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农业经济学考研考点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6

农业: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依靠生物机能,通过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或控制生 农业 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农产品并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社会生产部门.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 农业现代化 产者的文化和科技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过 程. 石油农业:农用能源和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建立在依赖石油基础上的农业,包括以石油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化, 石油农业 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农业化学化等. 可持续农业:采用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并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 可持续农业 及后代对农产品的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的农业. 生态农业:是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目标在环境方面,伦理方面以及审美方面不 生态农业 产生大的长远的和不可接受的变化的新型农业系统.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既定的技术条件和其他的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追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入到一定程度之后,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报酬的增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 农业土地资源:指在农业生产中,为农业生物生长发育提供场所和主要营养来源的地面表层. 农业土地资源 集约经营: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 集约经营 耕细作,主要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作物总产量的经营方式. 级差地租:等量资本投入到条件较优的土地上,或者生产率不同的各个资本连续投入到同一块土地上而产 级差地租 生的超额利润. 人力资本:为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率,并期待未来有所收益而所作的投资,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 人力资本 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 农业剩余劳动力:如果农业劳动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组合不成比例,以致一部分农业劳动力资源的边 农业剩余劳动力 际生产率为零或者负值,那么这部分农业劳动力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分为常年性的剩余和季节性的剩余. 前者是常年都处于闲置状态的劳动力,后者是指在农闲季节多余的劳动力. 农产品差价:同一种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地区,季节,质量和流通环节等的不同而形成的价格的差 农产品差价 额,包括地区差价,季节差价,质量差价,购销差价和批零差价. 剪刀差:在工农产品的交换中,工业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二者的差额呈剪刀 剪刀差 状的变化趋势. 农业生产结构:在一定区域内,农业各部门,各生产项目及其产品品种的构成情况,包括它们的比例关系, 农业生产结构 结构形式,地位作用和规律运动等. 农村产业结构:在农村这个特定经济区域内,各个经济部门及其所属门类,各生产项目的比例关系,结构 农村产业结构 形式,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等. 农业合作经济: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 农业合作经济 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与其相关产业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结合起来,在 农业产业化经营 有关技术,经济参数上相互协调,实行一体化运行的经营方式. 工农产品比价:指同一市场,同一时间工业品与农产品交换的价格比例关系,即用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可以 工农产品比价 换的多少工业品. 规模经营:农业企业改变规模狭小的分散经营,根据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 规模经营 的可能,将土地等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以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 1, 如何理解农业份额下降但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如何理解农业份额下降但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1 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发展便没有社会分工,也便没有国民经济其他部 门的独立.2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
    率的高低,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只有农业发展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能进一步发展.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 规律;无论是农业比重大的国家还是比重小的国家甚至是没有农业的国家这一规律都要起作用,一些国家 如果本国农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依靠其他国家,其经济的发展必将受 到其他国家和世界农业发展的影响.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长期起作用的规律.农业在利用自然力, 转化太阳能发面的不可替代性,农业所生产的使用价值的特殊重要性表明,不仅过去和现在农业是国民经 济的基础,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以后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 论述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 论述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有良好的精耕细作经验,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耕地和自然 资源数量较少;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技术装备比较落后,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劳动力素质不高, 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待合理安排;地区间自然经济条件差别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应走出一条适合中 国国情的道路. 一,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实现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技术创新.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农业技术现代化的要求,为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我国农业科 技水平.二,实行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结合.必须使两者结合,取长补短.三,注重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 结合.坚持两者的结合,在大力应用现代生物科学成就,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基础上,有步骤有重点有 选择的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四,强调劳动集约和资金集约结合.坚持两者结合,增加 对农业的投资,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率.五,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六,逐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实现资源 的合理配置.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注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 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 3,农业生产要素的类别及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功能与特点? ,农业生产要素的类别及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功能与特点? 类别: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科学技术. 类别 特点:自然资源作用下降,农业增长主要来源于现代生产要素投入; 特点 劳动力资源中智力因素上升,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 技术成为主导力量. 功能: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然资源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的分布;自然 功能 资源影响着各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二,劳动力: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能动要素和主导力量;劳动力不仅是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者,还是其创 新者和发展者. 三,资本: 四:科学技术:改善其他生产要素的质量;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改造传统农业结构,促进产业结 构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 4,根据我国国情,试分析农业集约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 ,根据我国国情,试分析农业集约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 前者:1 充分发挥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实现精耕细作,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利 前者 用率;并重视农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向农民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农业劳 动力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2 广泛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品质,改进生产方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 用现代工业提供的物质技术装备武装农业,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平,增加农用工业物质和能 量的投入. 4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布局,逐步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各类土地 资源的增产潜力. 5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业集约经营提供各种必需的条件 6 改进耕作制度,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将用地与养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并在此基
    础上适当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水平. 后者:1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2 逐步完善土地 后者 流转机制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3 重视扩大生产项目的经营规模.4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5 稳步推进 弄寻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5,根据我国国情,试分析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转移途径及措施? ,根据我国国情,试分析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转移途径及措施? 转移途径:1 农业内部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的充分发展和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可吸纳大量的 转移途径 农业剩余劳动力.2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有利于吸纳更 多,缓解农业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压力.3 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依托现有乡镇和县 城合理分布,积极稳妥的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4 引导和帮助农业剩余 劳动力合理流动.实行城乡平等的择业和就业制度,引导和帮助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为其拓展更广 阔的就业空间. 措施:1 城乡统一的就业规划.政府对城乡统筹就业进行宏观管理具体包括:对劳动力的就业管理和对企 措施 业的用工管理.2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首先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其次要加大户籍制 度改革的力度,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况.3 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 6,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是怎样形成的 ? 它对农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 如何逐步缩小和消灭我国的剪刀 , 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是怎样形成的?它对农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差? 怎样形成:价格是价值的基础.在工农产品的交换中,只有当二者都按照其价值进行交换,才是等价交换. 怎样形成 劳动生产率越高,消耗在一定量商品上的劳动就越少,其价值量就越小;反之价值量越大.如果工业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快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则工业品价值量的降低速度快于农产品.在这种情况 下,如果工农产品的价格不因其价值量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工业品的价格就会高于其价值,农产品 的价格就会低于其价值,二者的交换就不是等价的.这种不等价交换的趋势扩大,就形成工农产品交换的 剪刀差. 影响:1 剪刀差过大,会削弱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阻碍农业正常发展.2 剪刀差过大,农民生活水平得 影响 不到改善.3 过大的剪刀差,直接制约着轻工业的发展,并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困难.4 过大 的剪刀差不利于城乡差别的缩小,是造成城乡之间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之一.5 由于剪刀差的存在,农产 品商业化,社会化的进程缓慢,阻碍市场经济的发育. 措施:首先要从农业自身着手,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的成本消耗,进而降低单位农产品 措施 的价值量.其次,在国家整体经济实力逐步提高的基础上,要不断增加农业投资,特别是增加对农业基本 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速农业的发展.此外,要积极推进工农城乡协作,发展农 业产业化经营,协调和密切工农关系,逐步实现工农业之间的等价交换. 7,根据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则,试分析如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农业生产结构? ,根据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则,试分析如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农业生产结构?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应坚持"四个统一"的原则: 1 专业生产与综合经营相统一;农业生产专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实行专业生产与综合经营相 统一,是农业生产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得以合理配置.2 资源的利用率与利用效率相统一;对农业生产 资源的利用,不仅要从使用价值的角度去考虑其利用率,还要从价值的角度对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力求 使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3 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相统一;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要求建立一个高 效的农业生产系统,只有将农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起来,才能保持农业生产结构的良性循环.4 局部 利益与全局利益相统一.在强调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某些矛 盾,对此,应本着统筹兼顾的原则妥善解决,尽量实现二者利益的统一. 8,现代农业中家庭经营为何大量存在?应如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的农户家庭承包经营? ,现代农业中家庭经营为何大量存在? 如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的农户家庭承包经营? 现代农业中家庭经营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由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的: 1 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和地域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农业的集中化程度不可能达到工业那样的高 度.以农户为基础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因地制宜的配置农业资源和选择生产经营项目,充分发挥 农业的地域优势,取得更加理想的生产经营效果.2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而自然条件变化不止,
    因此要求其他要素必须重新组合.农户经营,可以随时关注和把握自然条件的变化,根据其变化及时调整 生产要素的组合,灵活的安排生产项目,最大限度的减少自然因素的影响.3 农户的经营形式把农户的利 益和最终产品的结果直接联系起来,可以有效地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提高其生产经营的责任心.4 农户家 庭是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家庭成员之间有利益的认同感,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管理成本最小,劳动激 励多样,成员之间能长时间的自愿协作,充分根据其在性别,年龄,技能上的差别实行有效分工和劳动力 充分利用. 第二问:1 认真贯彻农业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使之纳入法制轨道.2 建立相应土地流转机制 3 加强农民社 第二问 会化服务体系,克服家庭经营的弱点 4 培养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 9,常见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及特点?分析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做好的主要工作. ,常见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及特点?分析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做好的主要工作. 产业化组织形式及特点 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专业化为基础;实行一体化运作 特点 组织形式:按其联合方式,分为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是指农业同其前部门和后部分的联 组织形式 合.横向一体化是指专业方向相同的农业企业合作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和其他服务业而进行的经 济联合. 主要工作:1 培养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它与市场和农户两头对接,是农民走向 主要工作 市场的依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着核心和支撑作用.2 加强基地建设.农产品基地是龙头企业联系农 户的桥梁和纽带,它一方面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发展专业化生产,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令一方 面使龙头企业所需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保证,使其生产经营的理念和决策方案得以有效的实施.3 完 善运行机制.它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顺利运行的重要前提.4 营造发展环境.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农村经 济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而且涉及工农城乡之间和各地区之间纵横交错的利益格局的调整与重构,有懒 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善. 10,WTO 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加入 WTO 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农业发展思路如何? , 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农业发展思路如何? 内容: (一)削减农产品市场准入壁垒 内容: 1 关税化 2 关税减让 3 保证最低市场准入 (二)规范农业国内支持 1"绿箱"措施 2"黄箱"措施 3"蓝箱"措施 (三)逐渐削减农产品出口补贴 (四)卫生及动植物检疫 影响: 影响 (一)加入 WTO 后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 1 减少农产品出口障碍 2 有利于我国农产品赢得更多的国际市场 3 促使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主体多元化 4 有利于我国在发挥本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同时,以较低的价格进口国内消费者所需的农产品 5 加入 WTO 有 利于我国加强对外农业技术合作与科学交流 (二)加入 WTO 后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的不利因素 1 关税配额制度的影响 2"绿色壁垒"的阻碍 3 特殊保护措施的限制 4 反倾销措施的制约 基本思路:面对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挑战,要突出"一个中心,三大战略" ,即以提高农产品国际竞 基本思路 争力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农,发挥比较优势,加强扶持与鼓励竞争并重的战略. 11,论述中国"三农"问题产生,形成的原因及解决的思路? ,论述中国"三农"问题产生,形成的原因及解决的思路? 产生形成原因:1 三农问题是指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农业脆弱,农村贫穷,农民困苦 产生形成原因 的状况长时间难以转移的问题.2 三农问题的成因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制度性因素.归结到一点就是在工 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从制度设计上过多的强调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快过的提 取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源,从而加剧了三代过程中农民的痛苦.3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两大制度因素. 一个是计划经济使其所形成的城乡二元治理结构,另一个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背景下形成的土地福利性配 给制度.①由于长期沿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城乡隔离,城乡分沽政策,在经济崛起时,人口流动与集中 遭遇制度束缚,大量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分散分布在农村,既降低了经济活力的整体效益,又致使我国城市 化进程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②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农村就业极不充分的基本国情背景下,农村土地按
    人口承包实行土地福利配给制度,农业经营规模狭小.加之农民被排除在国际啊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导致 土地的经济要素功能,产业功能弱化,生活保障功能增强,农民别束缚于土地,变成土地的奴隶.③三农 问题的本质是一个政策问题,制度问题. 解决思路: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行城乡统筹方略,在继续推进三代的同时,消除制 度和结构的双重扭曲,更多的承认,保护和资助农民权利,逐步解决过多过快提取农业和农村发展资源的 问题,逐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逐步用三代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加强三农改造,从根本上改 变城乡二元架构,进而建立和谐发展的城乡关系.1 推荐农业的现代化改造 2 推荐村庄的现代化改造 3 推 荐农民的现代化改造.总之,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采取多种措施,逐步改变"城市像欧 洲,农村像非洲"的不和谐景象.只有完成三农改造,实现"三农"现代化,才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才 有整个民族的现代化.
    本TXT由“文库宝”下载:http://www.mozhua.net/wenkubao本文由niao太浓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农业: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依靠生物机能,通过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或控制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农产品并为人类创 农业 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社会生产部门。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和科技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 农业现代化 为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过程。 石油农业:农用能源和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建立在依赖石油基础上的农业,包括以石油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化、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农业化学化等。 石油农业 可持续农业:采用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并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后代对农产品的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的农业。 可持续农业 生态农业:是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目标在环境方面、伦理方面以及审美方面不产生大的长远的和不可接受的变化的新型农业系统。 生态农业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既定的技术条件和其他的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追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一定程度之后,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所带来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的报酬的增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 农业土地资源:指在农业生产中,为农业生物生长发育提供场所和主要营养来源的地面表层。 农业土地资源 集约经营: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作物总产量 集约经营 的经营方式。 级差地租:等量资本投入到条件较优的土地上,或者生产率不同的各个资本连续投入到同一块土地上而产生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 人力资本:为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率,并期待未来有所收益而所作的投资,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农业剩余劳动力:如果农业劳动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组合不成比例,以致一部分农业劳动力资源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者负值,那么这部分农业劳动力就是农 农业剩余劳动力 业剩余劳动力。分为常年性的剩余和季节性的剩余。前者是常年都处于闲置状态的劳动力,后者是指在农闲季节多余的劳动力。 农产品差价:同一种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地区、季节、质量和流通环节等的不同而形成的价格的差额,包括地区差价、季节差价、质量差价、购销差价和 农产品差价 批零差价。 剪刀差:在工农产品的交换中,工业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二者的差额呈剪刀状的变化趋势。 剪刀差 农业生产结构:在一定区域内,农业各部门、各生产项目及其产品品种的构成情况,包括它们的比例关系、结构形式、地位作用和规律运动等。 农业生产结构 农村产业结构:在农村这个特定经济区域内,各个经济部门及其所属门类、各生产项目的比例关系、结构形式、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等。 农村产业结构 农业合作经济: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 农业合作经济 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与其相关产业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结合起来,在有关技术、经济参数上相互协调,实行一体化运行的经 农业产业化经营 营方式。 工农产品比价:指同一市场、同一时间工业品与农产品交换的价格比例关系,即用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可以换的多少工业品。 工农产品比价 规模经营:农业企业改变规模狭小的分散经营,根据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的可能,将土地等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以获得更大 规模经营 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 1、 如何理解农业份额下降但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如何理解农业份额下降但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1 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发展便没有社会分工,也便没有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独立。2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 展的基础;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只 有农业发展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能进一步发展。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无论是农业比重大的国家还是比重小的国家甚至是 没有农业的国家这一规律都要起作用,一些国家如果本国农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依靠其他国家,其经济的发展必将受到其他 国家和世界农业发展的影响。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长期起作用的规律。农业在利用自然力,转化太阳能发面的不可替代性,农业所生产的使用价值的特殊 重要性表明,不仅过去和现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以后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 论述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 论述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有良好的精耕细作经验,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耕地和自然资源数量较少;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技术装备比 较落后,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劳动力素质不高,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待合理安排;地区间自然经济条件差别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应走出一条适合中国 国情的道路。 一、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实现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技术创新。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农业技术现代化的要 求,为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二、实行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结合。必须使两者结合,取长补短。三、注重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 坚持两者的结合,在大力应用现代生物科学成就,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基础上,有步骤有重点有选择的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四、强调劳动 集约和资金集约结合。坚持两者结合,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率。五、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我国农业现 代化的必由之路。六、逐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注 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 3、农业生产要素的类别及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功能与特点? 、农业生产要素的类别及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功能与特点? 类别:以土地和水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科学技术。 类别 特点:自然资源作用下降,农业增长主要来源于现代生产要素投入; 特点 劳动力资源中智力因素上升,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 技术成为主导力量。 功能: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影响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然资源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的分布;自然资源影响着各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功能 二、劳动力: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能动要素和主导力量;劳动力不仅是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者,还是其创新者和发展者。 三、资本: 四:科学技术:改善其他生产要素的质量;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改造传统农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 4、根据我国国情,试分析农业集约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 、根据我国国情,试分析农业集约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 前者:1 充分发挥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实现精耕细作,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并重视农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向农民大力普及科 前者 学文化知识,增强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2 广泛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品质,改进生产方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 用现代工业提供的物质技术装备武装农业,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平,增加农用工业物质和能量的投入。 4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布局,逐步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各类土地资源的增产潜力。 5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业集约经营提供各种必需的条件 6 改进耕作制度,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将用地与养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水平。 后者:1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2 逐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3 重视扩大生产 后者 项目的经营规模。4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5 稳步推进弄寻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5、根据我国国情,试分析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转移途径及措施? 、 根据我国国情, 试分析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转移途径及措施? 转移途径:1 农业内部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的充分发展和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可吸纳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2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 转移途径 剩余劳动力。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有利于吸纳更多,缓解农业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压力。3 加快城镇化进程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依托现有乡镇和县城合 理分布,积极稳妥的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4 引导和帮助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实行城乡平等的择业和就业制度,引导和 帮助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为其拓展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措施:1 城乡统一的就业规划。政府对城乡统筹就业进行宏观管理具体包括:对劳动力的就业管理和对企业的用工管理。2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首 措施 先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其次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况。3 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 、 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是怎样形成的? 它对农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如何逐步缩小和消灭我国的剪刀差? 6、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是怎样形成的?它对农业的发展有何影响?如何逐步缩小和消灭我国的剪刀差? 怎样形成:价格是价值的基础。在工农产品的交换中,只有当二者都按照其价值进行交换,才是等价交换。劳动生产率越高,消耗在一定量商品上的劳动就越少, 怎样形成 其价值量就越小;反之价值量越大。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快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则工业品价值量的降低速度快于农产品。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工农产品的价格不因其价值量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工业品的价格就会高于其价值,农产品的价格就会低于其价值,二者的交换就不是等价的。这种不 等价交换的趋势扩大,就形成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 影响:1 剪刀差过大,会削弱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阻碍农业正常发展。2 剪刀差过大,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3 过大的剪刀差,直接制约着轻工业的发展, 影响 并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困难。4 过大的剪刀差不利于城乡差别的缩小,是造成城乡之间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之一。5 由于剪刀差的存在,农产品商
    业化、社会化的进程缓慢,阻碍市场经济的发育。 措施:首先要从农业自身着手,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的成本消耗,进而降低单位农产品的价值量。其次,在国家整体经济实力逐步提高的基础 措施 上,要不断增加农业投资,特别是增加对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速农业的发展。此外,要积极推进工农城乡协作,发展农业产 业化经营,协调和密切工农关系,逐
    步实现工农业之间的等价交换。 7、根据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则,试分析如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农业生产结构? 、根据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则,试分析如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农业生产结构?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应坚持“四个统一”的原则: 1 专业生产与综合经营相统一;农业生产专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实行专业生产与综合经营相统一,是农业生产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得以合理配置。 2 资源的利用率与利用效率相统一;对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不仅要从使用价值的角度去考虑其利用率,还要从价值的角度对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力求使农业 生产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3 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相统一;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要求建立一个高效的农业生产系统,只有将农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起来, 才能保持农业生产结构的良性循环。4 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相统一。在强调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某些矛盾,对此, 应本着统筹兼顾的原则妥善解决,尽量实现二者利益的统一。 8、现代农业中家庭经营为何大量存在?应如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的农户家庭承包经营? 、现代农业中家庭经营为何大量存在? 如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的农户家庭承包经营? 现代农业中家庭经营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由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的: 1 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和地域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农业的集中化程度不可能达到工业那样的高度。以农户为基础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因地制 宜的配置农业资源和选择生产经营项目,充分发挥农业的地域优势,取得更加理想的生产经营效果。2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而自然条件变化不止,因 此要求其他要素必须重新组合。农户经营,可以随时关注和把握自然条件的变化,根据其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要素的组合,灵活的安排生产项目,最大限度的减少 自然因素的影响。3 农户的经营形式把农户的利益和最终产品的结果直接联系起来,可以有效地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提高其生产经营的责任心。4 农户家庭是一 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家庭成员之间有利益的认同感,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管理成本最小,劳动激励多样,成员之间能长时间的自愿协作,充分根据其在性别、 年龄、技能上的差别实行有效分工和劳动力充分利用。 第二问:1 认真贯彻农业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使之纳入法制轨道。2 建立相应土地流转机制 3 加强农民社会化服务体系,克服家庭经营的弱点 4 培养和完善农 第二问 业市场体系 、 常见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及特点?分析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做好的主要工作。 9、常见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及特点?分析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做好的主要工作。 产业化组织形式及特点 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专业化为基础;实行一体化运作 特点 组织形式:按其联合方式,分为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是指农业同其前部门和后部分的联合。横向一体化是指专业方向相同的农业企业合作兴办 组织形式 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和其他服务业而进行的经济联合。 主要工作:1 培养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它与市场和农户两头对接,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着核心和支撑作用。 主要工作 2 加强基地建设。农产品基地是龙头企业联系农户的桥梁和纽带,它一方面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发展专业化生产,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令一方面使龙 头企业所需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保证,使其生产经营的理念和决策方案得以有效的实施。3 完善运行机制。它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顺利运行的重要前提。4 营 造发展环境。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是农村经济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而且涉及工农城乡之间和各地区之间纵横交错的利益格局的调整与重构,有懒于整个社会 经济环境的改善。 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农业发展思路如何? 10、WTO 农业协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加入 WTO 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农业发展思路如何? 、 内容: (一)削减农产品市场准入壁垒 内容: 1 关税化 2 关税减让 3 保证最低市场准入 (二)规范农业国内支持 1“绿箱”措施 2“黄箱”措施 3“蓝箱”措施 (三)逐渐削减农产品出口补贴 (四)卫生及动植物检疫 影响: 影响 (一)加入 WTO 后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 1 减少农产品出口障碍 2 有利于我国农产品赢得更多的国际市场 3 促使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主体多元化 4 有利于我国在发挥本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同时,以较低 的价格进口国内消费者所需的农产品 5 加入 WTO 有利于我国加强对外农业技术合作与科学交流 (二)加入 WTO 后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的不利因素 1 关税配额制度的影响 2“绿色壁垒”的阻碍 3 特殊保护措施的限制 4 反倾销措施的制约 基本思路:面对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挑战,要突出“一个中心,三大战略” ,即以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农、发挥比较优势、加强扶 基本思路 持与鼓励竞争并重的战略。 11、论述中国“三农”问题产生、形成的原因及解决的思路? 、论述中国“三农”问题产生、形成的原因及解决的思路? 产生形成原因:1 三农问题是指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农业脆弱、农村贫穷、农民困苦的状况长时间难以转移的问题。2 三农问题的成因既有 产生形成原因 结构性因素也有制度性因素。归结到一点就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从制度设计上过多的强调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快过的提取了 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源,从而加剧了三代过程中农民的痛苦。3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两大制度因素。一个是计划经济使其所形成的城乡二元治理结构,另一个是 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背景下形成的土地福利性配给制度。①由于长期沿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城乡隔离,城乡分沽政策,在经济崛起时,人口流动与集中遭遇制度 束缚,大量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分散分布在农村,既降低了经济活力的整体效益,又致使我国城市化进程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②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农村就业 极不充分的基本国情背景下,农村土地按人口承包实行土地福利配给制度,农业经营规模狭小。加之农民被排除在国际啊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导致土地的经济要 素功能、产业功能弱化,生活保障功能增强,农民别束缚于土地,变成土地的奴隶。③三农问题的本质是一个政策问题、制度问题。 解决思路: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行城乡统筹方略,在继续推进三代的同时,消除制度和结构的双重扭曲,更多的承认,保护和资助农民权 利,逐步解决过多过快提取农业和农村发展资源的问题,逐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逐步用三代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加强三农改造,从根本上改变城 乡二元架构,进而建立和谐发展的城乡关系。1 推荐农业的现代化改造 2 推荐村庄的现代化改造 3 推荐农民的现代化改造。总之,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城 乡统筹,采取多种措施,逐步改变“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不和谐景象。只有完成三农改造,实现“三农”现代化,才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才有整个民 族的现代化。

 


相关话题/农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