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研究生复试试题汇总(3)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5-04


再说一下这本书怎么复习 ,由于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分析占了很大比重 (约 100分),所以大家看课本时要细 ,复习时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 ,把可能出到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分析的知识点列举下来 ,很多知识点一看就知道这儿可能会出什么题型 ,以后复习时可以反复看一下 ,很快就能熟悉了。二、四、六章是重点 ,其次是第五章 —第一章 ----第三章 ,09年第七章级课本中带 *号的都未涉及。整本书需要至少完整的看上 3到 5遍以免漏掉知识点 ,第一遍可能用的时间长一些 ,最后知识点记得差不多了一天就能看上一遍。
最后说一下复习时寻求帮助的问题 ,一般来说本校上届都有考上的师哥师姐 ,他们都刚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是最有发言权的 ,知道复习时哪些是重点 ,即使本校没有 ,也可以从网上找几个去年考该校的学生 ,一般学校到时都会出录取名单 ,现在大家也普遍在使用校内 ,按照名字搜索一下就行。其次大家还可以从论坛上找一下 ,去年的考生往往也会在网上查找资料 ,会留言 ,而且他们在论坛上申请用户名时都要填写自己的邮箱 (一般都是自己最常用的 ),你可以查一下他们资料 ,直接给他们发邮件 ,他们一般都会很乐意免费帮助你的 ,你会在初试、甚至复试中得到很多帮助。如果你再动动脑子 ,把他们的邮箱地址存到自己邮箱的通讯录里面 ,再利用校内网上邀请好友中的导入自己邮箱中的通讯录 ,你就直接可以看到他是谁 ,这些刚刚参加完考试的学生可比那些在网上叫嚣着卖资料的人好多了。呵呵 ,这只是个建议 ,或许不用那么麻烦。
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留下来 ,也希望其他知道信息的人留下自己的宝贵意见 ,毕竟本人知道的不是很全面 ,以往得到他人的帮助也希望现在帮助他人。看帖回帖 ,祝大家成功。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名词解释( 3*8=24分)加工精度、切削速度、磨削烧伤、工步、切削宽度、刀具寿命、定位、剪切角二、简要回答下面问题( 57分):
1.
“完全互换法装配”和“修配法装配”的优点、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2.
再设计刀具时,只用那几个基本角度就可以将一把车刀设计出来。

3.
切削加工时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4.
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并举例

5.
简述第二变形区的基本特征

6.
切削力的来源。

7.
按概率统计的眼光看,误差可以分为哪些,并举例。三、分析题( 30分)

1.
切削力获得的方式,至少两种,说明其原理。

2.
高速钢切削塑性材料,有那几种磨损状态,理论上由那些因素。四、图形分析题( 9分)分析锥形,鼓型、鞍型,车床加工轴类零件时。五、( 13分)分析 204页车床主轴箱加工路线,考察问什么这道工序在其他工序前?有哪些面是精基准,遵循了什么原则?时效处理问什么在粗加工后,目的是什么?六、 15分)定位方案自己选择,画出定位元件。并说明每个定位元件限制哪些自由度,最后计算定位方案。七、工艺尺寸链( 15分)本次没有考察正态分布统计误差,也没有考装配尺寸链。下次考的几率会很大。计算机原理1 8088常用的四种输入输出方式是什么?8259A的中断请求输入哪两种有效形式2什么是指令周期?总线周期?单片机?3 8086微处理器的 REST引脚的信号有效形式是?当 8086微处理器接收心有效复位信号后,开始执行初始化,此时 CPU各个寄存器的值是? ......检测1检测通常包括两个过程:(能量的一次或多次转化过程)(将被测变量与相应的单位进行比较)2仪表的基本性能包括(精度)(变差)(灵敏度)(非线性误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大纲


参考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于骏一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卢秉恒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第一章绪论产品开发的重要性;制造活动的定义;生产类型与组织形式;零件的制造过程。重点要求:制造活动的定义;生产类型与组织形式;零件的制造过程。第二章切削过程及控制
基本概念;刀具角度;刀具种类;刀具材料;刀具选用;金属切削层的变形;切屑的类型及控制;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刀具的磨损与破损、刀具生命及刀具状态监控;切削用量;磨削机理重点要求:刀具的角度;刀具的材料;切削力;磨削机理第三章基准及其工件安装基础
机床夹具的概念、用途和分类;基准概念;定位原理及其夹紧机构;定位误差及其计算;工件的安装方案设计。重点要求:定位原理及其应用;夹紧的基本概念;定位误差计算。第四章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
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削和镗削加工方法;机床的基本结构、分类和型号。重点要求:常用机床和加工方法的分类、特点及其主要和应用。第五章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机械加工精度与误差;工艺过程的统计分析;机械加工表面质量。重点要求: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误差;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误差;加工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及其计算与分析方法;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使用性能的影响;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影响加工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规程及设计原则和所需的原始资料;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工艺路线的拟定;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时间定额的确定;工艺方案的经济分析;机器装配与装配工艺系统图;装配精度与尺寸链;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装配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性评价;机器装配工艺性评价。重点要求:工艺规程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零件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常用装配方法及其部件(或产品)的装配方法确定;面向不同装配方法的装配尺寸链计算。注:教材后面的思考和练习题要求了解及掌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笔记
第三章切削与磨削原理
3.1.3前刀面上刀 -屑的摩擦与积屑瘤
1.摩擦面上的接触状态
1)峰点型接触(
F不太大时):m= f/F=tsAr/ss Ar=ts/ss=常数
此时的摩擦状态为滑动摩擦(外摩擦)。
ss--材料的拉压屈服极限 ts--材料的剪切屈服极限
Aa--名义接触面积 Ar--实际接触面积


2)紧密型接触(
F很大时): m= f/F= tsAa/F=ts/sav≠常数
此时的摩擦状态为粘结摩擦(内摩擦)。



2.前刀面上刀
-屑的摩擦:既有粘结摩擦,也有滑动摩擦,以粘结摩擦为主。
前刀面上的平均摩擦系数可以近似用粘结区的摩擦系数表示: m= ts/sav≠常数
当前刀面上的平均正应力 sav增大时, m随之减小。


4.
积屑瘤



1
)现象:中速切削塑性金属时,在前刀面上切削刃处粘有楔形硬块(积屑瘤)。


2
)形成原因:


(1)在一定的温度和很大压力下,切屑底面与前刀面发生粘结(冷焊);


(2)由于加工硬化,滞流层金属在粘结面上逐层堆积(长大)。


3
)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1)积屑瘤稳定时,保护刀具(代替刀刃切削);


(2)使切削轻快(增大了实际前角);


(3)积屑瘤不稳定时,加剧刀具磨损;


(4)降低尺寸精度;


(5)恶化表面质量(增大粗糙度、加深变质层、产生振动)。
--粗加工时可以存在,精加工时一定要避免。


4
)抑制方法


(1)避免中速切削;


(2)提高工件材料的硬度(降低塑性);


(3)增大刀具前角(至 30~35o);


(4)低速切削时添加切削液。



5.剪切角公式
∵第一变形区的剪切变形是前刀面挤压摩擦作用的结果,
∴切削合力 Fr的方向就是材料内部主应力的方向,
剪切面的方向就是材料内部最大剪应力的方向。根据材料力学,二者夹角应为 p/4,即:
p/4= c+ b-go(tgb= Ff/ Fn= m)
f= p/4-b+ go --李和谢弗的剪切角公式( 1952)
由公式可知: go↗→f↗→Lh↘b(m)↘→f↗→Lh ↘
-前刀面上的摩擦直接影响剪切面上的变形。

3.1.4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

1.
工件材料:强度、硬度 ↗→sav↗→ m (=ts/sav) ↘→ f↗→ Lh↘

2.
刀具几何参数:主要是前角的影响。 go↗→ f↗→ Lh↘

3.
切削用量


1)切削速度低速、中速,主要是积屑瘤的影响:
积屑瘤长大时,实际前角 gb ↗→ f↗→Lh↘;积屑瘤变小时,实际前角 gb↘→f↘→Lh↗;
高速: vc↗→ts↘→m (=ts/sav)↘→ f↗→Lh↘
2)进给量
f↗→hD(=f.sinkr) ↗→f↗→Lh↘;

3)背吃刀量
ap ↗→bD(= ap/ sinkr) ↗参加切削的刀刃长度增加了,其它条件未改变,所以: Lh基本不变。(见图 3.14)

.以上分析均有实验结果为证。


3.1.5切屑类型及切屑控制
1.切屑类型(
p80图 3.16)

2.切屑的控制
-通过合理选择刀具角度、设计卷屑槽或断屑台,可以控制切屑的流向、卷曲程度和使其折断。


3.
1.6硬脆非金属材料切屑形成机理


1.
刀具对材料的撕裂作用:
刃口前方的材料受到挤压,刃口下方的材料受到拉伸,所以裂纹多数是向刀刃的前下方裂开。向下延伸的裂纹当能量耗尽后终止,转而向上的裂纹
最终到达自由表面形成断裂(越靠近自由表面能量消耗越小)。


2.
断裂碎块的大小与刃口距附近自由表面的深度有关,距离越深则碎块越大。


3.
硬脆材料的切削过程大致可分 4个阶段。(见图 3.20,c、d可能会反复进行多次。
§3.2切削力


3.2.1切削合力
F及其分力
F的来源:作用在前刀面、后刀面、副後刀面处的正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其大小、方向与切削条件有关。为测量和应用方便,通常需将它分解为
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即:


1.主切削力
Fc(切向力 ):做功最多,用于验算刀具强度、设计机床零件、确定切削功率等;


2.背向力
Fp(吃刀抗力、径向力 ):不做功,对加工精度影响很大,用于验算工艺系统的强度、刚度。也是引起切削振动的主要作用力。


3.进给力
Ff(走刀抗力、轴向力):用于计算进给功率和验算进给机构的强度。


3.
2.2切削力与切削功率的计算用理论公式计算切削力,由于推导公式时采用的切削模型过于简化,所以公式不够精确,计算误差较大。生产实践
中多用经验公式(把切削实验得到的大量数据经过数学处理得到)计算切削力。


1.
指数形式的切削力经验公式:
主切削力:( 3.10)
进给力:( 3.11)
背向力:( 3.12)
对于常用材料,式中的系数 CF(与工件材料有关)、指数 XF、YF、ZF及切削条件变化时的修正系数 KF(共 8个)均可从切削用量手册中查出。


2.
由单位切削力计算主切削力



.单位切削力 kc-作用在单位切削面积上的主切削力,单位: N/mm2


. kc可以通过实验从下式求得:( 3.13)


.各种工件材料的 kc可从手册中查出并按下式计算 Fc: Fc=kc Ac KFc(3.14)
式中: KFc-切削条件修正系数



3.切削功率 Pc的计算 (此处与教材 p84不同)
切削功率即各切削分力所做功之和,可按下式计算:

相关话题/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