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
代表文学 |
流派/名家 |
来源 |
文体 |
代表人 |
代表著作 |
名句 |
文学主张 |
思想内容及风格特征 |
艺术上特色与成就 |
历史地位及传承影响 |
元 |
曲 |
刘因 |
|
诗歌 |
|
《静修集》 |
《观梅有感》:东风吹落站尘沙, |
|
多深沉追思、寄怀幽远之作。 |
|
|
赵孟頫 |
|
|
《松雪斋文集》 |
《罪出》: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 |
|
胡应麟评“体裁端雅,音节和平”, |
|
|
|||
元诗四大家 |
|
虞集 |
《道园学古录》 |
|
宗法 |
自称“汉廷老吏”。精于法度。 |
|
|
|||
范梈 |
《范德机诗集》七卷 |
|
虞集评其“唐临晋帖”。 |
|
|
||||||
揭傒斯 |
《揭文安公集》十四卷 |
虞称“三日新妇”。 |
|
|
|||||||
杨载 |
《杨仲弘集》八卷 |
|
虞称“百战健儿”。 |
|
|
||||||
元曲四大家 |
元末周德清 |
|
白朴 |
|
|
|
内容多写男女恋情、描绘自然景色、感叹人生无常。曲风俊逸清丽,兼有豪放、秀美、本色等各种风格。 |
|
|
||
马致远 |
《东篱乐府》 |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
以“叹世”一类最多,表露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心声;另一类宣扬隐居乐道、看破红尘的消极思想。风格以豪放为主,兼有清逸的特色。语言凝练优美、生动本色,富有形象性和概括性,又能挥洒自如、机趣横生。 |
|
|
|||||
关汉卿 |
|
|
|
内容多为离愁别恨的书写和爱情神话的记述, |
|
|
|||||
郑光祖 |
|
|
|
|
|
|
|||||
张可久 |
|
|
《今乐府》《苏堤渔唱》 |
《落梅风·碧云峰书堂》:依松涧,结草庐,读书声翠微深处。 |
|
题材极为广泛,有写景、言情、赠别、怀古、谈禅、咏物、赠答、述怀等等,文人的全部生活, |
|
|
|||
|
乔吉 |
|
杂剧 |
|
《两世姻缘》《扬州梦》《金钱记》 |
|
|
|
|
|
|
|
散曲 |
|
|
《水仙子·重观瀑布》: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悬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乾。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
|
一生为功名所困,只好以诗酒烟霞、笑谈风月来销磨岁月,因此作品大多以啸傲山水、寄情声色诗酒为题材。 |
|
|
|||
|
张养浩 |
|
|
《云庄休居自适 |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
题材较广,有寄情山水的写景之作,也有厌恶宦途险恶、讴歌归隐的闲适之篇,还有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的警世之作。最有价值的是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由于他亲身经历宦海风波,对人情世故感触颇多,故其作品感情真挚,较少雕镂,格调高远,文字明白晓畅。 |
|
|
||
|
|
关汉卿 |
|
杂剧 |
|
《窦娥冤》 |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
|
历史剧,以发扬正气、歌颂历史英雄为主要内容,有《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 |
形象塑造(精心塑造了大批妇女形象,反面人物形象。善于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去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
关是戏剧史上一个伟大的开拓者,促进了新的文学形式元杂剧的成熟和发展,成为元杂剧的重要奠基人,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明胡侍《真珠船》、蒋一葵《尧山堂外纪》、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王骥德《曲律》等都将他列入“元曲四大家”之首,与他同时的青年剧作家高文秀被成为“小汉卿”,比他稍晚的南方剧作家沈和甫被成为“蛮子汉卿”,另一个剧作家孟汉卿的表字,很可能是出于对他的仰慕 |
|
|
王实甫 |
|
杂剧 |
|
《西厢记》 |
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著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軃着香肩,只将花笑撚。 |
|
《西厢记》集中批判了封建礼教和包办婚姻制度,热情歌颂了男女青年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衷心向往和强烈追求,表达力“愿普天之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进步理想。 |
戏剧冲突波澜起伏(主线:以莺莺、张生、红娘为一方和老妇人、郑恒为另一方的基本戏剧冲突,以表现自由爱情与包办婚姻制度的斗争;副线:莺莺、张生、红娘三人之间由于地位、身份、思想、性格的不同而产生的一连串妙趣横生的戏剧冲突,以表现他们挣脱封建枷锁的复杂过程) |
明人都穆《南濠诗话》:北词以《西厢记》为首。王骥德说:在戏曲创作中,“法与词两擅其极,唯实甫《西厢》可当之”,并誉之为“千古绝技”(《曲律》)。王世贞《曲藻》比之为北曲“压卷”之作。胡应麟推崇其为“戏文之祖”。 |
|
|
马致远 |
|
杂剧 |
|
《汉宫秋》 |
|
|
汉代昭君和番,史实出《汉书、匈奴传》及《西京杂记》,但作家做了不少改动:历史背景,由汉强番弱变为汉弱番强、匈奴大兵压境。人物形象,将贪贿的画师毛延寿的身份提升为中大夫,塑造为佞臣兼汉奸的形象;将待诏掖延、临别汉宫时才得与元帝见面的王昭君改写成因拒绝行贿被毛延寿点破图画,幽闭深宫,后辈元帝偶然发现,成了他的恩爱妃子。情节上,由昭君主动请求出塞和亲改为匈奴呼韩邪单于以武力强索昭君,增添了毛延寿为最逃番这一情节。结局,将昭君与呼韩邪成婚生二子,复从胡俗与其子成婚生二女改为昭君投江殉国,吐出来故国之思和报国之志。整个剧本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氛,运用比兴手法,大量采用即景生情、融情入景、借景抒情等是手法。 |
|
|
|
|
白朴 |
|
|
《梧桐雨》即《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
|
|
《梧桐雨》根据白居易的叙事诗改编而成,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离合的爱情故事。删去了道士求仙一段,而以明皇思念贵妃作结,让它保持纯粹的悲剧。从构思和情调上看,作者是同情李杨爱情,仇恨破坏他们爱情的叛乱者。以李杨爱情为主线以反映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唐帝国由盛而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 |
|
|
|
|
|
郑光祖 |
|
杂剧 |
|
《倩女离魂》 |
|
|
取材于唐陈玄佑的传奇《离婚记》,写张倩女与王文举在出世前就曾指腹为婚,倩女之父及王生父母皆亡,王到张家投亲,张母以“不招白衣女婿”为由,让二人以兄妹称。王生上京应试,倩女之魂随他到京城生活三年,生二子。王状元及第,倩女魂随之还家,竟与长期染病在床之倩女肉身合为一体。歌颂了幽闭深闺的妇女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富有浪漫色彩。倩女既有崔莺莺温柔深情的一面,又不像她那么犹豫微缩。性格倔强,感情热烈,敢于不顾一切地挣脱礼教束缚。 |
|
|
|
|
|
|
杂剧 |
|
|
|
|
反映封建家庭中为争夺继承权而勾心斗角的丑剧,如武汉臣《老生儿》;描写奸人害人命、谋人妻,不惜恩将仇报,反映出元代社会紊乱、人民生命财产毫无保障,如张国宾《合汗衫》;讽刺守财奴爱钱如命、一毛不拔的性格,并宣扬贫富天定的因果报应思想,如郑延玉《看钱奴》;描写败家子改过自新,并歌颂忠于朋友的信义行为如秦简夫《东堂老》;歌颂了生死不渝的友谊,同时又宣扬封建道德,如宫天挺《范张鸡黍》; |
|
|
|
|
(南戏) |
|
传奇 |
|
荆釵记 |
|
|
相传为“吴门学究敬先书会柯丹秋著”,描写王十朋、钱玉莲的离合故事。王入京赴试,得中状元,权相万俟逼婚不从,贬官潮阳。钱在家为继母逼婚孙汝权,投江殉节,幸为福建安抚钱载和所救。五年后,万俟失势,十朋得升吉安太守,钱载和亦升任两广巡抚,路过吉安,十朋夫妇终得团圆。意在表彰“义夫节妇”。 |
|
|
|
|
|
|
白兔计 |
|
|
旧称《刘知远还乡白兔记》,应出自书会才人手笔。刘知远本身五代后汉开国之君,他和李三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在民间传说中十分流行。此剧上卷写两人由合而分,下卷写二人由分而合,中间穿插窦老送子、咬脐郎追白兔等情节。李三娘奉父命嫁给穷汉刘知远,刘投军远走后,她因拒绝改嫁,被兄嫂罚在磨房推磨,受尽折磨,但始终不肯屈服。刘知远由穷汉而军阀,隐瞒家中有妻,重婚岳氏,接到窦老送来的咬脐郎后对李三娘在娘家受苦置若罔闻,最后咬脐郎因猎白兔而在井边见到其母,并以生命相威胁,才迫使刘知远接回李三娘。 |
|
|
||
|
|
|
|
拜月亭 |
【五样锦】姻缘将谓五百年眷属,十生九死成欢聚。经艰历险,幸然无虞。也指望否极生泰,祸绝受福。谁知尚有如是苦。急浪狂风,风吹折并根连枝树;浪惊散鸳鸯两处孤,更全然不想我这病体疾躯。那肯放容他些儿个叮呤嘱咐,将他倒拽横拖奔去途。回头道不得声将息,几曾有这般慈父!跌得我气绝再复,死而再苏。一回价上心来,一回价痛哭。 |
|
又名《幽闺记》,相传我元人施惠所作,当出于关汉卿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之后。它以金王朝末年蒙古入侵引起社会动乱为背景,描写青年男女在战乱中所建立的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 |
不同于一般的才子佳人剧,剧中没有才子佳人的一见钟情,也没有花前月下的柔情蜜意。着重歌颂的是一双男女通过战乱中患难相扶、祸福与共的生活,彼此间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信任而建立起来的深厚的爱情。因此,这种爱情有着坚实的感情基础。 |
|
||
|
|
|
|
杀狗记 |
|
|
剧本情节与元萧德祥杂剧《杀狗劝夫》相同。孙华虐待胞弟孙荣,结交市井无赖。其妻杨月贞设计杀狗,假扮人尸。孙华找无赖帮忙掩埋,他们则去官府首告孙华杀人。孙荣仗义相助,并承担罪责。真相大白之后,孙华大受感动,兄弟重归于好。 |
|
|
||
|
|
高明 |
|
|
琵琶记 |
副末开场: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今来古往,其间故事几多般。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琐碎不堪观。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 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知音君子,这般另做眼儿看。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共妻贤。骅骝方独步,万马敢争先。 |
|
所写赵五娘和蔡伯喈的故事很早就在民间流传,南宋时已成为民间讲唱文学及民间戏曲的题材。《南词叙录》所记“宋元旧篇”中有《赵贞女蔡二郎》一目,并注明“即旧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里俗妄作也”。《輟耕录》所载金院本中亦有《蔡伯喈》一目。赵明改编《赵贞女》的一个主要动机是为蔡邕翻案,将背信弃义的蔡伯喈改为不忘父母发妻的人物,把蔡伯喈重婚不归的行为归咎于客观环境,并以一夫二妻团圆作结局,以表彰“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正是作者的创作准则。 |
人物形象的塑造:赵五娘,温顺、善良、勤朴、坚忍、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能坚强不屈、不动声色地自我牺牲、舍己为人。她是中国妇女忍辱负重的典型,她的性格正是千百年来妇女在艰难困苦境遇的磨炼下形成的坚毅、倔强、崇高的性格。 蔡伯喈,一个虽在行为后果上不孝不义、罪重于山,但在动机和良心上却清白无辜的人,他长期处于动机与后果、愿望与现实相矛盾的状态之中。他有着封建知识分子性格中的软弱、动摇、平庸、患得患失、矛盾重重和人格分裂。他喜新而不能忘旧,迷恋眼前富贵而又难以心安理得,良心未泯却又不敢行动,一心企求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结果既不能“全忠”,也不能“全孝”。作者对此更多的不是批判和揭露,而是同情和原谅。 |
是民间南戏到文人传奇的转折点。宋元南戏从《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到四大传奇,南戏的体制大多为民间文人或下层文人之作,故“曲文俚俗不堪”,结构不够严谨,影响也不够广泛,无法取代当时北杂剧在剧坛上的独霸地位。一直到高明的《琵琶记》才开始改变这种情况。 |
|
明 |
|
吴中四杰(吴诗派) |
|
|
杨基 |
《眉庵集》十二卷、 |
|
|
|
|
|
高启 |
|
||||||||||
张羽 |
《静居集》四卷 |
||||||||||
徐贲 |
《北郭集》十卷 |
||||||||||
|
|
台阁体 |
|
|
杨士奇 |
《东里全集》 |
|
|
他们所写的,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制、颂圣或应酬、题赠之作,饱含富贵福泽之气,多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貌似雍容典雅,平正醇实,实则脱离社会生活,既缺乏深湛切实的内容,又少纵横驰骋的气度 |
|
|
杨溥 |
|
||||||||||
杨荣 |
《杨文敏全集》 |
||||||||||
|
|
茶陵诗派 |
茶陵人 |
|
李东阳 |
《怀麓堂集》 |
|
宗法杜甫,重视诗法和声调 |
或咏怀史实、抒发感慨,或指斥暴政、同情名声疾苦,大多能写出新意,其五七言诗亦有佳作 |
|
杨慎及前后七子都深受影响 |
邵宝 |
《容春堂集》 |
||||||||||
石? |
《熊峰集》 |
||||||||||
鲁铎 |
《鲁文恪存集》 |
||||||||||
何孟春 |
《何燕泉诗》 |
||||||||||
|
|
前七子 |
|
|
李梦阳 |
《空同集》 |
|
|
|
|
|
何晏明 |
《大复集》 |
||||||||||
王九思 |
《?》 |
||||||||||
王廷相 |
《王氏家藏集》 |
||||||||||
康海 |
《对山集》 |
||||||||||
边贡 |
《华泉集》 |
||||||||||
徐祯卿 |
《迪功集》 |
||||||||||
|
|
后七子 |
|
|
李攀龙 |
《沧溟集》 |
|
王世贞明确提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故提倡秦汉盛唐,以矫其弊。李梦阳:“真诗在民间” |
|
|
|
王世贞 |
? |
||||||||||
谢榛 |
《四溟集》 |
||||||||||
徐中行 |
《天目山堂集》 |
||||||||||
梁有誉 |
《兰汀存稿》 |
||||||||||
吴国伦 |
《?》 |
||||||||||
宗臣 |
《宗子相集》 |
||||||||||
|
|
吴中四子 |
|
诗文、书画 |
唐寅(代表性) |
《六如居士全集》 |
|
|
|
所作诗清新秀丽,不傍门户,才情烂漫,奇思常多 |
|
祝允明 |
《怀星堂集》 |
||||||||||
文徵明 |
《甫田集》 |
||||||||||
诗赋 |
徐祯卿 |
|
|||||||||
|
|
唐宋派 |
|
|
王慎中 |
《遵岩集》 |
|
诗宗初唐,文宗北宋 |
|
|
|
唐顺之 |
《荆川集》 |
||||||||||
茅坤 |
《茅鹿门集》 |
||||||||||
归有光 |
|
||||||||||
|
|
杨慎 |
|
|
|
《升庵全集》《升庵外集》《升庵遗集》 |
|
|
以思乡怀归之类题材为多,也有不少写景诗描绘云南一带绮丽的边境风光 |
|
受六朝、初唐诗风影响较深,形成一种“浓丽婉至”的风格 |
|
|
公安派 |
三袁是湖北公安人 |
|
袁宏道 |
|
|
文随时变,反对盲目尊古 |
打破传统诗文的陈规旧习,抒发个性,挥洒自如,清新流畅 |
|
|
袁宗道 |
《白苏斋集》 |
||||||||||
袁中道 |
《珂雪斋集》 |
||||||||||
江盈科 |
《雪涛阁集》 |
||||||||||
|
|
竟陵派 |
竟陵人 |
|
钟惺 |
《隐秀轩集》 |
|
强调“势有穷而必变”的变革主张,更强调从古人诗词的精神中去寻求性灵 |
|
有意在形式上追求新奇,喜用奇字险韵,故做深奥,文章的安置有意颠倒,语言诘曲,形成一种冷僻苦涩的文风 |
|
谭元春 |
《谭友夏合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