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1-05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
第1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1.“新民体”
答:“新民体”是梁启超在报章杂志上创立的新的散文体裁,因发表于早期《新民丛报》而得名。新民体是中国传统文体的一次解放,打破了古文、时文、散文、骈文、的界限和宗派家法的束缚,是文言文变革为白话文的一种过渡性的文体。新民体的特点是半文半白,半雅半俗,洋洋洒洒,感情饱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鼓动性。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新文体的影响逐渐消退,而其精华则为白话文运动所继承。
2.《新青年》
答: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3.新潮 
答:新潮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新潮社,二是指新潮社创办的刊物《新潮》。
(1)新潮社
新潮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社团之一。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1918年末,北京大学学生成立了新潮社,以其创办的刊物《新潮》为阵地,提倡民主与科学,旨在为中国新文明的建设打下基础。新潮社代表人物有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和俞平伯等人。新潮社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站在新文化运动的立场上,与陈独秀等师长们的《新青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互成掎角之势,与旧势力、旧传统、旧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2)《新潮》
《新潮》是北京大学新潮社主办的综合性月刊。1919年1月创刊于北京,先后由傅斯年、罗家伦主编。1922年3月出至第三卷第二号停刊,共十二期。撰稿人有傅斯年、罗家伦、俞平伯、康白情、汪敬熙、杨振声、叶紹钧、欧阳予倩等。《新潮》英文名为“The Renaissance”,意即“文艺复兴”,其宗旨为“介绍西洋近代思潮,批评中国现代学术上、社会上各问题”,提倡民主与科学、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观,评击封建礼教。
4.三大主义
答:“三大主义”是“文学革命”的纲领,由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首次提出。“三大主义”即“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文学持批判否定的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5.文学改良刍议 
答: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6.文学革命论
答: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7.人的文学
答: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 的人性。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于人生上,提出“普遍”与“真挚”的原则,并申明“以真为主,以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这对五四时期尤其是为人生派的创作影响很大。
8.双簧信
答: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新文学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复古主义者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却暂时没有人公开出来讲话。于是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写信,再由刘半农写复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
9.林蔡之争
答: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出来反对文学革命的是林纾(琴南)。这位古文家极力反对以白话文代替文言,写了《论古文白话之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运动大张挞伐,又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妖梦》等文言小说,影射攻击文学革命领袖。北大校长蔡元培在致林纾公开信中则重申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李大钊、鲁迅也发文谴责"国粹家"历史倒退行为。林纾所代表的守旧派对新文学的反攻,并没有什么理论力度,只停留在人身攻击和政治要挟的层面,反而激起了新文学阵线义无反顾的抗争。
10.学衡派 
答:学衡派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反对文言合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1933年,《学衡》停刊。
11.甲寅派
答:甲寅派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甲寅》在北京复刊后,成为章士钊等宣传复古思想,反对白话文,为镇压进步学生运动制造舆论,维护军阀统治,抨击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经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革命阵营的奋力批驳,甲寅派很快败下阵。至此,白话与文言之争以白话文的胜利而告终。
12.鸳鸯蝴蝶派
答: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13.黑幕小说
答:中国近代小说流派 。约在1915~1918年间与鸳鸯蝴蝶派前后相继,盛行于上海。当时多种杂志、大小报副刊均刊载这类小说,代表作是1918年出版的《中国黑幕大观》及续集。此类小说反映了这一流派作者游戏的、消遣的、趣味主义的文学观。《中国黑幕大观》洋洋百万言,涉及社会各界人物、事件,但不外乎都是些风流案件、私娼秘史之类,专以揭露阴私、泼污水、进行人身攻击为能。虽然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丑恶,但在写法上赤裸裸地描绘现实,社会效果适得其反,有些作品还成了军阀、政客相互中伤、攻讦的工具,在五四运动后即销声匿迹。钱玄同、沈雁冰、鲁迅曾撰文加以批判。
14.文学研究会 
答: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纯文学团体,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12人,后来发展到170多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新文学。其文学宗旨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明显表现出对“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倾向。 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15.创造社 
答: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之一,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刊物。创造社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直觉”、“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张表现作家的“内心要求”。他们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创作上的流派特色十分明显,他们的作品大都侧重表现自我,带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翻译大多是西方浪漫主义的作品。 1925年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创造社作家发生分化,提倡革命文学,并从行动上投入革命浪潮。大革命失败后,分化进一步加剧,一部分作家退出创造社,郁达夫因为与创造社个别成员意见不合也退出创造社。另外,又增加了一些成员,如冯乃超等。1929年2月,被国民党查封。
16.新月社 
答: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移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周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出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即新诗的“三美”主张。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等是新月社的佳作。
17.语丝社
答:得名于《语丝》周刊。《语丝》创刊于1924年11 月,1930年3月停刊,语丝社随之消散。《语丝》主要撰稿人有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林语堂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机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18.语丝派
答:语丝派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以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为代表的语丝派作家,以散文创作为特色,在中国思想文化革命、新文学创作上作出了重要建树。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 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其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别,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18.语丝体
答:语丝体是现代文学初期的一种散文文体,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具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体主要包括杂感、短评、小品等文学样式,在思想内容上任意而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泼辣幽默,讽刺强烈,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事物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极力加以排击。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孙伏园、林语堂等。
19.浅草-沉钟社
答:浅草-沉钟社是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1922年在上海成立浅草社,主要成员有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创办《浅草》季刊,并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中出过《文艺旬刊》,其骨干成员又于1929年秋组成沉钟社,办有《沉钟》周刊、半月刊,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特别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方面则有冯至的诗歌,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的小说,多抒写知识青年苦闷的生活和忧郁的情感,富于感伤色彩。
20.莽原社 
答:莽原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新文学社团,1925年成立,由鲁迅发起和领导。成员主要有高长虹、向培良、韦素园等,以创办《莽原》周刊、半月刊得名。《莽原》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鲁迅的著名杂文《灯下漫笔》、《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及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各篇均发表于此。
21.未名社 
答:未名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新文学社团,1925年成立,由鲁迅发起和领导。成员主要有韦素园、台静农、曹靖华等。这是一个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团体,有专收翻译作品的《未名丛刊》和专收创作的《未名新集》。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乡土文学的成功之作。
22.湖畔诗社
答:1922年3月在杭州成立的新诗团体,主要代表诗人有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四人。同年4月,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出版,并因此得名为“湖畔诗人”。他们写作抒情诗,但最有影响的是爱情诗,风格清新、自然、天真、率直,表现了对传统封建世俗大胆反叛的精神,艺术上也较成熟。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这些诗作很能唤起一代新人的纯真和热情。被朱自清称为当时“专心致志做情诗”的四个年轻人。
23.《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答:《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1932年周作人在辅仁大学演讲时所用讲稿,后经整理出版,它是较早地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著作。周作人将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归之于晚明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小品文文学传统。同时他将文学区分为“言志派”和“载道派”,并将新文学归之于言志派的传统。通过这种区分,将新文学与公安派接合起来,新文学不再是无源之水。周作人的努力,是为新文学进行合法化论证,也是试图将新文学的根基植入中国传统之中,以获得自身的主体性,这一方向持续地为以后的学者和作家所继承。
24.《申报•自由谈》
答:《申报•自由谈》是上海《申报》的副刊之一,也是近代报刊史上历史最悠久的副刊。1911年创刊,1949年停刊。最初的编者是陈蝶仙。后来陈因经营实业,改由礼拜六派的小说家周瘦鹃主编。周瘦鹃编《自由谈》约十年,使其成为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充满了旧式的笔记诗词以及章回体长篇小说。1932年起改由黎烈文主持,把《自由谈》的内容变成完全的新文艺化,积极介入社会,追求文艺的“进步与近代化”,大力提倡杂文,锋芒毕露,大胆暴露现实,全国文化界一时震动,并特聘鲁迅、茅盾等左翼作家撰稿,成为进步文化战线的重要阵地。
第2章  鲁迅(一)
25.摩罗诗力说
答:摩罗诗力说是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提出的文艺观点。鲁迅在介绍摩罗诗人的同时,猛烈地批判了旧传统、旧文化,评击了洋务派、维新派和复古派,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早年的文艺思想及美学观点。《摩罗诗力说》是“五四”运动前思想启蒙时期的重要巨作,是揭露批判封建意识形态的檄文,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倡导浪漫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26.《狂人日记》
答:《狂人日记》于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
27.《彷徨》
答:《彷徨》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彷徨》的艺术技巧“圆熟”表现为:深广的历史图景;对人物命运的叙述渗透感情;“画眼睛”“勾灵魂”的白描手段;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意义。
28.《野草》
答:《野草》是鲁迅惟一一本散文诗集,写于“五四”后期。作品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一觉》等篇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懑;《影的告别》《死火》《墓碣文》等篇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希望》《死后》等篇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深刻地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
29.《在酒楼上》
答:《在酒楼上》是鲁迅写于1924年2月16日的一部短篇小说,载同年《小说月报》15卷5号。小说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个敢作敢为的有志青年吕纬甫,十年后却由于理想的破灭,对前途的绝望而变为一个穷愁潦倒、麻木颓唐的老夫子,整日“敷敷衍衍,模模糊糊”,陷入顾影自怜的泥淖不能自拔。作品通过吕纬甫的悲剧,针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动摇性和软弱性,折射出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后的时代氛围。小说重叠使用三个“第一人称”(“我” 、吕纬甫和老发奶奶),把不同时空的生活场景连缀起来,以浓厚的抒情笔调描写环境和人物;结尾则采用象征,因而情韵丰富。
第3章  小说(一)
30.问题小说
答: 问题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潮流,出现在1919年的下半年到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绍钧、庐隐、王统照等。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文学研究会作家的“问题小说”广泛地涉及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端的敏锐感悟,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主要不足是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的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有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31.乡土文学
答: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生死、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代表作有彭家煌的《怂恿》、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台静农的《地之子》等。
32.自叙传抒情小说(“自叙传”小说)
答: 自叙传抒情小说(“自叙传”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创造社的主要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地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及近代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自叙传抒情小说(“自叙传”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的。
32.零余者
答: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第4章    通俗小说(一)

33.通俗小说
答:中国近代通俗文学是指以清末民初大都市工商经济发展为基础得以繁荣的,在内容上以传统心理机制为核心的,在形式上继承中国古代小说传统为模式的文人作品;在功能上侧重于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但也顾及“寓教于乐”的惩恶劝善效应;基于符合民族欣赏习惯的优势,形成了以广大市民层为主的读者群,是一种商品性文学。
34.“小说界革命”
答: “小说界革命”是晚清维新时期提出的一种文学主张,代表人物是梁启超。强调小说的政治功能,确立新小说的概念,促进晚清小说创作的繁荣。虽多是政治小说,艺术上并不成功,但它们体现出一个重要的方向和价值:力图从严肃的社会目的出发,反对以游戏的态度创作单独的娱人的作品,即后来文学研究会“为人生”主张的先声。
第5章  郭沫若
35.《女神》
答:《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成熟的新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除序诗外,共收诗56首,包括1916年至1921年的诗作,以不同的风格形式分成3辑。爱国主义是《女神》的诗魂,主题是“人”的解放的最强音。《女神》开了一代诗风,标志着中国浪漫主义新诗运动的兴起,对我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6章  新诗(一)
36.湖畔诗派
答:湖畔诗派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小型诗歌团体。最初成员有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稍后加入的有魏金枝、谢旦如(澹如)、楼建南(适夷)等,成员多系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曾出版潘、冯、应、汪的诗合集《湖畔》,冯、潘、应的诗合集《春的歌集》和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寂寞的国》。该诗派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爱情的追求,具有清新、明快、质朴的特色。1925年2月又创办小型文学月刊,但不久即停刊,该社也随之停止活动。
37.新月派 
答: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相关话题/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