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堂精讲(文学考研资料)(37)

本站小编 辅仁网/2017-12-30


(十五)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第二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受新人文主义者白壁德影响较深。他的代表性论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1926年在《晨报副镌》发表,认为中国新文学存在浪漫主义混乱倾向,主张在理性指引下从普遍的人性出发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过《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十六)琦君(1918- ): 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十七)王鼎钧(1925-):山东省临沂县,抗战时期弃学从军,来台后任职于广播公司、电视公司及报社。文学经验长久而丰富,著作等身。现旅居美国,专事写作。作品常以年轻学子为阅读对象,有以作者在抗战时身为《流亡学生》所有的感怀及抱负为题材的小说,也有短篇既励志又抒情的散 文。作品多从现实生活挖掘题材,以高度的想象力,透过带有伤感的笔调,来剖析人心内部无奈的忧郁。
(十八)张晓风1941-):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著作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有一种花,你没有看见,却信它存在。有一种声音,你没有听见,却自知你了解。 生命是一项随时可以中止的契约,爱情在最醇美的时候,却可以跨越生死。
(十九)简媜(1961-):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台大中文系毕业,曾获吴鲁芹散文奖、时报文学奖等。是《台湾文学经典》最年轻的入选者,也是台湾最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著有《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私房书》、《下午茶》、《女儿红》、《胭脂盆地》等十余种散文集。自1985年出版了第一部作品集《水问》至今十多年,十多部作品,不同题材、不同的表现方式。简媜的散文先是试过以典丽繁复的词藻与怦然心动的情怀为青春结集(《水问》);继而转向佛祠,借着翻译佛经所得磨练出一副空灵文字,(《只缘身在此山中》);又化闽南母语于华语写作,量体裁衣打造出贴身贴心的农村风土人情(《月娘照眠床》);下来是《七个季节》;平日写札记的习惯又积压了一本光鲜智慧的《私房书》;同年又出版《浮在空中的鱼群》;喜欢喝茶至想把冻顶乌龙茶列入殉葬清单的地步,就有了《下午茶》;接下来的是《梦游书》和《空灵》;在都市台北住久了,连情书都不要在台北的夜间写,那都会面貌有《胭脂盆地》记录;几千年来,披裹万丈红尘颠踬前行的苦命女人从外到内到底获得多少解放,在简媜看来,女人真正拥有的是她自己的眼泪和经血(《女儿红》);再下来,常常发誓不结婚的简媜在她三十四岁上,三个月内不仅披上新娘喜衫还当上了准妈妈,于是当职母亲作牛作马忙里偷笔,找回自我与家庭角色的弹性空间,有了《顽童小番茄》和《红婴仔》。发掘出千百年来"风萧萧兮易水寒"的人母命劫,这时期的简媜于刚毅灵诡之外多了一份爽利的杀伐之气。读者全程跟下来,也是从苏州园林、桃花源一路逛到夜市、产房、婴儿床。 文字之于女人,常常是自迷自误的陷阱,又是浮华的云裳羽衣可作遮丑媚人之用。于是,文字常常被女人充当戏剧的幻影术,一不留神戏里戏外全成真的了。
在华语女性文学中,简媜是为数不多的自觉者,走的路子是潜入内在去揪出瘀伤与痛楚,自疗,做自己的主人。读这类女作家的作品,你不必想像她的花边新闻,因为她不是那种因为迷恋葬礼的华丽哭着喊着舍生求死的闹剧主角,其作品字里行间已是内容形式的丰丰富富。这让人想起三十年代的萧红,魅力的文字出自魅力的性情以及执迷不悔的灵魂战斗。用简媜自己的话说,她是与这世界有时差的人,属于“宿罪族裔”,“通常拥有禀赋与能量,能轻易获得同侪企求之物,却不易被窄化的体制收编、把灵魂缴交国库……如此意兴风发,宛若骄子,然而一旦碰触生命议题,又比他人痛楚百倍;他们原应利用禀赋搜寻生命意义,可是那一分资质却更优先地洞悉虚幻。”
(二十)于右任:于右任,国民党元老,诗人,书法大师。
  国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唯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敢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壬子元日
不信青春唤不回,
不容青史尽成灰。
低徊海上成功宴,
万里江山酒一杯。
三、通俗小说
(一)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在探问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代表性作家是琼瑶。
琼瑶:以情爱为小说的主题,人物具有理想化色彩,情节模式化“一见钟情-情爱曲折-有情人终成眷属”(“钟情-遇阻-冲突-回归-团员”),语言流畅典雅,常常把古典诗词入小说,具有古色古香的诗意。
弊端是模式化、理想化、表现生活肤浅化。
(二)武侠小说
古龙:小说具有现代意识,重侠轻武;通过武侠小说表现现代人的理念和感受;文体上创新,注重小说的悬念与推理。
(三)历史小说
高阳:小说情节结构宏伟,历史事件真实具体、社会生活广阔、意识情感丰富,具有鲜明的史诗风格。生活化、世俗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现代内涵。
 
第十四章  香港文学述评
一、香港文学概述
虽然香港在近代沦为殖民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影响香港的主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
(一)20、30年代的香港文学
五四新文学对香港影响甚微。
20年代,现代香港文学逐步发生。1928年香港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培植了香港第一批新文学作者;1929年,香港第一个文学社团“岛上社”成立,有力推动了新文学在香港的发展。
30年代,是香港新文学的勃兴时期。新文学刊物大量涌现,大量新文学作品发表,初步显示了香港新文学的成就。重要的刊物有《红豆》,重要的作家有侣伦等。
(二)抗战时期的香港文学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一些内地文化人士避战乱南迁至港,如巴金、茅盾、戴望舒、萧红、端木蕻良、叶灵凤、施蜇村、夏衍、林语堂、萧乾、郁达夫、巴人、陈残云等。南来作家对香港的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使香港的新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这些作家写于香港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茅盾的《腐蚀》、萧红的《呼兰河传》、端木蕻良的《大时代》、夏衍的《春寒》等;中篇小说有许地山的《玉官》;短篇小说有萧红的《后花园》、《小城三月》等;散文有茅盾的《劫后拾遗》、楼适夷的《香港的忧郁》等;诗歌有戴望舒《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袁水拍的《后街》等。
(三)战后香港文学
1941年香港沦陷,南来作家大多撤回内地,香港文学处于凋零时期。1945年日本投降后,香港文学逐渐复苏。从1946年夏天开始,由于蒋介石发动内战,残酷镇压民主运动,大批作家为了躲避战火,再次来到香港。如郭沫若、茅盾、夏衍、叶圣陶、郑振铎、冯乃超、臧克家、欧阳予倩、陈残云、胡风、孟超、聂绀弩、秦牧、廖沫沙、吴祖光、端木蕻良等。他们从事创作,创办报刊,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郭沫若的《洪波曲》、茅盾的《锻炼》、黄谷柳的《虾球传》、聂绀弩的《天亮了》;诗歌有邹荻帆的《浅水湾》等。
《虾球传》描绘了动荡时期的社会风俗画,具有香港特色而倍受好评。
(四)50、60年代的香港文学
建国后,南来作家大部分返回大陆参加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同时,一批对新中国政权持有异议和疑虑的右翼文化人士从内地到港,他们鼓吹“反共”文学。50年代的香港文学笼罩着浓厚的政治意识,作品大多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但占主流的还是南来作家,尤其是张爱玲的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同时,香港本土作家逐渐成熟,成为香港文学的一支生力军。
5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文学在香港兴起。影响最大的是刘以鬯,出版了中国第一部长篇意识流小说《酒徒》。
这一时期,通俗文学也开始勃兴,香港工业化带来了文化工业和较为成熟的市民阶层,为通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主要以武侠和言情小说为主,旁及历史小说、科幻小说和专栏杂文。
武侠小说:1954年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开启了香港现代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其代表作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大多以史实为据,尤其偏爱民族冲突、朝代更替之际的风云变幻和人事沧桑。作品透露出浓郁诗词气息,具有书卷气。
金庸被成为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武侠小说的泰斗。他的小说受到各阶层人士的喜爱,广为传读,金庸成为20世纪知名度很高的华文作家。
言情小说:如依达、亦舒、岑凯伦等的言情小说创作。
(五)70年代后的香港文学
70年代后,香港文学步入繁荣时期,小说、散文、诗歌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言情小说继续走红。反映香港“九七”回归的创作大量出现。
二、主要作家介绍
(一)金庸(1924.2-): 原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一望族——查氏家族。1932年查良镛八岁,读到第一本武侠小说《荒江女侠》,此后对武侠小说日渐着迷。1939年查良镛十五岁,读初中三年级。与同学一起编写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出版后,不单畅销浙南,还远销到江西、福建等省。这是此类书籍在中国首次出版,也是查良镛出版的第一本书。1941年查良镛十七岁,就读浙江省立联合高中。因战事,其间查良镛随学校辗转余杭、临安、丽水等地,一度只能靠政府发给的公费度日,穿草鞋、受军训、四处颠沛。同年,查良镛因在学校壁报撰写《阿丽斯漫游记》一文讽刺校训主任,而被校方开除。1944年考入当时设于重庆的中央政治学校外交系,立志将来做个外交官。但当年,查良镛因对当时横行校园的国民党职业学生不满,向校方投诉,结果被勒令退学。退学后,查良镛通过任中央图书馆长的表兄,在图书馆阅览组挂了个职衔。这期间,查良镛在图书馆借工作之便大量读书,尤其细读了英文原著司各特小说《撒克逊劫后英雄传》,以及大仲马的《隐侠记》、《基度山伯爵》等,对日后的武侠小说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1945年抗战胜利。查良镛随家人返回家乡。随后,查良镛去了杭州,在当地的《东南日报》作外勤记者。1946年查良镛辞去《东南日报》工作,转去上海,进入上海东吴法学院插班修习国际法。同年秋天,上海《大公报》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三名国际电讯翻译,查良镛在3000多名应聘者中,最终以出众的才华被录取。1948年3月15日《大公报》香港版复刊,查良镛被调派香港。时年24岁。1949年11月,查良镛在《大公报》发表长文《从国际法论中国人民在海外的产权》。这是他发表的第一篇国际法论文,此后又不断有此类文章发表,并引起当时在东京的中国国际法权威人士梅汝璈赏识。1950年应梅汝璈之约查良镛北上赴京到外交部求职,但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并因此行导致第一次婚姻破裂。回到香港后,查良镛重入《大公报》,几乎被拒之门外。1952年《新晚报》复刊,查良镛转去《新晚报》编副刊,并以姚馥兰和林欢的笔名在《下午茶座》撰写影评;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在《新晚报》,与同为副刊编辑的梁羽生成为好友,时常在一起下围棋;又因共同喜欢武侠小说而颇有共同语言。
1955年因罗孚举荐,开始写武侠小说。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连载,1956年《碧血剑》开始连载。10月与梁羽生、白剑堂主在《大公报》开辟《三剑楼随笔》专栏。1957年查良镛辞去《大公报》职务,进入长城电影制片公司。同时写作《雪山飞狐》。之后写《射雕英雄传》,引起轰动。1958年入长城电影公司后,以林欢为笔名写出《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有女怀春》、《午夜琴声》等剧本。同年与程步高合导了《有女怀春》。1959年与胡小峰合导《王老虎抢亲》。同年,退出长城,自立门户,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伙共同创办报纸。5月20日,《明报》创刊。《神雕侠侣》在《明报》连载。同时,为《武侠与历史》杂志撰写《飞狐外传》1961年 7月6日,《倚天屠龙记》开始在《明报》连载。同时,又连载《白马啸西风》。1962年 《明报》因大量客观报导“逃亡潮”而名声大噪,发行量大增。 1963年 9月3日,《天龙八部》开始在《明报》连载。 1964年 10月至11月,与《大公报》展开一系列笔战。 1965年5月至6月,赴欧洲漫游,《天龙八部》由好友倪匡代笔。年底创办《明报月刊》。 1966年 发表一系列分析“文革”的社评。 1967年 香港爆发“六七暴动”。金庸因支持港府严厉镇压“暴动”,和《明报》成为左派分子重点袭击目标。同年,分别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创办《新明日报》。后双创办《明报周刊》。同年创作《笑傲江湖》。 1969年 创作《鹿鼎记》。 1972年 《鹿鼎记》连载完毕,宣布封笔。 1973年 4月,以《明报》记者身份赴台湾做为期10天的访问。6月,在《明报》连载数万字的《在台所见所闻 所思》,引起广泛关注。 1979年 9月,台湾远景出版社正式出版《金庸作品集》。 1980年广州《武林》杂志连载《射雕英雄传》,金庸武侠小说首次正式进入大陆。10月,台湾远景出版社社长沈登恩公开征集金学研究稿件。此后,《“金学”研究业书》出版,使金学研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981年 7月,金庸携妻子和一对子女应邀回大陆访问。7月18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金庸一行。 1984年 9月26日,中英双方草签关于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金庸出版了《香港的前途——明报社评之一》一书。10月16日,再次应邀赴京访问,受到胡耀邦接见并与之长谈。 1985年 6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下式成立,金庸被委任为委员。 1986年 4月,被任命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 1988年 11月,金庸的“主流方案”引起轩然大波。金庸连续12天发表题为《平心静气谈政制》的文章,为自己和“主流方案”辩护。 1989年 5月20日,宣布辞去基本法草委,咨委职务。在《明报》创办30周年庆祝茶话会上,宣布不再担任《明报》社长职务,只担任明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1年 金庸与明报企业签订了三年的服务合约,表示最后为明报集团服务三年。12月,与于品海联合宣布:智才管理顾问技术收购明报企业。 1992年 2月,赴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作了题为《香港和中国:1997年及其后五年》的演讲。12月,回家乡寻师访友,并为嘉庆市捐建金庸图书馆。 1993年 发表题为《功能选举的突变》的长文,抨击彭定康的政改方案。3月18日,应邀赴京访问。江泽民会见金庸,与之长谈。4月1日,宣布辞去明报企业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职务,改任名誉主席。次日发表《第三个和第四个理想》一文,作有关退休的解释。 1994年 1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金庸武侠小说第一部英译本。3月,北京三联书店隆重推出《金庸作品集》简体字版。8月,由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青年教授王一川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一书中,金庸排在鲁迅,沈从文,巴金之后,列第四位。 10月,北京大学授予金庸名誉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召开了“金庸小说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国际学术会议,1999年6月,金庸被聘为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1999年底,人民文学出版社,香港《亚洲周刊》、《国际文化专刊》个举办了一次“世纪百部文学经典”评选活动,金庸各有两不作品入选前五十名。有人将金庸作品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金庸的通俗武侠小说大有被纯文学招安的态势。
 12月,第一部关于金庸的传记《文坛侠圣——金庸传》由远景出版社,明报出版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分别在台湾,香港,大陆同时出版发行。1980年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在广州《武林》杂志连载,标志这金庸武侠小说进入解禁后的大陆文坛。据不完全统计,金庸的小说正版出版已愈亿册。主要作品:《书剑恩愁录》、《碧血剑》、《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等。
小说特点:
1、博大精深、丰富宏阔的文化内涵。涉及中国的哲学、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数学、医农、技术各方面,其取材之博,场面之大,描写之精,刻划之深,为中国历代小说中所罕见。
2、现代意识。否定了传统武侠小说的“快意恩仇”在小说中渗入了民族观念、个性解放和独立精神,呈现出个性主义色彩。对传统武侠小说的超越。采用武侠小说这种通俗的形式,引发对历史、文化、人情、人性的深刻探索与思考。
3、通俗的形式下蕴涵的严肃而深刻的主题。他的小说成功地探讨了人性的各个方面,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人性的优点和弱点;他的小说,把佛家 、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熔于一炉,时时体现出对生活于苦难之中的芸芸众生的大悲悯,大超度;他的小说,悲天悯人,劝人为善,劝人爱国爱民,和平相处,劝人胸襟开阔,发愤图强,劝人行侠仗义,抑恶扬善,读金庸的小说,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从而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 
4、丰富的人物画廊。传统武侠小说以情节的传奇性取胜,精神则重视对人物的塑造和表现,呈现出典型而复杂的人物群像。
5、优美而自然语言,介乎文白之间而又能雅俗共赏,富于表现力、节奏感和音乐感。继承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现代小说的精萃,充分发挥汉语的特长,其文笔之精练老到,足以为现代中文作家之典范。 
6、巧夺天工情节和构思。集正史与民间传说于一书,曲折复杂而又井井有条,天衣无缝。因此他的小说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国人无贵无贱,无长无幼,皆可读其书,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还创造了一些感人至深 的光辉人物形象,成为许多中国年轻人心中的楷模。
局限:主题较单一,以侠赋义;结构、语言、人物形象程式化;故事神话化、童话化。 
王朔的批评:“以道德的名义杀人,在弘发的幌子下诲淫诲盗”,侠和匪无异,只是谋得了假道德和伪正义的虎皮而已。人物狭隘粗野,好像机器人作业。不合理的事情跟着情节硬干。情节重复,行文罗嗦,永远一见面就打架,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乱的深仇大恨,故事情节以此为推动。“写小说能犯的臭全犯了”。
王朔把金庸小说,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并称为“四大俗”。读金庸小说是“做一把文字头部按摩”。
(二)徐訏:代表作《鬼恋》、《江湖行》等。1943年被出版局称为徐訏年。
(三)刘以鬯(1918-):原名刘同绎。主要以反传统而著称,小说被称为实验小说。1963年出版的《酒徒》是中国第一部意识流长篇小说。

 


相关话题/中国现当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