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名词解释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3-19

元代文学名词解释

1.散曲 散曲,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散曲之名最早见之于文献,是明初朱有燉的《诚斋乐府》,不过该书所说的散曲专指小令,尚不包括套数。明代中叶以后,散曲的范围逐渐扩大,把套数也包括了进来。至20世纪初,吴梅、任訥等曲学家的一系列论着问世以后,散曲作为包容小令和套数的完整的文体概念,最终被确定了下来。散曲作为继诗、词之后出现的新诗体,在它身上显然流动着诗、词等韵文文体的血脉,继承了它们的优秀传统。 ,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徵。但小令除了单片只曲外,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它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

联章体虽以同题同调的组曲出现,内容上互有联繫,但组曲中的各支曲子仍是完整独立的小令形态,故仍属于小令的范畴。 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唐宋大麯、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套数的体式特徵最主要的有叁点,即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生,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 带过曲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如〔雁儿落带得胜令〕、〔駡玉郎带感皇恩採茶歌〕等,曲牌最多不能超过叁首。带过曲属小型组曲;与套数比较,其容量要小得多,且没有尾声。可见,带过曲乃是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的一种特殊体式。 (散)曲状元

马致远被誉为“曲状元”见天一阁本《录鬼簿》贾仲明挽词。他的散曲在艺术上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与关汉卿散曲浓厚的市俗情趣相比,马致远的散曲则带有更多的传统文人气息。他的套数擅长把透闢的哲理、深沉的意境、奔放的情感、旷达的胸怀熔于一炉,语言放逸宏丽而不离本色,对仗则工稳妥贴,被视为元散曲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小令亦写得俊逸疏宕,别具情致,如膾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

2.元代诗文

“雅正”

元代中期,诗坛上占主导地位的诗学观念是崇尚“雅正”。元人欧阳玄说:“我元延祐以来,弥文日盛,京师诸名公,咸宗魏、晋、唐,一去宋、金季世之弊,而趋於雅正。”(《罗舜美诗序》,《圭斋文集》卷八)。所谓“雅正”,有两层内涵:一是诗风以温柔敦厚为皈依,二是题材以歌咏昇平为主导。“雅正”的观念在当时得到许多诗人的认同,后代也有人把这看作元代中期诗歌兴盛的标志。其实,这种观念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正是在追求“雅正”的支配下,此期的诗歌消解了对社会、政治的批判功能,也削弱了抒发真情实感的抒情功能。

“元诗四大家”

元代中期,在“雅正”的诗学观念的笼罩之下,诗坛上最流行的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和赠答酬唱、题咏书画的题材,仅有少数诗人偶尔能突破这种风气。所谓“元诗四大家”,正是在这种风气孕育下的产物。“元诗四大家”是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他们都是当时的馆阁文臣,因长于写朝廷典册和达官贵人的碑版而享有盛名。他们的诗歌典型地体现出当时流行的文学观念和风尚,所以备受时人称誉。其实他们的创作成就幷不高,不但不能与前代诗坛的大家相比,就是在元代诗坛上也幷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诗人。明人胡应鳞评此期诗风特徵,“皆雄浑流丽,步骤中程。然格调音响,人人如一,大概多模往局,少创新规。

 

视宋人藻绘有餘,古淡不足。”(《诗藪》外编卷六)正道出了“四大家”的艺术共性。当然,“四大家”的艺术风格同中有异,各人也还有一些自己的特徵,这是他们超过当时其他诗人的地方。

“铁崖体”

元末最具艺术个性的诗人是杨维楨。他强烈主张艺术创作个性化,力图打破元代中期缺乏生气,面目雷同的诗风,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从而创造了元代诗坛上独一无二的“铁崖体”。最能体现“铁崖体”特色的,是他的乐府诗。这些诗多半是咏史、拟古之作,题材内容幷不狠新鲜,但在艺术风格上却使人耳目一新。他融汇了汉魏乐府以及李白、杜甫、李贺等人的长处,以气势雄健的奇思幻想突破了元代中期诗歌甜熟平稳的畦径,给人以石破天惊的感觉。“铁崖体”以雄奇飞动、充满力度感的特徵,与元代中期诗风背道而驰,所以特别引人注目。但从整个文学史的宏观角度看,杨维楨追求的这种风格基本上属于李白、李贺一路,独创性幷不鲜明。此外,杨维楨有时一味求奇,不免有诡异晦涩的特点。

3.南戏

南戏

在元代,南方戏剧圈既有杂剧演出,又流行以南曲为唱腔的戏文,两种戏曲体裁相互辉映。戏文,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起来的。它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称为“温州杂剧”、“永嘉戏曲”,亦称南词。后人为有别于北曲杂剧,简称之为南戏。在南戏作品中,《琵琶记》以其耀眼的光辉,不仅影照着当时的剧坛,而且笼罩着整部戏曲的历史。在元代,它是戏曲创作的殿军;对明清两代而言,它是传奇的开山之祖。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早期南戏《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被收入《永乐大典》里,得以保存,人们统称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其中,《张协状元》是南宋时期温州九山书会的才人创作的,其故事则从诸宫调里移植。它是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南宋戏文,弥足珍贵。

《琵琶记》

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元末高明所作的《琵琶记》,约在至正十六年(1356)之后,隐于浙东寧波的櫟社,以词曲自娱,幷创作了《琵琶记》。所作《琵琶记》,今存二个系统的传本。其中清陆貽典抄本、明嘉靖间所刊的巾箱本和《风月锦囊》摘匯本等,较近原貌。《琵琶记》在人物塑造,尤其是人物心理刻划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其戏剧冲突,也颇有特色,它的情节,沿着两条綫索发展。在语言的运用方面,《琵琶记》最突出的成就,是能配合人物不同的处境以及两条戏剧綫索的开展,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在南戏作品中,《琵琶记》以其耀眼的光辉,不仅影照着当时的剧坛,而且笼罩着整部戏曲的历史。

“四大南戏”

元代南戏较着名的作品还有《荆釵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后人称为四大南戏。在明清时期传演甚广,影响深远。这些剧本,明徐渭在《南词叙录》“宋元旧篇”内有着录。它们最初大多出于民间艺人之手,成就不高。由于戏曲是一种舞臺艺术,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因观众的反馈,这些剧本通常受到戏班和艺人不断的修订和改编,从而带有世代累积型特徵。另一方面,随着南戏影响的扩大,文人作家开始加入到南戏创作和改编的行列,经过他们的加工和重新创作,原来稚拙的剧本变得较有文彩,有较强的可读性,从而构成一种基本的写定本,流传后世。这参与写定的文人也就被看作是剧本的作者。在早期南戏作品中,这种情况尤为常见。而到明代以后,随着新的声腔剧种的兴起和观众\审美观念的变化,这些成为“经典”的剧目,为了适应明代社会和明代观众的需求,在流传和刊印过程中,又经受了新的改动。而流传至今的宋元时期的南戏作品,大多属于晚明刊本,它们幷不完全保有旧貌。这也是戏曲文学特有的现象。


相关话题/元代文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