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333考研名词解释(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06


  1903年张之洞,袁世凯上书废科举,要求确立废科举的最后期限,具体步骤和时间表,并提出按岁递减,十年后停止科举的方案。
  但时代对新学人才的热望已使部分官僚感到时不我待,时隔不到两年,袁世凯、张之洞等各省督抚会奏停科举以广学校。
  迫于形势,光绪帝于1905 年9 月2 日上谕,自丙午科( 1906 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宣告了自隋代起实行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





4、万木草堂
  万木草堂由康有为设于广州,是一所维新性质的学堂,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变法思想家;以中国经史,诸子之学,也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西学为教学内容;讲演是主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组织管理上,康有为自己任总教授,总监督,还在学生中选择三到六人为学长,分别在各科协助他教学。
  万木草堂是一所由旧式书院向新式学堂过渡的学校,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前后历时7年,期间他完成一系列重要著作如《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这些著作成为万木草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维新运动的重要理论依据。
  他在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变法维新骨干。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于1898年9月被清政府查封停办。




5、壬寅学制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1901 年1 月29 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在西安颁布了“预约变法”的上谕,揭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
  1901 年,拟行新政后,各地官绅纷纷响应清廷的兴学诏书,设立了不少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在程度、课程、年限上参差不齐。通过制订全国统一的学制系统来确立标准,加强规范,消除分歧,已成为清廷和办学者的共同愿望。
  1902 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订了学制系统文件,8 月15 日奏呈颁布,统称《钦定学堂章程》 。因该年为农历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询一的全国性学制系统。由于主持制订“壬寅学制”的张百熙以偏护新学遭批评,同时由于该学制制订仓促,存在一些不足,公布后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壬寅学制”公布后未能得到实行。




6、庚款兴学
  “庚款兴学”总倡导者是美国,1908年美国政府决定将赔款的一半作为派遣留学生赴美之用,并在北京创办了留学预备学校清华学堂(1911),经费使用由美国派员监督。
  随后其他列强也退还部分赔款,以这笔资金建立“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用于给在华文化团体开展活动的资助。
  留学美国所学专业“十分之八学农工商矿,十分之二学习法政、理财、师范”。对留美学生严格考选,并建立相应的制度。
  “庚款兴学”反映了列强在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浪潮下,更加重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渗透的趋势。




第九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改革

1、五育并举
  五育并举是民国制定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1912年初,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系统阐述了“五育”各自的内涵,作用和相互关系。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一,应和谐发展。
  五育并举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他对于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2、中华职业教育社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主要由教育界、经济界、科技界人士组成的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国内外职业教育界人士的桥梁和纽带。
  中华职业教育社于1917年5鱼人6日,由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发起成立的。
  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立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以及由此开展的职业教育实践,开创了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河。



3、科学教育思潮
  科学教育思潮始于1914年一批学者在美国发起的中国科学社和创办《科学》杂志,与新文化运动中的科学思想相呼应,逐步形成以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开展科学实验为追求的科学教育运动。
  其主要表现在学校中倡导科学教育,尤重依照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教育并形成学生的科学技能和态度;提倡以科学方法研究儿童,研究教育,开展教育科学实验,促成教育的科学化观念。



4、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是克伯屈依据杜威问题教学法和桑代克行为主义心理学而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张由学生自发地决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内容,在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它主张从实际生活中获取学习材料,打破教学科目的界限,摒弃教科书;强调教师的责任在于利用环境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帮助学生选择活动所需要的材料。
  这一教学法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摒弃传统教学形式主义,深合国内教育界改革教学的强烈愿望,因而深受重视。
  设计教学法于1917年输入中国后就不断有学者予以介绍,成为中小学教学法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5、“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是蔡元培办北大的基本原则,成为他发展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
  他认为大学的性质所决定了,一个真正的大学,应该使各派学说都在此占有一席之地。他主张学术、言论、思想自由,反对学术上的门户之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体现在教师的聘用上,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也为当时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一原则体现了蔡元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在当时具有冲破封建专制思想的作用,是积极进步的。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确立了大学学术研究的宗旨。蔡元培的办学思想为以后其他学校所吸取,奠定了中国大学教育的基本格调。



6、壬子癸丑学制
  民国成立、政体变更,彻底改订清末学制已势在必然。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形成了民国新学制的草案,经过多次修改定稿,于1912 年7 月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上通过。9 月初,民国政府正式公布了民国学制系统的结构框架,因当年为农历壬子年,故称该系统框架为壬子学制。
  壬子学制公布后至1913 年8 月,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一系列法令法规。这些法令法规使壬子学制得以充实和具体化。所有这些法规综合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主系划分为三段四级。与癸卯学制相比,壬子癸丑学制有明显的特点:第一,缩短了学制年限;第二,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第三,取消对毕业生奖励科举出身,废止清末高等教育中的所谓保人制度,大学不设经科,有利于消除教育中的封建等级性、科举名位思想和复古气息。



7、勤工俭学运动
  1915 年,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以“勤于工作,俭于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为宗旨,在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在法华工中开展教育,创造了半工半读的教育形式。
  次年,他们又与法国人士创立华法教育会,设分会于北京、广东、上海,组办留法预备学校,以勤工俭学方式吸引贫苦有志青年赴法留学。
  1919-1920 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形成高潮。早期共产主义者是此阶段的主要发起、组织、参加者,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性质发生变化,从通过勤工与俭学维持生计,到勤工与俭学结合,以探索改造中国出路的境界。
  留法学生表现出很强的政治意识,从中出现了一批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和骨干。

8、道尔顿制
  道尔顿制是相对于班级授课制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产生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柏克赫司特女士于1920 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进行的实验。
  道尔顿制主张破除班级授课制,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自订计划,自行学习;将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按学科性质陈列参考书与实验仪器;
  废除课堂讲授,将学习内容制成分月作业大纲;学生与教师订立学习公约后,可以各自按兴趣自由支配时间,安排学习;
  教师只是作为各作业室的顾问;设置成绩记录表,由教师和学生分别记录学习进度,速度快的可以提前更换公约,并缩短毕业年限。
  道尔顿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在良好的条件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
  1922 年,道尔顿制被介绍到中国,次年10月舒新城率先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试行。20 年代后这一试验逐渐停止。



9、文纳特卡制
  文纳特卡制是比道尔顿教学法更为激进的一种个别教学方法(也叫适应个性教学法), 由美国教育实验家华虚朋创造。
  文纳特卡制设定了四个目标:一是给儿童以优美的快乐生活;二是充分发展儿童的个性;三是个人的社会化;四是养成儿童普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依据这四个目标文纳特卡制把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儿童将来生活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如阅读、拼字等。这类课程还是学科课程,安排在上午进行,要求每个儿童在个别化教学中学得十分纯熟。
  第二部分是创造的参与社会的活动,使儿童个人的能力和社交意识得到发展。如音乐、美术、文学欣赏和各种创造表演等,不必使全体儿童有统一的态度和统一程度的熟练。
  这一部分的课程,属于“活动课程”,安排在下午进行。就儿童个人来说,可以发展个人的才能,是一种创造表演;而就是团体来说,可以培养社会意识、团队和协作精神。
  文纳特卡制在学科教学上倡导个别化自学,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至于活动课程,主要是学生的团体活动和创造性表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使儿童表现自己”,以起到“教育的功能”。
  文纳特卡制完全打破班级教学,谋求彻底的个别化教学,且没有年级的编制。与道尔顿制相比,文纳特卡制显然要更成熟。它既注重儿童的个性和自由,也强调儿童的团体意识和社会化过程。
  1928 年文纳特卡制传人中国,1931 年华虚朋来华讲学,但文纳特卡制并没有像道尔顿制那样引起广泛的兴趣。
  一方面文纳特卡制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较高,缺少教师的直接讲授,导致学生不能获得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是经过此前的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实验,人们对西方新教学方法的热情减退,甚至出现了质疑,因而导致对文纳特卡制的使用与运用相对较为谨慎。


10、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颁布施行后,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整齐划一有余而灵活性不够,中学的修业年限太短且偏重于普通教育而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注意不够等缺点。
  1915年开始在全国开展有关学制的大讨论,直到1922年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因其采用美国式中小学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
  “新学制”共有七项标准为指导原则: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这七项标准正式取代民初的教育宗旨,其体现出的主流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尤其是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对其后民国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十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

1、党化教育
  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后,强调“以党治国”,强调政治上的一切举措以党纲为依据,教育也不例外。1926 年,广东国民革命政府成立教育行政委员会,明确提出“党化教育”的口号,要求学校加授三民主义。1927年,蒋介石正式提出实施“党化教育”,要求教育革命化、民众化、科学化和社会化。
  所谓“党化教育”就是“教育方针要建筑在国民党的根本政策之上,按国民党的“党义”和政策的精神重新改组学校课程,不仅造就各种人才,而且要使学生走出学校后都能做党的工作。这一概念无非是为实现一党专政服务,目的在于强化国民党对学校教育的控制,遭到进步人士的抨击,1928年以“三民主义教育”代之。



2、战时须作平时看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 年8 月,国民政府提出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颁布了“一切以维护正常教育”为主旨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 。
  一方面采取了一些战时的教育应急措施,另一方面强调维护正常的教育和管理秩序。国民政府还提出了战时教育的九大方针和十七项要求,具体地规定了教育实施原则。
  “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不是一项短视的重要决策,它既顾及了教育为抗战服务的近期任务,也考虑了教育为战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远期目标,使得教育事业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仍能有所发展。



3、戊辰学制
  1928 年5 月,大学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会议以1922 年公布的学制为基础,进行了修改整理,通过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 ,即“戊辰学制”
  这个学制分原则与组织系统两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根据本国实情、增高民生需要、增高教育效率、提高学科标准、谋个性之发展、使教育易于普及和留地方伸缩余地之可能七项原则。
  第二部分为学校系统。对1922 年“新学制”的中学部分进行较大改动,不再将分科选科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其他方面则与1922 年学制大同小异。
  “戊辰学制”颁布后,国民政府又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法令和各级各类的课程标准,形成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





4、大学区制
  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蔡元培的建议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模式,在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地方试行大学区,以取代民国以来中央政府教育部和省级教育厅。
  根据1928 年公布的《修正大学区组织条例》 ,全国各地按教育、经济、交通等状况划分为若干个大学区,每区设大学一所,大学设校长一人负责大学区内的一切学术和教育行政事务。
  “大学区”制先在江苏、浙江、河北三省试行,欲取得经验后推广到全国。
  “大学区”制试行不到两年即宣布废除,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原则和精神违背了国民党政府的官僚专制体制,但其首倡行政、学术一体化,以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独立性,其方向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5、训育制度
  训育制度是国民政府在学校里进行常规政治思想教育和实行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
  国民政府在中、高等学校都设有训育处或训导处,由训导长或训育主任一人负责,他们必须是国民党员。他们在训育员的辅助下,领导各年级组的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训育员或者导师除了对学生的品德、生活进行训导外,还经常接受国民党党部和三民主义青年团交给的任务,严密控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所建立的学校训育制度,虽也有一些道德教育的价值,但主要是维护其独裁统治。



6、西南联大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抗战全面爆发后,为保存教育命脉,华北及沿海的许多高校纷纷内迁,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又西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汇集了一批著名学者,专家,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
  抗战胜利后,1946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








第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1、抗大的教育方针
  抗大的教育方针是毛泽东提出的:“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三者是造就一个抗日的军人所不可缺一的”。



2、抗大教学的主要原则
  抗大教学的主要原则是:“理论与实践联系”、“少而精”、“理论与实际并重”、“军事与政治并重”,其中“理论与实践联系”是最重要的传统。



3、陕北公学
  陕北公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培养干部的学校。1937年成立于延安,任务是对于知识青年给予“对抗战必要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训练,主要是培养行政干部、民运干部和文化工作干部,学习期限为二至三个月,校长是成仿吾。
  陕北公学的课程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科目有社会科学概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民众工作、游击战与军事常识、时事演讲等。
  1941年与女大等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陕北公学从1937年到1941年内培养了一万多名干部分赴抗日前线。



4、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
  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建立了一批农村革命根据地,成立了武装革命政权。
  1931 年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在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宣言》 中,提出苏维埃政权的教育方针:“工农劳苦群众,不论男子和女子,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上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取消一切麻醉人民群众的封建的、宗教的和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教育”。
  1934 年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是:“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5、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性质,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民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其特点是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
  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是文化的方针,也是教育的方针。



6、湖南自修大学
  1921 年8 月,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利用船山学社的旧址和经费,办起了湖南自修大学这一新型学校,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许多干部。办“平民主义的大学”是湖南自修大学的办学宗旨。
  为实现办学宗旨,自修大学实行了独特的教学制度、方法和课程。由于办学模式新颖,湖南自修大学广受赞誉。1923 年11月,大学为军阀政府强行封闭。
  自修大学被封后,中共湖南省委筹办的湘江学校于1923 年11 月24 日开学,自修大学大部分的学员转来学习。湖南自修大学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量的干部和革命的中坚分子,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巨大。



7、农民运动讲习所
  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也是全国农民运动研究中心,创办于1924 年7 月,初为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至1926 年9 月共办六届,广州国民政府迁武汉后,于1927 年3 月又办一届,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前六届分别由彭湃、毛泽东主持,迁至武汉后由邓演达、毛泽东主持。广州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培养一千多名农运干部,为此后十年土地革命播下了火种。



8、“民办公助”
  “民办公助”就是由群众集资、出力自己办学,主要是家长和学生通过劳动来解决资金和人力问题,也采用集资、提取结余、开学田、组织文教合作社等方式来筹集办学资金,政府则给予方针上的指导、物质上的补助和师资上的支援。
  “民办公助”充分发挥了民间办学的积极性,充分尊重了民众对学校学制、教育内容的需求,同时,也强调通过公助的形式加强对学校的指导和管理。




第十二章 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1、全人生指导
  全人生指导观点是由杨贤江根据当时青年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全人生指导是指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既要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又要对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明确的指点和疏导,使之德、智、体诸方面都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以适应社会的改进。
  指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的核心,主张青年要干预政治,投身革命。强调青年必须学习,学习是青年的权利与义务。全人生指导最重要的原则是提倡自动自律,培养青年的主动精神,让青年做自己的主人,教育者只能居于指导地位,不能包办和强制。



2、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命题。生活即教育: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社会即学校:一方面,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另一方面,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教学做合一:首先,要“在劳动力上劳心”,做到“手脑双挥”。其次,懂得行动是知识的来源,再次,要求做到“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
  从思想背景来说,“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生活教育”理论也是在批判传统教育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目的是摆脱“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教育。



3、活教育
  活教育作为一种理论形态,诞生于40年代初,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主要围绕着“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三大基本观点不断地进行阐述和完善。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活教育”理论目的论的早期表述。1948年,陈鹤琴重新表述为“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活教育”的目的论从一般逐渐走向具体的过程中,对人的要求也依次递进。陈鹤琴从要求教育对象具有普遍的人类情感和认识理性出发,逐层赋予他以国家意识、民族观念、现代精神,直到全人类的胸怀。这是一个包容了民族性、现代性、世界性等丰富内涵的教育目的论体系。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活教育”课程论最概括的表述。陈鹤琴认为传统教育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只有大自然、大社会才是知识的真正来源,是活的书,活的教材。陈鹤琴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活教育的教材。“活教育”的课程论并不排斥书本,但是书本应是现实世界的写照,应能在自然、社会中得到印证,并能反映儿童的生活和身心发展规律。要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教育内容成为一个联系的整体。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的教学方法论,既体现于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也体现于儿童道德的培养上。“做”是为了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做”是身心的积极参与,是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

相关话题/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