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及答案_彩色提示重点笔记及历届试题(20)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3-19


2.试论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独特性。
   2.《边城》不仅在思想表现方面具有它的独特性,而且在艺术表现方面具有它鲜明、独特的个性。
     A.作者擅长将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与心理描写结合起来,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对翠翠的描写,作者静观默察、敏感揣摩少女在青春发育期性心理所表现的各种情态,通过粗线条的外部刻画与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从而把羞涩、娴静、温柔的个性维妙维肖地突现出来。
    B.小说结构寓严谨于疏放,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全篇21节,围绕翠翠的爱情故事这一中心逐步展开,立主脑、减头绪,使情节集中、单纯;作品以滩送、天保两人钟情于翠翠作为经线,以老船夫关心、撮合孙女的婚事作为纬线,生出变化的波澜,推动故事有节奏地向前发展。同时,又以翠翠与滩送、天保的爱情纠葛作明线,以王团总想滩送当自家女婿而生出事端作暗线,这样经纬交织、明暗结合,将情节的单纯性与复杂性完美地结合起来。
    C.具有独异的乡土文学色彩。作者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陪嫁、丧葬、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构成一道鲜亮的风景线,使《边城》具有独异的乡土文学色彩。特别是关于端午节风俗的描写,作为小说的背景与轴线显得自然而贴近生活。同时关于端午节等民风民俗的描写,对于作为大自然女儿的翠翠,其思想性格的生成与发展,既是"边城"乡土性的诗意揭示,又是扑朔迷离的诗意烘托。
D.《边城》是一首抒情的诗,一曲浪漫主义的牧歌。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   )
A.《语丝》 B.《小说月报》 C.《创造》季刊 D.《新青年》
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 C  )
A.南国社 B.春阳社 C.春柳社 D.民众戏剧社
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 A  )
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 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
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 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
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 C )
A.“五四”时期 B.“五卅”时期
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 D.大革命失败后
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 D )
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 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
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 D. 浪漫主义和诗情
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 C  )
A.美国文学 B.中国古代文学
C.俄国文学 D.日本文学
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 C  )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性苦闷的情绪
C.隐逸的思想 D.追求革命的思想
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B  )
A.《踪迹》 B.《毁灭》 C.《火把》 D.《北游》
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 B  )
A.小说集 B.散文集 C.童话集 D.诗集
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 D  )
A.蒙族 B.回族 C.汉族 D.满族
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 C  )
A.《新生》、《萌芽》、《灭亡》 B.《雾》、《雷》、《电》
C.《雾》、《雨》、《电》 D.《雨》、《电》、《雷》
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 C  )
A.《灭亡》、《新生》 B.《激流三部曲》
C.《火》三部曲 D.《爱情三部曲》
13.在《家》的高家三代人中,第二代克字辈属于( B  )
A.第三代觉字辈反抗、斗争的主要对象 B.迂腐的卫道士、荒淫的纨绔子弟
C.封建家庭的家长 D.封建大家庭的孝子贤孙
14.宣称“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把人性当作文学表现的终极理想的作家是( B  )
A.丁玲 B.沈从文 C.吴组缃 D.沙汀
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
A.翠翠 船总 傩送 老船夫 B.夭夭 傩送 老船夫 天保
C.翠翠 王团总 老船夫 滕长顺 D.萧萧 傩送 船总 老船夫
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 B  )
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 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
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 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 C  )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 B  )
A.周朴园 侍萍 愫方 B.周朴园 鲁大海 四风
C.陈白露 蘩漪 周朴园 D.周萍 蘩漪 方达生
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 B  )
A.《雷雨》 B.《日出》 C.《北京人》 D.《原野》
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   )
A.胡也频 B.柔石 C.洪灵菲 D.茅盾
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 A  )
A.李广田 B.何其芳 C.陆蠡 D.丽尼
22.萧涧秋这个人物形象出自于( A  )
A.柔石的《二月》 B.蒋光慈的《短裤党》
C.丁玲的《梦珂》 D.艾芜的《故乡》
23.以下符合张天翼小说创作特色的判断是( A  )
A.富有喜剧色彩和讽刺性 B.有浓厚的怀乡情调
C.慷慨激昂的革命文学 D.有浓厚的避世思想
24.下列属于“七月”派的一组诗人是( A  )
A.绿原、鲁藜、阿垅、牛汉 B.冀氵方、彭燕郊、曾卓、辛笛
C.辛笛、陈敬容、杜运燮、绿原 D.绿原、陈敬容、阿垅、牛汉
25.《马凡陀的山歌》属于( D  )
A.叙事诗 B.枪杆诗
C.政治抒情诗 D.政治讽刺诗
26.艾青到延安以后发表的诗集有( B  )
A.《火把》 B.《黎明的通知》 C.《北方》 D.《向太阳》
27.下列属于无名氏的两部小说是( A  )
A.《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 B.《鬼恋》、《风萧萧》
C.《鬼恋》、《北极风情画》 D.《塔里的女人》、《风萧萧》
28.赵树理的小说成名作是( D  )
A.《李家庄的变迁》 B.《李有才板话》
C.《邪不压正》 D.《小二黑结婚》
29.水生嫂这个人物出自( C  )
A.《光荣》 B.《麦收》 C.《荷花淀》 D.《芦花荡》
30.延安文艺整风后解放区最早出现的、富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是(C   )
A.《火把》 B.《赶车传》
C.《王贵与李香香》 D.《漳河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
31.《女神》的思想内容有(ABC   )
A.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 B.强烈的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 C.炽热的爱国情思
D.青春、爱情的欢唱 E.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否定
32.下列都属于20年代“乡土小说”的主要作者有(ACD   )
A.台静农、冯文炳 B.废名、师陀 C.彭家煌、蹇先艾
D.鲁彦、许钦文 E.许杰、萧红
33.下列属于新格律体的白话诗集有(BE   )
A.《昨日之歌》 B.《死水》 C.《繁星》
D.《尝试集》 E.《翡冷翠的一夜》
34. 巴金中长篇小说创作的题材系列有( AD  )
A.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
B.表现工农大众的革命活动
C.描写校园男女的爱情生活
D.描写家庭生活、抨击旧式家庭腐朽与罪恶
E.描写中国农民的苦难
35.“五四”文学革命在理论上的主要倡导者有(ABCE   )
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蔡元培 E.周作人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6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汪静之,胡雪峰,潘莫华,应修人等,是一个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

37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19日,在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形势下,于北平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这是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盛会。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大会,一个总结和动员的大会。会议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开始进入当代文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 8分,共 24分)

38简析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的形象

莎菲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女子,她心情舒展自己的个性,享受青春的快乐,幻想着热烈而刺激的爱情与痛快的生活。但是,她患病而又贫困,在那个荒颓的古城里,生活是如此灰暗惨淡,接近的人又是如些怯弱与卑琐,一切都令她厌烦。于是沮丧代表了憧憬,狂放代表了娴雅,刺激代替了慰藉。她反抗而不免病态,鄙视世俗却时觉为声色所感,只是徒然地在性爱角逐中浪费着宝贵的青春。最后,她悄然出走,自我隔绝于浊世。

39.简析夏衍剧作的风格

选取与现实斗争密切相关的题材,故事多取材于平凡的生活琐事,十分注意选择富有特征的场面、细节、语言朴素自然,储蓄深沉。

40.简论左联的成就和贡献。

第一, 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的迅猛发展。
第二, 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作为主要工作方针之一,进一步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学习和运用。
第三, 左联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吸收革命的文学青年参加左联,组成小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1.论述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鲁迅杂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形象性。鲁迅善于以新鲜贴切的比喻和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描象深奥的道理,使说理形象化,把逻辑性和形象性、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紧密结合起来,和谐统一。第二,抒情性和讽刺性。鲁迅的杂文以浓烈的情感震荡读者的心弦,对不合理、可笑、可鄙、可恶的事物,加以精练、夸张,予以辛辣的讽刺。第三,文体多样,风格多姿多彩。第四语言简练隽永、鲜明生动、机智幽默。

42.茅盾在《从牯岭到东京》一文中说,他的《蚀》三部曲试图表现“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1)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2)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3)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请结合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加以阐明。

《蚀》是茅盾的小说处女作,它是由三个系列中篇所组成:《幻灭》《动摇》《追求》。这三部作品各自独立成篇,但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整个作品以大革命前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为题材,深刻地揭示了革命营垒中林林总总的矛盾和在动荡斗争中的阶级分化。
在《幻灭》中,茅盾着力描写了一位抱着美好幻想参加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女性静女士的悲剧。静女士把革命看作是诗情画意的事情,然而每每一接触现实的社会生活,就给这个毫无思想准备的女性带来了精神世界的“幻灭”。从静女士的生活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踏入革命道路前后的思想境界,他们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投身于大革命,在革命动荡中必然就会表现出个人主义的悲观幻灭心态,革命给予他们更多的是思想的考验和肉体的磨练,而非罗曼谛克式的理想的胜利呈现。
《动摇》反映的是1927年春夏之交,“武汉政府”蜕变之前,湖北一个小县城的风波。主人公方罗兰是革命队伍中思想极不稳定的知识分子典型代表,身为国民政府管辖下的县党部委员兼商民部长,在激烈的阶级斗争面前,他表现得软弱与动摇。一些反面人物的描写如土豪劣绅胡国光,展示了大时代风起云涌浪潮中的各色人等的行状作了非常概括的表现。在这错综复杂的人物矛盾中,暗示着革命的必然趋向。
《追求》是描写在大革命失败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各自的追求中所遭受的不同悲剧命运。在白色恐怖之下,他们来到纸醉金迷的上海滩,悲观、颓废、失望是他们流行的心理通病,然而,不甘黑暗现实的压迫,企图作一次新的挣扎和追求,双是他们的共同愿望。在这种心理矛盾中,作者勾画了形形色色的小资产阶

相关话题/中国现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