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考研资料(超详细)(10)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10


(四)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一般矛盾
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2、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五)中国古代解决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矛盾的措施的一般特点
1、不断完善制度来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
2、通过分散或废除相权来加强皇权。
3、通过削弱或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集权
4、通过集中军权来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
(六)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演变的一般特点
    1、国家政权机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2、君主的权力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愈益强化。
3、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不断趋向解决。
(七)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般评价
    1、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进步作用,其一般表现为:
(1)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有利于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
(4)有利于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2、在封建社会后期主要起消极作用,其一般表现为:
(1)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为受到压制和打击。
(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六、中国古代改革的一般规律
(一)、中国古代改革的一般类型
中国古代王朝所进行的改革按照原因和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
1、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
2、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的改革。
3、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法
4、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
(二)、中国古代改革的一般原因。
1、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
2、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
3、缓解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
4、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
(三)、中国古代改革的一般内容。
1、政治上:着重建立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①调整土地所有制关系。如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②调整产品的分配,如赋税制度。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
3、文化上:加强思想控制,从而巩固政治统治。
4、军事上:改革军事,增强战斗力,集中军权。
(四)、中国古代改革的一般实质
确立或调整生产关系。
(五)、决定改革成败的一般原因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2、改革派和反对派力量对比的大小
3、是否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技巧,
4、是否注意用人。
5、改革措施是否切实可行。
(六)从中国古代改革中得出的一般启示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2、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
3、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4、改革总会触及一些既得利益者,因而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5、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用人要得当。
6、中国古代勇于改革的政治家、改革家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学习。
七、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一般规律
(一) 、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发生的一般原因。
1、人祸:统治者的腐朽,土地兼并严重,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天灾:自然灾害往往成为诱因。
(二) 、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一般结局。
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不可能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其最终结局是失败,一般结局在于:
1、被封建政权镇压,如黄巾起义。
2、被封建地主阶级利用,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如隋末农民战争。
3、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封建统治阶级,如秦末农民战争中的刘邦和元末农民战争中的朱元璋。
(三) 、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一般影响
1、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打击封建统治阶级,推翻或改造了相对腐朽的封建统治,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封建生产关系,推动了封建生产力的发展。
2、农民起义和战争大大震撼了封建统治阶级,迫使其作出让步,对统治政策作某些调整。
3、农民起义对生产也有一定破坏作用,频繁的农民起义也打断了封建化的正常进程,使已正常发展的封建进程又重新回到了原先的起点,从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之一。


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一般规律
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社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有:
1、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是前提条件。
2、统治者吸取前代覆亡教训和巩固统治的需要,调整统治政策,重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新的社会制度或经济制度的确立与推行。
4、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各地区长期友好的经济交往,有助于经济的发展。
5、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助于经济的发展。
6、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创新与提高。
7、前代的基础。
8、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9、中国古代一些杰出政治家、改革家的努力。
上述因素中,对某一朝代而言,可能有两种或多种因素起作用,要根据某一朝代的实际而定。
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表现
纵观中国古代史六个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其结构呈现出相同的规律,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4、对外贸易的发展。
三、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般原因。
(1)中国历代封建政府采取最基本的经济政策都是重农抑商,历代中央政府出台了许多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2)统治者注重调整生产关系,使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劳动时间及在一定程度减轻剥削,如对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调整。
(3)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创新与提高。
(4)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5)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
(6)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性著作的指导。
(7)天文历法的发展,有利于农时的安排。
(8)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统治者重视农业的一般原因。
(1)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
(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
(3)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3、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培植、推广和引进
(2)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明与改进。
(3)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农产量的增多。
(4)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5)土地的进一步开发。
(6)人口数量的增加。
(7)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区域化。
4、农业发展的一般影响
(1)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无农不稳”。
(3)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4)农业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5)农业的发达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
四、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1、手工业发展的一般原因
(1)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2)手工业生产工具的发明。
(3)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与提高。
(4)统治者对手工业品的需求。
(5)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如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
(6)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也有助于手工业的发展,如丝绸、纸张、瓷器的大量出口。
2、手工业发展的一般表现。
(1)纺织业      (2)陶瓷业     (3)冶铸业
(4)造船业      (5)造纸业     (6)制漆业
3、对手工业发展的一般认识
(1)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农业的制约。
(2)官营手工业、城市手工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三者相结合,但官营手工业处于支配地位。
(3)唐宋至明清时期,城市手工业有较大发展,规模扩大,技术更先进,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4)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手工业的发展具有落后性。
(5)手工业商品化趋势增强,明中后期在以生产商品的目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五、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1、商业发展的一般原因
(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
(2)水陆交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3)各民族各地区经济交往有助于国内商业的发展。
(4)统治者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的加强,有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2、商业发展的一般表现
(1)水陆交通的发展
(2)市场的扩大
(3)货币的统一和使用量的增大。
(4)商人的增多
(5)城市商业的发展及商贸城市的出现
(6)商品经济不断向农村延伸,如隋唐的草市和明清江渐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的蓬勃兴起。
3、商业的一般影响
(1)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从而促进了封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以及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
(3)有助于加强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对外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5)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封建自然经济
(6)促进了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市俗文学不断发展
4、阻碍商业发展的一般原因
(1)统治者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政策制约。
(2)农业、手工业发展程度的制约
(3)战乱频繁,政权分立,社会动荡
(4)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5、对城市商业发展的一般认识
(1)商业的发展状况与政治局势有密切联系
(2)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减少,日益突出生产性和商业性。
(3)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商人的地位也日益改善。
(4)重农抑商的政策没有根本改变。
(5)尽管商品经济的活力逐渐增强,但在封建社会中,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六、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影响
1、从政治上看有助于巩固统一和统治者的统治,有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
2、从民族关系上看,有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3、从对外关系上看,有助于对外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4、从文化上看,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七、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中得出的一般启示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2、正确的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3、先进科技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4、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
5、人民群众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
八、中国古代环境问题的一般规律
1、造成古代环境问题的一般原因
(1)封建社会以农立国,农业只能扩大耕地面积,从而导致过度开垦。
(2)土地集中,土地兼并严重,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地关系紧张,只有通过开荒这一形式才能予以解决。
(3)大多数统治者漠视环境,不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2、中国古代环境问题给我们的一般启示。
(1)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2)要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搞多种经营。
(3)要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做到经济、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
(4)要培养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要依法治理环境。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史上的一般规律
一、中国古代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一般政策
1、战争
2、和亲
3、册封
4、管辖
5、会盟(和约)
二、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一般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但和平形态是主要形式。
1、战争形态:(1)、民族掠夺战争;
(2)、民族征服战争;
(3)、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
(4)、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
2、和平形态:(1)、和亲
(2)、边境贸易
(3)、会盟
三、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一般规律
1、民族融合的一般含义:(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讲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2)、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讲是游牧向农耕文明的转化。
2、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一般途径
(1)、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
(2)、统治政策的强制推进
(3)、政权之间的和好作用
(4)、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剥削的斗争
(5)、长期的物质、文化交流
(6)、民族间杂居并互通婚姻,巩固了民族融合
3、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一般特点
(1)、团结友好是主流
(2)、中心内容是扩大先进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是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封建化、经济上的农耕化。
(3)、民族融合促进了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4)、各民族的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了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
4、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一般意义
(1)、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
(2)、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
(3)、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4)、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5、对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一般认识。
  (1)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始于南北朝时期,以后在封建社会各阶段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突出。
(2)少数民族实现封建化都是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3)少数民族建立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首先自身封建化是前提条件。
(4)少数民族实现封建化的客观作用是加快了本地区、本民族的历史进程,促进了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四、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一般认识
1、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2、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的战争,不具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性质,但有正义和非正义、进步性和反动性之分。
3、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了我国民族史上的主要内容。
4、少数民族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对祖国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5、凡存在于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关系史的范围,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是中国政治史的内容。
五、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一般原因
1、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先进、国力强盛,是对外关系发展的根本原因。
2、政府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是必要条件。
3、对外交通畅道。
4、交通工具不断改进,航海技术的提高。
六、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一般目的
1、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封建统治。
2、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中国声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树立大国形象。
3、发展贸易,丰富经济生活,互通有无。
4、学习外国文化,丰富中国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七、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一般途径
1、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
2、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
3、文化交流,尤其是宗教传播。
4、战争。
八、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一般特点
    1、总体上统治开明,积极开放,明清时期逐渐走向闭关自守。
2、水陆交通便利,范围广泛。
3、内容逐渐丰富,全面双向。
4、兼收并蓄,有来有往。
5、有战有和,和是主流。
6、相互促进,影响深远。
九、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一般影响
1、有利于中国先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外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2、有利于吸取国外先进的经济文化成果,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
3、有利于增进中外双方的   联系和友谊。
4、有利于周边国家的进步与发展。
5、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十、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一般特点。
1、对华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
2、先陆路贸易为主,后海路贸易为主。
3、官方贸易不以赢利为目的,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
4、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
5、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
十一、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给我们的一般启示
    1、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落后。
2、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与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者存,逆者亡。
3、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4、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十二、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一般规律
(一)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一般类型
1、少数民族内迁
2、北方人民南迁
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
4、华人外流
5、外族内流
(二)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一般原因
1、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
2、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方人民南迁。
3、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4、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5、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黄河流域长期开垦,生态破坏严重,诸多北方人民南迁至长江流域。
(三)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一般意义
1、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2、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有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4、改变了中原人口过于集中的状况,人口分布趋于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5、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6、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中国做出贡献。

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般规律
一、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般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
2、统治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3、经济发展或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4、各民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相互交流、融合。
5、对外交流频繁,吸收了外来文化成就。
6、继承了前代文化的成就。
7、古代学者的艰辛努力。
二、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般表现
1、科学技术
2、哲学与宗教
3、文学
4、艺术
三、中国古代科技的一般规律
(一)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一般原因
1、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2、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
3、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4、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有利于科技文化的正常交流与发展。
5、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6、前代科技文化成就的基础。
7、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
(二)明清时期中西方科技的一般差别
1、内容上,中国在科学上的主要成就属于应用科学,西方科学家研究的重点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
2、研究方法上:中国主要采取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西方科学家则注重实验方法。
(三)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文化落后的一般原因
1、腐朽的封建制度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2、封建闭关政策既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更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3、明清教育的落后
4、明代的八股取士制度与清代的“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失去了政策支持。
(四)西方科技在近代领先的原因
1、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动力。
2、文艺复兴运动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3、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不仅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文化,并且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4、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五)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局限给我们的一般启示。
1、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2、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3、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鼓励知识创新。
4、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四、中国古代宗教的一般规律
(一)中国古代宗教得以产生、传播的一般原因
1、社会动荡不安,长期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为宗教的流行提供了土壤。
2、宗教教义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为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
3、适合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统治者提倡。
(二)中国古代宗教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一般影响
1、政治上:被封建统治者用来麻痹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2、经济上:佛教盛行曾使农村劳动力大减,同时僧民众多,使国家税收减少,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3、民族关系上:佛教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4、思想上:宋代以后,宗教思想渗入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深远。
5、对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历代农民重要起义表
朝代    农民起义名称    起义领导人    起义时间    起义地点    起义事略
秦朝    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    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    ①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攻占陈县,陈胜自立为王,建立张楚政权。
        刘邦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8月    沛县(今属江苏)    ②    起义军进攻荥阳及关中,直抵咸阳附近的戏(今陕西临潼东)。秦将章邯率几十万大军反扑。12月,陈胜被叛徒庄贾杀害。
        项羽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9月    会稽(今属苏州市)    ③    公元前207年,项羽领导德起义军在巨鹿消灭秦主力。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德起义军攻占咸阳,灭秦。经四年楚汉战争,项羽战败自杀。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政权。
西汉    西汉末年农民起义    王匡、王凤    公元17年(天凤五年)    绿林山(今属湖北大洪山)    ①    公元17年,王匡、王凤在湖北绿林山起义;18年,樊崇领导赤眉军在山东成昌大败王莽军。
                       
                    ②    23年,绿林军在昆阳以八九千人击溃号称百万的王莽军。并乘胜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相关话题/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