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还有文字著作,对立体主义作出解释。
(4)莱热:有独创精神的画家,把立体主义和写实手法结合,表现机械的美和力:《三个女人》。
62、表现主义:
1)表现主义美术的风格是从后印象主义演变发展而来,是对印象主义忠实夺描绘现实的悖逆。它承继了中古以来德国艺术中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的特点。
2)在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追求扭曲和变形的美;19世纪末德国一些哲学家和美学家的理论,对表现主义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63、表现主义代表画家及社团:
(1)挪威画家蒙克:<1>作品多表现疾病,死亡和**的主题:揭示同时代人隐蔽的心灵,表现人们内心世界的痛苦和快乐.
<2>这种表现主义特征的画风,直接对德国表现主义产生影响。
<3>在木刻,石版,铜版方面均有创造:对艺术语言独特的追求,尤以“生命”组画最为出色:《呐喊》《青春期》《太阳》。
(2)德国表现主义的第一个社团:桥社:<1>画家凭着乐观的热情及改革社会和艺术的信念,试图建立一个把生活和创作结合为一体的社团。
<2>画风景和**:A.表现人和自然的原始性,歌颂性解放,反抗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观.
B.在形式上:追求平面感和注重线的表现力。
(3)表现主义的第二个社团:青骑士社:对德国以至欧洲的现代绘画起了推动作用:
康定斯基:A.他的抽象艺术实践开辟了西方抽象艺术的先河,把表现主义艺术推向成熟阶段.
B.抽象主义理论集中在著作:《关于形式问题》《点,线,面》:涉及抽象形式的法则和美感,绘画的音乐性,创作中的偶然性。
C.强调绘画的自律性,强调色彩和形的独立表现价值:a.主张画家用心灵体验和创造,通过非具象的形式传达世界内在的声音.
b.把抛弃调性原则的音乐转译为绘画。
D.但也含有很大的片面性:过分夸大了抽象艺术和抽象形式的作用和意义。
(4)德国表现主义后期的美术社团:
新客观社:A.它不是真正的艺术组织,而是展览会的名称。
B.提倡用写实的手段揭示客观现实:a.对战争的后果,腐朽不堪的社会.
b.对失去人性的现实.
c.对市民的庸俗气作猛烈的抨击。
C.注意细节的真实:让抽象的语言服从于真实的揭示客观现实的要求。
64、达达主义:
1)达达主义产生于1915年-1916年,一群厌倦战争,怀疑现存社会价值的年青人,常在酒馆聚会,他们在法德词典中偶然翻到达达(儿语,玩具小木马的意思)一词,便用它来作为社团的名字.
2)提倡否定一切:否定理性和传统文明,提倡无目的,无理想的生活和文艺,提倡自动性和偶然性。
3)它的目的在于:破坏和挑战,广泛采用拼贴和现成物。
65、达达主义的艺术特征和代表画家
(1)集中体现了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传统道德观念和美学观念的批判精神:抛弃美学和艺术语言上的追求,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抗社会现实和价值观。
(2)在反抗和嘲讽社会的同时,看不到社会的前途,染有浓厚的虚无主义情绪,与其说达达主义是文艺流派,毋宁说它是社会思潮。
(3)在反抗,嘲讽,戏谑中使用的手段,媒介,被用来作为新的含有美学价值的语言。
最有代表的法国艺术家杜桑:
用手指涂画,采用生活中的现成物品加以组合(包括偶然想组合),改变其位置和环境,使人产生惊愕感,对工业社会和机器文明的嘲讽.最典型的达达主义艺术作品:《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66、超现实主义
1)深受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影响,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情境。
2)这种不受理性和道德观念束缚的美学观念.促使艺术家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原始的冲动,促使自由意识的释放,拓宽了美术表现的领域.使艺术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幻想力,创造画境.
美术上强调偶然因素的结合,无意识的发现,梦境的真实再现。
超现实主义巨匠:达利:A.以不合逻辑的并列事物的方法,把受激情产生灵感的创作,转变为流动性的过程.
B.这些过程称为“偏执狂的批判方式”:a.即将自己内心世界的妄诞,怪异加入或替代外在的客观世界.
b.常用分解,综合,重叠和交错的方式来反映潜意识的过程.
c.有些作品含有宗教的神秘感和色情因素。
67、现代主义美术解释
产生原因:现代主义美术是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后产生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反映了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
现代主义美术的特征:
1)对待社会,人,自然和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
2)采用的语言是:荒诞,寓意和抽象的。表现了现代人们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3)现代主义美术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是西方现代社会和人们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写照。
“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美术:
<1>包括20世纪初以来具有前卫和先锋特色,与传统美术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思潮和流派。
<2>重视个人人格,尊重个人创造性和主体性格的“主体论”得到更大的张扬。
<3>艺术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艺术品开始走向市场,对美术创作产生影响。
<4>“绘画不作自然的奴仆”“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
A.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初至1945年二战结束:现代主义占主流地位。
B.第二个阶段是自1945年之后至今天:出现一种与现代主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艺术思潮和流派,称之为“后现代主义”。
68、第二次世纪大战之后的西方现代美术
抽象表现主义:
1)抽象表现主义是一种艺术思潮反应了二战后美国人的心理状态和审美要求
2)追求艺术直接性的抽象化,自动性和表现潜意识的自我。
3)强调作者行动的自由性和无目的性,把创作行为提高到重要位置,以创作者的行为作为艺术传播。
抽象艺术的发展与特征:
1)美国现代艺术在西方画坛领一代风骚的标志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崛起。
2)反映了美国民族不墨守成规,勇于进取,不断开拓宏观世界和内在深处意识的精神:表现了美国战后昂扬的精神状态.
3)但在高昂的背后也表现了在高度工业化社会中的某些狂躁,忧虑和焦灼不安的情绪。
波洛克:<1>是抽象表现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的艺术家。
<2>他的“行动绘画”的作画过程是:
A.把画布绷在地板上,围着画布走动,用棍棒蘸上油漆,任其在画布上淌流,他抛弃画家常用的工具,材料,将沙,玻璃碎片或其他东西掺杂在颜料里面成为稠厚的流体。
B.他的独幅画:常是在淌流的大画布上剪裁下来,加上抽象的标题。
<3>他的“行动绘画”摆脱了手腕,手肘和肩膀的限制,便于画家用全身的动作来表现无法自控的内在意识和行为,为西方行动派艺术开了先河。
后现代主义产生背景:
1)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来扩展到美术等其他领域。
2)“波普艺术”:产生光与动的艺术.一方面又产生“综合艺术”。
69、后现代主义:
1)主要以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
2)以粗俗,生活化反对精雅的艺术趣味.
3)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
4)艺术品不仅要作用于视觉,而且应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
5)艺术的目的是制造“整体情景”等等。
70、后现代主义的美术特点:
1)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2)对主流美术思潮的质疑和对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美术的关注:主张多元和承认多中心。
3)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
4)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和敌视。
5)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
6)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
7)后现代主义试图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艺术“生活化”和片面强调观念的作用,这种片面性和极端性,也给艺术带来负面影响。
71、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
20世纪以来的艺术历史已经证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是当代文艺思潮的两大派别,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而未来发展的趋势,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符合规律性的法则无论是对现实主义艺术还是对现代主义艺术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艺术既要有个性,又要有共性;既要创新,又不能完全背弃传统;
艺术创造即使是曲高和寡,最终也应为世人所知;再神秘和隐蔽的本质,因该诉诸可视、可触摸亦可感知的形式;再好的观念也应该通过艺术的创造传达给他人。
20世纪初至今的艺术主义分析
主义: 时期: 特点: 代表人物及作品
表现主义: 19世纪末: 继承印象派的重色彩、重表现、追求造型上的对比、扭曲、变形: 蒙克、康定斯基
现代主义: 20世纪初: 描绘事物扭曲、荒诞、寓意、抽象、发泄情绪的心理、写照人生: 无
野兽主义: 1905年前后: 使用纯色彩、强调色彩表现力、用色彩组织画面: 马蒂斯 《舞蹈》《红色和谐》
立体主义: 1907年前后: 几何形体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把三维归结成平面、两度空间: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
达达主义: 1917年前后:发泄痛苦、厌倦事物、虚无主义情绪: 杜桑《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超现实主义: 1925年前后:发挥想象力、无意识的发现、梦境的再现: 达利《记忆的永恒》
A.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初至1945年二战结束:现代主义占主流地位。
B.第二个阶段是自1945年之后至今天:出现一种与现代主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艺术思潮和流派,称之为“后现代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 二次大战后的美国: 追求艺术的抽象化、不墨守成规、表现自我、情趣狂躁: 波洛克“行动绘画“
后现代主义: 1950年以后的欧美各国: 艺术粗俗、艺术要有听觉、触觉、打破常规、多种思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