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考研复习讲义叶朗手打版(8)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8-30


2、不否定“玄”“诞”“怪”“奇”的艺术,他认为这种浪漫主义的艺术,骨子里也必须“真”,必须“正”
(四)结实VS空灵
1、“结实”——艺术是现实的反映     “空灵”——艺术是以审美意象来反映现实的
2、刘熙载认为结实与空灵应该统一起来,做到“不即不离”
3、“结实”与“空灵”的统一,即是“包诸所有”与“空诸所有”的统一
(1)包诸所有:(结实)满纸不用事,只要审美意象是从至理实事中得来
(2)空诸所有:(空灵)满纸用事,只要审美意象能够产生
(五)内容VS形式
1、刘熙载认为:(1)形式不应该突出自己
(2)形式因素不能脱离一定的充实的内容而单独具有美(“文不能离开质”)
2、刘熙载对“文灭其质”“情不称文”“舍理而论文辞”“离有物以求有章”等形式主义的倾向进行批评
3、根据文、质看法,刘熙载认为艺术、艺术家在学习前人的时候,应该“尚实”而不应该“尚华”
4、刘熙载还把诗歌的内容分为:辞情——文辞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声情——声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5、辞情和声情是统一的,但并不是平衡的,这样就形成了不同体裁的诗歌审美意象的不同特色,也决定了欣赏这些诗歌时所应采取的不同方式
(六)壮美VS优美(阳刚VS阴柔)
1、刘熙载认为:壮美与优美应该互相渗透,应该统一在同一个艺术作品中
2、刘熙载强调壮美与优美的统一,即是雄与隽的统一,力与韵的统一,刚健与婀娜的统一
(七)诗品VS人品
1、刘熙载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作者思想境界的高低:“诗品出于人品”
2、从一个人作的诗、写的字,可以看到这个人的“志”,看到这个人的为人,所以艺术家首先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人品:“尚才不如尚品”
(八)用古VS变古
1、刘熙载在复古主义这个问题上,接受了进步传统的影响(尤其是叶燮)强调“文之道,时为大”“自我作古”“自成一家”
2、为什么艺术创作要因“时”善变?因为艺术所追求的是“真”、是“是”;“正而伪,不如变而真”
3、刘熙载以认识史和文化史的眼光来看待艺术创作,把学古、用古、变古统一起来
(九)“肇于自然”VS“造乎自然”
1、刘熙载对于艺术创造中“天”“人”关系,即自然与人工关系提出:天——人——天(自然——人工——自然)
“肇于自然”:艺术是从自然发源、由自然规定的“立天定人”
“造乎自然”:艺术家创造的审美意象,应该回到自然,应该不露人工的痕迹   “由人复天”
2、“造乎自然”并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经过创造而回到自然,只有“极炼”才能达到有如“不炼”的境界
即“不工——工——不工”   平——奇——平(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3、刘熙载推崇炉火纯青的本色之美,所以他反对“矜奇”“恃奥”,他认为这是平庸与浅陋的表现
(十)艺术技巧的辩证法
1、刘熙载在《艺概》中大量篇幅的论述:各类艺术形式的技巧问题
eg:一VS多、齐VS不齐、融贯VS变化、幽深VS浏亮、凝重VS流动、打得通VS跳得起、放得开VS收得回、断VS续、疏VS密、提VS按、谐VS拗、叙事…
2、艺术技巧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创造的问题,刘熙载对于这个范畴系列的论述,集中起来归结于一点:说明这个范畴系列中的每一对范畴,都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相对待故有文”、“若相离去便不成文矣”
三、刘熙载论审美意象的类型和特色:
1、刘熙载认为
诗的审美意象(4类):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
赋的审美意象(3类):屈子之缠绵,枚叔、长卿之巨丽,渊明之高逸
曲的审美意象(3类):清深(如吴仁卿之“山间明月”也),豪旷(如贯酸斋之“天马脱羁”也),婉丽(如汤舜民之“锦屏春风”也)
2、同一艺术门类的不同的体裁,审美意象也各有不同的特色
3、刘熙载还注意到,每一个作家所创造的审美意象往往各有特色,类型也千差万别
第四篇   中国近代美学
第二十三章   梁启超的美学
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位人物:梁启超和王国维。他们都热心学习和介绍西方美学,并尝试把西方美学体系和中国美学结合起来。但他们都没有能都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
梁启超才华横溢,在美学领域作了广泛的涉猎。他提出了大量的研究课题,例如:“美”和“趣味”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艺术的本质和作用,艺术作品为什么能给人美感(艺术美的构成因素),为人生的艺术观和唯美的艺术观的关系,情感的性质和作用,情感教育与趣味教育的重要性,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美”与“真”的关系),艺术中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区分和联结,艺术作品与艺术家个性的关系,中国新诗的发展道路,地理环境对审美情趣、艺术风格的作用,等等。这些课题,有些已经超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范围。因此,梁启超提出这些课题,就起到了开拓人们的理论视野的作用。梁启超在美学史上的贡献,主要恐怕就在这里。
一、梁启超的美学论著
1、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活动家、宣传家和启蒙思想家
           代表作:《饮冰室合集》
2、评价:梁启超的美学论著涉及的美学问题相当广泛,总体上却显得粗浅,缺乏深度,也缺乏一贯的系统
二、梁启超论“美”“趣味”与艺术
1、梁启超美学中一个突出的观点:把“美”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提到很高的地位——唯心主义历史观
2、“美”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要素:“美”能够给人以审美趣味,而“趣味”乃是生活的原动力
3、“趣味”分为高等趣味与下等趣味:高等趣味即是审美趣味,梁启超认为艺术(文学、音乐、美术等)的本质和作用,就在于以审美趣味来恢复人的审美本能,以维持和增进人的生活康健
4、梁启超分析艺术作品给人以审美趣味主要有三种途径:(实际上看作是梁对于艺术美的构成因素的一种分析)
(1)对境之赏会与复现——描写自然之美
(2)心态之抽出与印契——刻画心态
(3)他界之冥构与蓦进——构造理想境界
5、由于梁启超把“趣味”看作是艺术的本质和作用,得出以下结论:
(1)为人生的艺术观和唯美的艺术观是可以统一的
梁的逻辑:爱美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所以唯美的作品也是符合人生的目的
(2)艺术不应该老是重复旧的一套,应该常常变化更新
梁的逻辑:趣味是艺术作品的本质和作用,老一套就不会有趣味了
三、梁启超论趣味教育与情感教育
1、梁启超竭力提倡审美教育(趣味教育或情感教育)
2、梁启超认为一个人通过情感可以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自己的生命合而为一,同时又可以使自己的生命和整个宇宙及宇宙万物的生命合而为一
3、趣味、情感都有高下之分、善恶之分、美丑之分,所以要提倡趣味教育、情感教育
4、趣味(或感情)教育的工具便是艺术,艺术的价值也就在于此
5、梁启超讲美育,从情感或趣味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出发的——近代的色彩
四、梁启超论“真”“美”合一
1、梁启超还探讨了“美”与“真”的关系,即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西方文艺复兴的历史证明艺术产生科学的缘故——“真”“美”合一
艺术和科学有一共同的因素:自然(且关键是“观察自然”),所以他们有很多共同的要求:
①既要有十二分的兴味,又要有纯客观的态度
②要有“同中观异”的分析的精神
③要善于把握事物的整体与生命
④要有精密的科学头脑
2、梁启超的论述也是由缺陷的:(1)“真美合一”的命题本身是不准确的,真≠美
                            (2)他强调了艺术与科学有联系的一面,却忽略了二者有差异的一面
五、梁启超论艺术美
(一)关于艺术中的自然美与人工的美:
1、梁启超将艺术美分为:自然美(民间歌谣)、人工美(诗)
2、诗与民间歌谣的关系:(1)好的民间歌谣往往因其情感真实而比诗更感动人,但好的诗可以比歌谣更美
                      (2)诗的命运比歌谣悠长,净土比歌谣广阔,但歌谣总是诗的前驱
(二)艺术要表现个性:
1、梁启超在论书法艺术时,特别强调艺术要表现个性
2、古典美学是强调艺术要有独创性,而梁启超强调的是表现艺术家自己的独特的个性
六、“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与文体改革
1、“诗界革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
(1)“旧风格”:指用中国古典诗词的体裁格律          “新意境”:指表现改良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
(2)两个问题:①他提倡的“新意境”属于资产阶级改良的范畴,已经是旧的
②他把内容和形式分隔开来了
2、“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实际上向人们提出了在新的时代中国诗歌应如何发展的问题,即中国新诗的问题
(梁启超的重大贡献)
3、“小说界革命”——就是大力提倡小说,同时大力改良小说,以改良小说作为改良社会的第一步
4、从小说美学看“小说革命”讨论了两个问题:
(1)小说艺术的特性      (2)小说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包含的两个弱点:①他们把小说单纯作为达到某一政治目的的工具
②他们基本上撇开了中国古典小说美学的传统
5、梁启超还提倡和推行“文体改革运动”(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
七、梁启超论地理环境对审美情趣、艺术风格的影响
1、梁论地理环境(天然景物)对审美情趣与艺术风格的作用问题提出三个论点:
(1)不同的天然景物,影响人的想象力和理性的发展,从而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阻碍或推动的作用
(2)不同的天然景物,影响人们的审美情趣,产生雄浑悲壮与秀逸纤丽这样两种不同的意象与风格
(3)不同的天然景物,影响一个朝代的气象(审美气象)
2、补充:“‘文学地理’常随‘政治地理’为转移”
八、梁启超的唯心主义境界说
1、《惟心》——专论审美境界的论文,专论现实美的论文
2、“境者,心造也”——“一切物境皆虚幻,惟心所造之境为真实”
3、弱点:(1)他不懂得生活中的审美境界并不是某个孤立的物象构成的
(2)同一个审美境界,对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心情的人,引起的审美情趣往往会有差异
4、在理论上的弱点,即是他唯心主义境界说的认识论的根源
5、梁启超提倡一种“无大惊、无大喜、无大苦、无大乐、无大忧、无大惧”的人生观(自相矛盾)
第二十四章   王国维的美学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深受康德、叔本华的影响。离开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我们对于王国维美学中的一系列范畴和命题,例如壮美与优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眩惑”,“古雅”,等等,就不能正确的理解和评价。
王国维的著名的境界说,并不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的范围,而是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说的范围。王国维所说的“境界”(或“意境”),实际上相当于“意象”这个范畴。过去很多人没有搞清楚这一点,因此在如何评价王国维境界说的问题上产生了一系列混乱。
已故史学家陈寅恪把王国维著作的学术内容和治学方法概括为三条。其中第三条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凡属于文艺批评及小说戏曲之作,如《红楼梦评论》及《宋元戏曲考》、《唐宋大曲考》等是也”。应该说,王国维在把西方美学与中国美学“互相参证”方面,确实做了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成绩。但是他的这种尝试并不全是成功的记录。这同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也同他本人的世界观有关。真正要把中西美学融会贯通,必须要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这是王国维(也是全部近代美学史)给我们留下的一条重要教训。
一、王国维及其美学著作
1、王国维: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是比较保守
2、著作:《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红楼梦评论》
二、王国维的美学基本观点
1、王国维把康德、叔本华的美学简单化了,但王国维美学≠康德、叔本华美学
2、王国维认为:生活的本质是“欲”,追求欲望必然带来痛苦,要摆脱这种痛苦只有求助于美和艺术
3、王国维认为:美在于形式,美和美感都是超功利的,他反对把艺术作为政治道德的手段,保持艺术的纯粹性、独立性
4、王国维提出:眩惑(他把美和眩惑相对立)
                 ——就是不但不能使人摆脱生活之欲,反而使人从纯粹之知识回到生活之欲
5、王国维提出一个论断:艺术美高于生活美(∵艺术美使人易忘物我利害的关系)
6、王国维还提出一个艺术家观物的原则(审美观照的原则):“通古今而观之”
摆脱时空规定和利害关系,观照“物之种类之形式”=“不视此物为与我有利害之关系”
7、王国维的美学观与其政治立场有关系:他的人生观反映了没落阶级的情绪,带有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
8、王国维这种美学观在写《人间词话》时并没有大的变化
三、王国维的“境界说”
(一)“境界”(或“意境”)作为美学范畴,并不是王国维第一次提出来的
(二)在王国维看来,“境界”与“意境”的涵义有无差别
1、王国维谈到艺术作品时是把“境界”和“意境”当作同义词使用的,但仍是有“差别”
差别:(1)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2)“意境”只能用于艺术作品;“境界”不仅用于艺术作品,也可以指艺术家描写的对象
(三)王国维“境界”(或“意境”)的涵义
1、“境界”或“意境”是情与景、意与象、隐与秀的交融和统一
2、“境界”或“意境”,要求再现的真实性
3、“境界”或“意境”,还要求文学语言能够直接引起鲜明生动的形象感
※平常人们在使用“境界”这个词时,有时把它作为美学范畴使用,有时并不把它作为美学范畴使用
(四)王国维“境界说”在美学史上的地位:   (王国维的新贡献)
1、王国维借用西方美学的概念对“情”与“景”作了明确的解释
2、王国维明确地把人心喜怒哀乐的情感列入艺术家观照和再现的对象
3、王国维根据艺术家观照的侧重点不同,对审美意象分为:以意胜、以境胜、意境两浑
4、王国维认为艺术的认识功能是由审美意象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5、王国维认为“境界”(即“意象”)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比起其他美学范畴来更为本质、重要
四、王国维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1、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也就是壮美和优美的区别
2、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都由纯粹的无意志的认识产生,而区别在于客体和主体之间是否存在敌对关系
3、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分实质上是对于审美观照中两种状况的区分,这就要求把情感排除到审美观照之外,但在理论上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
4、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价值在于:他企图通过对于审美观照的分析来对审美意象进行分类
五、王国维认为“造境”与“写境”、“主观之诗人”与“客观之诗人”
1、关于“造境”(现实主义)与“写境”(浪漫主义)
2、小说分为两种:“理想派小说”:“导人游于他境界,而变换其常触常受之空气”
                “写实派小说”:“所怀抱之想象,所经阅之境界”
3、王国维提出“主观之诗人”与“客观之诗人”区别在于作品的题材不同,亦即诗人观照的对象不同
“主观之诗人”——偏重于“观我”,作品“意余于境”
“客观之诗人”——偏重于“观物”,作品“境多于意”   (真正理想的作品——意境两浑)
4、王国维提出了“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也”的主张是错误的
六、王国维论“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确有观察社会生活状况、掌握丰富的创作素材这样一层含义,但是更深一层的含义却是要体验到生活的本质在于“欲”,在于“痛苦”;有此体验,才能“出乎其外”,力求摆脱这种痛苦,忘掉物我之关系,排除一切功利的念头,采取一种超然物外、漠然静观的态度
七、王国维论悲剧
1、叔本华认为:悲剧的本质在于显示宇宙和人生的本质
2、王国维《红楼梦》的悲剧是当时社会的“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所造成的,带有必然性
八、王国维论艺术的形式美
1、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中国美学史上第一篇关于艺术形式美的专论
2、王国维系统的考察了古雅(艺术形式美)的性质、地位、作用,提出以下论点:
(1)艺术的意象(壮美或优美)必须通过艺术的形式美(古雅)才能表现出来
(2)艺术的雅与俗的区分,在于艺术形式美的不同
(3)艺术形式美不应该突出自己,“优美及宏壮之原质愈显,则古雅之原质愈蔽”
(4)艺术形式美有自己独立的价值
(5)判断古雅之力与判断优美、宏壮之力不同
(6)创造艺术的壮美和优美要靠天才,而创造艺术的古雅则可以靠人力,但天才也要有修养之力
(7)在一定的意义上,古雅又可以说是低度的壮美、或低度的优美
(8)古雅在美育普及方面有特殊的作用
第二十五章   鲁迅、蔡元培、李大钊的美学
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除了梁启超和王国维,还应该介绍三位人物:鲁迅、蔡元培、李大钊。
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是一篇光辉的美学论文。鲁迅对“摩罗诗派”的歌颂以及对儒家传统美学的批判,表现了一种崭新的美学观点。鲁迅提出的“不用之用”、“其教非复常教”的命题,表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社会作用的深刻理解。
《摩罗诗力说》是“五四运动”的先声。
蔡元培在“五四”前夕提倡“以美育代宗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李大钊“五四”时期发表的几篇美学短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写成的美学文章。它们在现代美学和近代美学之间画出了一条分界线。它们是对于中国近代美学的否定,是中国现代美学的真正的起点。
一、鲁迅的《摩罗诗力说》
1、《摩罗诗力说》是鲁迅1907年留学日本时写的一篇美学论文:
此时的鲁迅:在哲学上是——以进化论为基础的唯物主义者
            在政治上是——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
2、《摩罗诗力说》的内容:(1)对“摩罗诗派”的介绍,及对中国儒家传统美学的批判
(2)关于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论述
3、鲁迅把一切诗人中凡是“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而为世所不甚愉悦者”都归入这一诗派,具有以下特点:
(1)“摩罗”诗人的诗歌是争取自由、民主和民族解放的武器,是召唤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作拼死斗争的号角
(2)“摩罗”诗人是真理的传播者,所以它们对于旧传统、旧思想、旧习惯决不妥协
(3)“摩罗”诗人不仅是诗人,而是为自由、真理、祖国解放而战斗的战士,他们不是静观者,而是行动者
4、在介绍“摩罗诗派”的同时,对中国儒家传统美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5、鲁迅的美学VS王国维的美学:
鲁迅的美学:诗人的任务在于打破旧思想旧习惯,打破“污浊之平和”,不悲观厌世,是行动者、爱国者、改革者、热血战士
王国维的美学:静观的美学、超功利的美学、悲观厌世的美学,反对把艺术作为政治道德的手段,主张保持艺术的纯粹性和独立性
6、评价:早期鲁迅的美学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进步、最健康的美学;《摩罗诗力说》是“五四”运动的先声
二、鲁迅论文艺对人生的作用
深刻性: “不用之用”、“其教非复常教”
鲁迅把文艺的社会作用概括为两点:
1、涵养人的神思(培育人们的理想):鲁迅指出一切艺术的本质都在于“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
2、启示人生的真理:文学启示人生真理是采取“直笼”“直语”的形式,使读者“直解无所凝沮”“灵府朗然,与人生即会”
三、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
1、蔡元培: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革命民主主义者、美学家、美育家
      ——把论证“以美育代宗教”作为自己一生的重大课题
2、蔡元培早年提倡美育是以“康德美学”作为他的理论基础的:
       他认为纯粹的美感可以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之心,因此可以陶冶人的性灵,使之日进行高尚的境地,或成为由现象世界进入实体世界的桥梁——∵美感具有普遍性(美育乃是属于世界观的教育)
3、蔡元培后期在提倡美育时很少强调从康德美学引来的一套理论,而是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说明美育的重要性
4、蔡元培后认为“不能以宗教充美育,而止能以美育代宗教说”,原因如下:

相关话题/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