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书后名词解释与复习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3-03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农村社会学:研究农村个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差序格局: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按自己的远近来划分亲疏。
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普遍规律,自然科学的逻辑、方法和程序同样适用于对社会和人的研究。
非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有本质区别,否认自然科学方法对社会研究的适用性,认为对人或社会现象的研究应有独特的方法。
实地调查:也称田野调查,研究者通过亲自深入农村直接进入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进行观察来收集资料。
类型比较法:通过比较方法描述出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这些农村社区的不同之处是它们各自的特征,而相同之处则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一般特征。
追踪调查: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社区的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研究者利用根据调查目的而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表格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复习题
1.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农村个人和社会。
2.农村社会学研究主要有哪些方法?
答:社会研究方法论、一般研究方法和具体技术、实地调查和社区研究、问卷调查。
3.学习农村社会学有什么意义?
答: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三农和农村社会分层的认识,对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民自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丰富了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知识宝库。
4.学习农村社会学有什么基本要求?
答:(1)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3)要深入田野,从实求知(4)要有“以民为本”的理念。
第二章
名词解释
清河镇实验区:1928年燕京大学在北京郊区清河镇创办了实验区,多次组织学生前往社会调查,他们自觉地运用社会学理论方法,对清河镇的历史、环境、人口等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并写了一系列的研究报告。20世纪30年代后该实验区成为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个重要分支。
中国农村派: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中团结在《中国农村》杂志周围的进步青年。
中国经济派: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中以《中国经济》杂志为阵地,以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为代表的人群。
乡村建设运动: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定县模式:主张从教育农民入手以除文盲,做新民为目标,最终达到农村建设、民族自救。
邹平模式:从组织乡村自治着手建设乡治主张和做法。
复习题
1.农村社会学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答:农村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为解决美国农村社会危机应运而生,通过各种途径首先传播到亚洲和拉丁美洲,欧洲农村社会学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以长足发展的。
2.世界农村社会学大会有什么样的地位与作用?
答:世界农村社会学大会是由国际农村社会学联合会负责举办的学术性会议,从1964年开始举办,作用在于繁荣发展农村社会学。
3.中国农村社会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答:中国农村社会学通过中美两国学者的农村调查实践、大学课堂教学等在20世纪20年代初传入中国,并很快发展成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4.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的意义是什么?
答: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是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延续和深入。中国农村派以农村调查的丰富资料,进一步论证了中国农村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力批判了中国经济派的错误观点,为革命理论建设培育了一批骨干后备队伍。
5.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对农村社会学有哪些贡献?
答:毛泽东的农村调查主要体现在实地调查、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和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和方法四个方面,其研究成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革命根据地的农村调查是中国农村社会学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6.我国农村社会学恢复重建后有哪些成绩?
答: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社会学从中断到恢复重建,其学科地位比以往更为坚实。在小城镇和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城乡协调发展和三农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7.乡村建设运动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
答: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其旨在复兴农村、实现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的目标没有实现,但建设了很多实验区并在实验中做了很多有益于农民的工作,其实践经验教训是农村社会学的宝贵财富。
8.乡村建设运动有哪些内容和理论?
答:内容:1兴办教育2推广农业科技3流通金融4提倡合作组织5办理地方自治6建立乡村公共卫生保健制度7移风易俗8引发学术研究推动农村社会学发展。理论:晏阳初的民族再造思想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第三章
名词解释
“三农”:农民、农村、农业。
农民:以土地为生、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农业工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农业雇工。
农村居民:居住在农村地域内的一切社会成员,包括农民和非农人员。
社会地位:社会关系中的位置。
经济理性:有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生存理性:生产活动不受利润原则制约,劳力和资源配置也不是从最大经济效益原则出发,而受制于伦理道德习俗等传统力量,回避风险确保生存安全,有趋利避害求平安的观念。
价值观念:人们道德观念和社会评价的思想体系。
农业: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
农业补贴: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向农产品生产、流通、贸易活动或向某些特定消费者提供的转移支付,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行为。
农业政策:国家政党为维护农民权益,促进保护和扶持农业生产、交换、流通、消费制定的行动准则。
农业科技: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
农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居民聚居地。
农村社区: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活动共同体。
城市:大量异质性居民聚居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地域共同体。
新农村建设:是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可持续发展: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农业: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发展能维护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发展方式。
公平性原则:代内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是指当代人在发展机会、享受发展成果上的公平;代际公平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社会、人口发展不能够超过资源环境的承载限度。
共同性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同目标的全球共同行动。
复习题
1.农民与农业工人、农村居民有什么区别?
答:农民:以土地为生、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业工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农业雇工。农村居民:居住在农村地域内的一切社会成员,包括农民和非农人员。
2.怎样理解农民价值观念的二重性?农民价值观念更新的意义是什么?
答:农民价值观念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随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1务实思想和狭隘的功利观念2家庭主义和个性的压抑3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安贫乐道的保守心理4眷恋故土情感和自我封闭观念5强调人际和谐和轻视竞争6均平思想和特权理念共存一体7重义轻利和追求功义并存。农民价值观念更新能够促进开放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的形成。
3.农业的性质什么?农业生产有什么特性?
答:(1)是通过人类劳动实现动植物的再生产来获得物质资料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2)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
4.农业补贴有什么意义?我国农业补贴有什么取向?
答:意义:保护促进本国农业发展,维护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保障农民收入。取向:1建立具有长效机制的财政农业支持体系,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结构调整2支持生态工程建设3支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4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5增加农民收入6研究制定农民社会救助保障制度。
5.怎样理解农业政策的重要性?
答:农业政策是适应国内外的实际需要,能够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6.农业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答:地位:农业是由相互联系的生态、技术和经济系统组成的,无论哪一个系统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农业及其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大幅度提高土地使用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商品率,提高整体效益。
7.什么是农村?农村社区有什么特征?
答:农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居民聚居地。特征:1人口密度稀疏,同质性强2经济活动简单,自给自足性强3组织结构简单,职业分工简明4家庭起重要作用,血缘关系浓厚,邻里关系密切5风俗习惯成训,民间宗教意识浓厚。
8.怎样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及其目标与要求?
答:意义:有利于群众,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9.怎样认识农民、农业和农村是三位一体的整体?
答:农业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民居住在农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村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农民、农业和农村是一个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
10.面对全球化挑战,解决“三农问题”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答:1加强农村工作的领导2调整产业结构3加大财政农业补贴4选择可持续发展5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6制度创新
第四章
名词解释
人地关系:人口和土地的关系。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的关系,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关系,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人口:生产力的主体要素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提供人力资源。
耕地: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条件。
环境决定论:把自然环境看做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可能论: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认为自然环境仅仅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机会,人类具有相当大的选择权利。
生态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文化景观论:应当从研究文化景观的角度来分析人地关系,文化景观是地面上可以感觉到的人文现象的形态。
人口循环:战争时期人口减少停滞,和平时期人口趋于增长,人口增长过程表现为循环过程称为人口循环。
治乱循环:和平和战争时期的循环。
土地流转:承包农户将土地转给他人经营。
圈地运动:一些地方政府不按实际情况,打着开发区的旗号乱占耕地,以致浪费大量土地,影响农业生产的现象。
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或城市的转移。
抛荒:已垦田地因天灾人祸未继续耕种而任其荒芜。
土地财产权:利用土地获得利益的权利。
复习题
1.什么是人地关系,它有哪些特征?
答:口和土地的关系。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的关系,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关系,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特征:人口具有异质性、结构性、能动性、再生产性、生产消费二重性;土地具有原生性、固定性、有限性、可重复利用性、生产客体消费载体二重性。
2.简析我国历史上人地关系形成和变化的原因。
答:历史上的治乱循环、人口循环、耕地增减循环之间存在一致性。人口增长具有缓慢性和波动性,耕地面积变化具有不断增长和不断增长中的波动性。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人地关系的发展情况怎样?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人地关系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63年,第一次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土地制度;1963年到1978年,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变为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土地制度;1978年到现在农村开始实行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
4.针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人地关系问题,试述应采取哪些对策来协调人地关系?
答: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增长率、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增加耕地面积、搞好农村人口社会保障、确立农民土地财产权、加快土地流转。
5.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和中国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答:会出现干旱化趋势,极端天气更加频繁,恶化环境,影响作物种植制度、农业产业布局。严重频发的自然灾害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第五章
名词解释:
农村经济:以农民农村经济组织作为农村市场的主体,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生产关系,包括在农村地域内的农业、工业、商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各种服务业等经济部门的经济活动关系。
施坚雅模式:研究近代中国农村基层市场的结构-功能分析模式。
农村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建立在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基础上的一整套农村经济关系和与此相关联的农村经济活动规范体系。
合作化:通过互助合作,逐步将个体农民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农民集体所有制的过程。
人民公社:中国农村中和基层政权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经济组织,是农村社会的基层单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生产责任制。
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按产业系列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和相关产业的系列化、社会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
股份合作制:农民自愿组织起来,按照协议以资金、实物、技术、劳力等作为股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按劳分配为主,又有一定比例的股金分红,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依法批准建立的农村经济形式。
农村金融:运用金融手段促进、保障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乡村债务:农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兴办乡镇企业、借债上缴税费统筹等方面造成的债务。
复习题:
1.什么是施坚雅模式,其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1)研究近代中国农村基层市场的结构-功能分析模式(2)基本观点是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把农村集市网络概括成市场共同体。认为在理想状态下,基层市场空间分布意味着18个自然村以六角形围绕一个集市。
2.如何理解农民的“经济理性”和“生存理性”?
答:1有利益最大化的追求2生产活动不受利润原则制约,劳力和资源配置也不是从最大经济效益出发,而受制于伦理道德习俗等传统力量,回避风险确保生存安全,有趋利避害求平安的观念。
3.如何理解土地制度变迁是农村经济制度发展的基础?
答:农村经济制度是建立在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基础上的,而这一生产资料就是土地,所以土地制度变迁是农村经济制度发展的基础。
4.如何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的历史背景?说明其积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答:(1)是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经过了土地改革、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后产生的,是新时期农村改革的原始起点和中心(2)意义:重建了农村经济,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进而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并为以后发展和以城乡工业化齐头并进为特征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微观基础(3)问题:1个体农民的小生产和变幻莫测的大市场的矛盾2个体农民经营规模狭小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矛盾3个体农民传统生产方式和农业专业化生产的矛盾4个体农民生产经营投入和农业开发性投入的矛盾。
5.什么是农业产业化?试述农业产业化出现的原因和特点。
答:(1)以市场为导向、按产业系列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和相关产业的系列化、社会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2)原因: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过程中人们对新制度的需求中产生的(3)特点: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纵向化。
6.试述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
答:形式: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特点:农业发展银行承担了主要的农村政策性金融职责,农村信用合作社缓解了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7.简要说明当前中国乡村债务形成的原因。
答:1完成税收任务形成债务2兴办公益事业造成债务3乡镇企业超速发展积累债务4乡镇财务体制不合理,造成政府负债运转5农村经济发展迟缓,乡镇财政支撑乏力6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债务问题雪上加霜。
第六章
名词解释
士绅社会论:在传统社会,县是基层政权,县以下是广袤的农村,国家缺乏足够的能力财力进一步控制农村,只好和士绅分而治之,各自墨守自己的边界,家族、宗族、村落长老在乡村政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共同体本位论:批判了士绅社会论并提出传统农村社会是国家本位的观点,传统社会实行的是儒表法里制度,自秦汉以来国家对农村基层控制已相当发达严密,士绅基本上不具有和国家对抗的权利,无法真正庇护农民。
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选举。
民主决策:村民参与本村重大事务决策。
民主管理:在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的基础上,通过村民自治实现对农村进行有效的管理。
民主监督:对村级公共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
直接选举:有选举权的人直接参加选举行使选举权利的选举方式。
差额选举: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选举。
无记名投票:采取投票方式进行选举时,选举人不必在选票上署自己的姓名。
海选:提名确定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一种形式。
组合竞选:首先由村民按一定差额比例,在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中各提出候选人;然后由至少两名主任候选人在村民推选的班子成员人选中,分别组合各自的竞选团队;最后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出村委会主任,其后对当选主任组合班子进行差额选举。
村民会议:由本村全体村民组成的自治组织权力机构。
村民代表会议:是对村民会议制度的重要补充,是现阶段农村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
村务公开:凡是与村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或需要让群众知晓的事都应公开,让群众了解。
村民委员会:村民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村民自治:村民通过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自我管理、教育、服务。
村民自治章程: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村实际情况制定出全村共同认可遵守的章程制度。
村规民约: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村实际情况制定出的全村共同遵守认可的规则约定。
复习题
1.研究我国农村政治的理论视角主要有哪些?
答:国家和社会关系研究框架、新政治经济学视角、制度主义视角、过程-事件分析。
2.近代以来,我国农村政治权利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1近代农村政治权利结构转型2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治权利结构变革3撤社建乡和乡镇基层政权建设
3.什么是村民自治,村民自治的具体内容包括那几个方面?
答:1村民通过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自我管理、教育、服务2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4.简述我国村民自治的发展过程。
答:三个阶段1978-1988年的初步发展阶段;1988-1998年的探索试验阶段;1998年-现在的规范运行阶段。
5.谈一谈村民自治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巨大意义。
答: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引导农民共同参与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结构变化。
6.结合村民自治目前遇到的问题,谈谈如何促进村民自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答:1加强村民自治的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2推进村民自治的组织结构建设3明确乡政和村治的权责。
第七章
名词解释
农村文化:在特定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建立在农村社区的文化,是农民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应。
大传统:在一个社会内由上层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通常是由思想家深刻反思所产生的精英文化。
小传统: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代表的生活文化。
民俗:民间或在人群中不以文字为媒介,口头传承下或未加深思被保留下来的生活各个方面知识或民间传承资料,包括传统风俗习惯、舞蹈歌曲等。
农村文化变迁:由于生产方式变革,文化交流等原因引起文化发生渐进性或突变性变化。
民间信仰:不属于原创性宗教,而是传统性民俗信仰,即形成于地方共同体的一般民众中逐渐培育起来的、代代相传的、日常性的老百姓信仰或民族固有信仰。
宗族文化:同宗同族经过千百年提炼整理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
文化重建:建立健康向上,合乎社会进步要求的新文化。
“三下乡”: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方面教育活动进入农村。
文化下乡:城市有组织地将图书报刊、电影电视等送下乡,结合农村实际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农民素质。
复习题
1.如何理解农村文化中的大传统和小传统?
答:大传统:在一个社会内由上层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通常是由思想家深刻反思所产生的精英文化。小传统: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代表的生活文化。
2.传统农村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答:乡土性、封闭性、多样性、相对静态性。
3.农村文化变迁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答:1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村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2非农化特别是乡镇企业高速发展加速传统农村文化变迁3传统农村文化在城市文化冲击下发生变迁4农村文化变迁中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冲击5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是城市文化的传播者,把城市现代文化带入农村。
4.如何看待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答:1传统社会中农村文化为主流文化,城市文化特征不突出或被农村文化所掩盖2现代社会中农村文化让位于城市文化,农村文化和现代化成反比关系。
5.城乡文化交流有何特性?
答:1随着人口流动加快,城乡文化交流正进入一种持续广泛状态2城乡文化交流形式上出现多样化3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为城乡文化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4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城乡文化交流中农村文化再建的关键因素5城市文化在城乡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范围扩大。
6.农村民间信仰有哪些特征?
答:功利性和世俗性;多神性和包容性;地方性和统一性;蒙昧性和神秘主义。
7.怎样做好农村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答:开发农村人文资源就是连续不断的创作,妥善地保护农村人文资源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人文资源,将旅游文化通过农村人文资源加以实现。
8.新农村文明建设有哪些规划?
答:1总体目标。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2具体目标。经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3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4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5创新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6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7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9.文化下乡有什么意义?
答: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支撑。文化下乡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形式,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载体。
第八章
名词解释
农村教育: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和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村地区举办的、以农村人口为对象的、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旨在消除二元结构的各级各类教育形式的总称。
扫盲运动:由政府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提高国民素质,扫除文盲的社会教育运动。
“希望工程”:一项旨在动员海内外力量资助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复学,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推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和扶贫攻坚的社会公益事业。
“春蕾计划”:一项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复学的社会公益事业。
终身教育:人的一生中不断接受教育以适应社会急剧变化。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以县为主体,乡镇为基础,主要为当地培养合格劳动者,对县级教育体制机制结构进行综合改革使教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
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但由于经济条件、工作性质、居住环境、就近入学困难不能随父母外出学习生活而被迫留在家乡的未成年儿童和少年。


相关话题/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