这说明这些音位结构上具有对称性的特点,即横向具有共同的发音办法,纵向具有共同的发音部位。可以列出它们的关系图: 双唇舌尖舌根
塞音 /p/ /t/ /k/
浊音 /b/ /d/ (1)
鼻音 /m/ /n/ (2)
根据音位的系统性和对称性的特点,(1)应该是一个舌根浊音;(2)应该是一个舌根鼻音。故(1)是/g/,(2)是/ŋ/。
2. 分析“新发明的专治感冒的药丸的疗效”。
3. 分析“踩、踢、踹”三个词的义素。
[脚部动作] [脚面向下] [脚尖向前用力] [脚向两侧运动] 踩 + + ——
踢 + — + — 踹 + —— +
七.用国际音标注音
办[pan]次[tsʰɿ] 绝[tɕyɛ]双[ʂuɑŋ] 用[iuŋ]选[ɕyæn] 下[ɕiA]写[ɕiɛ]只[tʂʅ] 六[liou] 朝[tʂɑu/tʂʰ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