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寒旱所考博自然地理学简答、论述补充1-12题(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07-01
(二)绿洲不堪人口重负
绿洲在干旱区所占面积虽少,但却集中了90%的人口,近年来,随着西部开发热的逐步升温,流动人口剧增,导致这个面积狭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绿洲不堪人口重负,如新疆素以“地广人稀”著称,“地大物博”也曾是新疆人的自豪和骄傲之所在。然而,又有多少人了解,在这片164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沙漠、戈壁、荒漠的面积占到60%以上,可供各族人民繁衍生息的绿洲经济区仅为7万平方公里,分布在两大盆地边缘。90%的人口集聚在这占总面积4%的绿洲上,实际人口密度达226人/平方公里,相当于湖南、湖北两个人口大省的平均。密度。 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超载的人口使珍贵的绿洲不胜重员,喘息不止。而绿洲上的每个人,不正都承受着膨胀人口带来的压力吗?——拥挤的无法立足的公共汽车,商场内摩肩接踵的人流,汹涌的民工潮……。 人口增加导致人均耕地减少,开垦荒地,致使水土流失,沙漠面积扩大,绿洲面积减少,并有潜在危胁;人口增加致使水资源被掠夺式地开发,利用灌溉用水量减少,土地盐渍化严重,造成沙进人退,从而制约了绿洲经济的发展。绿洲,已不堪重负……
(三)自然灾害严重
1、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如新疆托克逊县因干热风危害每年使小麦损失10%以上。
2、风沙是平原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沙尘暴等风沙灾害对交通、工程、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危害。尤以春季为多,它主要吞没良田,掩没渠道、房舍、村庄,危害交通,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及人类健康,如古丝绸之路和敦煌文化证明,甘肃、新疆一带历史上曾有过繁荣昌盛的岁月。伊克昭盟南部毛乌素沙漠,至少在唐朝还是水草丰茂的地区,后来才就地起沙变成沙漠。
3、洪水及泥石流,由于夏季山区为阵发性降水,加之植被较少,保水保土能力低。近年来有加重趋势。如1987年,新疆出现历史上少见的灾害,直接经济损失35217万元。
主要生态问题: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已不是局部问题,而是恶化程度的差异。水是干旱区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由于水的不足和不合理利用,使得荒漠化成为西北干旱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的生物生产潜力逐渐衰减消失,草场退化,农田废弃。同时以沙尘暴的形式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西北干旱区另一个主要生态问题是土地的盐碱化,土地盐碱化也已经成为干旱区绿洲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此外,水环境恶化,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
12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气候变化
第四纪环境以周期性的冷暖交替转换为特征,在冰期与间冰期的转换过程中存在着不对称性,冰期向间冰期转换,速度比较快;而间冰期向冰期转换速度则较慢、阶段性的。
在冰期与间冰期的这两个时期内,气候发生了很多变化,深海氧同位素、海平面变化、以及黄土古土壤等都反映了这一变化。冰期内,气候干冷,粉尘浓度增大,降水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含量减少;间冰期内,气候温暖湿润,粉尘浓度减少,降水增加,温室气体含量增加
13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一)自然区划的原则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为把地域分异规律具体运用到自然区划工作中,必须以自然区划原则作基本依据。
自然区划原则,是反映自然地理区域分异的基本法则,是进行自然区划的指导思想,是选取区划指标、建立等级系统、采用不同方法的基本准绳。目前常用的区划原则有发生学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生产实践原则等。由于对区划原则的认识不同,因而出现了众多的区划方案。本书主要采用以下区划原则。
(1)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综合性原则强调在进行某一级区划时,必须全面考虑构成环境的各组成成分和其本身综合特征的相似和差别,然后挑选出一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指标作为确定区界的根据。贯彻综合性原则,目的是要保证所划分的单位,是一个具有特点的自然综合体,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再找出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主导因素原则强调选取反映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的某一主导标志来作为确定区界的主要根据,并且特别强调在进行某一级区划时,必须按统一的指标来划分。
主导因素原则是区划工作中经常运用的原则。在运用这一原则时,应当注意区分下列三种不同的概念:①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②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因素;③划分某一等级界限的标志和指标。
这三者之间有一定联系,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地域分异规律是区划的理论基础,区划的标志和指标是根据区划方法论选定的标准。区域分异因素不同于区域发展的主要矛盾,更不能用某一反映区域分异因素的指标来代替。
主导因素原则通常是通过主导标志法来实现的,即选取能反映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的某一指标作为确定区域界限的主要根据。
(2)发生学原则 发生学原则应理解为区域单位成因的一致性和区域发展性质的共同性原则。由于地域分异是长期发展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继承性,追溯发展历史以论证其发生、发展的异同是十分重要的。运用发生学原则,有利于深入研究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各区划单位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在了解区域分异规律。但是在追溯发展历史的同时,应当认识到,区划的对象是区域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地理过程所产生的现阶段的自然综合体,区划最终要落实在现代自然特征上,因而必须注意古今之间发生发展过程上的联系。另方面,作为区划依据的发生也只可能是一个区划单位所以不同于同级其他单位的基本特点的发生。在高级区划单位中,某一单位所以不同于另一同级单位的基本特点,经常都是由于一定的水热条件及水热之间的比例关系而形成的,这就是在高级单位的区划中大多采用“生物气候原则”的原因。区划的低级单位是处在同一水热条件下,同级各单位之间基本特点的不同,常常是因地貌条件的差异而引起的。地貌的差异导致整个下垫面性质的差异。因而考虑地貌条件的发生,在低级单位的区划中是有意义的。
(3)区域共轭性原则 每个具体的区划单位都要求是一个连续的地域单位,不能存在着独立于区域之外而又从属于该区的单位。区划的这一属性,称为区域共轭性。这一原则决定了区划单位永远是个体的,不能存在着某一区划单位的分离部分。例如,山间盆地与周围山地在自然特征上有明显差别,但根据区域共轭性原则,两者同属于更高一级的区划单位。
区域单位的划分与合并,主要是根据区域发生上的共同性,景观特征的相似性和区域共同性来进行,因此,上述三个原则是进行自然区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此外,在进行自然区划时,应贯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自然区划的任务是要通过选取恰当的指标,合理地划分各级自然区域,阐明各级自然区域内自然条件优势,指明改造不利自然条件的途径。我国目前许多自然区划方案,大多是为农业生产服务。因此,在自然综合体诸要素中,大多选取与农业生产最密切的气温、水分和养分作为地域分异的主要依据。
(二)自然区划的方法
(1)自然区划的方法主要有叠置法、主导标志法、地理相关法、景观制图法、定量分析法等。叠置法是将若干自然要素的分布图和区划图叠置在一起,得出一定的网格,然后选择其中重叠最多的线条作为综合自然区划的依据。叠置法可以减少主观性和任意性,并有助于发现一些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但是,自然界各种现象都有其发展规律,所处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特别是资料不完整的情况下,如果机械地运用叠置法,有时会得出错误结论。
主导标志法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主导标志作为区划的依据,由此得出区划界线,这种界线意义比较明确。但如果机械地运用这种方法,往往不能正确地表现出自然界的地域分异规律,区划界线有时会带有主观任意性。
地理相关法是在比较各项自然现象的分析图、分布图和区划图,了解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再按若干重要因素互相依存的关系,制订区划界线的依据。
上述这些方法应当结合使用,它们的共同内容是根据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因素,通过各种现象与对象因果关系的分析,选出可以作为区划依据的指标。
(2)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聚类分析方法与遥感分析方法逐步运用到自然区划中来。聚类分析是为了把互相差异的自然地理区域或现象进行分类和归纳。用相似系数与差异系数反映被分类对象之间亲疏程度的数量指标。两个客体之间的相似系数越大,其对应的差异系数就越小,这两个客体的关系就越密切,合并成一个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相似系数的建立,需要用主成分分析,以便从众多的指标中,择取能反映客体本质,在数目上又尽可能少的主要指标。将择取出来的主要指标,在所要进行聚类的诸单元中给予数量化,并且统一评定其数量大小,即进行“标准化”,这样各类指标才具有等效值特性和可比性。然后,从中选用适合的方法聚类分析,进行定量的归类划区。
遥感技术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手段,遥感图象综合地反映了地表的真实情况,能够提供宏观的、动态的各种自然现象的丰富信息,应用遥感图象结合地学分析方法,便于正确地揭示地域分异规律。
(3)区划单位有一定的等级系统,可以“自上而下”顺序划分,也可以“自下而上”逐级合并。自上而下区划,主要是根据区域分异的大、中尺度差异,按照区域相似性与差异性,从区域的高级单位开始向低级区划单位逐级进行划分。自下而上的区划是从划分最低等级区划单位开始,然后将它们依次合并为高级区划单位。现有的全国性大尺度区划方案大多是自上而下的顺序划分法。
从大范围看,水平地带性是最显著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是次一级的地域分异规律。区划时应首先表达水平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基本制约于温度和水分状况,综合这两个因素便成为最高级的综合区划单位。地形的差异又引起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与风化、侵蚀、堆积等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并反映出岩石组成、内营力等因素的差异。因此,地形是区划的重要因素。所以一般在划分温度带,干湿地区之后,再按地形进行下一级区划。
相关话题/地理
中科院寒旱所考博自然地理简答论述题汇总(整理)
简答论述题: 1、何为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2、区域分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3、何为自然地里系统的地域性?形成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4、试述自然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理论及其在人类实践中的意义? 5、简述自然地域分异与人类生产实践的关系? 6、简述理想大陆水平地带分布图式 ...考博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7-01中科院寒旱所考博自然地理简答论述题汇总
简答论述题: 1、何为自然地域分域规律?形成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2、简述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 3、论述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4、论述青藏高原热力和动力作用以及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5、简述冰川发育的条件,与气候变化的主要关系? 6、按照形态、地域、物理性质和气候条件,冰川分别有 ...考博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7-01中国科学院自然地理学考博试题(2004-2005-2006三年)
中国科学院2004-2006年自然地理学博士试题 中国科学院2006年自然地理学博士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梅雨 初夏时期从中国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部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因时值梅子黄熟,故名 2、基流 3、物候谱 4、山海经 5、光合潜力 6、焚风效应 7、超渗透流 8、雅丹地貌 9、土地分异 10、地理大发现 二、问答题 1、土壤侵蚀 ...考博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7-0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化所自然地理考博试题(2002-2003-2004年)
2002-2004年中科院广州地化所自然地理试题 2002年 一、名词解释 1、自然地理 2、风化作用 3、自然保护区 二、选择题 1、中心地理论,首先提出的是德国地理学家( ) A、克里斯塔勒 B、洪堡 C、李斯特 D、韦勃 2、我国目前确认为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为:() A、大于50万人 B、大于100万人 C、大于200万 ...考博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7-01华中师范大学2015-2014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
14《人文地理》 一、名词解释(10*5) 雾霾、树线、冰芯、极锋、风暴潮、红树林、大陆度、地面有效辐射、化学风化、Bergman定律 二、简答(9选6 6*10) 1、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 2、沉积岩层面构造的类型及各自沉积形成的环境 3、荒漠的类型及各类型的空间分布关系 4、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流婉转绕芳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21武汉大学城市地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 1.城市基本特征 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题,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社会联系紧密的有机体。 密集型、高效性、高效益、多元性、动态性、系统性、 城市的快速发展,演绎出众多城市问题~~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以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城市。城市是分工的结果。#61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10武汉大学旅游地理学考试重点
1.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Recreation)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Tourism)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 2.旅游地理学:研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10南京大学2014年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研真题
2014 一. 填空题(1分*70) 1.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英文全称通常为( )。 2.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以下5个主要部分,按照重要性由小到大排列,依次是:( ),( ),( ),( ),( ) 3.地理信息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特征、( )特征、( )特征。 4.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的数据输入设备有:( )仪、( )仪、( )设备。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5-31南京大学2013年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真题
2013 一. 填空题:(1分*70) 1.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英文全称通常为( ) 2.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以下5个主要部分,按照重要性由小到大排列,依次是: ( ),( ),( ),( ),( )。 3.一个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需要包含很多种类的软件协同工作,这些软件按照功能可以分为:( )软件,( )软件,( )软件等。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5-31南京大学2005-2008年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研真题
2005 一. 请将下列栅格矩阵数据结构转换成相应的游程编码数据结构和线性四叉树数据结构的压缩存储形式。 二.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多边形的矢量数据结构转换为对应的栅格数据结构时, 1. 为什么会存在两种不同的转换算法?即基于弧段的栅格化算法和基于多边形的栅格化算法。2. 在基于多边形的栅格化算法中,请举出四种具体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