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既研究动物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
2. 学科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间、边缘学科
3. 人的心理可划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人格
4.
心理现象 |
心理过程 |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
个性心理(个体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特征) |
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
|
关系 |
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
|
心理状态是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是联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过渡阶段 |
5.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6.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运动神经元(传出)、中间神经元(联络):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组成,刺激传导顺序: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下一个神经元。
神经系统 |
外周神经系统 |
解剖 |
12对脑神经(有感觉、运动、混合神经)和31对脊神经(分管颈部以下身体相关部位的感觉和运动) |
||
功能 |
躯体神经系统 |
到达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 |
|||
自主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 |
拮抗作用,支配内脏器官,与情绪有关。一般不受意识支配(训练可稍条件) |
||||
分为:交感神经(兴奋,调动能量)副交感神经(冷静,维持机能平衡) |
|||||
中枢神经系统 |
脊髓 |
脊髓灰质、脊髓白质 |
|||
延髓:生命中枢 |
|||||
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部位,传递消息,膝跳反射 |
|||||
脑 |
脑干 (与脊髓连接,最古老) |
中脑、桥脑、延脑、脑干网状结构 |
|||
间脑 (脑干上,脑半球覆盖) |
丘脑 |
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中枢 |
|||
上丘脑 |
嗅觉和某些激素调节 |
||||
下丘脑 |
自主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下的重要神经中枢,调节内脏系统活动 |
||||
底丘脑 |
调节肌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 |
||||
小脑(延脑桥脑后) |
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 |
||||
大脑(端脑) 胼胝体连接两半球 |
额叶(前回、运动)顶叶(后回、感觉)颞叶(听觉功能)枕叶(枕极、视觉) |
||||
大脑皮层的高度发达是人脑的主要特征。发育缓慢为沟,较快为回。 |
7.
反射 |
无条件反射 |
先天、无意识本能行为 |
条件反射(信号反射) |
后天经过学习,有意识学习得来的知识、技能、经验 |
|
大脑皮层的功能(巴普洛夫) |
第一信号系统 |
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望梅生津、人和动物都有 |
第二信号系统 |
词语作为条件刺激,人类特有 |
8.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 |
|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同时性、继时性) |
负诱导:兴奋引起或加强抑制(通宵打游戏致第二天无精打采:相继负诱导) 正诱导:抑制引起或加强兴奋(睡眠到醒来:相继正诱导) |
9.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
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 |
狼孩表明社会存在是人的心理内容的决定部分 |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
|
|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
主观性:人心不同 能动性:主动 |
10.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历史背景 |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
|
历史渊源 |
1 理论基础:近代哲学思潮,特别是唯理论和经验论 2 试验方法:来自于实验生理学 |
|
科学心理学诞生 |
1879年冯特 德国 莱比锡大学 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
心理学脱离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 心理学之父 |
研究原则 |
客观性、发展性、实践性原则 |
|
研究方法 |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 |
|
|
1.感知觉
感 觉 |
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最简单的心理现象。认识的起点。 |
|||||||||||||||||||||||||||||||||
|
||||||||||||||||||||||||||||||||||
知 觉 |
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又叫“思维的知觉”。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
|
||||||||||||||||||||||||||||||||||
感知觉的关系 |
||||||||||||||||||||||||||||||||||
感觉的规律 |
|
|||||||||||||||||||||||||||||||||
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
|
||||||||||||||||||||||||||||||||||
知觉的规律 |
选择性——选为知觉内容的事物称为对象,衬托对象的事物称为背景。对象知觉的格外清晰,而背景则知觉的比较模糊。 转换条件:客观事物发生变化;知觉者的经验、目的、兴趣等 影响因素:(1)客观方面: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差异律;活动律;新颖性;组合律(2)主观方面: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个人的动机、需要、兴趣、定势、情绪状态等 |
|||||||||||||||||||||||||||||||||
理解性——用过去的经验对知觉到的外在物体讲行解释,并用词揭示出来。 |
||||||||||||||||||||||||||||||||||
整体性——把物体的各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影响因素:(1)知觉对象的特点(2)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人的面部特征)(3)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4)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知识和经验 |
||||||||||||||||||||||||||||||||||
恒常性——条件发生变化,但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包括大小、形状、颜色、明度、声音等。 |
2.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遵循感知规律,开展直观教学 |
|
2.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 |
观察的品质:目的性、精确性、全面性、深刻性 |
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乏精确性;缺乏顺序性;缺乏深刻性 高中生:具有明确目的性;持久性明显发展;精确性提高;概括性增强 |
|
培养: |
3.学生感知觉的发展:6岁后出现颜色爱好的性别差异;中学生视觉敏感发展到一生中最高水平。
4.记忆
定义 |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是人的心理过程在时间上的持续。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活动。 |
||||||
品质 |
指记忆能力的好坏 敏捷性:速度、效率 持久性:保持 准确性:正确、精确 准备性:提取和应用 |
||||||
分类 |
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 |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1秒内,容量较大,事物形象 短时记忆:1分内,7±2,听觉,形象记忆 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无限,语义或形象 |
|||||
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 |
形象记忆(表象形式;视觉记忆、听觉记忆为主)、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语词一逻辑记忆)、动作记忆(运动记忆) |
||||||
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 |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
||||||
根据信息加工和储存的内容不同 |
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 |
||||||
过程 |
识记 |
分类 |
根据有无目的性:无意识记(没有目的、不需意志努力)、有意识记(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
||||
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不同 |
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多次重复、死记硬背 必要性 |
||||||
意义识记(理解记忆、逻辑记忆):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已有知识经验 (谐音记忆Π)意义识记的效果在全面性、准确性、巩固性或速度方法都由于机械识记 |
|||||||
规律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
识记的目的与任务;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活动任务的性质;材料的数量和性质;识记的方法(根据对识记材料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整体识记和部分识记【综合识记效果更理想】;根据识记的时间安排,分为集中识记和分散识记【分散识记效果优于集中识记】) |
||||||
保持 |
保持的规律:量:(1)遗忘(2)记忆恢复(记忆回涨):儿童和不完全学习 质:(1)不重要的细节消失,主要内容和显著特征保持(2)某些特点和线索被有选择地保留,并加工为更易理解的事物 |
||||||
遗忘 |
不能回忆或再认、错误的回忆或再认;不说信息完全丧失,而是提取不出或提取错误(信息加工理论) |
||||||
规律 |
【德】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1)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遗忘慢(2)数量多的材料遗忘快(3)两种相似材料,前后间隔时间短,容易相互干扰造成遗忘(4)学习程度不够的材料易遗忘 |
||||||
影响因素 |
1学习材料的性质(材料的种类、长度、难度、意义性) 2系列位置效应(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3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过度学习;150%) 4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5识记的方法 6时间因素 7情绪和动机 |
||||||
原因 |
1消退说:得不到强化致消退 2干扰说: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3压抑(动机)说:弗洛伊德 情绪紧张引起遗忘(考试) 4提取失败说:舌尖现象、话到嘴边现象 5同化说(认知结构说)奥苏贝尔 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积极/消极的遗忘 |
||||||
复习 |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7掌握复习的量 |
||||||
再现(再认或回忆) |
再认: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是记忆的初级表现形式。 |
||||||
回忆:过去经历的事物不在面前,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是心理过程;是记忆的最高表现 |
|||||||
回忆的条件(影响追忆的因素): 1是否有正确的中介联想:接近律、相似律、对比律、因果律 2是否有平静的情绪状态 |
|||||||
追忆: |
|||||||
5.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依据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 |
合理安排教学 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 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 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 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其记忆能力 |
2依据记忆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
复习时机 复习方法 复习次数 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 注意用脑卫生 |
6.学生记忆的发展
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
1从无意记忆为主转变为有意记忆为主,是小学生记忆质的发展的第一个特点 2从机械记忆为主向意义记忆为主过渡,是小学生记忆质的发展的第二个特点 3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逻辑记忆的方向发展,是小学生记忆质的发展的第三个特点(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 |
中学生记忆的发展 |
高中生处于记忆发展的黄金时代 有意记忆 理解记忆 抽象记忆 |
6表象
定义 |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
分类 |
根据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划分: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 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划分:记忆表象(即表象,较模糊、暗淡、片段、不稳定)和想象表象(即想象) |
特征 |
直观性 概括性 可操作性:库珀和谢帕德 心理旋转试验 |
7.想象
定义 |
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属于思维范畴。 |
|||
分类 |
根据想象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划分 |
有意想象(随意想象):有目的、自觉 |
根据创造程度不同: 再造想象: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对应的新形象 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综独立地创造新形象 【幻想(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可实现的叫理想;不可实现的叫空想;科学幻想)】 |
再造想象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和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强烈的创造愿望;丰富的表象储备;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原型启发;积极的思维活动;灵感 |
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无目的、不自觉 白日梦;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表现 |
||||
加工方式 |
(1)黏合(2)夸张(3)拟人化(4)典型化 |
|||
功能 |
(1)预见(2)补充(3)替代(4)调节 |
|||
品质 |
(1)主动性(2)丰富性(3)生动性(4)现实性(5)新颖性(6)深刻性 |
8.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P292
(1)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四引导、一注意、一结合
9.言语
语言和言语 |
语言是符号系统、思维和交际的工具、社会现象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心理现象 词 |
||
特点 |
(1)目的性(2)开放性(3)规则性(4)离散性(5)社会性和个体性 |
||
言语分类 形式:听说读写 |
外部言语:交际用 |
口头言语 |
对话言语 |
独白言语:独自进行 报告、演讲 |
|||
书面言语 写文章 |
|||
内部言语:支持思维,不出声,特点——发音器官隐蔽性、缩减性、速度快 默读 |
|||
言语的感知和理解 |
感知: |
||
理解:概念、过程(词、句、文) |
|||
语言获得理论 |
强化说 先天决定论:乔姆斯基 相互作用论 |
10.思维
思维的概念 |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最高级 |
思维的特征 |
间接性:认识没接触的事物、认识不能感知的事物,预见事件 概括性:抽取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得出事物之间内在联系; |
品质 |
(1)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创性与批判性(3)灵活性与敏捷性(4)逻辑性和严谨性(是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集中体现) 培养:用科学的言语 方法,去积极地解决问题 P297 |
分类 |
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的不同:动作思维(三岁前幼儿、聋哑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
根据思维过程是以日常经验还是理论为指导:经验思维、理论思维 |
|
根据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分析思维、直觉思维(敏捷性、直接性、减缩性、突然性、猜测性 灵感) |
|
根据思维的指向性:聚合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汇聚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 |
|
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再造性思维(常规性思维、习惯思维;思维创造水平低)、创造性思维 |
|
【创造性思维】 特征:1新颖独特性(最本质)2是多种思维的结晶,既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核心是发散思维 3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 4灵感状态 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常见的创造性课程:7 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创造技法:1头脑风暴法(奥斯本) 2系统探求法(5W2H) 3联想类比法 4组合创新法 5对立思考法 6转换思考法 7检查单法(创造技法之母 奥斯本) 戴维斯与豪特曼创造力训练法 |
|
基本形式 |
概念、判断、推理(归纳、演绎) |
一般过程 |
分析与综合(基本过程)、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
学生思维的发展 |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关键年龄:小学四年级 10~11岁) |
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 |
11.概念
概念 |
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并以词来标示和记载。既是产物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
|
每一个概念都有内涵(本质属性)和外延(范围),且两者是反变的关系 概念是有层次的 |
||
种类 |
||
结构 |
概念名称、概念定义、概念属性、概念例证 |
|
概念学习过程 |
概念的获得 |
概念形成:抽象化→类化→辨别 发现学习是概念形成的主要方式 概念同化:接受学习是概念同化的主要方式 |
概念的运用 |
||
概念的形成(掌握) |
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
|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提供概念范例,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适当运用比较 4突出有关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和强度,正确而充分地使用“变式” |
||
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 |
(1)学习者的形式推理能力(2)学习者的先前知识经验(强度、一致性、坚信度)(3)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4)学习者的动机,对知识、学校的态度 |
12.注意
定义 |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
|
特点 |
指向性、集中性 |
|
功能 |
选择;跟踪和保持;调节和监督 |
|
分类 |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分为: |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无目的、无意志努力;注意的初级形式;人和动物 |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目的、需意志努力;高级形式;人特有 |
||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有目的、无需意志努力;特殊形式 形成条件:对活动的浓厚兴趣;活动的自动化 |
||
规律 |
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
|
注意产生和维持的条件: 1.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1)客观条件:刺激物强度;对比;活动和变化;新异性(2)主观:当时的需要;当时的情绪;当时的需要;个体知识经验 2.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合理组织活动(3)间接兴趣(4)排除内外因素干扰 |
||
品质 |
稳定性:起伏、分散(无关) |
|
广度:与紧张度呈反变 简单任务下,注意广度是7±2 |
||
分配:指向不同对象 条件:(1)同时进行两种活动,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熟练(3)几种不同活动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
||
转移:主动 |
||
学生 |
小学生: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变主动 注意稳定性:(1)5-7岁 15分钟; 7-10岁 20分钟; 10-12岁 25分钟; 12岁以后30分钟 (2)女生高于男生 |
|
中学生:有意注意;深化;个体差异 |
||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4)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
13.情绪和情感
概念 |
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1.以人的需要为中介。2.主观感受、内心体验。3.外部表现形式:表情。4.会引起一定的生理变化:内分泌腺 |
|
联系 |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
|
区别 |
情绪是过程,生理需要,人物都有,原始的、低级的,情景性、易变性,冲动性、外部表现 |
|
情感指内容,社会需要,人有,后继的、高级的,稳定性、持久性,内隐、深沉 |
||
情绪分类 |
从生物进化角度: |
基本情绪(原始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
复合情绪:敌意(愤怒、厌恶、轻蔑)、焦虑(恐惧、内疚、愤怒)等 |
||
从情绪状态角度: (强度和持续性、紧张度) |
心境(心情):微弱、持久、弥漫,重要意义的事件引起 |
|
激情:强烈、爆发式,时短,重大、突如其来的事件或意向冲突引起(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激情状态,也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
||
应激:意外或危险时出现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应激源(躯体性、心理社会性);应激反应含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强烈和持久会损害工作效能,造成对疾病或障碍的易感状态,在其他的共同作用下使人患病 |
||
情感分类 |
高级情感(情感的社会内容) |
道德感(道德标准的主观体验)、美感(情感体验,主客观对立统一)、理智感(智力活动产生、好奇心) |
功能 |
适应(婴儿交流)、动机(内驱力、认识活动)、组织(促进、破坏)、信号(表情,微笑友好,早于言语)、健康(一个小丑进城)、感染(共鸣、移情) |
|
变化维度 |
动力性(增力-减力)、激动度(激动-平静)、强度(强-弱)、紧张度(紧张-轻松) 体现了“两极性” |
|
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
(1)认识过程是情绪和情感的基础,并引导情绪和情感的发生(2)情绪和情感伴随着认识活动的发展而发展(3)情绪和情感反过来对认识过程起调节作用 |
|
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 |
表情:包括面部表情(鉴别标志)、姿态表情、语调表情;有先天人类共有的、多是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 |
|
自我防御机制(弗洛伊德) |
(1)否认(2)压抑(3)合理化(文饰)(酸葡萄、甜柠檬)(4)移置(5)投射(6)反向形成(7)退行(8)过度代偿(过度补偿)(9)抵消(10)升华(11)幽默(12)认同 |
|
良好情绪的标准 |
(1)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3)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4)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
|
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 |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调整认知)(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认知调节法 埃利斯 情绪的ABC理论 合理宣泄(自我排解)意志调节 转移注意幽默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
|
中学生情绪的发展 |
初中生 |
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 (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2)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
高中生 |
情绪的延续性、丰富性、特异性、情绪体验的深刻性、情绪体验更加细腻 |
|
中学生情感的发展 |
初中生 |
自我意识增强,自尊的需要迫切;情感有文饰、内隐和曲折性;情感容易受挫折,忍受能力差 |
高中生 |
情感逐渐由不稳定到稳定;情感丰富多彩,复杂深刻 |
14.意志
概念 |
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
|
特征 |
(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首要特征)(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标去改造世界 (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
|
规律 |
意志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
认识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意志对认识过程具有反作用。 |
意志与情感过程的关系 |
动力、阻力 |
|
意志品质 |
1.自觉性(受暗示性(盲从)和独断性);2.果断性(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小学生三年级高峰后下降,六年级后上升);3.坚韧性又叫毅力或坚持性(动摇性和执拗性);4.自制性又叫自制力或意志力(怯懦和任性) |
|
意志行动 基本阶段 |
准备阶段(采取决定阶段/确定决定阶段):有意识地确立目的,选择行动方案并决策。动机斗争→确定目标→选择行动方法→制定行动计划 动机斗争:双趋冲突(都想要)、双避冲突(都不想要)、趋避冲突(有利有弊)、双重趋避冲突(多个目标,各有利弊) |
|
执行决定阶段:坚定执行计划,克制妨碍的动机和行动、审视计划、修正计划。 是意志行动的中心环节,是意志努力的集中表现 |
||
意志品质的培养 |
7
|
|
挫折 |
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包括挫折情境和挫折感受(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 |
|
成就感与对待 |
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人的抱负水平。个人成就感越强,抱负水平就越高,而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以后的抱负水平。 |
15.需要、动机、兴趣
需要 |
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具有对象性、动力性、社会性。 |
||||||||||||||||
需要的种类 |
产生角度(起源) |
生理性需要(自然需要或生物需要):食、休、求偶; 社会性需要(获得性需要):求知、成就、交往, 人特有,学习得来 |
|||||||||||||||
满足对象 |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
||||||||||||||||
马斯洛需要层析理论 【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
|
||||||||||||||||
动机 |
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
||||||||||||||||
动机的种类 |
按需要的种类 |
生理性动机(内驱力)和社会性动机(兴趣——心理倾向、爱好——行动、交往、成就、权利) |
|||||||||||||||
按动机在活动中作用大小 |
主导性动机、辅助性动机 |
||||||||||||||||
按动机持续时间长短 |
近景性动机、远景性动机 |
||||||||||||||||
|
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定势) |
||||||||||||||||
按动机来源 |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的作用一定要大于外在动机的作用。 |
||||||||||||||||
动机的产生条件 |
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 正诱因、负诱因 |
||||||||||||||||
动机的功能 |
(1)激活(行为从无到有)(2)指向(行为指向具体对象)(3)维持和调节(强化功能) |
||||||||||||||||
兴趣的功能 |
定向、动力 |
||||||||||||||||
兴趣的种类 |
直接兴趣、间接兴趣 |
||||||||||||||||
中心兴趣、广阔兴趣 |
|||||||||||||||||
个体兴趣、情境兴趣 |
|||||||||||||||||
兴趣的品质 |
广度、中心(倾向性)、稳定性、效能 |
||||||||||||||||
兴趣的迁移 |
将学生已有兴趣延伸到相关的事物上,使其对该事物也发生兴趣。条件:(1)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2)教师要寻找到使学生感兴趣的新事物或活动与学生原有兴趣的相同点(3)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产生对新事物和活动的认识需要,并转化为强烈的动机 |
||||||||||||||||
16.能力
能力 |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几种相关能力结合在一起叫才能,才能的高度发展是天才。 |
|||||||||||||||||||||||
智力: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思维力是支柱和核心,它代表着智力发展的水平 |
||||||||||||||||||||||||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
(1)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2)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
能力分类 |
根据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一般能力(智力,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抽象概括能力是核心) 特殊能力(美术能力、音乐能力) |
|||||||||||||||||||||||
与天赋和社文的关系:液体能力(液体智力,天赋,20岁顶峰,30岁后降低) 晶体能力(晶体智力,后天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关。一直发展,25岁后速度渐趋平缓) |
||||||||||||||||||||||||
涉及领域:认知能力(智力)、操作能力(指支配肢体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指从事社交的能力) |
||||||||||||||||||||||||
创造程度: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发现) |
||||||||||||||||||||||||
能力结构(智力结构) |
|
|||||||||||||||||||||||
能力的测量 |
一般能力测验(智力测验):
|
|||||||||||||||||||||||
特殊能力测验:针对某一特殊能力,了解个体在专业领域的既有水平,预测成功 |
||||||||||||||||||||||||
创造力测验:1950s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发散思维测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 |
||||||||||||||||||||||||
智力测验的标准 |
信度 |
|||||||||||||||||||||||
效度 |
||||||||||||||||||||||||
标准化:难度和区分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被试实施程序标准化统计结果,建立常模 |
||||||||||||||||||||||||
发展个体差异 |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超常:>140,1%;落后:<70,3%; |
|||||||||||||||||||||||
能力发展类型的差异:包括感知能力、想象力以及特殊能力 |
||||||||||||||||||||||||
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
||||||||||||||||||||||||
影响能力发展因素 |
1.遗传与营养:一个人的素质(天赋),解剖生理特点,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生物前提 2.早期经验:布鲁姆 0-4岁50%的智力 3.教育与教学:主导 4.社会实践: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5.主观努力 |
|||||||||||||||||||||||
学生能力的培养 |
1.注重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 2.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3.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4.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元认知训练方法:自我提问法、相互提问法、知识传授法)5.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6.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
17.气质与性格
气质的概念 |
气质(脾气、秉性、性情)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
||||||||||||||||||||||||||||||||||||||
气质类型学说 |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提出,黄胆汁(胆汁质)、血液(多血质)、黏液(黏液质)、黑胆汁(抑郁质))、 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巴普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
|
||||||||||||||||||||||||||||||||||||||
气质的特性 |
感受性和耐受性——强度(反比,强度高则感低,强度低则感高) 敏捷性——灵活性(表现在反应的快慢、速度等方面) 可塑性——灵活性(指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可塑程度) 兴奋性——平衡性(指情绪表现的强弱程度) 指向性——平衡性(外向、内向;与兴奋性有关) |
||||||||||||||||||||||||||||||||||||||
正确看待气质类型 |
1.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2.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3.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效率 4.气质类型影响性格形成的难易 5.气质类型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
||||||||||||||||||||||||||||||||||||||
气质与教育 |
1.对待学生要克服气质偏见 2.针对学生气质差异因材施教 P349 3.帮助学生进行气质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气质品质 4.特别重视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 5.组建学生干部队伍时,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类型 |
||||||||||||||||||||||||||||||||||||||
性格的概念 |
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容易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有道德评价意义;直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核心。 |
||||||||||||||||||||||||||||||||||||||
性格的结构 |
静态结构:1.态度特征(核心)2.意志特征3.情绪特征4.理智特征(认知的独立性和依存性、想象的现实性、思维活动的精确性) 动态结构:各方面一个整体,态度特征为核心。不同场合显露不同侧面。 |
||||||||||||||||||||||||||||||||||||||
性格的类型 |
根据理智、情绪、意志三者在心理机能方面哪一个占优势: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中间型 |
||||||||||||||||||||||||||||||||||||||
根据心理活动的指向:外向型、内向型、中间型 荣格 |
|||||||||||||||||||||||||||||||||||||||
根据个体活动的独立性程度:独立型、顺从型 |
|||||||||||||||||||||||||||||||||||||||
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
联系 区别 |
||||||||||||||||||||||||||||||||||||||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
联系 区别: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 |
||||||||||||||||||||||||||||||||||||||
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
家庭、学校教育、同伴群体、社会实践、自我教育、社会文化因素 |
||||||||||||||||||||||||||||||||||||||
学生优良性格的培养 |
P353强三观,强积行,利用榜样和集体,自我教育要提高,个别指导要及时,实际锻炼少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