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赵荣等编著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3-08
(3)人本主义方法论
加强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在历史地理学方面,人本主义地理学思考位于人类活动背后的动机。在文化地理学方面,重点是地方观念的研究,即人与地点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活方面,研究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4)结构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是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根据事物和社会事实来解释显示。它的基本原理是,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只需连续在一起时,才是有意义的。
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①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以看出。②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2.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经和方法。
(1)地理社会调查
含义:地理现象的社会调查是指对一些地理现象或有关问题,通过到各机关单位收集资料、组织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访问或观察了解一些有关事务的遗迹,取得信息。
目的:社会调查的目的是直接通过对人的访问或手机查阅有关历史文献、统计资料,以实现区域地理野外考擦任务的完成。
特点:调查内容广泛复杂、受人的主观影响作用大等。
调查方法:访问法、资料收集法、抽样法、专家系统法。
(2)科技文献:①地理科技文献;②因特网信息资料库
(3)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①遥感RS技术与地理信息的获取;②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获取;③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四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一、名词解释
1.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产率)的过渡。它不是一个独立自生的过程,而是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2.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互规律。
3.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
4.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扶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5.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经济适度人口:是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即按人口平均的最高产量和最高收入)的人口,也即获得最大经济福利的入口;实力适度人口是指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入口,即除去考虑没人平均的最高生活水平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所需要的人口。因此,实力适度人口在数量上要高于经济适度人口。
6.人口分布: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7.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8.农业人口密度:是指一个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量。
9.营养密度、比较密度分别是一个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和单位农用地上的人口数量,所谓农用耕地、林地及草原牧场(后者按3:1折算成耕地)。这些指标可以更清楚的表示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实际状况和土地的承载能力。
10.人口移动:广义的人口移动包括所有人类个体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人口迁移,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叫做人口流动。
11.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它按人们自然的体形和遗传特征加以区分,人种属于生物学和体质人类学的范畴,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一种表现。
12.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
13.民族的形成一般认为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部落(族)和民族三个发展阶段。民族是比氏族、部族(落)更高级的人群共同体。民族的出现是氏族部落制度瓦解的结果。民族是个历史范畴,民族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
14.民族的特征:①共同语言;②共同的地域;③共同的经济生活;④共同心理素质。
15.民族分布:可以分为形式分布区和机能分布区。
16.民族省:分散居住在其他民族分布区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面积大的可以称为民族省,小的可以称为民族岛。
17.塥坨:指一民族受某种压力或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某地区的民族聚居区。这包含着贬义,是指受歧视民族在城市中的聚居区,特别是有色人种的聚居区。
18.民族邻里:是指民族聚居所形成的街区。
19.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例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不同等级的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0.城市民族聚居区空间发展上分四个过程:核心区阶段、中间地区和边缘地区、聚集点、民族聚居。
21.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具体反映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节庆、礼仪、禁忌等方面。
22. 流行文化:指当今风行的、大众的时尚的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动向,尽管有时转瞬即逝,但也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在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甚至掩盖了传统文化。如欧洲和北美,流行文化几乎是完全淹没了民间文化,而在日本,则是传统文化(艺会、相扑、茶道)和流行文化(洋服、摇滚乐、棒球)并存。
二、简答题
1.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1)人口数量:1万年前地球上疏散地分布着1000万原始人类。
(2)农业革命前人口发展特征包括:①极低的人口密度;②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③最后两个特征是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一般选择朝阳、干燥、场地较为开阔、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有效地抵御外来危险的场所作为固定或半固定营地,因而原始人类的分布又相对集中。
2.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1)一万多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农业。在此后的几千年内,农牧业基本上取代了采集和狩猎,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方式,使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2)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亚洲西南部、东南部以及美洲中部的农业均为独立演化的观点得到认可。
(3)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
(4)农业社会时期人口发展特征: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的下降
①高死亡率是前工业社会世界人口特征之一。但自18世纪中叶,死亡率就开始持续下降,这种下降的趋势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死亡率的下降最早是从欧洲各国开始的,并由此引发了欧洲各国的人口变化。
②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引起的作用最为直接,是大幅度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先上升后持续下降
在工业化早期的一个短时期内,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曾一度上升。
进入20世纪后,出生率仍持续下降的原因:①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的有效性;②妇女晋升机会增;③一些离婚率高的国家人们对传统家庭体系稳定性的怀疑;④现代人的求学、接受培训、就职和恋爱生涯占用了较多的时间,相对地推迟了生育行为;⑤现代社会将一名婴儿培养成人并使其接受高等教育将花费相当的代价。
(3)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发展的特点:①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5世纪,世界人口增长已经开始加速。据统计,世界人口在15、16、17、18世纪分别增长了28.2%、11.9%、47.5%和80.6%。可以看出,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②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发达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趋于下降,发展中地区在后期死亡率才开始下降,出生率却居高不下。
4.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1)1999年10月12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并且,世界人口每增长一个10亿,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的时间。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的100余年时间里,实现了第2个10亿。1930年到1960年已发展到30亿。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发展到40亿。1975年至1986年,世界人口的第5个10亿过程只用了12年。从1987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用了13年便突破了60亿大关。
(2)世界人口未来增长特征:尽管人口增长率下降,由于世界人口的基数巨大,世界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5.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
(1)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作用:①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②自然环境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生存资料的同时,人们所从事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一切物质条件也都来源于自然环境;③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也会产生重大影响;④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的作用集中体现在自然资源上。
(1)人口的发展状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①适量的人口是开发环境的动力,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存在,便谈不上开发环境;②过量的人口增长会对环境造成压力,从而不利于协调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6.人口与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的表现出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①人口是社会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前提和要素,人口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主体。②作为消费者,人类生活和生产上的消费需要,推动着下一次的再生产运动。所以,人口是再生产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7.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
(1)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
(2)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3)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
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最早的论述,提出了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8.中国人口分布的成因
(1)自然原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
(2)社会经济原因:①历史上,自宋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②近代以来,东部地区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为东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③改革开放以来,东部良好的基础使东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生理密度(以每公顷耕地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已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负担的人口)不仅高于中部地区,而且高于东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出的幅度达50%以上。
9.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原因及对策
(1)特点:①绝对数量大;②发展速度快;③老化速度大于经济增长速度;④耦合性。
(2)原因:①生育率下降,生育率是年龄构成的定盘星;②人口寿命的延长。
(3)对策:①突出老年人的精神价值;②发展老年产业;③加强积累,奠定基础,细化老龄程度,抓住发展机遇;④完善构成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⑤加强技术投入,加快产业调整,以技术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⑥培养专门老年护理人才;⑦延长退休年龄;⑧关注老龄妇女。
10.人口迁移的分类
1.按涉及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按迁移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
3.按人口迁移的社会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移民和有组织移民等。
11.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
(1)人类诞生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最主要的经济活动是采集和狩猎,为满足最低限度的生存需要经常移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由早期居住的热带地区逐步向温带、寒温带森林地区迁移。
(2)农业社会时期,人类因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等原因,各种形式的人口迁移断断续续地进行。
(3)到了近现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新大陆的发现、产业革命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口移动的规模迅速扩大。工业革命也导致了城市化社会的兴起,促使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农村转向城市,逐步奠定了当今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12.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美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七条迁移法则)
(1)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
(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
(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
(5)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6)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较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
(7)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带家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
(8)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
拉文斯坦推论道: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也就是说,迁移的距离越长,移民的数量就越少。
13.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1)流向的特点: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大多是由穷国向富国迁移,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欧美发达国家迁移人口是国际人口迁移的普遍现象。②由低收入国到高收入国,如美国、西欧。
(2)人口结构特征:中青年、单身、男性为主,近年女性比重上升。
14.人口迁移的机制
(1)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一种反应。
(2)解释迁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机动变化产生的因素。
(3)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也能引起大规模移民。国际战争或国内战争也能引起迁移潮流。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15.流动人口趋势和特点
(1)趋势:①流动规模越来越大;②流动半径越来越大;③流动高峰提前,外出时间延长;④外出民工以劳动力为主,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⑤流动方式以连锁方式为主。
(2)原因分析:①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行;②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民对改变自己身份的渴望是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因素;③国内新的经济格局的形成和重心转移是客观因素;④耕地减少、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劳动剩余是流动人口产生的内在因素;⑤农村基层组织的失控及城乡收入差距的拉长是直接原因。
16.民俗的分类
(1)物质民俗:包括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生产民俗、交通运输民俗等;
(2)社会民俗:包括节日民俗、岁时民俗;
(3)礼仪民俗: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婚姻礼仪、丧葬礼仪;
(4)精神民俗:包括巫术及其民俗、宗教、信仰民俗、民间禁忌;
(5)口承语言民俗:包括民间文学传承(神话、故事、歌谣、叙事诗、言语等)、民间艺术传承等。
其中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区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论述题
1.比较人口转变理论
(1)1934年,法国人口学家兰迪——“三个序列”
①第一序列即原始阶段,特点是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②第二序列即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了、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③第三序列即现代阶段,先是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却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又转入低。
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奠定了人口转变理论研究的基础。
(2)1944年,美国人口学家诺特斯坦——“人口转变”理论
他将兰迪的第三序列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高低高”阶段、过渡阶段和“低低低”阶段。
(3)诺特斯坦的学生寇尔进一步深化了人口转变理论,对五个阶段进行了重新命名并提出了各阶段的数量界限。(参考书本P80)
(4)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参考书本P80)
①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②早期扩展阶段,即EE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③后期扩展阶段,即LE阶段,死亡率持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到最快而后减速。
④低位静止阶段:即LS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将至低水平并重新到达均衡,人口增长再次低于静止状态。
⑤减退阶段,即D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
2.比较各国人口转变模式
(1)西北欧模式:经济增长促使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的下降。
(2)日本模式
发展阶段:①日本产业革命较晚,整个19世纪大体上均处于高位静止阶段;②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属于早期扩张阶段;③20世纪50—70年代是日本人口的后期扩展阶段;④进入80年代已经进入低位静止阶段;⑤90年代中期自然增长率仅为0.3%,预计2010年前后进入绝对衰减阶段。
日本模式特点:采取了强有力的人为干预生育行为的措施,因此,人口转变速度快,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北欧国家一二百年的道路。
(3)中国模式
发展阶段:①旧中国是高位静止的原始型;②1949—1970年处于早期扩张阶段;③70年代到90年代处于后期扩张阶段;④预计2020年前后进入低位静止阶段;⑤进入2040年将处于绝对衰减阶段。
中国模式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
(4)印度模式:20世纪20年代之前一直属于高位静止阶段,此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50—60年代,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2.0%,一直到90年代仍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异同
(1)相同点: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不仅取决于技术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经济、政治、文化因素。
(2)不同点:①西欧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基于经济起飞基础之上的。在日本,紧随人口转变之后的经济发展明显为其人口转变的彻底性提供了保障。②而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为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
4.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口转变三个显著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1957年: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出生率保持在高水平的情况下,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再生产出现了第一次增长高峰。
原因:①新中国成立之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带来了人口迅速增长;②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各种危害人民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很快得到控制,死亡率迅速下降,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且转变速度之快,世所罕见。
(2)第二个阶段是从1958~1998年:这个阶段相继经历了一个人口发展非正常时期和两次增长高峰,突出特征是死亡率保持在低水平的情况下,出生率大幅度下降。
三个特殊时期:①非正常时期。1958—1961年。由于政策方针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人口再生产的自然演变过程被中断,死亡率异常上升,1960年达到25.43‰,导致出现了人口负增长。②第二次高峰期。1962~1965年是对被打断人口增长过程的补偿和恢复。③从1966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和计划生育政策在70年代中期推行,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但是,进入1980年以后,50年代和60年代两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相继进入婚育年龄,中国人口增长进入了第三次高峰期。
(3)第三个阶段是从1999年开始至今:中国人口再生产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人口数量长期保持着低水平增长的状态。从趋势上看,由于人口逐步老龄化,人口死亡率将略有提高。
5.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1)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编制,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
(2)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利于更好的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
(3)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来讲,适度人口的确定也有着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顺其自然的自动实现的,而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同,它们不仅经济落后,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实际人口已远远超过其适度人口。所以,只有及早确定科学、合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使人口转变,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保障人口转变的完成,这才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6.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①世界90%的人口居住在仅占陆地总面积10%的土地上,陆地上的大部分地区至今仍无人居住。②世界人口的88.5%集中在北半球,并且主要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区域。③从海岸线向内地约200km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30%)。④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57%,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80%;而占陆地面积43%的高原地区(海拔500m以上),仅居住着世界人口的20%(小面积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⑤亚欧两洲合计人口占72.5%,其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6.2%。而面积广大的南极大陆无定居居民。⑥在各大洲(或地区)内部人口分布也不平衡。
相关话题/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考研部分院校信息
人文地理旅游规划方向考研 这是我花了两天时间打出来的东西,希望对大家有点作用!我是 09考研,大二时我就知道我会考研了,而当时很多过来人对我说,战线拉得太长了,会容易放弃,所以那个时候,我只是看看各个学校的人文地理发展状况等等,我几乎看过所有开设人文地理的学校的招生简章!所以,也许我比一些想要考研的人会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8人文地理学(王恩涌)最后考研总结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最后考研总结 1、地理学geographe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2、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研究对象是人文环境、人文现象和文化景观。其内核是注重区域和空间,注重人地关系 3、人地关系内涵:人指社会属性的人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5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 历年考研真题2002-2017年
目录 2001年 1 2002年 2 2003年 3 2004年 4 2005年 5 2006年 6 2007年 7 2008年 8 2009年 9 2010年 10 2011年 11 2012年 12 2013年 13 2014 14 2015年 15 2016年 16 2017年 17 2001年 一、名词解释(15) 1、中东 2、地理大发现 3、大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广州大学地理学院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洪堡、李特尔、拉采尔、白兰士、白吕纳、赫特纳、施吕特尔、索尔(苏尔)、麦金德、森普尔、斯匹克曼、亨丁顿 (人名自己看书了解其学说,一般在选择题和填空题出) 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文化扩散:指在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2华南师范大学2010年人文地理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自然地理一名词解释50分第四纪 河漫滩 粘性矿物 演替系列 还有一个记不得了二计算降水变差系数cv,并确定该地是哪个区域三画图做出某区域城市化前和城市化后流量变化曲线,说明差异。四分析推理1北方秋雪和南方冬雪对生态系统破坏大为什么?2阅读《桃花源记》部分内容,从地质地貌气候植被方面进行分析,并确定该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7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西南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西南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考研专业课试卷人文地理学上传的附件6d4a8a10ba36ade6c28f62f78811bb57.rar(338.96KB)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浙江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浙江大学人文地理学07试题(地理学)代码417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在一起考的!一.名词解释(7个,每个4分)1.经济距离2.潜导产业3.空间近邻效应4流域5滑坡6土壤肥力7生态系统二.简答(好象是每个15分吧不记得了)1.胡佛的经济增长阶段2区域增长极的在主要观点3城市和区域的关系4地貌的成因5径流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6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人文地理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