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笔记的说明:
分为以下几个大专题来论述
1、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2、艺术起源
3、艺术与社会生活
4、艺术的功能
5、艺术生产论
6、艺术创造
7、艺术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8、艺术作品类型
9、艺术的层次和理想形态
10、文学风格。
11、艺术接受论
12、艺术批评
13、重要文论
14、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未整理)
15、重要美学论著和美学家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一方面被看作是意识形态中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另一方面渗透社会生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复杂交织在一起。并非审美和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审美表现过程中与社会生活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从目的、方式、态度三方面来说,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审美无功利审美并不直接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无论作家还是读者在创作或欣赏的状况中都没有直接的实际目的,并不企求直接得到现实利益。实际上,审美的无功利背后隐藏则某种功利性,即审美地掌握世界。此外,文学的功利性还在于,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作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话语蕴藉 指文学活动的蕴藉深厚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两层意思: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具体体现为两种修辞形态:含蓄和含混。
审美情感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如好恶、喜怒、肯定与否定,斥责和赞美,欢乐和痛苦等。这是一种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
艺术起源
游戏说
巫术说
劳动说
宗教说
艺术与社会生活
1、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认为艺术家只有在生活中汲取营养,真实反映并真诚表现对生活的感受,其创造才会具有生命力;反之,如果一味模仿前人或别人作品,即使技巧高,根本上却是苍白的。
2、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反映经济、政治、生产、阶级关系,反映人们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文艺思想,反映人们各种情感和审美理想。
人民性 指文学作品中显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属性,历史上进步的文学活动总是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方式、生活遭遇、需求理想和审美理想,从而具有人民性。
艺术的功能
审美认知(社会历史人生/ 自然现象)
审美教育(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审美娱乐(精神享受、积极休息、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属于艺术功能的范畴。教化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双重渗透,中国历来注重艺术的教化功能,讲求文以载道,压抑娱乐功能。
寓教于乐就是说将教化渗透到娱乐之中,潜移默化的发挥作用。在答题时可以从主流文化借助大众文化、流行文化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的角度去回答。
艺术生产论
精神生产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包括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艺术等。这一概念首见于《德意志意识形
态》,此后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多次出现。
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但精神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纷华出来,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表现在:精神的繁荣发展并非与物质绝对同步(19实际79——79S的俄国、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对物质的反作用。
特殊性:观念性地、以符号活动创造世界,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艺术生产论(王宏建)马克思认为,艺术是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同时又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两层含义:1、诚然,艺术作为一种生产形态,也具有生产的一般性质;艺术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生产劳动活动,也有一般生产劳动所具有的实践性、目的性、自觉性、工艺构成的可控性、材料媒介的可选择性,以及整个生产劳动过程的可表述性,等。其产品即艺术作品也具有商品二重性质。2、但决定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本质的是它的精神生产性质。 艺术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的不同在于:人的需要与生产的目的性、产品的消费。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是主体运用一定的物质形式传达他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与审美感受的行为,它所物化或对象化的是创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独特的审美掌握,包括他的思想感情、个性特征和对生活的体验。艺术上的“唯技巧”“非审美化”“商品化”等倾向,是混同了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的错误表现。(童)1、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2、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3、专指在资本发展时期,一切艺术生产是为资本创造价值,一切艺术品都有商品属性。(1、3重要)
艺术创造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1、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2、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3、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一方面是具体个性、具独创性;一方面是一定的社会人,具社会性,“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不平衡关系
(马克思)文学艺术伴随生产劳动而产生,并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但文学发展的进程也有特殊的情况,就是它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典型体现:1、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如古希腊神话史诗。2、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可能在文艺上领先,如18CEN德国,19CEN俄国。
如何理解1、不平衡关系只说明了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两者发展上的平衡关系,即经济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最终会制约文学发展的水平。2、最终支配因素并不等于唯一因素,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因素也支配文学发展。
艺术创造
无意识 个体无意识蕴含和容纳着所有与意识的个体化机能不相一致的心灵活动和种种曾经一时是意识经验,不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受到压抑或遭到忽视的内容,如令人痛苦的思想、悬而未决的问题、人际间冲突和道德焦虑等等。还有一些经验由于本身强度太弱,当人们经历它们时达不到意识层,或者不能留驻在意识之中,因而都被贮藏在个体无意识里。所有这些构成了个人无意识的内容,当需要时,这些内容通常会很容易地到达意识层面。
在人类心灵最深处,拥有一个超越所有文化和意识的共同基底,这个基底就是集体无意识,所有意识和无意识现象都从集体无意识中生发出来。集体无意识内容不像个体无意识那样由本人曾经感受的经验构成,在个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它们从未被感知 荣格说,集体无意识对个人而言,是比经验更深的一种本能性的东西,它的存在与人类生理结构的存在同样古老。
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俄国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提出。其核心观点是通过艺术手法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的陌生起来,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例如郭沫若的诗歌《凤凰涅槃》中写到:一切的一,芬芳/一的一切,芬芳/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这样的句子看起来颠三倒四,其实作者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些陌生化的语言,让我们更有力的感受到凤凰再生之后的新鲜感、自由感、喜悦感和那种狂欢的氛围。与陌生化相对的概念是“自动化”言语,就是指那些过分熟悉的不再能引起人的注意的语言。
艺术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
1、 再现的真实:再现是指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他所认识的客观对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模仿现实。艺术的再现不是对客观现实的机械反映,而是艺术家将他所认识的客观现实按照美的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充分传达和表现出来。艺术的真实性与假定性艺术真实是一种假定的真实、审美的真实,它根据于客观的实际社会生活,却不是实际的社会生活。艺术的这种假定性不但不会削弱它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反而会使它的形象比实际的客观生活更加真实。这是因为:真实的艺术形象不但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还要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真实,是现象的真实与本质的真实的统一。
2、 表现的真实:表现艺术家主观世界的真实,亦即真实地表现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包括他的思想、情感个性、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等。再现的真实与表现的真实相互联结相互融合相互统一。
情感把握 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做情感性的体验和评价,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主体心理过程,内隐着仁的政治经济文学伦理宗教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以及由此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性评价。
人文关怀善的终极体现。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
诗意的裁判 与“情感评价”含义相同,是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概念,所谓“诗意的裁判”就是善与美的统一,它既是对情感评价的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也说明了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1、其价值取向体现为真、善、美、2、其表现方式表现为:诚挚的内在情态与外在的艺术呈示。
形式与内容问题形式是指事物和现象的内容要素的组织构造和外在形式。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并举,指的是艺术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外在的表现形态以及种种艺术手段的总和。艺术形式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内形式,即内容的内部结构和联系;二是外形式,即由艺术形象所借以传达的物质手段所构成的外在形态。在任何艺术作品中,内形式与外形式是结合在一起的,只有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艺术作品的内容才能够得到表现。艺术形式具有意味性、民族性、时代性、变异性等特点。构成艺术形式的要素有:结构、体裁、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等。艺术形式是为艺术内容服务的。艺术内容离不开艺术形式,同时艺术形式也离不开艺术内容。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一般说来,艺术内容决定艺术形式,艺术形式表现艺术内容,并随着艺术内容的发展而发展。但艺术形式可以反作用于艺术内容,既可以有助于艺术内容的完美展示,也可以阻碍艺术内容的充分表现,影响艺术社会功用的有效发挥。艺术形式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例如同样的内容在某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不同的艺术形式去表现,艺术形式在艺术发展中有继承性等等。衡量一部艺术作品的艺术成就,不仅要看内容,而且要看其形式是否完满地表现了内容。艺术形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杰出的艺术家总是根据艺术内容发展变化的需要,批判地继承改造旧的艺术形式,创立与新的艺术内容相适应的新形式,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富于形式美的优秀艺术作品。
技与道的问题.(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艺术作品类型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
1.再现性
现实型文学的最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再现,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实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开现实,躲避现实。
文学作为反映,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一方面,它应在其话语系统中,真实地再现现实矛盾与规律;另一方面,文学应在认识基础上,显示出对现实矛盾和规律的情感评价。
2.逼真性
现实型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再现现实矛盾和本质规律,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基本特点便是逼真性。
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客观事物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是它的特色。
理想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
1.表现性
表现,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如情感、理想、想象、幻想等)以形象呈现出来。显然,在理想型文学中,主观理想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
理想型文学的主观理想精神,在文学反映方面体现为对现实矛盾的情感评价的侧重。理想型文学与注重客观再现的现实型文学不同,它极大地突出了文学的抒情表现功能。理想型文学的情感态度常常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而不像现实型文学那样不动声色地将情感隐藏在对事物的描绘之中。这也正是现实型文学与理想型文学作家之间论争的一个焦点。
2.虚幻性
现实型文学以写实的方法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写,理想型文学则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理想型文学并非完全不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但这种素材一经作家的处理,便具有了独特的夸张、变形的色彩。
象征型文学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
1.暗示性
现实型文学重在再现现实,理想型文学重在表现情感,象征型文学则重在寄寓某种意念、意蕴。暗示是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这表明,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
2.朦胧性
象征型文学的间接表现的暗示方式使它具有一定的朦胧性。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象征是抽象之物与具体之物之间的比较,其中的意义是纯粹暗示出来的。并且由于象征经常是单独存在的,读者又很少得到何物被象征化的暗示,因此,象征主义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内在的朦胧性。象征型文学的暗示不能用单一的确定的意义去概括,因为它具有超出个别现象的更宽泛的意义。象征型文学为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的空间,要求读者去积极地思考、探寻丰富的“象外之象”、“象外之意”、“言外之意”。
艺术的层次和理想形态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
艺术典型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1、是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事物和人的普遍性、共性密切相关的。2、必须具备鲜明的个性,个性中又要体现共性。3、要体现出创作主体的独特个性和创造。
典型意象 艺术家通过典型化的构思,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具有典型性的内心现象,称为典型意象。但这并不是创作的完成,而是需要进一步物化。
典型环境 指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和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
1、 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所谓环境,就是那种形成人物性格,“并促使他们行动“的客观条件。 典型环境不仅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2、 典型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3、 两者相互一寸,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复存在。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是以典型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
意境
(童庆炳)
概念 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特征
1、 表现特征——情景交融。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三种类型:a景中藏情《送孟浩然之广陵》b景中见情《登幽州台歌》c情景并茂式《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2、 结构特征——虚实相生。实境: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虚境: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不尽之意”,“神境、灵境、情境”等。如“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统摄下来加工。
3、 审美特征——韵味无穷。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涵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虽然从属于整个文体层面,但在意蕴这种内蕴的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集中。
分类 有我之境 情感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春望》
无我之境 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意蕴
概念:是指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
重要学说:有意味的形式(英国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就在于它是“有意味的形式”。他指出:作品的各部分、各素质之间的独特方式的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它主宰着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理解:1、这是一种否定艺术同现实人生、生活情感、功能要求以及主题思想联系的形式主义理论,然而其对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的揭示,对于我们认识形式美的问题还是有借鉴意义的。2、将所谓形式的“意味”置于人类的审美经验基础之上莱看待,“形式”之所以有意味,是因为它们内蕴着一定的社会内容和人类的审美情感。比如戏曲的程式化。
意蕴的四个层次 1、寓于各门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之中;2、包含在作品的形式构成之中;3、作品中的物象、事件、情节等的指称含义和表现意义。4、文化意义,包括:a.作品中的物象形象情节自身的文化意义;b.作品中包含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以及当时社会生活中各种观念的总和。
意蕴的三个特点 1、感性的、具体的,存在于具体形象中;2、多义的多层次的;3、具有历史的生成性,与不同接受主体对作品意蕴的不同认识感受和体验相关联。
审美意象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范畴,意象中的“意”是指的主观情思,“象”指的是客观物象。
审美意象是艺术家 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的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语言为媒介形成的存在主体,是观念中的内心视象。
审美意象既体现创作者的主观情思,又体现着客体的审美特征。这种内心视象是内心中具体的,鲜明的,确定的形象,同时还有不确定性一面,具有模糊性,变动性。
参考艺术学概论中的胸中之竹论述举例展开。
文学风格
概念(王宏建)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风格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或创作个性,它是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深刻也更为本质地反映出时代、民族以及艺术家个人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等内在特征的外部印记。是时代、民族和艺术家在艺术上超越了幼稚阶段,摆脱了各种模式化的束缚,从而趋向成熟的标志。(童庆炳)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1、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2、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文体和语言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重要学说:风格即人(18世纪法国布封提出),认为作品中的知识、事实与发现都是身外之物,只有风格是“人的本身”,“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和内核”。这里强调的是风格的重要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认为精神个性的差异是文学风格形成的重要方面。
风格与文化
1、 文学的时代风格就是作家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如建安文学、巴洛克、哥特式;时代风格的形成受时代情境和语境影响,也离不开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比如古文运动;风格的时代性差异也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比如丁玲。
2、 文学的民族风格 一个民族有共同的地域和经济生活,有大体相同的心理状态和统一语言,这种为自己民族所特有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点,反映在文学上就形成了民族风格。民族风格是特定的民族历史境遇的修辞表达。比如:西方张扬直接、中国含蓄蕴藉
3、 文学的地域风格 同一时代同一民族的不同领域中,由于环境最重要的条件不同、民俗风情不同,反映在文学风格中就可能形成不同地域的特点。
4、 文学的流派风格 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等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形成的共同特色,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流派的形成有自觉和不自觉两种。流派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在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政治经济需要,受到一定思想潮流影响而产生的
艺术思潮
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艺术思潮同艺术流派有着较密切的联系。有时,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往往同时出现,相辅相成、彼此影响。艺术思潮可以促进艺术流派的产生,而艺术流派又可推动艺术思潮的前进。
然而,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有时又并不同步产生,二者并无必然联系,他们各有自己的独立性。艺术流派侧重从艺术史的角度来区分,艺术思潮侧重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把握,往往覆盖了多个艺术门类,涉及的范围广泛。有时,艺术思潮中并无艺术流派出现,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说,艺术思潮同艺术流派形成的条件有所不同,前者更倚重社会思潮和理论力量,而后者更注重于艺术家创作实践;并同艺术风格的关联更为密切。
艺术接受论
期待视野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提出,认为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层次:文体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
形成因素:作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文学艺术素养、特定的生理机制;
类型:个人性、集体性
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是接受心境。主要有欣悦、抑郁与虚静。
隐含读者是由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在其著作《阅读行为》中提出的。所谓隐含读者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即作者心目中的文学消费者和接受者。例如学者在写作自己的学术著作时,心中的隐含读者是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而不是普通百姓。什么能决定隐含读者:创作内涵、文本内涵、选材
共鸣 1、阅读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和人物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2、不同读者(时代阶段民族)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的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产生原因:作品的思想艺术感染力、期待视野有相近经验
接受组体:观念、情感、意志愿望相通
高峰体验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种“高峰体验”。在这个时刻里,人会感受到强烈的幸福、狂喜、顿悟、完美。高峰体验尤其存在于人的高级精神活动中,也即人处于最佳状态并感受到最高快乐的实现。
净化杂念去除,趋向崇高;自我教育效果
领悟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的状态与过程。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综合整理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7
相关话题/艺术学综合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综合笔记
中传考研综合考试{艺术学}综合 综合考试{艺术学} 填空 (作品、作者) 1分x10 艺术学概论 艺术理论 拉德.费德勒 艺术学之父,主张艺术学从美学中分开 德 格罗塞《艺术的起源》 德 鲍姆加通-美学之父,《美学》: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完善(科学)。 黑格尔《美学》 朱光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综合考研辅导-综合考试[艺术学]笔记——电影部分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综合考研辅导-综合考试[艺术学]笔记电影部分 资料说明: 复习本课时注意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电影理论(经典、现当代)、作者、作品介绍本笔记以2005年艺术类辅导班笔记为纲整理而成。 参考用书: 《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16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美术学,电影学,音乐学,设计艺术,戏剧戏曲学考研辅导-艺术学综合考研资料
中传广播电视艺术,美术学,电影学,音乐学,设计艺术,戏剧戏曲学考研辅导-艺术学综合考研资料 名著作序 (本课程所需书目) 必备书目: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重要参考书目: 李胜利:《艺术概论》 吴风:《艺术符号美学》 李泽厚:《美的历程》 张法:《美学导论》 宗白华:《美学散步》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15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美术学,电影学,音乐学,设计艺术,戏剧戏曲学考研辅导-艺术学综合考试笔记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综合考研辅导资料 813 艺术学综合 一、 艺术学综合考试的变化趋势 二、 根据趋势的应对复习方法 1、 重点书目、章节划分 2、 复习方法 3、 时间分配 三、 历年真题的讲解 四、 五大题型的攻略和答题模式 五、 相关专题的重点分析 六、 几点注意事项 综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152018年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814艺术学综合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0029.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4种电子书、1种题库、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 [3D电子书]全国名校艺术学概论考研真题汇编(含北师、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92018年宁波大学艺术学院652艺术学综合理论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3365.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2种电子书、1种题库、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 [3D电子书]全国名校艺术学概论考研真题汇编(含北师、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9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综合考研真题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综合考研真题填空《焚书》作者《琵琶行》作者《儒林外史》作者《静静的顿河》作者文字复兴三杰中,除了达芬奇和拉斐尔,还有《汉宫秋》作者《奥赛罗》作者歌剧《猫》的作曲者名词简释印象主义王昆视觉系微电影春晚简答题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论述题审美价值和商品价值的关系谈谈l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07-12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综合考试考研真题
2011年中传艺术学综合考试考研真题 一、填空 1、《祝酒歌》是施光南作曲的 2、三集电视连续剧《上海的屋檐下》改编自夏衍的同名话剧。 3、迈克尔杰克逊是美国是一名在世界各地极具影响力的流行音乐歌手、作曲家、作词家、舞蹈家、演员、导演、唱片制作人、慈善家、时尚引领者,被誉为流行音乐之王(King of Pop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9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综合考研真题
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综合考研真题 一。十个填空题 1.杜丽娘是汤显祖()中的主人公 2.自新大陆交响曲是捷克作曲家()的作品 3.《第七封印》导演 4.《卧虎藏龙》配乐() 5.《西藏组图》作者() 6.第一部有声电影() 7.60年代万籁鸣到的取材《西游记》的动画片() 8.《美学散步》作者() 9.根据王朔小说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72015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综合真题(回忆版)
填空 《焚书》作者 《琵琶行》作者 《儒林外史》作者 《静静的顿河》作者 文字复兴三杰中,除了达芬奇和拉斐尔,还有 《汉宫秋》作者 《奥赛罗》作者 歌剧《猫》的作曲者 名词简释 印象主义 王昆 视觉系 微电影 春晚 简答题 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艺术的本质和特征 论述题 审美价值和商品价值的关系谈谈经典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