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重点模拟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4


    2010 年北体考研辅导 运动训练学重点模拟题 年北体考研辅导--运动训练学重点模拟题
    《运动训练学》重点一 运动训练学》重点一 一、 填空题: 1、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 、运动训练、运动竞技比赛和竞技体育管 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2、建立项群理论的理论意义之一是: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 的共同规律。 3、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是影响运动成绩的 ,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 4、训练原则是根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 , 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5、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 、 、 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 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6、柔韧性训练的方法基本上是采用 。 7、按技术的表现特点分类可将其分为 战术、体力分配战术、 战术和心理战术等。 二、选择题: 1、以下哪个不是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 A 生物学因素 B 个性心理因素 C 经济发展因素 D 社会学因素 2、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分类,排球项目属于项群。 A 快速力量性 B 耐力性 C 对抗性 D 表现性 3、按照一个训练周期所包含的时间跨度的不同,可把训练周期划分为种类型。 A 三 B 四 C五 D 六 4、高强性间歇训练负荷强度大,心率多在每分次左右。 A 160 B 170 C 190 D 200 5、依比赛的性质可将比赛训练法分为种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6、运动素质是体能的表现 A 内在 B 外在 C 身体 D 健康 7、力量训练最常用的手段是A 负重抗阻练习 B 对抗性联系 C 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 D 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 8、以下哪个不是反应速度训练常用的方法手段? A 信号刺激法 B 运动感觉法 C 选择性练习 D 速度练习 9、速度素质训练一般应安排在训练课的A 中部 B 前半部 C 后半部 D 任何时间 10、发展柔韧素质与素质相结合。 A 力量 B 速度 C 耐力 D 灵敏 11、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 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 A 协调能力 B 移动速度 C 灵敏素质 D 竞技战术 12、即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 A 体育手段 B 身体活动 C 运动技术 D 协调能力 13、以下哪个不是影响运动技术发展的主体因素
    2010 年北体考研辅导--运动训练学重点模拟题
    A 协调能力 B 身体素质 C 动作技能的贮存数量 D 竞赛规则 14、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主要通过而获得 A 先天性遗传 B 生活效应 C 训练效应 D 教练员的指导 15、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阶段以及竞技 保持阶段。 A 专项技术训练 B 专项心理训练 C 最佳技术 D 最佳竞技 16、相对竞技状态的相对稳定阶段,在训练大周期的时期为: A 准备期 B 竞赛期 C 恢复期 D 训练期 17、增加负荷方式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对优秀运动员才采用。 A 直线式 B 阶梯式 C 波浪式 D 跳跃式 18、运动员单位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称为:A 最大力量 B 相对力量 C 快速力量 D 力量耐力 19、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可分为肌肉耐力和耐力。 A 心血管 B 有氧 C 无氧 D 呼吸 20、采用长时间重复训练方法进行时,负荷强度与负荷时间呈A 负相关性 B 正想关性 C 无关性 D 相等性 三、是非题 1、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是运动训练活动的主体。 2、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称做训练水平。 3、运动负荷越大,消耗越剧烈,恢复过程就越长,超量恢复也越明显。 4、长时间重复训练方法主要用于提高运动员的无氧代谢的能力。 5、教学性比赛训练方法的应用特点之一是: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小,利于正常发挥技术水平; 可激发运动员的训练激情、提高运动负荷强度。 6、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心血管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7、运动素质是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和对外界信号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快速位移 的能力。 8、反应速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对信号应答反应的动作熟练程度上。 9、专门性的动作速度训练与专项比赛动作要求相一致。 10、青少年运动在进入快速发育阶段时,反应速度增长的速度也加快。 11、对每个具体的运动员来说 ,最合理的技术动作都完全相同。 12、战术指导思想是战术活动的核心。 13、多年训练计划可分为全过程多年训练计划和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14、在综合内容训练课中,通常将要求神经系统处于较为兴奋、能力供应充沛的练习应安 排在前面,而容易产生疲劳或需要产生疲劳的练习应安排在后面。 15、在各种训练课中,综合训练课的负荷强度是最大的。 四、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 2、系统训练原则 3、重复训练法 4、技术风格 5、训练课的结构
    2010 年北体考研辅导--运动训练学重点模拟题
    五、问答题 1、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2、从训练学的角度讲,贯彻周期安排原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3、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在运动训练中,如何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5、试述周训练计划的主要任务及其负荷特点? 运动训练学》重点二 《运动训练学》重点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即分) 1·运动训练 2·竞技水平 3·适时恢复原则 4· 间歇训练法 5·运动训练手段 二、单项选择题 (海小题 2 分,共 40 分) 1、每名运动员都从事着特定专项的训练,其训练的目标就是在特定的专项上夺取比赛的胜 利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鲜明的一一一一 A、灵活性 B、创造性 C、个性 D、专一性 2、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分类,以下哪个项目属于技能类格斗性 项群的项目? A、 篮球 B、击剑 C、体操 D、射击 3、技术训练是一一一训练的核心纽成部分,占有很大的比重。 A、 难美项群 B、准确项群 C、格斗项群 D、体能类项群 4、 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作用之一是:为运动训练过程确立一个客观、准确的一一一 A、 观察点 B、出发点 C、比较点 D、训练点 5、竞技状态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经历了一一一个阶段。 A、三 B、四 C、五 D、六 6、按照一个训练周期所包含的时间跨度的不同,可以把其区分为多年训练周期、一一一训 练周期、大训练周期、中训练周期、小训练周期及日训练周期这样几种。 A、 准备 B、竞赛 C、恢复 D、年度 7、一一一一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纽织和把握运动训练 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A、模式 B、程序 C、重复 D、间歇 8、运用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时,运动员的心率一般控制在每分钟一一一次。 A、200 B、190 C、170 D、160 9、循环持续训练组织形式可分为三类:流水式、一一一一式、分配式。 A、轮换 B、分纽 C、替换 D、纽合 10、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一一一一、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的训练方法。 A、负荷强 度 B、负荷量 C、运动负荷 D、休息时间 11、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可分为一一一耐力和心血管耐力。 A、肌肉 B、生理 C、心理 D、呼吸 12、 动作速度训练中, 练习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宜过长。 这是因为动作速度训练强度较大, 要 求运动员的兴奋性要高,一般讲不应超过一一一一秒。 A、lO B、2O C、30 D、40 13、所谓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
    2010 年北体考研辅导--运动训练学重点模拟题
    系统的、较为一一一一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A、 规范和科学 B、自动和定型 C、模式和标准 D、成熟和定型 14、以下哪个不是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 A、特长技术 B、运动员的神经类型 C、种族特征 D、场地器材 15、按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分类可将其分为个人、小组和一一一一战术。 A、阵形 B、体力分配 C、心理 D、集体 16、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是战术训练的一一一一。 A、一般任务 B、次要环节 C、结合点 D、中心环节 17、 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 专项提高阶段、 最佳竞技阶段和一 -阶段。 A、竞技保持 B、竞技消失 C、自主训练 D、退出训练 18、比赛周的主要 任务是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一一一一一作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 并参加比赛,力求创造优异成绩。 A、最佳竞技状态 B、最佳身体状态 C、最佳机能状态 D、最佳心理状态 19、周运动负荷的一一一一,是基本训练周负荷变化的主要特点。 A、加大 B、减少 C、保持 D、无所谓 20、根据训练任务及内容的不同,可把周的训练分为基本训练周、一一一一、恢复周四种基 本类型。 A、 身体训练周 B、技、战术训练周 C、赛前训练周 D、系统训练周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竞技体育有何特点? 2、不同训练小周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4、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 1、试述制定系统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是什么? 2、试述体能训练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附加:1.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一、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二、竞技 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三、 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 性,四、 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五、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六、 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2..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一、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二、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 技水平。三、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3.一、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 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终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a 为运动训练过程确定一个客观、 准备的出发点。 对训练工 B
    2010 年北体考研辅导--运动训练学重点模拟题
    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C 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4.建立目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a 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B 制定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5.起始状态的诊断包括: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训练负荷诊断。 6.训练目标包括: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运动负荷指标。 7、不同训练周期及其主要任务。A 基本训练周: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B 赛前训练周: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 集中到专项上去。C 比赛周: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 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目标。D 恢复周: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促进适 量恢复的出现,准备投入新的训练。 8.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宜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 竞技能力的需要, 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 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原则。 科学基础:a 适宜训练负荷下机体的生物适应现象。B 过渡负荷下机体的劣变现象。 训练学要点:A 正确 理解负荷的构成 (负荷量的评价指标、 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 B 渐进式地增加负荷量度 ) (直 线式、阶梯式、波浪式、跳跃式)C 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只。D 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 E 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9.适时恢复原则:是指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 量恢复, 提高机体能力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a 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的超量恢复机制。 B 调节时机的把握对训练效果的重要影响。 训练学要点:a 准确判别疲劳的程度 (自我感觉, 外部观察,生理测试、心理测试)b 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 (训练学恢复手段、 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段)31。运动训练方法:是运动训练 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10.分解训练法是指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分成若干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 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11.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
    2010 年北体考研辅导--运动训练学重点模拟题
    法。 ――作用: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有利于运动员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 12..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 严格规定, 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 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3.速度障碍产生的客观原因是:由于技能动作定型的形成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空间时间特征 都趋于稳定;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神经过程灵活性的改进和肌肉收缩,所需能力的 提供会遇到最大的困难,而运动员向前移动所需克服的阻力也更大。主观原因是:过早地片 面发展绝对速度;基础训练不够;技术动作不合理;训练手段单调片面,引不起新异刺激; 负荷过渡,恢复不好等。可采用牵引跑、变速跑、下坡跑、带领跑、顺风跑等手段克服。 14.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A 重视运动员呼吸能力的培养。B 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C 儿童耐 力训练的注意事项。(耐力自然发展趋势、以有氧耐力为主、内容手段是多种多样、基本训 练方法为持续训练法,还可采用法特莱克获变速跑) 15.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A 特长技术 B 运动员的神经类型 C 种族特征。 16..运动技术评价是指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或完成状态予以描述和评定的活动。 战术意识:又称战术素养。指在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 思维活动过程 17.训练大周期时间的确定:A 确定比赛日期 B 确定主要比赛阶段 (持续 4-6 周) 确定比赛 C 时间(加 4-6 周的热身比赛阶段共 8-12 周)D 确定整个大周期(加 6-12 周的准备期, 后加 2-4 周恢复期,共 12-32 周) 18.是关于运动后不能立即停止原地不动休息原因(论述题)


相关话题/运动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