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考研超全版笔记(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2


中国传媒走向市场之路
1、着力经营广告;2、调整产品形态,扩容、创办通俗化大众报纸;
3、自办发行;    4、多元化经营。
四、大众传媒与文化
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1、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的对象完全一致;
2、大众传媒的特性契合了大众文化的内容要求。基本特征是易于普及,及时消费
3、大众文化的形式多追求感官刺激,这也正是大众传媒所长。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消极影响
1、大众传媒限制了受众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
2、大众传媒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
3、大众传媒影响并控制大众的需求。
2、“文化帝国主义”现象也是现代大众文化传播中值得忧虑的现象
五、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媒介的力量体现在:①塑造国家形象;②影响对外政策;③影响吸引外资;④影响对外贸易
第九章 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一、新闻自由的定义
包括:不受批准自由出版报刊,即不必向政府申请营业执照或支付保证金,在政治上、经济上不受限制,人人拥有出版权;不受任何形式的事先审查,可以发布任何新闻和发表任何意见(当然,事后的追惩在任何国家都存在,即不容许报刊自由地损害国家、社会、个人);不受限制地自由接近新闻源。
简要地说,新闻自由就是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二、新闻自由是伟大的口号
第一时期(16世纪到17世纪),封建王朝采取高压政策妄图扼杀出版自由;
第二时期(17世纪到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第三时期(17世纪到19世纪),为反对资产阶级政府控制,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1.出版物的事先检查制;
2.取代报刊实先检查制,各国政府先后制定煽动法、诽谤法扼制出版物;
3.征收印花税、实行津贴制。
三、新闻自由属于人民
四、新闻法规
新闻法规是指国家以立法的形式通过的法律条文和行政颁布的规定和规则,是国家对媒介实行管理的主要依据。
对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正规途径:司法控制、行政控制、资本控制、媒体的自律
新闻法规要处理的核心问题都是保护新闻自由,同时必须防止滥用新闻自由。各个国家的新闻法规 ,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护新闻自由,这是现代国家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新闻法规。
在防止滥用新闻危害国家和公众,各国的新闻法规也对新闻报道作了一定的限制。共同的是国家安全法、诽谤法和隐私法。
国家安全法 :新闻媒介不得以任何形式危害国家安全。
诽谤法: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一看报道是否真实,二看是否借机诽谤诋毁的内容;
隐私权:与社会无关不愿让他人知晓的事情
第十章 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
媒介管理:既指国家对媒介的管理即媒介的宏观管理,也指媒介内部的管理即媒介的微观管理
一、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
1.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体制
私营台名义上是独立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受政党、政府的控制;基本上依靠广告收入作为主要的裁员。这一切决定了他们运作商业化的特点。
商业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特点:①以营利作为最终目标;②以收视率作为节目制作、播出的直接目标
③以迎合受众为节目策划的基本原则;④垄断竞争是美国整个广播电视业运作的基本模式
2.以西欧各国为代表的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
主要在西欧和日本。
欧洲各国实行该体制原因:①在政治上。旨在防止极少数人和少数集团垄断、控制全国舆论
②经济上,公私并存,相互竞争,从不同渠道获得收益,避免在有限的广告市场上恶性竞争,自相残杀
③文化上,旨在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尤其是公营台的存在
实施双轨制,初衷是把竞争制引入电视业,一方面大大丰富电视节目,满足各层次观众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又对本国政治、文化以及电视业本身不造成伤害
问题:一是私营台的商业化操作促使电视台的娱乐化倾向,这种娱乐化倾向让美国的电视片尤其是好莱坞的电视连续剧充塞修电视台。二是公营台在和私营台竞争中渐处下风。
3.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
特点:①电视台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国有;②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即党和政府的喉舌
③电视台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责
④电视台的经费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都由政府直接拨款
二、国家对媒介的管理
国家对传媒业的管理包括三个层面:①市场准入层面的管理,那就是出版、播出的许可制度
②内容层面的管理;③结构层面管理。最主要手段是各国出台《反垄断法》
三、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
1、 新闻媒介的决策、领导和监督机构
一般来说,私营的新闻媒介属于董事会领导制,公营新闻媒介属于社会化领导制,国由的新闻媒介属于政府领导制。
① 董事会领导制:董事会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算然也投票表决各种议案,但票数以股份数量计算。实际就是谁有钱谁就拥有最大权力。
② 社会化领导制
特点: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的理事会有广泛代表性;尽可能不受政府干涉。
③ 政府领导制
特点:政府通过其的主管部门任命媒介部门的领导,由它们再来负责媒介的日常运作。
2、 中国新闻媒介的决策、领导和监督机构
我国新闻媒介采用政府领导制,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是新闻媒介的最高决策机关。
① 社长负责制
特点:在社长领导下,编务、经营、行政事务三者分工明确,尤其突出经营地位。
② 总编辑负责制:总编辑时报社的法人代表,和党委书记一起共同领导编委会
③ 行政负责制:除受党委宣传部领导外,还受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广播电视管理局的领导
3、 新闻媒介的业务运行机构
业务机构设置基本要求: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分层授权,责权合一;分工明确,反应神速。
4、我国新闻媒介业务机构
报社业务机构设置特点:党政机关有什么部门,报社就有相应的部(科)。
第十一章 传媒业经营
一、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
①普遍服务的原则:普片服务的基本要义是公平、公道地为全体人民提供信息等服务,而不考虑其成本
②编营分离原则:新闻生产和经营必须分开
③受众中心的原则
二、传媒业经营的基本目标
赢得市场份额长远战略:一靠传媒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二靠传媒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三、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
①集约化:对于传媒业来说,集约化经营必然走向集团化经营
②专业化:主要指广播电视针对特定受众设置特定的频道、频率。所以,也可称频道化、频率化
③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经营
新闻媒介经营的范围包括:报刊的发行,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广告业务,多种经营,设备和物质供应。
第十二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
一、受众是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①受众是学生:在媒介面前,受众是受教育的对象。媒介和受众最终定位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
②受众是接受指挥的芸芸众生;③受众是消费者;④受众是公民
二、受众对媒介的决定性影响
①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      ②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
③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④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
三、受众的特点
1、 广泛性。指受众成员组合和地域分布上的广泛性。新闻媒介的高度开放决定了受众的广泛性。
2、 混杂性。因为新闻媒介的受众成员广泛地分布在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就相应造成了受众群体成员的混杂性特征。
3、 隐蔽性。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来说,是一种笼统的、隐蔽的存在。
四、当代中国受众的群体和群体信息需求变化
1、 在急剧的社会变动和开放的社会联系面前,受众表现出旺盛的信息需求,求新、求变之心表现得尤为强烈。(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比以往更旺盛)
2、 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体增加,带来受众对硬性的决策参考性信息的需求增加。
3、受众群体分化趋势明显,新增群体涌现,造成受众信息需求的多元与分化。(受众呈现出多元与分化)
五、受众的细分
六种分类方法:
1、 按照接触的媒介类别分,可以划分为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彼此交叉。
2、 按照人口统计学原理,受众群体内部可以按照性别、年龄、职业、地域、教育水平等再划分为不同的次属群体。
3、 按照接触媒介的频率,可以分为稳定受众和不稳定受众。稳定受众是各个媒体的重点争取对象。
4、 按照受众不同的信息需求,可以分为一般受众和特殊受众。
5、 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可分为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凡是已经确定接触、使用新闻媒介的受众称为现实受众。凡是具备正常的媒介接触能力,但是还没有接触、使用媒介的受众称为潜在受众,即其具备成为媒介受众的可能性。
6、 按照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可以分为核心受众和边缘受众。
七、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受众定位即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的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为谁服务的问题。主要包括一家媒体的整体受众定位和各个分设栏目、频道等方面的特定受众定位两部分内容。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在正确定位的总体指导原则(宽窄适度,范围适中)下确定核心受众群。
核心受众的确定主要要考虑的是以下四方面的要素:
1、受众区域定位。地域是第一位的因素。 2、受众职业和身份定位。
3、受众的年龄定位。                   4、受众文化教育程度定位。
八、受众的权利
①知情权:在新闻传播领域,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特别是公共生活信息的权利
②表达权:在新闻传播领域,主要是指新闻媒介的表达自由和受众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对于受众而言,则进一步细化为受众在媒介上的表达权
②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分为两部分:第一,使受众通过和借助新闻媒介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公共领域内的部门和各项活动依法行使批评建议和监督的权利,即受众借助媒介形式的舆论监督权
第二,是受众针对新闻媒介的活动所行使的批评建议和监督的权利
第十三章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我国新闻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坚持新闻真实性、指导性、群众性、战斗性和党性原则
一、新闻真实性
1、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够经的起核对。
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存在。
2、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我国新闻事业之所以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出于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崇高责任感:
① 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② 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我们的宣传报道才会有力量,人民才会跟着共产党走
③ 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
④ 只有坚持真实,才能使我们的新闻事业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
⑤只有坚持真实,才能“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良好国际氛围
3、新闻失实
新闻失实表现的五个方面:①无中生有,凭空捏造;②添枝加叶,层层拔高;③要件残缺,隐瞒事实;④偷梁换柱,移花接木;⑤因果不符。
失实原因的分析:①非故意性失实。在采写编新闻过程中,作者并没有察觉到自己报道的事实与实际不情况不符。这种失实,多半是由于作者在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失实造成的。
②故意性失实。明明知道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造成新闻失实.
4.新闻失实呈现的特点和趋势:①新闻失实趋向常态;②故意性失实的比例增大;③新闻失实入侵公共领域
二、新闻指导性
1、新闻指导性就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
对我国新闻事业来说,新闻指导性就是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是非,明辨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改革开放大业。
新闻指导性不是指挥权,而是道义上和思想上的影响。
2、新闻指导性的具体表现为:①鼓舞②示范③论证④启发⑤解释⑥预测⑦警戒
新闻指导性产生的社会效果包括:一种是迅速地在受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立刻收到明显效果;另一种是潜移默化地长期影响。
3、指导性要建立在新闻特点之上
具体做法:①关于寓指导性于知识、趣味性之中。②关于寓指导性于可读性之中。
③关于把指导性寓于服务性之中。
具有指导作用的新闻,称为指导性新闻。指导性新闻的基础在于信息,指导性要寓于信息传播之中。即指导性新闻既要真实地及时地传播大众共同关心的事实,又要体现一定的指导思想,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说就是:
①指导性新闻要具备新闻本身的特点,包括事实必须完全真是,要用有一定的信息量,能够引起大众的共同关心;
②体现在新闻中的观点和新闻中的事实必须统一,事实能无可辩驳地说明观点,令人信服;
③选择适当的时机发表,取得最大的宣传效益。
4、不同历史时期,新闻指导性有不同的操作要求
①革命战争年代的新闻指导性
基本特点是:报纸指导一切,重点是指导工作。
②计划经济年代的新闻指导性
基本特点:是多侧面地印证:印证党和政府各种举措、方针的合理性
③市场经济年代新闻的指导性
特点是:诠释信息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新闻指导性除了继续发挥鼓舞、示范、论证等作用外,重点要在“解释”上下功夫。围绕着形势新变化,对党和国家每一项新政策的出台进行分析阐释,帮助受众弄清发展趋势,权衡利弊得失,保持新闻指导性宏观上的舆论一律和微观上的多元表达。
5、关于新闻指导性的不恰当做法:①纠正图解政策的做法 ②改变公告式、命令式的做法
③防止片面性、简单化。
表现在:a.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某一政策规定时,往往只有质的概念,而缺乏量、度的把握,说了不少过头话;b.抓住一点,不及其余;c.脱离具体的条件,脱离历史的环境,简单肯定一切,否定一切;d.在先进典型的宣传中,往往强调革命精神而忽视科学态度。
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
新闻事业的群众性的三层含义:
在内容上:新闻业应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
在工作路线上:新闻工作应该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在形式上: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应该尽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我国新闻事业和群众的关系是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我国新闻事业既要满足群众需要,又要引导群众,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含义:
①各级党委要重视党报工作,紧紧地把党报抓在自己手里,加强对党报的领导;
②党的各种新闻机构必须从思想上明确党的领导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办好党的新闻事业的关键,从而自觉地主动地接受党的领导;
③组织广大党员和非党群众为党的新闻媒介提供情况、材料和稿件;
④倾听群众的意见,并依据群众的意见改进报纸工作。
四、新闻事业的战斗性
1、新闻事业的战斗性:为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无所畏惧的斗争,为传播真理不倦的探讨。
具体表现:
① 揭露、打击破坏安定团结、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毒害人民的做法;
② 大胆揭露职务人员违法行为和不法分子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劣迹;
③ 及时地发觉和批评各个领域中的错误倾向和错误思潮;
④ 及时反映人民内部各种矛盾,催人猛醒,发人深思,引起社会各方面着手研究、解决。
2、运用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原因:
①新闻的舆论监督能够产生强大的威慑力;
②新闻的舆论监督就是把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③新闻的舆论监督有利于加强党和人民联系,密切党群关系。
④新闻的舆论监督体现了我国新闻媒介的根本宗旨,是衡量新闻事业党性的一个尺度。
3、我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性质和特点
出发点:保证中央政令畅通,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重点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特点:①权威性②典型性③紧迫性④重视社会效果
4、开展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1) 从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正确的揭露批评
2) 实事求是是保证揭露批评报道成功的基础
3) 适时、适量、适宜是批评报道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一环;
4) 保护批评者的合法权利,保留批评者的申诉权利。
5)既要有独立负责的精神,又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积极争取各级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
5、批评不慎表现的三个方面
①批评不实引起新闻伤害; ②批评失当引起新闻伤害 ③新闻炒作引起新闻伤害
五、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党的任何新闻媒介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领导,无条件的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议、决定。
1、 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1) 坚持党性原则是使党的新闻事业永不变质的保证;
2) 坚持党性原则才能使党的新闻事业保持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和立场;
3) 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新闻事业的积极作用;
4) 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划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界限;
5) 坚持党性原则才能推动、指导我国的各项改革沿着健康道路发展。
2、坚持党性原则要处理的关系
1) 坚持鲜明的倾向性和真实性的统一;
2) 坚持维护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统一;
3) 坚持宣传党的原则和掌握灵活的宣传策略的统一;
4) 坚持严肃的态度和生动活泼的文风的统一。
3、坚持党性原则和发挥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是一致的。
第十四章 新闻选择
一、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就是新闻选择。新闻选择仅仅是对事实的选择。采写编评都与新闻的选择密不可分。
新闻敏感就是迅速判断事实价值的本领和善于选择事实的本领。
二、新闻选择的标准
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是新闻选择的思想主要标准
1、新闻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选择的事实一要真实二要新鲜。因此要淘汰:①虚假的“事实”;②陈旧的事实;③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④空话连篇的“事实”。
2、新闻价值
新闻的“共同兴趣”是指新闻要反映社会大众关心的事实,不是个别人关心的事实。
阶级性是指新闻单位对事实的选择和阐述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
①时新性 ②重要性 ③接近性 ④显著性 ⑤趣味性
一个事件只要具备了时新性再加其他任意一性,就有成为新闻的可能;一个事实具备的这些元素越多,新闻价值就越高。
3、宣传价值
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素质内容包括:
① 一致性(即与新闻媒介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
② 针对性 ③ 普遍性 ④ 典型性 ⑤ 时宜性
4、新闻法规,即新闻的选择必须将危害国家或者人民的利益的新闻卡下来,不许公开传播。
第十五章 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
一、新闻专业理念
新闻业功能:①新闻业首先是为社会总系统的有效运作提供信息支持
②新闻业作为现存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倾向于维护既有的社会秩序
③新闻也还在促进整个社会系统进步和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专业理念:新闻媒介必须以服务大众为宗旨,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
①职业理念:涉及新闻业的宗旨和“为什么”、“为谁”从事新闻工作
②职业态度:新闻工作必须严肃、严谨、认真、踏实
③职业纪律
④职业责任:竭尽一切努力,以确保新闻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三、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1) 热爱党和人民,热爱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在新闻岗位上为宣传真理、捍卫真理、为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忘我奋斗的献身的精神。
2) 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十分熟悉党的方针政策。
3) 乐于深入实际,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
4) 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5) 有熟练的新闻业务才能
第十六章 中国的新闻改革
第一节 30年的四次跨越
一、第一次跨越:高扬新闻规律的旗帜(1979-1982)
于是,在"尊重新闻规律"的旗帜下,中国新闻界全面恢复四、五十年代的老传统:实践界以五十年代的模式办报,学术界重提1956年新闻改革的老课题。这场"拨乱反正"在全国新闻界在以下几方面形成基本共识:
1、摒弃"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的性质说,重新肯定新闻事业是也刊登时事为主的大众传播机构;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是党、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2、摒弃"假大空",提倡"短快新",尤其是重新确立新闻真实性的权威。在这段时期,对对新闻真实性的讨论占有各种新闻刊物的最大篇幅。
3、随着党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经济报道逐步成为新闻的主体
4、纠正了历史的错案,肯定了"读者需要论"、“社会需要论”是合理性的命题,并由此为立足点,重新确认新闻价值是选择新闻必不可少的标准。
"新闻规律"究竟有多少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观念:新闻传播也是一门科学,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胡作非为。这才是在此期间的全新观念。
二、第二次跨越:引进信息概念(从1983年开始)
信息概念渗透到新闻的方方面面,引起了新闻媒介的巨大变化。
①首先是媒介结构发生改变。一大批以提供纯信息尤其经济信息为主的报纸纷纷创办、电台、电视台也纷纷开设以提供经济信息为主的新频道。
②其次是媒介内容构成发生变化。纯信息的新闻逐步在各新闻媒介占据重要地位,从而大大开拓了新闻报道面。
③再次是新闻报道样式更加丰富多彩。预测性报道、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为特征的深度报道、全方位扫描的立体式报道、纯客观报道等新的报道形式大量出现。再如,会议新闻改革,过去只见会议不见新闻,现在记者则懂得并尽力跳出会议抓新闻;头条新闻改革,不少报纸打出"不拘一格选头条"的口号,把信息量大、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放在突出的版面上。
这一切,都使新闻媒介的面目焕然一新。
三、第三次跨越:重新认定新闻事业性质(1922年以后开始)
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点。当党的十四大确认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以后,新闻界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重新审视新闻事业的归属问题。逐步形成一个共识:新闻事业就它生产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来说,属于上层建筑领域;但同时,就它为全社会提供经济活动和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信息、知识和娱乐来说,属于第三产业。这个理论上的突破带来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思路,这个新思路可归结为"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相关话题/新闻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