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专硕原版真题解析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06

分版块解析

一、新闻传播学理论与网络传播

和很多学校一样,暨大的题目也不怎么把传播学理论和新闻学理论分得非常清楚,就更别提网络传播相关的考点了。所以我把它们放在了同一个子目录下面。其实图中最后一个有关于广播电视媒体舆论监督的论述题,也可以归为这一类。

(一)基础理论

1.焦点小组访谈法

这是传播研究方法当中很重要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属于传播学理论的知识点,北大、北邮、川大、中传等多个学校都曾考过,个人感觉已经是诸多方法中出镜率最高的一个。答题要点:定义、特点、目的及起源。

2.问《人民的名义》主要内容

这是一个送分题,来自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最著名的伊里调查。在这项研究中得出了哪些理论假说,你还记得吗?答题要点:出处(人物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

3.有闻必录

报考暨大的同学,在复习时可以参考蔡铭泽老师的《新闻传播学》,这本书最新的版本是2014年的第四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在2017年的真题里面,那道5分的名词解释“有闻必录”就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第七章,第163页)。“有闻必录”就是讲的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观点,除了阐述该观点的主要内容而外,最好表个态。蔡老师书上就写道:在新闻真实性的问题上不宜提倡“有闻必录”。

4.问西方自律运动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影响

这道题同样也可以在《新闻传播学》一书中找到答案,在第九章。如果你背得好,直接用书上的原话作答案也可以。当然,必须得删减一些。

小结:在2017年暨大专硕的真题中,基础知识点是非常基础了,都是书上有的东西。

 · · · · · · ·

(二)网络传播

现在基本上每家学校都会考网络传播方面的内容,其实这也是经典的传播学理论与互联网发展的实际状况结合会产生的现实问题。因此,没有一定的理论底子,是很难做好这类我们认为很开放很灵活的问题的。

1.问社交媒体对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影响

这道题要求结合实际案例,说实话,你不举个例子,这个问题真的说不清楚。答题要点:先交代何为社交媒体,然后通过社交媒体的主要特征,逐点论证它在新闻的生产环节、传播环节带来的影响。可以用到的逻辑维度是我在课上讲过的要素分析法,上一次真题解锁也简单讲过,不知道的可以去翻翻历史记录。总的来说,这个题算是简单的。

2.问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想法

这个题有一小段材料,审题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材料有些东西是可以拿出来用的,比如作为论据。要做好这个题,不能急,得抽丝剥茧,问自己到底用什么角度。WHAT?WHY?HOW?还是它们的合理组合呢?你可以讲原因+现状,也可以讲现状+对策,还可以单就其中一点去分析。题不难,难的是自己脑子混乱,什么都想说,什么都说不清。

3.问虚假信息传播的新特点和危害

跟上一题一样,这个题也有一小段材料。审题难度非常低,关键词就是虚假信息,答题的落脚点就是讲特点和危害。想要提升答案X格,可以在结尾处简单说说对策或反思一下。可以用到的理论主要是新闻理论。

小结:这类题看上去张牙舞爪的,其实都很简单。只要思路清晰,不怕写不出个有理有据的答案。对了,网络传播和理论知识,是需要阅读很多论文的哦!而且可以说是无固定教材,复习起来是最麻烦的。如果你是19考生,请记得先看理论再看历史和业务。

二、中外新闻史

报刊、人物(含思想活动)、事件、意义,是新闻史钟爱的考点。其中,最怕的是背报刊和人物的年份与各种细节,而最难的就是考“大问题”,尤其是那种一个小节的标题就拿出来作一个题目的,有些让人防不胜防。

(一)中新史

1.《广州纪录报》

这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纸。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把它的地位、人物说出来,时间能记住是最好的。然后说一下它的创办经历或大事记,外加影响或意义,即可。报刊类的题目,尤其要注意“第一份”。

2.问王韬的的新闻思想及其影响

和上一题一样,时间、大事记最好要能够写出来。王韬的新闻思想在教材上已经是分条总结好的,考的就是你记性好不好。此类题目无技术含量。

3.问建国初期我国新闻界学习苏联的经历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新闻理论开头的地方讲的内容,结果考的是新闻史,其实就是新闻学的历史。答案在丁淦林老师的《中国新闻事业史》当中找得到原文。

 · · · · · · ·

(二)外新史

1.《绅士杂志》

这是英国第一份综合性杂志,创刊于1731年,直到1914年。所以,外新史里面也要注意那些“第一份”的报刊。

2.NHK

这个不难吧,日本广播协会,曾经多个学校都考过它。日本的媒体里面,它是最重要的,没有之一。

3.问美国的“新式新闻事业”

这个题看起来像外新史,但内容又基本上是新闻理论。所以没有见过背过的就很惨。new journalism,许多教材都没怎么详细讲,多是合着新闻专业主义一起在说的。至19世纪末期,以《纽约世界报》为代表的美国大众化报刊已达百万份发行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时期,美国报业巨人约瑟夫·普利策发起的“新式新闻事业”开启了“独立服务于公众”的先河,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媒体的圣洁使命。这一时期也是美国由“镀金时代”迈向“进步时代”的过渡时期:一方面,经济发展飞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另一方面,由资本原始积累所造成的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童工、黑社会、血汗工厂、官员贪腐等问题触目惊心。

小结:暨大考历史的题不算少,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所以,在最后两周多的时间里,记得随时翻看历史,最好是拿着教材看原文。

三、业务(实务)

对于业务的考查,暨大算是很庞杂的了。有广播电视学、广告(含策划、品牌、公关)这些我们称之为传播业务的内容,还有很传统的项目:新闻采写编评。并且在最后一个实务选做题里面,总有一个分值特别高的策划题,让你写脚本啊、文案啊之类的,对跨考生来讲真的很容易打脑壳。

(一)新闻业务

1.评论

除了一个看材料写评论的业务题之外,还考了一个简答题,问的是新闻评论如何彰显理性的力量,价值10分。初看此题,一脸懵逼。怎么彰显?理性表达本就是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是吧。而且很多个版本的参考书里面都没有直接的答案,所以呢,你可以从选题和写作两大环节入手。其中,讲评论选题时,可以带着说一下评论的特点;讲写作时,可以拆解去讲立论啊、论证啊等等小点。注意别答太长了,它只有10分而已。

2.采写

新闻采访与写作,有的学校是分开给参考书的,有的学校则是一本书都会讲到。其实我觉得新闻采写是新闻业务里面最麻烦的一个小科目。因为它除了包括消息改写这种业务大题,还有许许多多的概念都很重要,比方说新闻点和揭丑报道。新闻点其实就是新闻由头,也就是“新闻由头”或者叫“新闻根据”、“新闻依据”。在暨大没有怎么考的报道策划中,其实也有这个考点。而揭丑报道,会使人联想到扒粪运动,如果要解释它,其实也就是调查性报道,通过媒体记者独立、深入的调查而获得相关新闻线索和材料,并往往以揭露内幕和揭发犯罪的面目出现。

另外,还有几个简答和论述题,问了新闻报道中数字的运用技巧、采访是倾听的艺术、新闻工作者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也都是比较基础的题目,这里不再赘述了。

3.编辑

2017年只考了一个“版面强势”,算是很温柔的了。这个概念指的是版面具有的能够吸引读者注意的特性。一个读者阅读报纸的时候,对每个版面及每个版面的各个局部的注意是不同的,因而形成不同的版面强势。

 · · · · · · ·

(二)传播业务

1.广告方面

去年出现了3个名词解释,分别是悬浮广告、广告口号、品牌形象。我估计最不好写的,是悬浮广告,所以这里多说两句。这个悬浮广告(Floating ad),又称悬停广告,漂浮式广告。一般是指在网民拖动滚动条时,广告可以跟着移动,确保浏览过程中全程可见的一种广告形式。另外两个名词自己做,都不难。

简答题里面,问了一个广告文案的结构和功能(是送分题无误了),问了一个5S(这就是危机公关里面那个5S原则),还问了个创意简报的基本内容(创意简报是对广告信息策略中制定的目标对象、诉求对象、诉求重点和广告格调内容归纳整理后的文字阐述,形成规范文本,用于指导创意人员工作。创意简报有时候会包含营销背景、市场和竞争者分析、品牌描述等内容,帮助创意人员获得更多信息,了解全局。)。此外,还结合热点考了个AR技术在广告营销中的应用价值(第19期真题解锁讲过这个题)、“网红”为广告传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类似于AR那道题)。

小结一下:暨大的传播业务,非常明显是侧重于广告策划、品牌、公关来考的。在官方没有给出参考书的情况下,口口相传的书单里,广告方面的教材都有三四本。其实,不必担心复习不完,因为广告学的重点不多,当然,我也知道各位的痛点是怕它考得太分散,就必须全都复习了,哎。

 · · · · · · ·

(二)广播电视

1.电视批评

电视批评是以对电视节目的赏析为基础,以相关理论为指导,以各种具体的电视节目、电视现象、电视理念、电视创作者等为对象的旨在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研究活动。说实话,很多开设了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校,都容易问这个问题。所以,背起来吧。

2.问视听语言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

就算你没有背过这个考点,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是可以“编”出一篇答案来的。可以从试听语言的特征来回答这个题,也可以把视和听分开了来讲(有点接近符号学)。

3.问广电节目如何处理好借鉴传承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这是一个要求结合实例的论述题,价值25分。如果是我来考,我觉得这个题比上一个题更容易得分。因为例子很好举呀。比方说近年火热的真人秀节目,大都是购买国外的版权然后采取一些本土化策略来运作的。其实解决这组关系矛盾的核心,很简单:兼顾。

4.问当下广播电视媒体舆论监督弱化的原因及其对策

拿到卷子时,我很想把这个题归为第一部分,也就是理论和网络传播那一块儿。因为有个超级重要的考点:舆论监督。但最终还是放在了这里,因为这个问的前置条件非常重要:广播电视媒体。为什么会弱化?是它自己变弱了吗?还是相对而言呢?我认为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互联网的崛起。一方面是舆论往线上走了,另一方面是传统媒体本身就不得不转型融合。所以,接下来的思路,你自己动笔吧!


相关话题/新闻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