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课堂教案复习笔记(7)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7


(3)       新月形沙丘链:在沙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可以发育许多新月形沙丘,这些新月形沙丘大小不同,移动速度各异,当移动较快的新月形沙丘赶上移动较慢的新月形沙丘时,他们两翼相互连接就可以形成延伸很长的垂直于形成风向的链状地形,这称为新月形沙丘链。其高度一般为10—30m,长达几百米至几公里。在风向单一的地区,沙丘链一般比较平直,两坡比较对称。关于沙丘链的形成,有人也提出过另外一种成因,认为这与气流的波状运动有关。
(4)       复合新月形沙丘和复合沙丘链:这是一种巨型的横向沙丘形态,其走向与盛行风向大致垂直,成60—90度的夹角,在其迎风坡上叠置着小的新月形沙丘或沙丘链。其高度多在50m以上,长达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宽度在300m以上,两坡不对称。关于复合新月形沙丘的形成也有多种解释:一是小的沙丘追上大的沙丘后,在大沙丘的迎风坡移动形成。二是沙丘系统对风能变化的反映。
(5)       抛物线形沙丘:其形态与新月形沙丘相似,但两翼的方向相反,它是一种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其迎风坡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而凸出,像抛物线。抛物线沙丘的形成植物起了很大的作用。
(6)       格状沙丘:格状沙丘是由纵横交叉的沙梁组成的,平面上呈网格状。格状沙丘的形成是由两个近乎垂直的优势风向的风作用下形成的。主风向形成较大明显的主梁,次风向形成较低矮的沙埂(副梁)。腾格里沙漠东南部的格状沙丘,主梁呈NE—SW,高10—30m,副梁呈WN—ES,高仅数米。
2、  纵向沙丘
(1)       新月形沙垄和纵向沙垄:新月形沙垄是两个呈锐角相交的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另一种意见认为,在单向风控制的旋风作用下形成的。
(2)       复合纵向沙垄:是一种巨大的纵向沙丘形态,其走向与主风向平行,或成小于30度的夹角,长度在10m以上,最长可达45km,宽度0.5—1km,垄高50—80m,垄间距一般在500m以上,有时可达1—2km。该类沙丘的最明显特点是其上有许多新月形沙丘和新月形沙丘链。
(3)       多向风形成的沙丘(金字塔沙丘):其最大的特点是在平面图上类似多角星,故又称星状沙丘。它有一个高尖的峰和多个棱脊线,在其四周是三角形的斜面,坡度25—30度。金字塔形沙丘一般都很高大,一般在50—100m,最高者可达200—300m。
3、沙丘移动
 (1)       沙丘移动的方向:其总方向与成沙风的年合成风向大致一致。
(2)       沙丘移动的方式:前进式、往复前进式、往复式。
(3)       沙丘移动的速度:影响沙丘移动速度的因素主要是风速和沙丘本身的高度,除此之外植被、地表状况、地表水分状况和地形对速度也有很大的影响,植被好移动速度慢。在布古里沙漠东南部,在起伏地形面上高3.4m,沙丘的移动速度6.3m/a,而在平坦砾质平原上高3.5m的沙丘移动速度达9.6m/a。
 4、风成沙的主要沉积特征
 (1)       机械组成特征和分选特征;
(2)       风成沙的形态特征和表明结构;
(3)       物质组成特征;
(4)       层理特征: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
  第三节  荒漠地貌发育
     一、荒漠的类型
 1、  盐漠
2、  砾漠
3、  沙漠
4、  泥漠
   二、沙漠的成因
 1、  气候干旱
2、  丰富的河流
 三、沙漠化
 1、  沙漠化的概念:沙漠化分为广义的沙漠化和狭义的沙漠化。
Le.Houerou(1977)的解释:沙漠化就是典型的沙漠景观和地貌向不久前还没有产生沙漠景观和地貌的那些地区扩展。这种扩张过程发生在降水量100—200mm,最大极限为50—100mm的干旱地区。
A.Rapp(1974)认为:沙漠化是指干旱和半干旱或年降水量在600mm的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影响和气候变化,沙漠条件的扩张过程。
Tolba则认为:沙漠化乃是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生态退化的过程,包括土地生产力完全丧失或大幅度下降,牧场停止适应牧草生长,旱作农业欠收,由于盐渍化和其他原因,使水浇地弃耕。
罗扎诺夫等的定义为:沙漠化是干旱土地的土壤和植被向着干旱化和生物生产力衰退的方向发生的不可逆变化的自然或认为的过程,在极端情况下,这种过程可能导致生产潜力的完全破坏,并使土地转变为沙漠。
 2、  沙漠化的原因:气候变化、人类活动。
 第十章  黄土地貌
 引言
 黄土分布在世界上比较干燥的中纬度地带,面积达1000万平方公里。我国的黄土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和甘肃及其邻近省区,形成广阔的黄土高原,面积达63.5万平方公里,厚度100m以上。在兰州附近黄土厚度最大达318m。除黄土高原而外,在我国的新疆、东北及长江下游也有零星分布。
由于黄土比较疏松,具有独特的性质,流水对其的侵蚀作用十分显著,造成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黄土地区水土流失极为严重。黄河具有极高的含沙量,据统计,黄土高原每年每平方公里土壤侵蚀量为200—30000吨,相当于地表冲刷深度0.01—2cm/y。每年带入黄河的泥沙量16—18.8亿吨,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黄河的稳定性。因此,研究黄土高原的地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黄土、古土壤与黄土地层
 一、黄土
 1、  黄土的概念:可分为狭义的理解和广义的理解。
 (1)       狭义的黄土:在干旱和半干旱的荒漠草原、草原和稀树森林草原环境中,经风沙搬运沉积的粉尘物质,在生物化学作用下形成的无层理、黄色粉质、富含碳酸盐并具有大孔隙的土状物质称为黄土。其特征为:a. 呈灰黄色或棕黄色;b. 质地均一,以粉沙颗粒为主(0.05—0.005mm),占总重量的50%以上;c. 结构疏松、多孔隙;d. 无沉积层理;e. 富含CaCO3达10%左右;f. 垂直节理发育;g. 湿陷性强。
(2)       广义的黄土:黄色的粉土状沉积物称为黄土。它包括典型黄土(狭义的黄土)和黄土状土。黄土状土的特征:a. 具有层理;b. 含有砾石等;c. 无明显的碳酸盐富集。
2、  黄土的物质成分
 (1)       黄土的粒度成分:粉沙为主,50%以上,且以粗粉沙(0.05—0.01mm)为主;
(2)       黄土的矿物成分:60多种矿物,以石英(50%左右),长石(20%左右)和碳酸盐类矿物(10%左右)为主。另外黄土中粘土矿物约占10%,其中以伊利石最多,占粘土矿物的50%左右,另有高岭石和蒙脱石。
(3)       黄土的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50%以上)、Al2O3(10%以上)、和CaO(7.5—10.5%)、其他有Fe2O3(3—6%)、MgO(1.5—5%)、K2O(1.5—2.5%)和Na2O(1.2—2.3%)
3、  黄土的性质与结构
(1)       性质:a. 多孔性,孔隙度40—50%;b. 透水性;c. 湿陷性。
(2)       结构:a. 粒状结构;b. 聚集体结构。
 4、黄土的分类
 (1)       砂黄土:平均粒径 4.939±0.203φ;
(2)       黄土:平均粒径 5.611±0.308φ:
(3)       粘黄土:平均粒径 6.049±0.211φ。
 二、古土壤
 1、  概念:
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形成的土壤称古土壤。古土壤根据埋藏状况可分为埋藏古土壤和残余古土壤。根据产状可分为单层古土壤和复合古土壤。
 2、  古土壤的特征
 (1)       颜色较暗、呈棕、棕红、褐或黑色;
(2)       具有显著的土壤发生层;
(3)       粘土含量高;
(4)       有明显的盐类淋溶与淀积。
 3、  古土壤的意义
 土壤是生物气候化学作用的结果。一般是在较好植被覆盖下形成,不同的植被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土壤。根据土壤的类型可恢复其形成时期的气候。
 三、黄土的成因与黄土古土壤的形成
 黄土的成因有多种假说:水成说、残积说、坡积说、洪积说和风成说。现代研究表明黄土为风力搬运堆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
风成说的根据:a. 黄土的带状分布;b. 黄土物质成分的均一性;c. 粒度的变化;d. 黄土中的陆生草原性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e. 土壤的存在;f. 下伏地形的多样与厚度的一致性。
 四、黄土地层
第二节  黄土地貌及其作用营力
一、地貌过程
1、  黄土堆积作用
 (1)       洛川  240万年的平均堆积速率 10 g/cm2.ka,最大17g/cm2.ka;
(2)       兰州  140万年的平均堆积速率 23 cm/ka,140ka以来的堆积速率 33 cm/ka;
(3)       靖远  140万年的平均堆积速率 35 cm/ka。
2、  流水侵蚀
(1)    方式:面状侵蚀、线状侵蚀;
(2)    流水侵蚀量估算:暴雨侵蚀量预报、年侵蚀量预报;
二、黄土地貌
1、  黄土流水侵蚀地貌
按发生、发展和形态特征可分为:
(1)       细沟:为坡面沟蚀作用而形成,横断面宽约10—15cm,深仅数厘米,横断面形态不明显;
(2)       浅沟:比细沟的冲刷力强,横断面呈三角形,沟约0.5—1m,也为坡面沟蚀所形成;
(3)       切沟:为沟蚀和潜蚀作用形成,其横断面呈梯形,纵剖面上游较陡下游较缓,接近均衡剖面,其深达数十米,宽度不等;
(4)       河沟:为河流作用而形成,有经常性的流水,它一般已切穿整个黄土层,横断面呈梯形,常有河流阶地。
 2、  黄土沟间地貌
主要为黄土堆积作用形成。由于承袭下伏埋藏古地貌的不同和黄土流水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黄土塬:黄土高原经现代沟谷分割后存留下来的高原面,即塬。塬面平坦,边缘地带平均坡度小于5度,水土流失轻微,它是比较平坦的古地形面经风蚀作用而成;
(2)       黄土梁:长条状的黄土丘陵,长几百米至数十公里,宽度仅几十米到数百米,其脊线起伏较小,横剖面成穹形,坡度为20度左右,梁的形成,或是基底控制,或是流水侵蚀;
(3)       黄土峁:孤立的黄土丘为黄土峁,呈圆穹状,峁坡为凸形坡,坡度20度左右,两个峁之间的鞍形地面称墕;
(4)       黄土墹:黄土覆盖河谷后形成的长条状凹地,即黄土墹;
(5)       黄土坪:指出现在谷坡两侧梁峁边缘的局部平坦地形。是现代沟谷切割黄土墹形成的。
3、  黄土重力地貌:泻溜、崩塌、滑坡。
 4、  黄土潜蚀地貌:黄土碟、黄土陷穴、黄土桥、黄土柱。
第三节  黄土地貌发育
引言:
黄土地貌发育指现代黄土地貌的演化历史研究。它包括黄土堆积前的古地貌发育,黄土堆积过程中和堆积后地貌的发育。
一、  黄土堆积前的古地貌特征
E:E地层黄土高原普遍缺失,这反映处于剥蚀时期或被以后剥蚀;
N:黄土高原许多地区断陷下沉,沉积厚度不等的河湖相沉积。N2,三趾马地层呈红色,说明气候热。陇东无石膏说明较湿,陇西石膏说明气候干燥。N2末,喜马拉雅运动使大部分地区结束下沉历史,盆地回返,N地层遭受切割,水系发育,奠定了黄土高原的现代水系格局。以后进行黄土堆积,根据目前的研究,黄土高原黄土堆积前的古地貌有如下类型:
(1)       石质山地:太行山、六盘山等黄土高原的边缘或内部山地,黄土仅以不大的厚度覆盖其上,许多山地或为基岩出露;
(2)       波状基岩丘陵:主要由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的砂岩、页岩组成。其上覆黄土较厚,称为黄土高原地势较高的地区,如子午岭、永寿梁等;
(3)       盆地或倾斜平原;
(4)       大河谷地:黄土堆积前黄河、渭河、泾河、洛河、汾河、洮河、大夏河、湟水、祖历河等都已切入沉积或基岩中,形成河谷。
一、    二、  黄土堆积过程中的地貌发育
黄土堆积时期——第四纪时期,其间有间断,形成古土壤。黄土堆积期时的地貌发育就其本质来说就石黄土堆积作用和流水作用相互转化和发展的结果。不同的黄土地貌反映了黄土堆积与流水作用这对矛盾不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按不同的黄土地貌介绍它们的发展。
 1、  黄土河谷地貌发育
2、  黄土丘陵地貌的发育
3、  黄土塬的发育
第十一章  海岸地貌
引言
海岸带的概念: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带。
研究海岸带地貌的意义:a. 海岸带的动力作用及过程,海港和工程建设;b. 海岸地貌的特征,海岸带的合理利用;c. 海平面变迁。
第一节  海岸带的动力作用
一、波浪作用
波浪是海岸带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动力作用。
4、  波浪及波浪作用的要素黄土的物质成分
(4)       波浪:风吹过海面时,通过压力和摩擦力作用将能量传递给海水,使海水质点离开平衡位置做圆周运动,海面随之发生周期性起伏,这就形成了波浪。
(5)       波浪作用的要素:波浪是水质点的圆周运动产生的,根据水质点的位置和波形,波浪由下列要素组成:
a.       波峰:水质点位于圆形轨道最高位置时形成的波浪最高部分;
b.       波谷:水质点位于圆形轨道最低位置时形成的波浪最低部分;
c.       波峰线:波峰的连线;
d.       波谷线:波谷的连线;
e.       波长(L):相邻两波峰或波谷的水平距离;
f.        波高(H):波谷与波峰的垂直高差;
g.       周期(T):相邻两波峰或波谷通过同一点所用的时间;
h.       波速(C):单位时间内波形传播的距离,C=L/T;
i.         波射线:波浪传播方向上与波峰线垂直的线。
 2、深水波的特性
(1)       深水波的概念:水深比波成大得多的海区的波浪称深水波。这种波浪的特点是水质点的运动不受海底地形的影响;
(2)       深水波的波形与水质点运动:深水波的波形曲线是中心线以上的波峰部分比较尖锐,波谷部分较缓。波形的传播具有一定相位差的相邻水质点做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结果;
(3)       深水波的传播:波浪不仅具有水平方向的波形传播,在垂直方向上也有波浪的传播。前已提及水质点的圆轨迹半径沿水平方向是相等,而在垂直方向上则不同。由于能量的消耗,下层的水质点运动半径较上层水质点为小,单它们形成的波长不变。波在水面以下并不是无限制的下传到海底,由于能量的耗尽,波传播到某一深度便消失了。据研究,外海传来的波浪进入水深小于1/2L的浅水区时,波浪的水质点才较明显的扰动海底,故通常把1/2L的深度看作波浪作用的极限深度,即波基面,外海来的深水波在此开始变成浅水波;
(4)       波浪的能量:波浪对海岸作用力的大小决定于波浪能量的大小,而波浪的能量决定于波浪的大小,特别是波高的大小。
3、浅水波
 (1)       概念:当外海的波浪进入深度小于1/2L的浅水区域时,海水的波动触及海底,波浪中的水质点与海底相互作用,波浪性质发生变化,这种性质发生了变化的波浪称浅水波;
(2)       水质点的运动与波浪破碎:在H > 1/2L的海域,水分子的运动轨迹为圆形。然而当H < 1/2L时由于海底的摩擦阻力,使水质点下部的速度小于上部,垂直轴较水平轴变短,而且是垂直轴的下半部较上半部变短更强,水质点的运动轨迹变成上凸下扁的椭圆形,确切的说呈馒头形。越接近海底轨迹变得越扁平。至水底,垂直轴等于零,水质点做平行于海底的往复运动,运动的方向同水面一样,波峰时向前,波谷时向后。随着波浪越接近海岸,海底摩擦阻力影响越大,水质点的运动轨迹越来越不对称,水质点向前与向后的运动速度的差值越来越大,波浪前坡越来越陡,后坡越来越缓,到一定程度,波浪破碎,水质点不再进行圆周运动,而是随波浪一起运动,形成破浪,或称激浪流。波浪发生破碎的一线等深线称破浪线。其深度在理论上为1.25H,这时破浪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对海岸造成侵蚀和破坏。实际上,波浪破碎深度与水下岸坡的坡度密切相关。在坡度很缓的水下岸坡上,波浪变形剧烈。在H=1/2L处,波浪即开始局部破碎,损失部分能量,然后以较小的波浪继续向岸传播。传播过程中再发生破碎,最后到达岸边。由于这些岸坡波浪的能量分散的消耗在岸坡上,最后对海岸的破坏力较小。相反的在较陡的岸坡上,波浪在H=1/2L处一次破碎,形成强大的激浪流,对海岸破坏力较大;
(3)       波浪的折射:波峰线在和海岸相交接近时,它有与海岸线相平行的趋向,波峰线在近岸地带发生的这类变化现象称为波浪的折射。由于波浪的折射作用,造成波浪的能量集中和分散,可造成不同地带海岸受侵蚀的差异。
二、潮汐作用
1、  概念: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周期性海面垂直涨落和海水的水平流动称为潮汐。海面的垂直涨落称为潮汐,海水的水平运动称为潮流。
2、  潮汐要素:高潮、低潮、涨潮、落潮、潮差。
 3、  引潮力(起潮力):是两种力(物体间的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
4、  潮流
对海岸起作用的主要是潮流,而不在于潮汐本身。前面已经提到,在引潮力作用下造成的海水的周期性水平运动称为潮流,它是一种波动现象,故又称为潮波。一个潮流的周期约为12小时26分,一个周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进潮和退潮。潮流的波长约为地球周长的一半,其波高一般较低,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能高一些。大洋中的实测潮差与理论上的计算相近,约为78cm,太平洋中部的潮差仅50cm。所以潮流是种波长很长、但波高很低、波形很缓的波。
5、  潮汐对海岸带的作用: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扩大波浪作用的范围;
(2)       搬运波浪作用造成的泥沙;
(3)       侵蚀海底和海岸。
三、海流作用
 海水有规律的水平流动称为海流。海流有各种不同的成因,根据它们的成因可以分为:a. 漂流,由行星风系造成的海水流动;b. 密度流,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造成的海水从密度大的地方向密度小的地方流动。海水密度差异可以由于海水温度的差异、海水盐度的差异等造成。
根据海陆方向的稳定性可以将其分为:a. 定向流,海流的方向基本常年无大的变化;b. 暂时流,海流的方向经常发生变化。
根据海流温度的高低对比又可将其分为:a. 暖流;b. 寒流。
第二节  海岸地貌
 引言
在波浪、潮汐、海流等海洋动力作用下,海岸带要发生侵蚀,同时也要发生堆积。这样就会塑造出许多地貌形态。这些地貌形态形成后又反过来影响海洋动力作用。下面分别介绍海蚀地貌和海洋堆积地貌。
一、海岸侵蚀地貌
海蚀地貌的基本形态一般都是暴风浪作用的产物,普通的波浪仅起着经常的修饰作用。 
1、  海蚀作用
海蚀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作用:
 (1)       冲蚀作用:波浪水体直接对海岸的冲击、拍打,称为冲蚀作用。水深较大的海岸,外来的波浪可直接到达岸边,其能量主要消耗在对海岸的冲击上。波浪对海岸的冲蚀作用不仅是由于水体本身的巨大压力,而且还由于波浪卷入的空气被压缩造成的强大破坏力。
(2)       磨蚀作用:波浪冲蚀海岸形成许多碎屑物质,这些碎屑物质加入水体后不仅加强了波浪的冲蚀作用,而且可以造成对海岸的磨损,形成磨蚀作用。
(3)       溶蚀作用:由于海水内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它具有比淡水高的溶解矿物的能力,因此海水对含有易溶矿物的岩石还具有很强的溶蚀能力。
 2、海蚀地貌
海岸在海蚀作用下,可以形成下列海蚀地貌:
(1)       海蚀岸;
(2)       海蚀台(平台)和海蚀阶地;
(3)       海蚀穴和海蚀沟;
(4)       海蚀拱桥;
(5)       海蚀柱;
(6)       海蚀平衡剖面。
二、海积地貌
海浪侵蚀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海浪的搬运,在其他地方堆积下来就形成了海积地貌。被携带碎屑物质在海岸带内有两种方式:a. 横向移动,即泥沙碎屑物质垂直于海岸的移动;b. 纵向移动,即泥沙碎屑物质沿海岸线方向的移动。不同的泥沙运动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的海积地貌。下面分两方面讨论海积地貌。
 1、泥沙横向移动形成的地貌
(1)       中立线:泥沙是否能被搬运,主要取决于其起动速度的大小和水质点的运动速度是否达到了其起动速度。泥沙的起动速度取决于泥沙的受力。一般来说,泥沙受两个力的作用——波浪水质点的冲击力和重力。当其向岸运动时,它要克服重力的坡向分力,要求水质点的运动速度大;当向海运动时,搬运力与坡向分力方向一致,要求水质点的运动速度小。在海岸横剖面上,泥沙向岸运动距离与向海运动距离相等的点,称为中立点,中立点沿岸的连线则称中立线。
(2)       平衡剖面:平衡剖面的形态为一凹形曲线。
(3)       堆积地貌:
a.       水下堆积阶地:分布在岸坡的坡脚,由中立点以下向海移动的泥沙堆积而成;
b.       海滩与滨岸堤:海蚀物质经过横向向岸移动沉积而成,其形成由海岸的地形控制。没有自由空间则形成海滩,剖面呈下凹型;有自由空间形成滨岸堤,剖面呈上凸型;
c.       水下沙坝:一种大致与海岸平行呈直线或弧线的水下堤状堆积物,有时为一条,有时为几条。水下沙坝形成于破浪带内,时破浪的产物。其形成后不断加宽、加高和向陆、向海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