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知识考研要点(5)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30


⑵集中财权。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回中央,全国使用统一的五铢钱;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国家统一生产销售,利润归国家所有;均输与平准,即国家运用其经济力量,干预乃至经营商业贸易的措施;“算缗”和“告缗”,政府征收财产税打击大商贾的政策。汉武帝的经济改革打击了富商大贾和地方豪强,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础,同时也为击败匈奴提供了相当雄厚的经济基础。
⑶集中军权。为了改变汉初军队分散全国各地而首都内外并无重兵的状况,设置中央常备军,先是设立了御林军和期门军,保卫京师;后又设置八校尉,该军后来成为西汉王朝军事主力。
⑷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治。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2、为什么说汉武帝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他强化了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为西汉的鼎盛繁荣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迁徙地方郡国豪富和打击地方豪侠。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每个监察区派刺史一人,后又置司隶校尉,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这对国家的政局稳固,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
⑵他采取了发展经济的措施。一方面采取汉初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政策,另一方面在财政方面实行盐铁专卖,算缗告缗,统一币制等新的经济措施。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从经济上削夺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势力的基础,还增加了西汉政府的收入,从经济上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国家暂时富裕和强盛起来。
⑶他非常注意对边疆地区的经营。北伐匈奴,西通西域,南平闽越南越,于西南夷地区置郡,这都是开边兴利,继往开来,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具有巨大意义的大事,也是他对我国千秋万代做出的贡献。
⑷对人才的重视。在用人制度方面他进行创新,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不受各种人为的限制,使他们可以凭真本事进入中央或各级地方做官。尤其是不计流品,大胆任用一批开拓型的人才,帮助汉武帝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正因为有这一批文才武将,在汉武一代,才形成为我国封建时期一个辉煌时代。
汉武帝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并达到了鼎盛,因而称汉武帝为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1、西汉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西汉经济的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有充分的表现。
(1)农业方面。修建了漕渠、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灵渠、成国渠等水利工程,进一步推广铁制农具和牛耕,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到了汉末,垦地面积可达八百二十万余顷,人口称五千九百余万。
(2)手工业方面。冶铁业达到世界上的领先水平。纺织业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丝织品。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大量丝织品,其中一件素纱禅衣,薄如蝉翼,轻若烟雾,长128厘米,重量仅49克。当时普遍使用漆器,政府在蜀、广汉等郡设工官,专造皇室所用漆器。青铜制造业也较发达。考古人员在中山靖王墓中发现的“长信宫灯”就是最好的明证。
(3)商业方面。西汉自文、景时行“惠商”政策,商业即走向繁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汉都长安总面积达三十六平方公里。“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正是都会经济繁荣的缩影。与商业贸易发展相适应,交通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
2、汉武帝时期在水利方面有哪些成就?
汉武帝非常重视水利建设。当时在关中地区修建了漕渠、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灵轵渠、成国渠、樊惠渠;在华北地区修建了太白渠;西北地区修建了山河堰、汉延渠等。数量之多,一直为世人所称道。此外,这一时期也很注意对黄河的修治和利用。黄河于公元前132年在濮阳瓠子决口,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亲自指挥填河工程,“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
为了保护水利工程,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当时还形成了一些农田水利管理制度。史载,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左内史兒宽在关中主持修成六辅渠之后,即“定水令,以广溉田”。这里所说的“定水令”,实际上就是制定农田用水制度,其目的在于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能,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1、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如何?
西汉一代,汉与匈奴的关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⑴刘邦至景帝时期屈辱性的“和亲”阶段。楚汉战争期间,中原疲于征战,匈奴日益强盛,对新生的西汉帝国形成严重威胁。公元前200年,匈奴发军攻太原郡,刘邦亲自率军击匈奴,结果酿成“白登之围”,解围后,汉与匈奴结和亲之约。汉以宗室公主嫁与单于,每年送去大批丝绸、粮食、酒等财物,借此缓解匈奴的侵扰,换取边境的暂时安宁。但和亲并未制止匈奴的进犯,他们依旧“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众”。
⑵汉武帝时残酷战争阶段。汉武帝即位后,国家已积聚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中央集权大大加强,战马增多,战士有了较好的训练,反击匈奴的条件成熟。于是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①公元前127年,河南之役,卫青收复河南地,解除了匈奴对首都长安的威胁; ②前121年,河西之役,霍去病收复河西四郡,为汉通西域开辟了重要道路  ;③前119年,漠北之役,卫青、霍去病击溃匈奴主力,从此匈奴北徙漠北。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匈奴已经无力向汉王朝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汉与匈奴冲突的重心地域转移到西域方向。
⑶昭君出塞及以后的和睦相处阶段。汉武帝击败匈奴后,西汉与匈奴仍维持着和亲关系,不过这时的和亲与汉初已大不相同,不是屈辱性的和亲。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将宫女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加强了汉匈关系,从此汉匈长期友好直至汉末。
2、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
汉武帝在考虑对匈奴作战时,开始想到了西域。听说大月氏人对匈奴有报仇的打算,决定派人前去联络,城固一个叫张骞接受了这项任务。公元前138年,他率领一百多人向西方进军,不久即为匈奴所俘,但他忠于使命,在匈奴地娶妻生子十余年后找机会西逃,到达大月氏国。大月氏无意接受西汉的建议,张骞停留一年后沿南山东归,又在匈奴控制地当了一年俘虏。公元前126年张骞历尽艰辛回到长安,同行百余人仅他与匈奴侍从堂邑父两人了。公元前119年,张骞率三百人,出使乌孙。乌孙王因地近匈奴,不敢与西汉联合,但派使者数十人陪张骞到长安,赠汉武帝良马数十匹。张骞又遣副使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伊朗)、身毒(印度)等国,从而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联结亚、非、欧三洲的陆地通道。西汉时,通过新疆的中西陆路通道主要有两条:南路从长安出发,经敦煌(阳关)、鄯善、于阗、莎车等地,越葱岭到大月氏、安息等国;北路经敦煌(玉门关)、车师前国、龟兹、疏勒等地,越葱岭到大宛,康居、奄蔡,由此南下可以到达安息,由安息向西可以到达大秦。往来与这条通道上的有各国的商人,使臣,学者,艺术家及僧侣,流通于这条通道上的商品有各国精美的手工艺品和珍奇特产,如当时运往西方的物产有蚕丝、丝织品、铁器、漆器等,铸铁和凿井技术也在这时西传。西方经“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物产有良马、囊驼、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胡瓜、胡豆、胡桃等。
1、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
西汉在武帝时达到极盛,但到武帝末年出现了衰落的迹象。武帝死后,昭帝和宣帝相继当政,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平理刑狱,使西汉王朝重新兴旺起来,史称“昭宣中兴”。汉人刘向说汉宣帝“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清,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文帝)”(风俗通•正失篇)。西汉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成哀之间豪强地方“众其奴婢,多其牛羊,广其田宅,博其产业,畜其积委”。而农民“有七亡而无一得,七死而无一生”。
2、王莽是怎样进行“托古改制”的?
王莽利用外戚势力,于公元8年,登上皇帝宝座,根据“更受命”的原则,改国号为“新”。为了缓和当时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在第二年下诏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历史上称之为“托古改制”。
王莽改制的主要内容有六:(1)“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来解决土地问题。(2)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买卖。(3)实行“五均六莞”,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赊贷及管理物价,征收商税,由政府经营盐、铁、酒、铸钱和征收山泽税。(4)改革币制。(5)改革中央机构,调整郡、县划分,改易官名、地名(6)改变少数民族族名和首领的封号。
王莽的改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附会西周的制度,完全脱离实际,这是他改制的致命伤。这种不切实际的改革使原有的政治经济秩序受到很大冲击,而且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官爵制度的变革,使得大批官吏竞为奸利,广收贿赂以自给。王莽曾多次对货币制度进行改革,不仅币种多而且换算不合理,徒然造成市场秩序的紊乱和社会的动荡。王莽轻视边地少数民族的做法导致了边境的动乱,经济结构的混乱无序致使整个社会面临严重的动荡。结果未能解决社会矛盾,既得罪了地主,也使农民不满,还激化了民族矛盾,所以很快失败。后来爆发绿林、赤眉起义,王莽政权被推翻。
1、“经今古文之争”是怎么回事?
汉代经学有今文经与古文经的分别。所谓今文经,指汉代学者所传述的儒家经典,自战国以后就是由学者师徒父子相传,至汉代才写成定本,并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就,所以汉人称之为“今文”。所谓古文经,指相传汉武帝时期在孔子旧宅发现的,用秦统一之前的战国古文字书写的而由汉代学者加以阐释的儒家典籍。古文经在文字、篇章、涵义等方面与当时流行的今文经不同。今文经学者重在发明经典的“微言大义”,古文经学者重在阐释古代典章制度。
自武帝时始,在朝廷的太学中教授今文经,跟随五经博士学习的弟子又得入仕作官之便,这就使得今文经学在当时地位极高,影响又大,获利也多。由此,今文经学者为了维护自己在朝廷和学术界的垄断地位,把自己装扮成孔子和“五经”的唯一合法解释者,借以排斥正在兴起的古文经学,俨然以当时学术思想界的统领而自居。与今文经在朝廷的显赫相对,古文经长期在民间授受流传。刘歆对古文经很欣赏,于是作《让太常博士书》,批抨今文经学者。这篇尖锐的批抨文章揭开了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的序幕。
古文经在经过刘歆提倡及王莽时一度立于学官之后,其影响渐大,引起知识界普遍重视,而今文经学因文章句繁琐、破碎大义等弊病,日益招致批评。在马逵、马融之后进一步混淆今古文经学的界限,完成了经学的融合与统一。
2、为什么说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司马迁是西汉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元封三年继任太史令,博览史官所藏图书,又许多地方进行过考察,具有史学家的远见卓识。他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全书共120卷,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是一部气势宏大,结构完整的,条例严密,内容丰富的史学著作。其记事上起传说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在这本史书中,司马迁既为各方面、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立传,还对天文、历法、礼乐、经济、地理、少数民族有专章论述,生动的反映了中华民族发展的面貌。司马迁对我国史学的发展的贡献,其主要体现在历史编撰学和史学思想两个方面。
在历史编撰方面:(1)开创了纪传体编撰史书的体例,司马迁首创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主,又吸收了编年、记事等体裁的长处,以本纪、世家、列传为主,又有表、书相配伍。此后,纪传体成为中国古代正史编撰的规范。(2)不仅叙述历史,而且评论历史,他以“太史公曰”的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3)实录笔法。古人“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撰史不虚构歪曲历史。如对项羽,不因他最终失败二忽略其赫赫功绩,同时指出他刚愎自用,迷信武功的过失。

相关话题/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