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简史(34)

本站小编 辅仁网/2017-12-30


二十世纪中期以后的文学(下)
多姿多彩的诗歌实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诗坛丰富多采,风格变化多端,不拘一格。诗人纷纷涌现,各种诗派如雨后春笋般冒起。本来有才能的诗人并不比小说家少,他们的作品受到杂志的重视,被译为外文出版。许多学术刊物,如《耶鲁青年诗人丛书》、《韦斯特诗目》、《皮特诗丛》和北卡罗莱纳大学的《当代诗丛》等都在出版计划中推荐他们的作品。但是,他们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时代影响。罗伯特•洛厄尔在 1961年说过:“很难想出哪一个青年诗人能够象赛林格或是索尔•贝娄那么受到确认的。”他的这番话确实抓住了新诗的局限性的反常的特点。
当代美国诗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五十年代中期艾伦•金斯堡的长诗《嚎叫》(1956)和罗伯特•洛厄尔《生命研究》(1959)的发表为界。前期的诗歌主要受现代派、新批评派、南方“逃亡派”等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比较注意诗的形式和格律;有的则承前启后,从格律诗逐渐转向开放诗,主要代表诗人有西奥多•罗特克、伊丽莎白•毕晓普、兰达尔•贾雷尔、
理查德•威尔伯等,尤其是威尔伯,他对五十年代诗人有较大的影响。四、五十年代不少诗人也分地区结合,后来被一些评论家称之为“黑山派”、“纽约诗人、“旧金山诗人”等名称。“黑山派”有查尔斯•奥尔森、罗伯特•克里利等;“纽约诗人”主要代表是弗兰克•奥哈拉和约翰•阿什伯里;“旧金山诗人”有罗伯特、邓肯、劳伦斯•弗林盖蒂等。后期的诗歌运动以反对新批评派的“非个性化”为中心,诗歌内容成为批评家划分流派的标准,譬如“垮掉派”、“新浪漫主义派”、“自由派”、“新惠特曼主义派”、“新超现实主义派”等等。其中“垮掉派”诗人,有艾伦•金斯伯格、格雷戈里•科索等;“新浪漫主义派”有W•D•斯诺德格
拉斯、罗伯特•布莱等。其他许多诗人反对形式主义,又并不明显地属于哪一派。后期的诗歌力求摆脱新批评家为代表的前辈现代派诗人的桎梏,从客观转向主观,从正统转向非正统,从讲究格律和学术性转向口语化的开放诗,前期优雅、推敲、严谨的诗风让位给更为热情的,既表达个人见解,又表达公众主张的大吵大闹的风格。艾略特早期的传统这时已经成为学院式的东西,代之以运用自白或预言、超现实主义的或行吟诗的狂热感情等新风格。就其精神而言,这样的风格倾向于太平洋而非欧洲,着眼于自然甚过于文化。当然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优秀诗人和优秀诗作,但拙劣作品泛滥成灾,确是当代美国诗坛面临的严重危机。所有这些诗人的读者,大都是些比较年轻的人,他们政治态度是激进的,对待文化风格问题通常采取试验的态度。黑山诗人和旧金山诗派五十年代早期,在北卡罗莱纳州的黑山学院里聚集了许多有才能的人,他们中许多人后来成了各个艺术领域中的优秀领导人物,如音乐方面的约
翰•凯奇、戴维•图德;绘画方面的约瑟夫•艾伯斯、罗伯特•劳申伯格;建筑方面的巴克明斯特•富勒等。此外,还包括一批诗人,如查尔斯•奥尔森、罗伯特•克里利、罗伯特•邓肯等,他们以《黑山评论》和《起源》两个刊物为园地,发表诗歌评论和创作,企图在诗歌创作方面探索新的途径。人们称这群诗人为“黑山诗人”。黑山诗人的中心人物是从1951年至1956年任黑山学院院长的查尔斯•奥尔森(Charles Olson, 1910—1970)。他爱好惠特曼和威廉斯的诗歌传统,爱好庞德诗歌长于表意文字和咱易斯•茹可夫斯基诗歌开放的形式。他创造性地运用地质学和地理学、神话和历史、天文学和人类学写诗,创作出具有特殊风格的作品。1950年,奥尔森发表了关于创作“投影诗”的宣言,提出了诗歌创作方面的一些新理论。所谓“投影诗”的主要内容是:形式上要求开放,用自由格律,主张用诗人的呼吸来衡量音节和诗行,以代替传统的音步,遣词造句应该适应诗人的思想、呼吸和手势的节奏。在内容上要求诗人自发地写作,诗歌主要把诗人从物体上得到的能量通过诗的形式传达给读者。要求诗人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产物”,与称之为“物体”的其他大自然产物恢复未经歪曲的关系。奥尔森的诗比他的理论好,他发表第一首诗是1945年。奥尔森是一位考古学学家和人类学家,他的这些兴趣可以从他的许多作品中看得出来,在一些较长的作品中,文明的盛衰是一种内含的思想节奏而且常常是一种典故的格式。历史材料反复在引语和印象中频频出现,从而产生出更大的主题。《狗鱼》是他写得最好的诗之一:..假如我有什么精趣那是因为我自己对太阳底下遭受杀戮的东西感兴趣我向你提出你的问题:你会在有蛆虫的地方/揭开你的蜜吗?我在石头中向搜寻。奥尔森对于历史和时间的关切,以及他在诗中新奇的表达,对当代诗歌的贡献也许比他的投射理论还要大。他不象庞德那样把时间放在世界文化平行的平面上去看,也不象艾略特那样把时间看作诗人可以锻造理智链环的一种连续性。相反,他用的是考古学家的眼光,他朝下一看,好象透过了地层,立刻看到了某个地方古往今来发生的一切,仿佛他已经挖掘了那个地方。在《格言诗》里的《信札,1959年5月2日》中他写道:从那时到现在,一切都照旧,只有那堵墙今天移动了地方一架推土机露出这所聚会堂本是一座沙丘沉睡在这圣殿下面而太阳仍然从这里西沉一如落自格洛斯特的每一座山岗。作为一个诗人和教师,奥尔森的影响是巨大的。不过追随他的人没有他的那种天生的听觉和眼力,或者是对“呼吸”原则的主观性的透彻理解。根据他的投射理论,或模仿他的表意文字写作方法写成的诗,几乎不可避免地失败了,这说明他的影响还没有起到好作用,然而他的理论和诗提出了各种基本问题。
罗伯特•克里利(RobertGreeley, 1926——)在马萨诸塞州出生长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印缅战场作战。后入哈佛大学,1945年在黑山学院任教,编辑《黑山评论》。除写小说、剧本和评论著作外,主要创作诗歌,已出版诗集三十余部,是一个多产作家。他的诗简明精练,诗行短,寓意较深。他创造了谐音的形式,反对重复、回忆、惯用的韵律和一切有关的或有定论的成分。“只有断开”,是他的座右铭。他的诗中最好的方面是一首真正的关于寂静、关于留给其他岛岸的一些孤岛的诗(克里利1963年出版了一本《岛》的小说);最差的方面似乎是在精神上太狭隘和压抑了。
丹尼斯•莱弗托夫(Denise Levertov, 1923—)出生于英国一个具有神秘的哈希德教(一种犹太神秘主义教派)的家庭中,她特别对马丁•布伯感兴趣,读者在她的诗中可以感觉到马丁•布伯的“你”活着。她在威廉斯和黑山派人物的影响下发展,与奥尔森、邓肯和克里利相似,但是她的诗是写个人的,冷静的,似乎更接近克里利。她的《贾克布的梯子》(1961)、
《啊!尝尝、看看罢》(1964)证明她十分熟练地把某种精神上的历险表达得象在平凡的梦境中那样地简单。在描写夫妇的爱情或是感觉的对象时,她的高深的艺术水平能使幻想和现实的模糊不清的层次啮合起来。她的诗形式上虽然是有组织的,却还是有感觉上的段落,一个个间隙是很明显的。她说:“当我们到了那些间隙的地方并且跳跃过去的时候,那就是X因子,一种魔术。对于真理、对于真实的壮观产生一种宗教性的热情,这种热爱使作家陷入一个过程之中,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而我们发现自己缓慢地渡过了深渊,在另一边上了岸的时候,那就是狂喜了。”
罗伯特•邓肯(Robert Duncan, 1919—)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他的母亲在生他的时候死去,他是被人收养长大的。他从高中老师那里学会了把诗看作是一个“精神的主要过程”,而不是一种“文化商品”。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期间,欧内斯特•坎特罗威茨对中世纪历史和艺术入迷般的乐趣使邓肯获得了“ 有关创造性精神”,以及表现这种精神的形式世界的新看法”。邓肯认为:“隐喻不是一种文学手段,而是一种实际意思。它从实际存在的共同的内在性中产生并起作用,并且引导我们认识到这种共同内在性。我们之所以看出了形式,那是因为有共性的存在。”这种他称之为“生活中隐喻性的基础”的见识颇有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味道。(1947),《诗选1948—49》邓肯早期的诗集有《天之城,地之城》(1949)。
他把《威尼斯诗》(1948)视为他从“戏剧形式的概念转移到音乐形式概念”上的一个转折点。五十年代初期,他模仿格特鲁德•斯坦进行试验,企图打乱词语的音节单位次序,创造出一种间断性运动的新观念。1956年,邓肯在黑山学校任教,并在这里与奥尔森和克里利建立了密切关系。他的诗丢掉了形式的束缚,成为“开放的形式”。也就是说,随着诗的发展,诗的内容塑造出诗的形式来。邓肯的诗大多是一种主观激情的表现。他的诗主题宏大,诗人试图将其主题归为三大类:爱情的宇宙意识、诗和想象力。而他最善于探索的是他称之为“我们永不会知道的我们所属于的那事物的完整性”的秘密。如《领悟》:是地球的转动
将我们的海岸从黑夜中举起投放进黎明寒冷的晨曦..他还在《献给杰克•斯派塞的新诗》中写道:我们称之为“诗”的东西是湖泊本身,那迷人的环形水路——在我们一无所知的事物中有了我们的力量..黑山诗人具有多种多样的开放风格,他们的诗歌能够激发当代青年的情
感,故尔受到众多年轻读者的喜爱。但由于他们的作品主要是以小册子的形式由私人印刷出版或是在临时出版的杂志上发表,因此影响力不是很大。旧金山诗派,旧金山诗坛在五十年代中、后期更加多样化。在北岸的咖啡店、书店和“公寓”中,人们创作或辩论着文学作品,吟唱诗作对学院式的形式主义深为不满。黑山诗人、垮掉派作家和从东部或西北部来的诗人,
在一个时期里聚在一起,形成了“旧金山的文艺复兴”。安东尼诺斯教士,俗名叫威廉•埃弗森,是多明我会的俗人修士,1912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他按照西班牙的奇异的狂放体和着迷的自白体的传统来写诗,从内心的深处叫喊:“我被烧黑了。”他的早期作品有的象惠特曼和霍普金斯的混合物,是在声音和精神上都歪曲了的自然诗。他杜撰新词,把千百万人说之不停的话粗略加工。在他后来的作品中,如《上帝的歪曲的诗行》(1959)、《神圣的冒险》(1962)、《孤独的玫瑰》(1967)中,则把宗教的内容放在首要地位。
劳伦斯•弗林盖蒂(Lawrence Ferlinghetti, 1919—)出生于纽约,1951年定居在旧金山。通过他的“城市之光书店”出版了许多新作家的作品,包括金斯堡的《嚎叫》,对新的文学运动做出了有力的贡献。弗林盖蒂的诗具有口语化的特点,适合于在咖啡店里朗读,并经常以爵士乐伴奏。他说:“我是用‘开放的形式’的印刷格式去表现说话时的停顿和踌躇,就象我在诗中听到的一样。”他以讽刺的笔调,用象《为促进对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弹劾而设的一次晚宴试描》这样的标题来写诗,针砭时然,具有鲜明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最早的旧金山文艺复兴的其他诗人还有詹姆斯•布劳顿、杰克•斯派赛、马德琳•格里森、罗宾•布莱泽等,但由于新诗人登上了舞台,这个运动逐渐地变为越来越没有一致性了,慢慢地散布到国内各地去。垮掉派和自白派垮掉派垮掉派诗人在时间、地点和诗歌的思想内容上与旧金山诗人不同,但他们在个人之间的友谊、生活作风,对形式主义和中产阶级社会准则的反抗等方面又有共同的立场。艾伦•金斯堡、格雷戈里•科索、杰克•克鲁亚克、威廉•巴勒斯最初是在纽约互相联系的。后来他们出入旧金山,参加里•斯奈德、菲利普•威廉、巴勒斯最初在纽约互相联系的。后来他们出入旧金山,参加加里•斯奈德、菲利普•惠伦和迈克尔•麦克卢尔在那里的诗歌朗诵;他们也在《黑山》评论上发表作品。作为小说家更有名的杰克•克
鲁亚克创造了“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这个名词来形容他的朋友们。有些批评家说这个词来自音乐词汇,与爵士音乐有关;另一些批评家说这个词的意思是“被打垮”,即那些在社会抛弃他们之前就拒绝了社会的人。垮掉派反对循规蹈矩,通常追求真正的自我解放。这些目标导致了他们用麻醉药品进行试验以及对于东方宗教的天真信仰。他们在咖啡馆和其它非正统的地方进行表演,吸引了许多追随者。在诗歌创作方面,他们崇拜以开放风格写作、通常被公认为巨匠的人,如惠特漫和威廉斯。格雷戈里•科索(Gregory Corsu, 1930—)是垮掉派的代表诗人。他出生在纽约,被母亲遗弃后在孤儿院中长大,因此他对教养院和监狱很熟悉。他的作品最初在哈化的《代言人》上发表。他把金斯堡看作最亲密的朋友,

相关话题/美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