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思想史】相关教学大纲、参考书目

leonhl 免费考研论坛/2007-04-12

原文内容来自免费考研论坛,请点击查看全文
http://bbs.free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124158
中国社会思想史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历代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与基本特点;掌握中国历代社会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各种社会思想发生、发展及衰落的原因和历程,进而探讨中国社会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变迁之间的联系,以及社会思想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的内在联系、各种社会思想与各社会阶级及社会阶层利益的内在关系等。

本课程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和“古为今用”的原则,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历代社会思想进行客观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中国社会思想与西方社会思想及社会学理论的比较分析。在忠实中国社会思想本来面貌的同时,注重分析中西方社会思想发展轨迹的异同,并注重对现代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社会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凸现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与文化的特点,为建设中国的社会学服务。教师还应适当选择若干中国社会思想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社会思想,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学生必须勤于思考,至少精读一部指定教材,参阅其他辅助教材和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中国社会思想家的原始文献。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社会思想史的定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学习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意义

第二节 “社会思想”定义简介

第三节 本书的“社会思想”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社会思想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的观念、构想或理论,属理论社会学的范畴。中国社会思想史就是研究历代中国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模式的观点、构想或想论发生、发展的内在历史过程及其特点与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社会生活”是人类的共同生活,是指在具体的社会(社区)中,人们为什么要进行共同生活,这种共同生活靠什么维系,以及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共同生活等,“社会问题”,是指人们在具体社会的共同生活中所产生的对共同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的问题。“社会模式”是指具体社会的结构体系。人们对社会模式的构想应包括对现实社会的“应然”状态的认知、对理想社会模式的构想、社会改革、改造思想等。

第四节 中国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及几个关联性问题

研究方法又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导性方法;二是技术性方法。指导性方法最基本的主要有:要历史地看问题;要阶级地看问题;要逻辑地看问题。技术性方法主要有国别法、阶段法、学派法、人物法、著作法等。

第二章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1949年以前的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

第二节 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状况

第三节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中急需思考的理论性问题

第二篇 原始社会至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三章 原始社会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氏族社会时期社会思想的产生

社会思想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只要有人类社会生活,就必然有相应的社会思想存在。原始社会自然也不例外。在氏族社会里,人们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中,过着原始共产制的生活。生产资料公有,并且平均分配他们的劳动产品。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之上,人们没有私有观念,氏族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平等互助关系。这是当时某种社会思想的产物。

第二节 原始宗教与社会习俗所体现的社会思想

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始宗教是人们对于自然和现实社会的歪曲反映,是一种被歪曲了的社会思想,但它一经产生,就对氏族社会的群体生活起着整合与控制的作用。

第三节 巫觋文化中反映的社会思想

原始巫术的出现就是一种社会思想的产物。巫术是在人灶社会形成并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原始社会的巫术,属于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重要表现形式,它所以会在当时成为主流支化,是出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其中必然包含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某些社会思想。

以“绝地天通”为主要特征的对原始宗教的改革,适应了原始社会群体规模和社会生活秩序协调的需要,反映了氏族社会后期将神事与人事相对分离思想的萌芽,反映出人们在社会群体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对社会生活秩序的一致性思想,并可从对神权的控制中反映出对社会统治权威和权力统一性的社会发展趋势和思想。而所有这些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区及社会群体规模的发展为基础的,也为社会生产力和社区及社会群体规范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四章 古代神话中反映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古代神话与社会思想

神话是人类社会童年的产物,从中国古代神话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思想观念是怎样的,他们怎样设想人类世界的构成,怎样歌颂人民的英雄,怎样向往更美好的生活,怎样赞美劳动和斗争等等。

第二节 关于世界和人类产生的思想

第三节 对人民英雄的歌颂

第四节 古代神话所反映的社会思想之特点

第一,它是非常粗浅、简单而不发达的;第二,它是各不相关,没有系统的;第三,在全部古神话中,可分为人对自然和人对社会两类,而属于人和社会的一类为数甚少,绝大多数是反映人和自然斗争的情况的;第四,只是通过神话故事的形式,隐隐约约地反映出一些关于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和社会进化的思想,而没有抽象的社会思想。

第五章 夏商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夏商时期社会思想的历史地位

从夏商到西周时期社会思想的趋势,是从重视神事向重视人间事物的方向发展。其思想文化由氏族社会后期的以巫术文化主导,发展为殷商时期的以祭祀文化为主导,再发展为西周时期的以礼乐文化为主导。这种社会思想发展大趋向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社会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 夏商时期从巫觋文化向祭祀文化的转变

夏代奴隶主阶级已开始利用宗教迷信来维护其统治,认为天命鬼神主宰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这也说明夏代仍然是巫觋文化占主导地位。到了商代,神权主宰社会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他们按当时人们社会的阶段结构去设计神的世界,描绘了一个有人格、有意志的上帝,就能得福而免祸。他们企图用这种思想来束缚人民的思想和行为,维持奴隶制社会秩序的稳定。

殷统治者认为他们的祖先即是上帝的嫡系子孙,是“下帝”。因此,商王成为上帝的合法代理人,他集神权及王权于一身,代表虚无缥缈的上帝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控制。所以有时也用祭帝之礼来祭自己最崇敬的祖先,这就逐步导致了人与神之关系的变化,即由夏代的巫觋文化占主导逐步转变为祭祀文化占主导。殷商祭祀文化的发展,使祭祀礼仪逐步规范化,成为这一时期社会规范的主要内容,发展到周代,这种源于祭祀的礼仪规范又进而逐步脱去祭祀的外认,而演变为摆脱了宗教内容的社会规范体系,即所谓“周礼”,或可称之为“礼乐文化”。这便成为后来的儒家社会思想文化之滥觞。

第三节 商代社会规范思想

关于人的个人修养,商代强调一个“德”字。人们要完成“德”的修养,必须用“礼”来作为行为规范。商代所谓“礼”的具体表现主要是“孝”。商代的“德—礼—孝”的思想体系,目的在于以此作为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控制人们的思想与和行为,以整合社会秩序。

第六章 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宗法制、封建制反映的社会组织思想

宗法制度是西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殷人崇拜祖先,但还有系统的宗法制度,造成了社会继替的不确定性,并常因此发生社会动乱。周人以殷为鉴,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长子传长孙,成为一种严格的制度,争执也就不复存在。宗法制度保证了长子继承制的实行。周代的宗法制,反映了周代社会继替之与殷商不同。在周代人的思想中,社会权力继替标准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把阶级、等级、名分观念看得比血缘观念更重要了。这虽不能说守全摆脱了氏族社会的影响,但无疑是有重大进步意义的。

第二节 礼乐制度反映的社会规范思想

西周礼乐制度和宗法思想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宗法制所设计出的是西周奴隶主阶级治理社会的组织框架,而礼乐制度所设计出的则是在宗法制度之中调解内部各种关系,维护贵族特权的行为规范。或者说,西周统治阶级的礼乐制度和社会规范思想,就是在宗法思想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周代宗法思想和礼治思想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它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在当时对于社会秩序的安定,是具有重大作用的,因而在当时它是一种进步的社会思想。

周代的礼治思想的基本原则有二:一是亲亲;二是尊尊。这是要求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奴隶主阶级的最基础的道德原则。“亲亲”就是亲其所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尊”就是尊其所尊,反映了这个社会的政治关系,它要求下级贵族服从上级贵族,不许犯上作乱,而平民和奴隶必须安分守己,遵从奴隶主贵族的剥削,不许反抗,以此来缓和社会冲突。

第三节 周公旦的敬天、明德、保民思想

周公旦的社会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敬天、明德、保民思想体系之中。他的社会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1)他代表了君师合一的思想;(2)他成了后来儒家学派理想的政治楷模;(3)他的天命随民心与德性而转移的思想成为后世儒家“天人合一”观念之滥觞。

第三篇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七章 轻天重民思想的发展与叔孙豹的“三不朽”论

第一节 轻天重民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叔孙豹的“三不朽”论

第八章 老子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文化演进观

老子认为,自然界是以“道”运行的,人类社会也必须依“道”而行。老子把社会规范的出现与发展看作是人类破坏了自然之道以后难以为继的产物。所以认为人类要保持持续长久的生存,就必须回归自然之道。

第二节 社会整合方案

老子认为,要整合当代社会,就必须抛弃现有的所有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完全按自然之“道”行事。他所谓“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就是这种社会整合思想的体现。作为整合社会的操作性方案,他认为一是要自愚并愚民,即“镇之以无名之朴”;二是要无为,即“以无事取天下”;三是要少思寡欲而常知足,即“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第三节 论处世方法

老子的处世态度,是强调要“无为而无不为”。这并不是要们什么事都不做,而是要人们把事情要做得不留痕迹,使人浑然不觉得其有为。老子理想中的“圣人”,是那种所作所为不留一丝痕迹,令人挑不出一点毛病,内心无比高明,却又藏而不露的人。

第四节 论修养方法

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无论是社会整合方案,还是处世方法,都须有修养方法的配合。其修养方法可以归结为“内圣外王”之道。

第九章 孔子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社会规范思想——礼

孔子竭力提倡“礼治”。孔子所说的“礼”,不但是一种政治原则,一种仪文,而且也是一种社会制度,一种社会规范。孔子是从维护奴隶制的社会秩序的高度提倡礼的,所以他对那些违反周礼的人和事深恶痛绝。想恢复和维护“周礼”,就必须为社会各阶层的人“正名分”,也就是明确社会分工,规定各种社会角色。孔子的“正名”理论为恢复社会正常秩序设计了一个有意义的方案。

第二节 社会规范的核心——仁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孔子的所谓“克己”也是一种人的心理素质的修养,是要把“礼”的规范内化于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的过程。“仁”是孔子提倡的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

第三节 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在关于“仁”的理论之下,孔子提出了具体层次上的理论“忠恕”。在操作层次上是要做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而建构了在中国社会通行两千多年的基本人际关系准则。孔子理想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整合思想是建立在社会群体中人与人相互信赖的基础之上的。这与近现代西方强调契约化、法治化主流社会整合思想有显著的区别。

第四节 论贫富问题与社会整合思想

基于对贫富对立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孔子提出了一个“安贫”的解决问题方案。孔子以为这种“安贫”的方案不够完满,于是又从伦理方面和神学方面论证人们应当“安贫”的依据。孔子认为“信”是维系社会群体生活秩序和谐运行的关键。他所提倡的“信”是一种人世之信,不是超世的宗教之信。孔子社会思想虽与宗教社会思想都同样重视信的社会整合功能,但孔子却没有一般宗教轻视、贬低世俗社会物质生活的倾向,也没有厌弃人世而力图逃离世俗社会生活的想法,孔子的社会思想,彻始彻终是一种入世的人生教训,而不是出世的宗教。孔子社会思想的这一本质性特点,成为其后两千多年儒家社会思想的共同本质和基础。

第十章 墨子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社会整合方案

墨子生值战国兵争之世,目睹社会动荡的局面,而谋求拯救斯民于水火,提出了“非攻”、“兼爱”的社会整合方案。他提出整合社会的方案的宗旨是“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且他善于针对各个诸候国的不同社会问题指出不同的方案。墨子构想出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兼爱”、“尚同”的社会。

第二节 论社会控制

在墨子那里,社会控制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政治的,这主要靠赏与罚来完成;二是宗教的,认为以人类的力量控制人类的行为有很大局限性,因此必须借助“天”和“鬼”的威力,协助人类完成控制社会的工作。这是他提出了“天志”、“明鬼”、“尚同”之说的目的所在。

第三节 论社会平等

墨子提倡社会平等,主张遴选贤能者管理社会,认为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和发展。尚贵强调的是既得身份,有利于已处在社会上层的人们;尚贤则强调的是贤才能力,有利于尚处于社会中下层的贤能者。墨子正是站在平民阶级的立场上提出尚贤的主张的。他并不是要泯除尊卑贵贱之阶级差等,而是要求一种机会平等;他不仅反对贵族世卿的官禄世及,还反对“无故富贵,面目美好”和权臣佞幸窃据高位。他的“尚贤”论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

第四节 论社会问题

他对一系列重要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面对贵族阶级大都骄奢淫逸,放纵自恣,不恤民力和民众生少得不到基本保障的问题,提出了“节用”、“节葬”、“非乐”之说。

第五节 对墨子学说的评价

第十一章 孟子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性善论

在各派思想家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中,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如果我们把人性分为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话,那么,孟子的人性则是指人社会性。性善论有利于启发的自信,鞭策人们努力向上,寓含着人人平等之义,并包含人文历史演化的思想。

第二节 论社会交往准则

孟子认为,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可以分为利害关系与道义关系。以“利”为交往准则,往往只看到局部的利益,“义”是相对于“利”而言的,二者并非绝然对立,尚“义”则是着眼于人群的整体的利害。所以,“义”包含了“利”,而“利”不能包含“义”。在社会交往中,解决的办法在于“自反”,即反省自己。提倡以“怀仁义以相接”、“与人为善”和不结仇,不说别人坏话的社会交往准则。

第三节 论社会分工

孟子认为,人类在社会中生活,必须有社会分工,“通工易事”才有利于人类的共同生存与发展,提出了要维持人们的物质生活,必须有生产劳动方面的社会分,要治理社会必须有统治者的社会分工的思想。

第四节 社会整合方案

孟子对贵族阶级穷奢极欲而不顾民众死活的生活提出了尖锐的批语,并在这个立场上提出了社会整合方案。其社会整合方案的主要特点是以民为本、上下兼顾而彼此相通。具体说来最具特色的观点有二:一为“与民同乐”论;二为“为民制产”论。

第五节 论修养方法

孟子治理社会的方案就是“仁政”。“仁政”的内容主要包括“不忍人之心”与“推恩”、“寡欲”、“养心”、“反求诸己”和“明人伦”等。为此他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提出了一套修养方法,以养“浩然之气”,使人人都成为能“独行其志”的群子。

第十二章 庄子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论人世的言论争辩与价值观

庄子从相对主义立场出发,讨论人世的言论争辩与价值观问题,得出人类与动植物天然平等的结论。因此人不能以自己的一孔之见看人、处事、待物。他认为人们往往是先有了“成心”,而后才有是非之争论的,但实际上成心的形成是偶然而无一定准则的。人由于偏持且不安于天地造化的安排,所以才刻意要使事情如自己所愿。结果是只能明于此而暗于彼;知利而不知害;见得而不知害;见得而不见失,更不知利害得失本来就是由人们自己界定的。他认为从天地自然的立场看,得害得失本来就是相通的、一体的。万物的存在都有它的价值,并不会因为不合人意而失去它自身的意义。所以人们不可持一成不变的价值观。对人间庞杂歧异的言论争辨问题的解决方案,采取一种不求解决便可得到自然解决的态度。

第二节 论处世方法

庄子的处世及社会交往态度是:不求得福,但求免祸,求“无用之用”,在缝隙中讨生活。庄子社会交往的态度也是从保全自己的目的出发的。总之,庄子的处世与社会交往方法的最大目的,是在乱世中保全自己,而不是改造社会。面对社会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他所强调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而不是改造社会和生态。但庄子的一些处世和社交思想,客观上也可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协调人与人关系的作用。

第三节 论社会整合

庄子提出的整合社会的方案的核心,是任其自然之道,无为而治。认为儒家及其他各学派用于整合社会人群的智谋、约束、道德、交接等,都是累赘无会规范、寡欲而无樱人心、掊击圣人,实行“坐忘”,恢复“常然”。

第四节 老庄思想异同及道家社会思想的特点

第十三章 荀子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性恶论

在中国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中,荀子最早提出“人性恶”假说。荀子认为人性的自然倾面只是一些生物性需要,人的恶性本身是无法根本改变的,但是可以用“伪”来抑制人的恶性而归于善。

第二节 论人的社会化

荀子极重视师法教化对抑制人性恶与化性起伪中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他关于人的社会化的思想。他重视“师”的作用,提出了通过教育及社会环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通过“积靡”、“注错习俗”和规定社会角色的行为标准等方法实现 人的社会化的思想。

第三节 论“礼”与“乐”的社会功能

荀子以人性恶假说为前提,十分重视礼、义等外在社会规范在社会运行中的功能。认为“礼”侧重于外在的刚性规范和调适,“乐”则侧重于内在的柔性规范和调适。两者有机配合,才能使社会生活秩序长期稳定和协调发展。

第四节 社会群体论与社会整合论

荀子提出了“人生不能无群”的命题。人为什么能合群呢?荀子极为重于两点,而这两点是禽兽所不具备的。其一是“分”,其二是“辨”。荀子极为重视“分”的社会功能,这是他对中国社会群体理论的重大贡献。同时荀子还以为,要整合社会,要选那些能“缘人情而制礼”,善于“调一天下,制强暴”的“大儒”作为社会的管理者。

第五节 社会理想

荀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的社会,是一等级森严的社会。而且社会上各等级阶层的人,都自觉维护等级秩序,各种社会角色都与其行为相符合,社会群体内部人与人之间呈现出“无不爱”,“无不敬”,“无与人争”,“四海之内若一家”的和谐安乐的关系,这也正是荀子一再颂扬的“王者之法”的主要内容。荀子的理想社会中,有着明确的社会分工。这个社会是一个“群道当”的社会。荀子的理想社会并不是乌托邦式的社会,而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大一统的封建社会,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孜孜以求的社会。

第六节 对荀子社会思想的评价

第十四章 韩非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论社会变迁

韩非认识到人类社会是不断进化的,他反对那种“是古非今”的社会历史学家,认为社会变迁的过程是人类物质文明进化的过程。他把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划分为上古之世、中古之世和近古之世。韩非进而认为,社会每进化到一个新的阶段,用以整合社会的方法也有相当的改变。韩非还认为,社会的进化,伦理道德及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社会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人类的生活资料多少与社会人口多少的比例关系所决定的。

第二节 论政治与社会的关系

韩非赋予政治至高无上的地位,希望把一切社会力量都纳入到对政治有利的方向上来,除此之外都在排挤摧抑之列。韩非把政治与社会看成是分离乃至对立的,所以其价值取向处处与社会一般人的价值取向相反。在韩非的心目中,社会是虚无的,政治才是真实的。韩非理想中的社会,是只有富强而文化、学术、商业、道德、伦理均没有地位的社会。

第三节 论社会控制

关于社会控制,韩非只认为外在控制有效,根本否认内在控制的作用。在外在控制中,他又只重视严刑峻法,认为最奏效的社会控制办法就是法和威,而仁、受只能带来祸乱。韩非认为,要控制社会只有“法”才是最有效的。不但认为社会控制在于使人们“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而且还主张进行思想控制。“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韩非的社会控制思想是建立在不公正的社会分层基础上的。

对韩非社会思想的评价

==============================================================================

第三篇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十五章 《礼记》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礼记》一书

第二节 论礼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

《礼记》中认为“礼”是人类对天地自然和社会之运行规范的合理总结,是天地、万物自然秩序在人类社会中的体现。“礼”是源于原始风俗习惯及一定的社会生活方式。礼具有让人们遵守角色规范、调适人情与人际关系、缓和名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等多种社会功能。

第三节 论乐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

《礼记》认为“乐”与“礼”有同等重要的社会功能。礼的功能着重于“别异”,而乐的功能则生在“合同”。两者相铺相成,可以收到“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的效果。总之,“乐”具有与礼、刑、政同等的社会整合功能。

第四节 论理想社会模式

《礼记·礼运》所描述的“大同”,“小康”社会,成为其后两千多年大多数中国人共同向往的理想社会模式。大同、小康的社会理想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影响,至今犹存。

第十六章 陆贾与贾谊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陆贾的无为论与社会思想

陆贾主张“无为而治”。认为只有社会统治者少有作为,才能缓和社会冲突,稳定社会秩序。

第二节 贾谊对社会问题的察觉

贾谊所主要考察的藩镇问题、社会积蓄问题、奢侈问题、社会风俗问题等,都是很深刻的。

第三节 贾谊的社会整合思想

贾谊提出社会整合不可泥古不化,而要根据历史的经验和当前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合时宜的方针与策略才会奏效的思想。主张以礼法并用,以礼治为主的方法进行社会整合。

第十七章 董仲舒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人性论与欲望论

董仲舒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资质,并不是全善全恶的。人类“两有贪仁之性”,就像天有阴有阳一样,由此他提出了“性三品”之说。“人欲之谓情”。正是因为人们有欲望,才构成社会,过群体生活,但必须有个“度”来限制欲望,欲望超过了度依然是不能成为社会的。

第二节 论社会规范

董仲舒的仁与义之辨和他提出的“三纲五纪”,成为后来标志中国封建社会特点的“三纲五常”之滥觞。

第三节 论社会的贫富悬殊问题

第四节 理想社会构想

第十八章 王充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论人性与人的社会化

王充对于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荀子的性恶论及扬雄的善恶混之论,都不完全同意。他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关键在于社会教育和熏陶。他认为人们学得社会规范主要靠三个途径;第一是自己主动地学习。第二是尊者长者教告对勉。第三是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论社会交往与互动

王充认为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社会交换关系,一个人要实现既定目标要在社会互动中进行,并提出了“三累三害”之说。

第三节 论饥寒致乱

王充认为衣食是人的最基本生存欲望,饥寒交加是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

第四节 论社会就迁与社会整合

王充对于社会变迁的分析陷于社会循环论之中。他虽认为社会的变迁与治乱不是由天主宰的,但认为是受“历数”等超现实社会的因素所制约的。

第十九章 王符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论人的社会化

王符认为,人的社会化关键在于“学”与社会环境。

第二节 社会平等思想

王符提倡以人的志行区分人的贤愚,反对以尊贵与贫贱来划分社会等级,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社会平等思想。

第三节 对社会交往准则的批评

王符深刻察觉到当时的人与人关系只是一种利益交换关系,并对这种情况提出批评,主张以人的“志行”作为社会交往的基准。

第四节 社会整合思想

王符提出整合社会贵在因势利导的思想,并进而提出“以德气化民心”的社会整合方案,认为将德、礼、法综合运用,才能取得最理想的社会整合效果。

第二十章 道教《太平经》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论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

《太平经》认为人类的生存有“两大急”和“一小急”,即衣、食、男女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基础。

第二节 社会平等思想

《太平经》认为,凡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员,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

第三节 财产公有思想

《太平经》认为,社会财富是属于社会各个成员所共有的。对于豪强地主的剥削掠夺和财产私有制度是深恶痛绝的。

第四节 人人劳动、自食其力的思想

《太平经》不仅要求人人从事劳动,而且将不是靠自食其力而生存的视为应当处以极刑的罪犯,这同样的表现了农民要求取消剥削压迫的强烈愿望。

第五节 论社会的人与人关系

《太平经》中所描述的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财产公有,人们都各尽所能,自食其力,人与人关系和谐,互助互爱,人们有崇高的道德,而没有强力控制的理想社会。

第二十一章 魏晋玄学家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

第二节 何晏、王弼的社会思想

何晏、王弼认为,要使人们得到基本生理欲望的满足,只能是“因物自然,不设不施”。要使社会秩序安定,君主就应拱默无为,而用严刑峻法控制社会是没有好处的,何晏、王弼的社会整合方案是站在封建豪强贵族的立场上为豪强贵族服务的。

第三节 阮籍的社会思想

阮籍认为,当时社会统治者所操持的名教等规范本身就是要不得的,他理想中的社会正常秩序也不是当时社会统治者所要求和倡导的社会秩序。

第四节 嵇康的社会思想

嵇良提出“名教”致乱论。认为名教和自然是相矛盾的,名教是造成社会生活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认为要整合社会,就必须“越名教而任自然”,越名教任自然的过程,就是社会整合的过程。

第二十二章 魏晋时期佛教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佛教的基本社会思想

佛教基本社会思想有“四谛”说、“八苦”说、“轮回”说和“因果报应”说等。佛教认为人们生活的最后目的是从现实社会中“超度”出来,追求一种绝对安静的神秘的精神状态,达到所谓“涅磐寂静”的境界。宣传让人们出家,逃避现实社会生活,把现实社会中的一切都视为虚幻的,而把他们所设计的虚无缥缈的“彼岸”视为人生最后的归宿。因此,佛教是一种让人们忍受现实社会的痛苦,寄希望于来世,从而解决现实社会冲突的一种社会思想的反映。

第二节 佛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节 道安的社会思想

第四节 慧远的社会思想

第二十三章 葛洪的道教社会思想

第一节 葛洪道教社会思想的特点

葛洪的思想模式具有出则为仕宦贵族、入则为神仙贵族的“出处两得”的特点。葛洪的思想模式对后世影响大。

第二节 游仙避世思想

葛洪金丹道教的主要目的是长生和成仙。他认为,长生和成仙不仅是人们所向往的,而且是可以做到的。但要达到目的,必须按他所设计的内修、外养、行善的方案去做,他把那种修仙得道,长生不死的宗教迷信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结合起来,把遵守癸家设计的社会规范也作为长生和求仙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

第三节 社会控制思想

葛洪思想的特点是内道外儒,最终目的是在于按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设想协调社会关系,整合社会秩序。

第四节 理想中的神仙社会

葛洪对神仙社会的美好幻想,是对人间社会封建贵族的奢侈生活的写照,但人间社会的这种贵族生活是时常在恐惧之中维持的。因而,他向往着一个能在没有外来威胁的无忧无虑中过奢侈生活的社会。

第五节 社会进化论

葛洪的社会思想中最值得珍视的是他的社会进化思想。葛洪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迁的,古不如今,今胜于古。葛洪的社会进化思想本身是可取的。但他最终所要论证的是:现实社会是最好的,封建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是最文明的,这显然又是错误的和反动的了。

第二十四章 鲍敬言、陶渊明的乌托邦社会构想

第一节 鲍敬言论社会问题的产生根源

社会问题加剧的根本原因是君主的存在,所以人君的存在是人类自然社会生活的一大祸害。只要有人君存在,罪恶和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社会正常秩序就无法得以恢复,这也就是鲍敬言的无君论。鲍敬言敢于大胆地指陈社会问题和罪恶,抨击君主制度,是值得我们称道的,但他的无君论是一种社会空想。

第二节 鲍敬言的理想社会模式

鲍敬言构想了一个“无君无臣”的理想社会。他的理想社会模式与老、庄的理想社会不尽相同,而是综合了老子和庄子的理想社会并补入了一些时代的特色。鲍敬言的理想社会是一种乌托邦社会,一方面它是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一种空想,另一方面又是劳动人民对现实的苦难社会的抗议。

第三节 陶渊明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陶渊明所构想的理想社会是一个从现实社会中逃脱出来的人类社会。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是一个无法实现的乌托邦社会。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社会秩序安定、通过劳动得到温饮的良好愿望,同时也反映了陶渊明对现实社会中腐朽统治的不满和反抗,这些都是有意义的。陶渊明所设计的理想社会,不像鲍敬言那样大胆、彻底、也不像葛洪的神仙社会那样庸俗、荒诞。在他的思想体系里,夹杂着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

===============================================================================

第三篇 隋唐宋元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天台宗的社会思想

天台宗主要是依据《法华经》,其教旨主要是“三谛圆融”、“一念三千”。其特点是要人们放弃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冲突和是非,去追求虚幻的精神的解脱。归根到底是为了协调社会关系,整合社会秩序的一种宗教化了的社会思想。这种社会思想,特别是“一念三千”和“轮回报应”思想,看来比儒家思想更具有震慑力。佛教所以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扶植,原因就在于此。

第二节 禅宗的社会思想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是中国化的佛教。唐中叶以后禅宗成为中国佛教中最有势力的宗派,唐末、五代时期是它的极盛时期,宋元以后仍然继续流传并曾对宋代理学产生深刻的影响。禅宗认为不必与现实社会进行任何斗争,只要改变一下对于现实社会的态度,就可以自我解脱了。它和其他宗派一样,教人们忍受苦难,甚至把现实的苦难当作快乐去迎接它,这种宗教神学的思想对调适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矛盾或冲突是有效的,所以说到底是一种社会思想。

第二十六章 隋唐道教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隋唐道教简况

第二节 无能子的欲望论

无能子认为人们是不该有任何欲望或社会需求的。现实社会中人们追求宝贵与美名的欲望,是丧失了人们的“自然正性”的表现,是那些所谓“圣人”们的罪过所致。如果人们都信奉了无能子的这些说教,无论处在何种困厄之中,教能随适而安,是决不会对社会、对别人有怨恨之心、之言、之行的。社会中也就不会有任何冲突或问题发生了。

第三节 无能子论社会规范

无能子认为社会文化和社会规范是造成成社会自然秩序率乱,“生民困贫夭折之苦”、“覆家灭国之祸”的最根本原因,这一点与庄子的社会思想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庄子社会思想产生于封建制刚刚形成的战国前期,而无能子是生活于中国封建社会中期,所以无能子的这一思想就更具有战斗性。他的这些思想实际上是对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名教纳常的否定,具有重大社会意义。

第四节 谭峭论社会问题与社会冲突

谭峭的社会思想具有民间性。他对当时的统治阶级贪心不足及由此而造成的人民衣食不足的社会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考察。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重大社会问题,必须从减少各阶层对劳动人民的掠夺做起,并认为社会冲突是由“大人”不顾“小人”们的基本生存权益所诱发的。他论社会冲突时提出的万事皆化的理论是不正确的,但其所揭示的社会问题是深刻而尖锐的,具有战斗性的。

第五节 谭峭的理想社会构想

谭峭设计出两个层次的理想社会。第一是“太平”社会理想;第二是“大和”社会理想。谭峭的“大和”社会理想不过是一种小农平均主义空想,其精神本于老子,其构想则代表了现实社会中的小农心理。在封建社会里,这种社会理想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十七章 韩愈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论人的性情

在人的本性问题上,韩愈继承和发展了董仲舒的性三品之说,并对孟子、荀子、扬雄的人性论进行了修正。他说,性可分上、中、下三品,这三品之性是由仁、礼、信、义、智五个道德、行为规范及其相互搭配所构成的不同道德、行为质量所决定的。这是对董仲舒性三品之说的深化。韩愈认为,人的“性”有三品,“情”也有三品。把性三品与情三品——对应,就形成了一个关于性情之论的思想体系。韩愈的性情之论比其以前任何人的论述都更加细致,这是对他人性论的一大贡献。

第二节 论社会问题

韩愈为了给儒家社会思想争地位,考察了佛教、道教盛行问题。韩愈关注的是佛教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尤其是对儒家思想文化和社会地位的冲击和破坏,以及由此造成的人们行为方式的变化。所以韩愈反对佛老,但重点是反佛。韩愈还考察了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人关系问题,有时还做些调查实验。他对当时社会流行的虚伪、欺骗和卑鄙的人际关系的批评是入木三分的。

第三节 论社会整合

韩愈认为,整合社会的关键所在,是社会规范问题,即所谓“纪纲”问题。基于这种思想,韩愈不遗余力地为立纲陈纪而呐喊,“扶树教道”而排释老。在他看来,佛教和道教都不是理想的社会整合的工具,只有儒教才能担当整合社会的重任。

第四节 论理想社会模式

韩愈的理想社会是对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理想乐园的又一次白描,他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设计这个理想乐园的;韩愈的理想社会模式不过是对儒家一向憧憬的“大同”、“小康”理想社会的仿制;韩愈设计理想社会,也是为了进一步批判佛教、道教的社会思想,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韩愈的理想社会仍不失为一种空想。

第二十八章 柳宗元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论社会变迁

柳宗无认为人类社会的变迁、进化,是一个由乱(无秩序)到治(有秩序),由愚昧到文明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变迁,是由人们自身的社会需求即“生人之意”所决定的。社会变迁和社会文明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德化”的过程。这是对中国的社会变迁和进化理论的发展,而且对现实社会也是具有战斗意义的。

第二节 论社会组织

柳宗元认为人类社会组织模式在根本上也是由“生人之意”决定的。他从“生人之意”出嫁解释社会的进化及社会组织体系的形成,已经把观察社会,研究社会的着眼点落在了具体的社会生活之中。因此,柳宗元的社会思想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抗议,是具有人民性的。

第二十九章 李觏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论人性与人的欲望

在关于人性问题的论述中,李觏并没有超出董仲舒、韩愈的思想格调,他的发展就在于对前的人的几中人性论加以综合,并形成了他的性三品、人五类的学说。在对人性的进一步解释方面,李觏确有自己的新意,这就是他的功利主义欲望论。

第二节 论礼的社会功能

李觏对“礼”的起源和社会功能的分析十分详尽。主要观点为:生理需要为“礼之大本”;物质文明是“礼之本”;“礼”具有社会整合功能。从道德规范的角度考察,则“礼”是对仁、义、智、信(“四名”)的总称。从行为规范的角度考察“礼”,则乐、刑、政(“三支”)是礼的辅助物。

第三节 论社会控制

李觏认为社会控制的目的与意义不是为了危害人们的社会生活,而是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得以在一定规范之内达到协调,所以必须要先教化而后控制;实行社会控制要做到一视同仁,刑罚要取得社会的认同,对越轨者不可轻易赦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社会控制工具维系社会正常秩序的功能。

第四节 论社会治理

李觏指出,社会治理要坚持以民为本原则,要以满足人民的衣食需求为前提,还要把握民众的“治世思乱,乱世思治”的心理特点,并认为法令是社会治理的命脉。

第三十章 王安石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王安石所处的社会及其变法活动

第二节 论人的性情

王安石的性情论,对传统的君子无情、小人无性,以性善为社会统治阶级所独占、以情欲多为社会下层劳动人民所特具的性情论提出挑战,认为不能以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的高低贵贱作为区分人性善恶的依据,这是一种要求社会平等身份的进步学说。提出要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行为方式为标准判定人的善恶的理论,是中国社会思想史上值得注意的宝贵遗产。

第三节 论社会风气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第三十一章 张载的社会问题

第一节 论人性

关于人性问题,张载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两重人性,人的“天地之性”是至善的。同时人们又具备“气质之性”,它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他提出了转化人的气质之性的一系列方法。提出气质之性可以通过学习封建社会规范而变化为天地之性,给人们指出了脱俗而入圣的道路,这与以前的人性论相比,对于统治阶级治理社会更具有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这是对中国人性理论的重要发展。

第二节 论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

张载以自然界的秩序类比人类社会的秩序,从而得出“天秩”、“天序”的学说。并认为,普遍永恒的社会行为规范“天礼”是普遍永恒的道德原则“天理”的体现。他把封建地主阶级维系人与人之间尊卑贵贱等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说成是“自然而有”的“天地之礼”,人们只能“顺之而己”,这是地主阶级的偏见。但他的“众所向者必是理”的思想,已经突破了地主阶级思想的局限性。这是中国社会思想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第三节 论处世态度与社会交往准则

张载认为人们处世当以仁人君子为楷模。应当寡欲而“无所争”,应有正确的责己、责人、爱人之术。在进行社会交往时应以“礼”即社会规范作为准则,要做到对人“恭”、“敬”,以相辅成仁为宗旨。

第四节 论社会治理

张载提出治理社会当以“利民”、“足民”为宗旨的思想,并认为欲治理社会,还必须恢复井田制、分封制和宗法制。其治理社会的宗旨是正确的,但他提出的一系列方案则都是不可取的。

第五节 理想社会构想

张载提出的以“民胞物与”为特点的理想社会构想,一方面接近于墨子的“兼爱”社会理想,同时又接近于耶酥的社会理想。他的使社会关系建立在普遍的人类之爱的基础之上的思想是光辉灿烂的,然而在阶级社会里,这永远是一种美好的幻想。

第三十二章 程颢、程颐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论天理、性情及欲望

二程是宋明理学的重要代表,“天理”或“理”是他们社会思想的核心。二程指出“人伦者,天理也”。“礼即是理”的论断,可知二程的天理,就是社会统治者认可的社会规范体系。他们高扬天理,是在强调社会价值观的统一性,以维护社会生活秩序。二程认为人性和天理是一回事,人性是天理的体现,社会上出现的恶人、恶行,不是他们的人性问题,或是由于人的“所禀”,或是由于行为不适中,或是由于情有不善所致。由此提出了“天理”与“人欲”对立及“生性”与“气禀”对立的观点,并进而倡导“存天理,灭人欲”。

第二节 论社会规范

二程保持儒家的传统,依然以仁、义、礼、乐、忠恕等作为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工具,并结合时代特点,对这些传统儒家的基本概念做了新阐释。这些新阐释中可视为对中国传统儒家社会思想的新发展,二程也因此奠定了其在所谓“新儒家”中的地位。

第三节 论处世态度与社会交往准则

二程论处世态度,特别强调人们处世当以“理”为准则。论社会交往,特别强调以“义”为准则,以诚、敬、恭为社会交往的出发点的社会交往基本原则。

第三十三章 朱熹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朱熹其人及三教合流

第二节 论“理一分珠”与社会规范

朱熹的“理一分殊”论,具体应用于社会伦理规范就是其“三纲五常”的学说。三纲五常之说起于董仲舒,但完成于朱熹。他以之作为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准则。人们恪守封建道德及行为规范的结果,就是社会的安宁与和谐。这正是朱熹“三纲五常”之说的宗旨所在。

第三节 论人的性情

朱熹继承发展了张载、二程的人性假说,其最基本的特点是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禀之性”。认为天命之性是至善的。人们的天性之发,就是合“理”之“情”,并由此导出其“人心”、“道心”之论。要求人人做到“人心听命于道心”,从而使中国社会成为天理流行的社会。

第四节 论欲望

在欲望问题上,朱熹全面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理论。认为人欲是人心的病态,所以人欲是恶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并进而提出了“灭人欲”的几种方案。

第五节 论个人修养

朱熹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个人修身是治国平天下之本。这是对其社会规范思想、人性论、欲望论的延伸。他还总结多了多种个人修养的方法。如在日常生活中体察自己的道德,以“诚其意”而防止自欺欺人的心理与行为,“敬义夹持”,“格物致如”等。理学家的个人修养理论,在朱熹这里已发展成熟。

第六节 论人际关系与处世态度

在处世态度方面,朱熹特别强调“中庸”原则。认为人们能否以中庸为处世准则,是社会盛衷的一个重要因素。朱熹认为中庸即是在行事之前即以社会规范为准则而保持平正,在行事之时,则以社会规范为准则做到没有过分与不及,他并把这些作为平时生活中经常奉行的处世原则。做到中庸就能“和”,使社会生活秩序常处于和谐的状态之中。

第三十四章 陈亮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陈亮社会思想的性格

第二节 社会功利论

陈亮是永康学派的代表,对程朱理学而言,他的社会思想有几分“异端”的意味。陈亮针对朱熹等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学思想,提出了社会功利主义思想。他认为从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的历程中足以证明讲求功利的意义和必要性。

第三节 功利主义欲望论

陈亮认为,“道”存在于“欲”之中,追求利欲的满足是人们的天性。“天理”与“人欲”是并行不悖的,义理就在欲利之中。这是陈亮对中国欲望思想发展史的一大贡献。

第三十五章 叶适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功利论

叶适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他和陈亮同属主张功利主义的社会思想家。叶适的功利思想订表现在其解决社会问题的分析论述中。他对对家传统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观点展开批判。但他所主张的是社会性功利,而非个人叙功私利。这一思想是有重要进步意义的。

第二节 论社会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叶适分析了当时社会严重存在的社会上层无远大抱负问题、财困问题、农民贫困破产问题。他所提出的方案首先从国家、社会的总体目标出发,并且以维护封建皇权为基础。他关心社会中下层的痛苦,反对社会分配不公与兼并,还要求尽可能地扩大人民的就业机会,坚持以“功”、以“事”而受“食”的思想,充分反映了永嘉学派重视“功利”的特色。

第三节 论人与社会的关系

叶适认为人们“自成其身”的过程,是求得“合乎众人之身”的过程;“自治其家”的过程,是求得“合乎天下这家”的过程;而“自善其学”的过程,是求得“合乎万世共由之学”的过程。其实这就是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社会化和要继承人类文化遗产之精华的思想。而这一思想与前述叶适强调社会的功利思想是相吻合的。

第三十六章 邓牧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邓牧社会思想中一方面充满了亡国逸民的悲观失望的情绪,另一方面又勇敢地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批判,而他所批判的主要对象是封建君主和官僚的行为。邓牧对君主的恶行及其造成的社会恶果的批判,几乎达到与鲍敬言之“无君论”殊途同归的境地。

第二节 论处世态度与社会交往

邓牧虽自称“三教外人”,但从其处世态度及对社会交往的论述中考察,其社会思想不出道家与儒家之外,而受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最大,同时从其处世与社交思想中,也可看出邓牧具有强烈的遁世和与人为善思想。

第三节 理想社会构想

在邓牧的社会批评与对理想社会模式的构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虽然一个“遁世”者,但其社会思想是有务实精神的。他崇尚道家精神,但其理想社会构想不像庄子那样远离现实,而是构想出他所理想的完全不谋私利的尧舜之君,全心全意为社会、为民众办事的社会管理者,以及拥有没有剥削豪夺,人各自食其力的社会经济环境,人人讲求道德,与人为善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的社会。


================================================================================


第六篇 明清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三十七章 王守仁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论理想社会模式

王守仁构想了一个“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理想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达到了共同的文明与饱暖逸乐,所在地人们都同心一德,亲如一家。没有人己、物我之分,各尽所能,相互有机配合,人人心情愉快,毫无怨言。王守仁所构想的理想社会,不亚于早期儒家对“大同”社会的构想,甚至比大同社会构想更有理论指导,更有系统。

第二节 论“致良知”与思想控制

王守仁“心学”的核心概念是 “致良知”,“致良知”,其“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既然良知是个思想意念问题,王守仁特别注重思想控制的社会功能,他认为人们的思想、心理是行为的中枢和指导。要想控制人们的行为,首先要控制人们的思想,其目的就是从思想与心理的层次入手,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

第三节 论欲望与个人修养

在欲望问题上,王守仁与朱熹的观点是一致的,其核心在于“存天理,灭火欲”,把所有违反现行规范的言行都界定为“人欲”,并认为人欲是造成社会混乱的罪魁祸首,是必须要清除的东西。只是王守仁提出的清除人欲的方法与朱熹有所不同。朱熹强调循理以灭人欲,而王守仁则重视靠“良知”和“心”去灭人欲。强调灭人欲应从人欲“未萌之先”和“方萌之际”下功夫。将人欲与个人身心修养融为一体。

第四节 社会组织与社区管理思想

王守仁的社会组织与社区管理思想中颇具特色的是“十家牌法”的实行。为强化社区管理,王守仁还采取了制定“乡约”的方式,其乡约组织是一种按政府要求,民间自办的社区基层组织形式。目的在于整饬社区生活秩序,加强以自约制为社会管理。

第三十八章 何心隐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社会规范思想

何心隐的社会规范思想出自于他对人的属性的认识。他认为,人具有与禽兽相似的一面,也具有“远于禽兽”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人类有道德理论观念,有一系列社会规范。所以作为一相真正的人,就必须发扬和遵守社会规范。为了使人们更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他反复强调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何心隐强调规范的重要性,是有较强功利性和操作性的,这又体现了何心隐社会规范思想与理学家的区别。

第二节 欲望论

何心隐反对道学家们把人欲看成罪恶的观点,肯定人们的“声色、臭味、安逸”等物质欲望应适当地予以满足。在当时,这是对作为官方思想的道学思想的批判,具有进步意义。何心隐对欲望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以往把欲望论仅限于个人的自然需求的概念加以充分地扩大,成为“欲与百姓同欲”之“欲”,以及超过群体的平等生活之“欲”。何心隐的欲望论与其社会规范思想一样,都是与其理想社会模式相一致的,是为理想社会模式的实验服务的。

第三节 论社会交往与社会组织

何心隐关于社会组织的思想独具特色,他虽也推崇《大学》、《中庸》的理论,但在社会组织方面抛开儒家及理学家们亲亲尊尊的格局,而把朋友关系及师徙关系作为社会组织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其实何心隐是要破除传统的身家意识,建立一种超乎身家之上的师友关系,并以这种社会关系为核心,建构起一种理想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即是何心隐所谓“会”。

何心隐对于“会”这种社会组织的描述还不够明确,但可以看出,这种社会组织是一种超乎一般士农工商之阶层区分,超乎一般之身家之上的社会组织,其组织范围十分广泛,也有一定的组织机构。

第四节 理想社会构想与实验

何心隐的“聚和堂”社会组织体,是他以自己的社会规范思想、欲望思想、社会交往与社会组织思想作为基础,在力所能及的家族的范围内进行的小规模的实验。这个“家族公社”式的实验是大胆的,是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第三十九章 李贽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第二节 理想社会构想

李贽社会思想的出发点,是“百姓日用之迩言”。所以,他的社会理想明显区别于“大同”、“小康”或“小国寡民”等思想格局,而充满现实主义特色。这是一个尊重人们的个性,使人们各按其性情,实行自由、自治而无“无教禁约”的社会。李贽的理想社会构想体现了早期市民阶层要求打破旧社会的模式。但这种理想社会的构想是不成熟的乌托邦式的空想。

第三节 论社会平等与社会交往

李贽的社会平等思想,带有某种相对主义的色彩,但实质上,他所强调的人们德性的天然平等,是和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不平等相对立的,他的“圣”与“众”的平等思想,实质上是对封建社会儒家的治人与治于人的等级观念的批判,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在社会交往思想方面,李贽最大的特点是常把社会中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放在商业交易关系中去考察。李贽向往和推重以“义”、以纯其的友谊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交往关系与朋友关系。

第四节 论欲望

李贽的欲望论一反宋明道学家的思想理论,充分表现出其“异端”精神。他认为穿衣吃饭是人们的最基本的欲望,是人伦物理,私欲出自天然,追求私欲满足是自然之理,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而且私心欲是人们努力工作的动力。他强调满足人们的欲望是社会安定的前提,但也指出“多欲”的危害性和知足的必要性。

第四十章 黄宗羲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理想社会构想

在黄宗羲构想的理想社会里,君主一心为民兴利而不享其利;群臣工作是为天下为万发,而不是为君主为一姓;社会的法令规范是为社会兴利除害使万民受益而设定;学校不仅是养土的机关,而且是议朝政的机关;实行井田制,土地平均分配。反映了清代初期启蒙思想家们对当时社会的反思与批判精神,也为以后中国社会理想的发展奠定了新基础。

第二节 论人性与欲望

对于人性问题,黄宗羲企图建立“心与性一”的一元的人性论。在人性的善与恶问题上,黄宗羲是一位性善论者。显然,黄宗羲的人性论没有充分体现出他的社会批判精神,而有与理学家们殊途同归之嫌。但在人的欲望问题上,他又表现出与理学家的明显差别。他承认人情是自私自利的,使民众都可得其自私自利是天经地义的“大公”。这一思想,是与新兴市民阶层的要求相吻合的。但也可从中看到早期市民阶层社会思想的不成熟性和不彻底性。

第三节 论社会问题

黄宗羲考察了现实社会的诸多重大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解决办法,如社会习俗问题、官吏危害民众问题、人才教育选拔及任用问题、土地集中与赋税过重问题等。

第四节 社会控制与社会治理思想

黄宗羲认为,现实社会中社会控制在沿着错误的方向发展,形成了诸多“非法之法”。他所谓“法”泛指社会控制的所有方法、措施及契约。他强调了社会控制的措施与契约的重要性,否认了人治的可靠性,这无疑是另社会控制思想的一大进步。黄宗羲认为要想治理社会就必须明确君与臣的社会角色,即君主当为人民的公仆,为天下万民治理社会,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实现理想的社会生活秩序,最终实现黄宗羲的理想社会构想。

第四十一章 顾炎武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欲望论

在人的欲望问题上,顾炎武强调了人的自私自为和满足自身自为和满足自身欲望的合理性,进而认为财产私有制是杜绝纷争和促进生产的决定因素。但又认为利欲之心是造成贪邪之“污俗”的重要根源,为此,顾炎武提出以名克制利欲的方案。他要在肯定自私自力的天然合理性的同时,“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顾炎武的欲望论具有时代的进步性,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社会思想。

第二节 论社会规范

顾炎武认为,社会规范的失调是造成社会混辞职的最大妖孳,而他心中理想的社会规范不外乎儒家所说的社会规范。所不同的是顾炎武不像理学家那样,侈谈心性仁义,而是侧重于具体社会伦理规范,如孝悌、廉耻,即是其强调的核心。通过对法令日繁之弊害的考察,他几乎全面否定了法治的社会规范与控制功能,强调应从正人心、厚风俗、倡廉耻、行孝悌等途径达到社会秩序的和谐。与黄宗羲相比,顾炎武更强调人的个性解放。

第三节 论社会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顾炎武崇尚务实的精神,治学提倡经世致用,他以拯救社会为己任。强调解决社会问题要对症下药,而且要有力度。从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考察和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中,可以看出他不尚空谈,崇尚实学,经世致用的精神。他揭露社会问题之深刻,解决方案之切实可行,都反映出顾炎武社会思想的现实主义特色。

第四节 理想社会模式

顾炎武的理想社会充分反映出其民主主义的启蒙精神,他不是在为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而设计理想社会模式,而是超脱了一家一姓的封建统治,在设计一个涵盖全社会的理想社会模式。朝代的兴亡已经不能局限顾炎武的理想,易姓改号的存亡变革,已经不是他最高正义的核心。顾炎武的理想社会已带有近代民主主义的某些特征,这是中国历代理想社会构想的一大进步。

第四十二章 王夫之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论人性

王夫之对人性理论的发展主要在于:他认为人性是“日生日成”的,是“习与性成”的,即人性是在社会的习惯中养成的。

第二节 论人的社会化

王夫之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人们学习“理”、明人伦、做“成人”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利于纠正人们禀赋中的偏蔽成分。要达到“成人”的标准,既要靠个人的努力,又要靠师长的教导。个人的努力就要立南、“有恒”、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教导人的师长要先修己后育人。他强调身教重于言教。“欲明人者先自明”和因材施教 。

第三节 欲望论

王夫之基于人性“日生日成”的观点,探讨了“天理”与“人欲”的关系。他提出了天理寓于人欲之中的主张和人皆有欲的命题,并认为人欲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积极作用。他根据对理欲关系问题的新认识,提出了实行“均平”,以解决“偏欲”的方案。其“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的思想,不但是对被明清统治者奉为官方理论的程朱欲望论的大胆批判,而且也对后来新社会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启蒙作用。

第四节 社会进化论

王夫之探讨社会变迁、社会进化的规律,提出了“后胜于古”和“理势合一”的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未开化到开化,从野蛮到文明的变迁、进化过程,并认识到社会进化有具规律和必然趋势。

第五节 社会治理思想

王夫之提出了以人事为中心、以“致用”为目的的社会治理思想。他根据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需要,提出“尊臣”与“公天下”的主张;进而提出限制君权的方案。

第四十三章 唐甄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欲望论

唐甄的欲望论与程朱及王夫之等人的欲望论有明显不同。他没有沿用理与欲的关系这一分析方式,而是直截了当地承认了人的物质欲望的合理性与天然性,百而认为一些人提倡的所谓“轻富贵、安贫贱”其实是自欺欺人的。但是他又认为人们的欲望不能无控制地膨胀。他提出的控制欲望的方案,核心是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的修养程度问题。他没有强调社会规范的作用,而是强调了为养生、为自尊而对富贵“视之若浮云”,这既区别于程朱理学,又区别于陆王心学。

第二节 民本与人道理想

明中叶资本主义萌芽之后市民思想得到发展,人们开始反思自身的价值,唐甄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人类社会的一切进化和文明都是为了人类自身,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官员当以为民为本职以及以人为本,首先应保证人的生存权,对贫弱者应给予优先照顾等主张,都表明他已具有早期市民思想和市民社会人道主义思想的萌芽。

第三节 社会平等思想

唐甄的平等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欲望论和民本思想。他认为人生来虽有“遇”的不同,却无质的不同,因为人性是一致的,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所以“遇”有不同并不是可耻的事情。这就是天赋平等思想。基于这种开赋平等思想,他进而提出了男女平等的观点。同样是基于天赋平等思想,他还主张特权阶级与平民农夫的平等。

第四节 论富民的社会功能

他在社会经济生活方面提出了“富民论”。认为人民富庶是立国的基础。富民是人们遵行礼义等社会规范的前提。能否富民是衡量政治得失的尺度。富民的方案是养民。治国的基础是“举贤”。举贤的标准是“论功”。论功的标准是“养民”。养民的标准是“足食”,养民的具体方法就是“不扰民”。养民和不扰民,就是给民众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扶持民众从事经济活动,以实现富民的目标。这显然是新兴民意识。

第五节 对君主的批判与理想社会构想

唐甄站在新兴城市市民的立场上审视当时的封建社会,对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并对主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在此基础上他构想出其理想社会模式。唐甄的理想社会是一个人民富庶,社会平等,“上下同欲,民心大悦”的社会。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到唐甄的社会思想中,我们已看到明显不同于程朱理学的新的启蒙思想的发轫。这些都是鸦片战争以后近代社会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七篇 近代时期的社会思想

第四十四章 龚自珍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社会起源论

龚自珍的社会改革主张,是建立在其对社会起源认识的基础上的。他认为,人类社会生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进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就是有了农业生产才有了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在这种农业宗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龚自珍还反对儒家传统的“圣人”创造文化的观点。,认为礼、乐、刑法等人类文化是为了适应社会管理的基本需要循着“自下而上”的路径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 社会变迁论

龚自珍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变易思想,认为“天道十年而小变,百年而大变”,论证了社会变迁发生的必然性,为其社会改革论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 贫富论

龚自珍在其社会批判思想中,非常关注贫富两极分化问题,认为贫富不齐是王朝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幻想建立三代式的平等社会,其思想带有一定的人民性。

第四节 农宗论

作为拯救社会危机的救时对策,龚自珍提出了“农宗论”,试图借助传统的宗法制度来解决中国社会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这表明,在封建主义已经日趋没落的时代,他仍醉心以封建宗法关系来拯救清王朝所面临的严重危机,表现出难以摆脱的代局限性。

第四十五章 魏源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社会变迁思想

魏源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变易思想,论证了人类社会变迁的必然性,为其导引中国这一文明古国回应西方挑战准备了理论基础。

第二节 社会改革思想

作为清代实学思潮中的代表人物,魏源提出了“变古愈尽,便 民愈甚”的社会改革原则,主张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以挽救封建社会的危机局面。对此后洋务思潮明的勃兴影响很大。

第三节 中西文化观

在对西力东侵局势深刻体认的基础上,魏源打破了“中学独尊”的局面,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构建了当时历史条件下最为先进的中西文化观。

第四十六章 洪秀全、洪仁玕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洪秀全“普天之下皆兄弟”的平等论

第二节 洪秀全的妇女解放思想

第三节 洪秀全的理想社会模式

洪秀全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论。代表了劳动者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理想,但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又是不能实现的。

第四节 洪仁玕的现代化思想

洪仁玕社会思想的特点主要源发于其颇具传奇色彩的香港避难之旅,为他了解外部世界,构建思想体系提供了较为开阔的视野。(1)与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不同,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所提出的是,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思想。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地学习西方的方案,值得特别注意。(2)此外,洪仁玕还系统介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他希望通过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和改革,达到“与番人并雄”的目的。

第五节 洪仁玕的近代社会福利观

第四十七章 郑观应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社会变迁论

郑观应认为人类社会是发展、变易的,就当时的社会剧变而言,是从传统的“郡县之天下”变化为“华夷联属之天下”,即从彼此隔绝的的封闭社会,转变为中外往来频繁的开放社会,他并概括了19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剧烈变迁的特点。

第二节 论西洋慈善事业

在对西方世界初步研究考察的基础上,郑观应重点介绍了西方慈善事业的发展情况。认为,西方慈善机构的建立,对于西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主张学习移植。

第三节 赈荒救灾论

郑观应还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救荒思想。

第四十八章 康有为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社会变迁论

康有为将中国传统的变易思想与西方进化论思想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变迁思想,以为其变法图强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节 恤穷论

在社会福利思想方面,康有为提出了“恤穷论”,主张通过移民恳荒、劝工警惰、恤鳏寡孤独等措施,扶贫济弱,固结民心。

第三节 理想社会论

在《大同书》中,他从“仁道论”出发,批判了现实社会的黑暗,构建了“公养”、“公教”、“公恤”的大同社会,丰富了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思想体系。

第四节 “大同之世”的福利观

第四十九章 孙中山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 社会进化论

孙中山吸取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医学成果,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发燕尾服进化观,为其社会发燕尾服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节 民生论

孙中山认为,所谓“民生”,就是国民的生计,即是要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解决人民穿衣、吃饭和其他生活需要。这种解释,一方面体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生活和生命的重视和关怀,另一方面,由于他离开特定的生产关系和阶级斗争来谈人类的生存,必然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第三节 社会福利论

从“养民济穷”的民生论出发,孙中山提出了救济工农、安老怀少的社会福利观,设计了义务教育制度、养老制度,度图建立“国利民富”的福利社会。

在以“平均地权”为核心的“社会革命”内容中,孙中山试图通过“核定地价”、“照价收税”、“照价收买”、“涨价归公”等步骤,建立一个“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大同社会。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