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教案 你们需要的

wtx 免费考研论坛/2007-05-26

原文内容来自免费考研论坛,请点击查看全文
http://bbs.free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139940
第一单元 近代世界的曙光
15、16世纪之交,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世界整体进程的序幕由此拉开,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开始形成,而引发这一重大转折的是西欧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一系列变革和对外扩张。

 

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原始积累

1、资本主义萌芽的前提和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完全形态。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于14、15世纪,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英国,不久,西欧其他国家如法、德、尼德兰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前提条件是中世纪以来各国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生产的增长。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但商品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需要一定条件:货币、生产资本、生活资料所有者(资本家)和自己劳动力的出卖者互相对立和发生接触,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雇佣关系。

由封建性小生产向资本主义大生产国度,还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货币和商品转化为资本,二是直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创造这两个条件的过程,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在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上,这两个条件主要是通过暴力实现的。

2、资本原始积累的形式

对农民土地的剥夺,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国债制度;商业战争;近代课税制度;保护关税制度等。

以上所有形式都是通过国家权利,通过暴力促进封建生产方式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途径

工业中资本主义萌芽一般两条途径。一条是小生产者自然分化。在封建社会的条件下,手工业生产多由小生产者进行。在封建社会前期,这些小生产者的经济实力、生产规模、劳动效率等大体上呈均衡状态。但到封建社会后期,这种状态逐渐被打破,竞争随之产生。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财,在竞争中致富的作坊主,率先冲破行规,雇佣更多人手,扩大生产规模,作坊主和帮工之间形成雇佣关系。

另一条是商业资本的一部分转化为生产资本。商人从商业资本中分出一部分用来购买原料,然后将这些原料分发至农村或城郊居民,令其按要求加工商品,然后再收集商品投放市场。后来,商人甚至给农民提供生产工具和生产设备,这种商人马克思称“包买商”。包买商和农民之间是雇佣关系。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萌芽中起了重要作用。

工业中资本主义生产的典型组织形式是手工工场,又称工场手工业。特点,工人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在手工工场雇佣下进行生产。它有两种类型。分散的和集中的。在西欧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7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前,手工工场一直是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

农业中资本主义萌芽主要是通过农村中的两极分化和租地农场主租赁土地产生的。由于市场对工业原料和粮食的需求增加,加剧了农村的两极分化。有的富裕农民购置或租种土地,雇佣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经营农场,种植市场所需要的农作物,成为农业资本家。有的商人也租赁土地雇佣农业工人,经营资本主义农场,成为租地农场主。有些封建主受市场需求的刺激,改变剥削方式,雇佣农业工人代替依附农民,从而成为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即新贵族。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母体内产生的。是一种剥削方式代替另一种剥削方式。但它把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简陋的生产资料集中起来,创造更大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时,这个社会才是资本主义社会。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标志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已经升起,经过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展,资本主义扩展到世界各地。

 

二、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是指西方史学对15~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另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探察当时欧洲人不曾到过的海域和陆地的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地理大发现包括一系列历史事件,主要有:

1486年葡萄牙人B.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风暴角(即“好望角”);

1492年C.哥伦布航抵美洲;

1498年瓦斯科·达·伽马开辟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路;

1519~1522年F.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1642~1643年荷兰人A.J.塔斯曼航行至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等地。

(一)地理大发现背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

A.地理大发现的动因

a.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 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对黄金的追求,是另一经济动因。

b.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c.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B.地理大发现的条件

a.地圆说与航海技术的改进。罗盘针、星盘、结构结实、船身更大的海船。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

b. 商业上的进步:

采用复式簿记;

银行业和信贷业的发展;

观念上的改变。

股份公司的出现。

C.专制政府的支持。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头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是因为:

a.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

b.两个国家都掌握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

c. 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的宗教热情特别强烈。

地理大发现兴起的动因,源于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对于海外商贸利益无限追逐的结果。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经济结构由农本向重商的转变,谋生的自然经济转变为谋利的商品经济以后,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我扩张内在冲动,以及因优胜劣汰而产生的竞争压力,使得经济活动必然要突破地区与国家的局限而扩张成一种国际行为,对外贸易因此已不再是经济生活中的补充性因素,而成为经济运行的要求。到世界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去冒险,成为资本主义这一经济制度的内在属性和必然行为。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是史学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观点:我们认为,地理大发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黄金欲”有之,“土地欲”有之,宗教因素有之,政治、经济因素有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有历史的必然,也有个人素质造成的偶然。这样才更接近历史的真是,揭示事件的本质。

这里涉及一个史学理论——“历史事件是历史环境的产物”。即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都是综合因素的产物。这些因素不单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有政治的、文化的、外部的、自然的、人为的等等。每一种因素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在分析历史问题时,既要看到多因素作用,也要看到重要因素的作用。

(二)地理大发现的过程

三条航线和两个方向。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经印度洋到达印度的航线;哥伦布从西班牙向西,穿过大西洋到达美洲航线;麦哲伦绕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再经印度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返回西班牙环球航线;达伽马开辟了东西方最短航线,哥伦布第一个发现美洲,而麦哲伦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美洲的发现,东西两半球文明的汇合与哥伦布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因此,哥伦布成为史学界研究的热点。对哥伦布的评价情况。.

(三)、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

地理大发现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揭开了近代殖民的序幕,最先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时葡萄牙和西班牙。

本部分内容自学,注意早期殖民扩张的性质;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的方式;“教皇子午线”等。

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

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

(四)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1、世界分割孤立状态的结束与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地理大发现发生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它改变了世界各大陆和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状态,加强了世界范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准备了条件。地理大发现也是充满血腥事件的近代殖民地掠夺和殖民地瓜分的开始。

  2、欧洲商业重心的转移。“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2页) 随着新大陆和新航路的发现,欧洲的商业重心开始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些经济机构,如证券交易所、航运保险公司等也开始在西欧一些主要城市发展起来。

  3、地理大发现在欧洲造成的最直接的经济后果是“价格革命”。当时西欧各国的殖民者和商人,从亚洲、非洲、“新大陆”源源不断运回大宗的金银财宝。由于货币流通量的急剧增加,刺激了物价的上涨。“价格革命”改变了西欧社会各阶层之间经济力量的对比。资产阶级利用“价格革命”,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经济地位。而靠固定(工资)收入生活的工人因物价上涨处境恶化了。西欧资产阶级不仅通过地理大发现对海外进行贪婪的殖民掠夺,而且由于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使本国劳动人民生活穷困化。

  4、开阔了人类的眼界,有利科技进步,也敲响了欧洲封建制度的丧钟。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起来,开阔了人类的眼界,使科学和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西欧工商业的空前发展,又促进了日益腐朽的封建社会内部革命因素的增长。因此地理大发现敲响了欧洲封建制度的丧钟。

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后果和影响研究情况

后果的理解,随着探险者足迹到达世界每个角落,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理念,随着贸易活动增加,各地区相互隔绝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由分散到整体的进程。地理大发现为上升的资产阶级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舞台,东方没有抓住时机,西方领先东方,率先进入资本主义。

(五)地理大发现与郑和下西洋的比较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反映西欧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近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标志。其主要中心,最初在意大利,16世纪扩及德意志、尼德兰、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地。

一、文艺复兴的含义与指导思想

1、文艺复兴的含义

“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该词源自意大利文“Rinascita”,一般多写为法文“Renaissance”。它概括了乔托以来的文艺活动的特点,被世界各国沿用至今。中国曾有人直译为“再生”或“再生运动”,但“文艺复兴”的译法已被普遍接受。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

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并非单纯的古典文化复兴,实际上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这是由于时代已经发生变化,时代为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所以,文艺复兴一词没有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和社会本质。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但因各国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条件不同,在各国带有各自的特征。

2、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源于“人文学”。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教会统治着社会的全部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切都被纳入到神学之中,教会控制的僧侣学校只讲神学、法学科目,视古典文化为异端。13、14世纪城市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新兴市民阶级的一些代表人物创办了一批世俗学校,讲授“人文学科”,研究和传播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用世俗文化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反对基督教神学,当时研究古典文化蔚然成风。研究人文科学的人被称为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的基本倾向是提倡“人道”以反对“神道”,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解放以反对中世纪宗教桎梏及其一切封建残余,因此也称人道主义。为区别起见,中国习惯把文艺复兴时期的这种思潮称人文主义,以后的则称人道主义。

对人文主义的评价:

第一,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对封建制度,反对宗教神学的一场革命,是欧洲历史上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人文主义反映了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在人文主义运动中涌现出的学识渊博的巨人,在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打破教会统治,冲击腐朽文化,为近代文学、艺术、哲学、教育和实验科学的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三,资产阶级在当时还不是一个成熟的阶级,这就决定了人文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特别是人文主义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宗教的束缚,人文主义者从来就没有否定上帝的存在,没有否定基督教教义的神圣无比,乐于接受教会、教皇豢养,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人文主义者并不反对宗教本身,只是反对宗教神学中禁欲主义主义等压抑人性的思想,没有抛弃宗教。

培根公开承认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死,伊拉斯谟既强调人的伟大作用,但同时却认为人们的知识程度决定于接近上帝的程度。这都表明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虽然以人道反对神道,但反抗程度始终没有能摆脱宗教的束缚,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不彻底性。

同时,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人是抽象的,抽去了社会和阶级内容。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他们所说的人,形式上是全人类而实际上则是资产阶级,他们所宣扬的人权,人性和个性自由,都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人生观;所谓人权,不过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所谓的人选,不过是资产阶级的个性,所谓自由,不过是资产阶级的自由。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其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人文主义者,就人生观和世界观而言,都是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是资产阶级思想体系。

个人主义就是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或自我。个人主义是那个时代最富于革命性的理论,是对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等级制度,专制制度、宗教束缚及其团体精神的否定。

 

二、意大利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摇篮

意大利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

第一,意大利经济的繁荣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物质环境。13世纪末14世纪初,意大利在欧洲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虽然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战争频繁,纷争不已,但经济上呈现一种特有的繁荣,一些城市共和国商业和手工业十分发达,有雄厚的财力。这些为文学艺术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物质环境。

第二、与某些城市政权的支持分不开。意大利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对来自各方的诗人、艺术家、学者竞相延纳,加以庇护,为他们提供了多方位的帮助,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科西摩·美第奇说过:“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驮兽。”这代表了很多上层任务的看法。

第三、意大利特有的文化环境和人才结构,也是文艺复兴产生的重要条件。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在中世纪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一些意大利学者对意大利本土上古代罗马建筑遗迹和古典文化手稿进行研究,书法思古之幽情。同时,意大利各城市长期同拜占廷、阿拉伯有着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使意大利人熟悉了更多的古希腊的文稿和艺术古迹。另外,拜占廷灭亡后,许多学者逃亡意大利,带来古典希腊文化,也促进了古典文化在意大利的复兴。

第四、14、15世纪的意大利具有适宜的政治环境,各城市的相对独立状态,城市国家在意大利北部、中部形成的均势,是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五、教皇、教会势力衰落。14世纪初罗马教廷西迁阿维农七十年,随后又是教会的大分裂,导致反教会神学文化的产生。

第六、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在中世纪几乎垄断了地中海贸易,意大利商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他们把世界各地的文化信息带回祖国,使新文化得以吸收异国的养料,呈现出丰富多彩,气象万千的特点。

总之,文艺复兴首先倡于意大利决不是偶然的,中世纪晚期意大利既是资本主义因素最发达的地区,又是罗马古典文化的老家,因此就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而一些城市政权对人文主义者的支持,对文艺复兴兴起、发展也起促进作用。教权衰落又为文艺复兴出现提供了有利时机,以上原因决定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发生。

关于文艺复兴的发生的背景研究

 

三、文艺复兴的进程

1、文艺复兴的分期)

教材观点:14世纪上半叶——17世纪初

前后两阶段:14世纪上半叶——15世纪末;15世纪末——17世纪初。

2、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自学。(列表)

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萌芽

16世纪是西欧封建主义开始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欧洲封建国家解体和民族国家形成的时期,君主专制政体在欧洲许多国家普遍出现,国家权力在一些国家高度地集中君主手中,欧洲政治生活发生的这些变化必然在政治思想领域内明显地反映出来。在意大利,马基亚维利的政治思想就反映了这个政治现实。

马基亚维利出生于佛罗伦萨名门望族,到他父辈时,家道已破落贫寒。他年轻是很有志向,发奋好学,博闻强记,精通古典文史,接受人文主义教育。20岁左右,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第奇家族执政,他供职于佛罗伦萨政府,1492年,美第奇家族统治被推翻,佛罗伦萨重新建立共和国,从1498—1512年,他担任共和国的军事外交10委员会的秘书。当时虽年仅29岁,但已显示了他才能出众,能力非凡。他曾多次出使西欧诸国,国外复杂的政治斗争,给他的心灵深深的打上烙印,启迪了他的政治思想,为他后来撰写《君主论》奠定了基础。1500年,他首次到法国,考察了法国在强大的君主专制下国家繁荣昌盛的情况,痛感自己的祖国四分五裂,势必为强国所侵犯,将会导致覆灭厄运,他认为意大利要实现统一,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君主,依靠他的权势,才能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祖国的强大。在共和国供职时,他结识了名噪一时的切萨雷·博贾,博贾是个通晓“政治权术”的瓦伦丁诺公国的君主,以后他的政治理论学说和手段均受博贾的思想所支配。

1512年,美第奇家族重返佛罗伦萨,依旧实行僭主政治,马基亚维利因而失去政府职位,可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夙愿,曾多次向美第奇家族请求在政府中复职,然而此时,美第奇家族破获一起反僭主政府的阴谋案件,发现案卷中有他的名字,这一涉嫌案件使他遭到逮捕并受到拷打,后因无确凿证据被获释,以后也没有取得美第奇家族的谅解。1512年以后(43岁)是马基亚维利政治上失意之日,但也是他学术上成功之时。他引退后开始了他的著作生涯。

《君主论》(《霸术》)是马基亚维利献给佛罗伦萨统治者的奏疏。共26章,数万字。这份奏疏的目的:一是作者幻想得到美第奇家族的垂青,重返政界,实现其夙愿;二是幻想通过美第奇家族的权势,实现意大利统一事业,使祖国进入欧洲强国之林。序言说:“我今纳忠于阁下,写辑成书,以贡于阁下,暇时读之,出任国事,当可与古今伟人比隆矣”,从而“能拒异裔之侵犯,光复旧业,拯民于水火,为意大利争光荣,此机不可失也,望殿下图之。”书中自始至终体现了马基亚维利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反映意大利资产阶级关于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愿望。

《君主论》政治思想:

第一、从人性出发研究政治,强调政治应脱离道德的约束,使政治学和伦理学分离。马基亚维利注重实际,他说:“人们实际怎么生活和如何生活距离很大。”他把人性作为政治生活的基础,人性就是人共同的本性。包括①人很凶恶,又很怯懦。人处于群体之中变得强大(凶恶),单独变得怯懦,凶恶与怯懦结合起来就产生一个后果,自己不受压迫就去压迫别人,人本性中就有傲慢因素。②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自己的能力,欲望无穷,能力有限,人总是不能满足,所以人总是在“咒骂现在,颂扬过去,寄望未来。”③人不知道感恩图,反复无常。

在马基亚维利那里人性是邪恶的,这是他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他认为国家产生的根源,国家的核心是权力,没有权力约束的社会很难稳定,权力是政治需要,君主拥有权力应该摈弃道德。从理想上、感情上,他认为君主应拥有慷慨、仁慈、言而有信、信仰虔诚等优良品质,但从现实中从理智上他意识到险恶环境不允许君主具备那些优良品质,一个君主应采取诡计多端、背信弃义、撕毁条约、放弃诺言、名暗兼用,残忍无情,为达到目的可不择手段。马说:“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正确。”

第二、必须依靠专制君主统一意大利。针对四分五裂状态他指出,造成这种形状的原因是:教皇对世俗政权挑拨、干预,教皇为控制意大利力图分而治之。在《佛罗伦萨史》指出,另外贵族自私腐败和教会狼狈为奸,市民阶层宗教斗争也是四分五裂的原因。马认为意大利欲兴邦臻于统一局面,“非有智勇兼备、才德兼优的人,不能维新统一。”他把自己希望寄托在强有力的君主身上。按马的宿愿,极力推崇共和制,但他根据当时意大利的形势,共和制行不通,唯有行施君主专制政体才能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制服众多的地方君主。

恩格斯认为在意大利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很软弱,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只能向“整个封建制度的首脑即王权寻求有力的支持。“”在这种普遍混乱的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分裂成叛徒的各附庸国的状态相对抗。“

第三,提出君主统治术。

①君主善于统治。应该认识到法律和军队是君主制的基础,单独运用一方统治都不行。马说:“世界上有两种斗争方法,一种运用法律,另一种运用武力,第一种方法是属于人类特有的,而第二种方法则是属于野兽的…君主必须懂得怎样善于使用野兽和人类所特有的斗争方法。”君主既然必需懂得善于运用野兽的方法,就应当同时效法狐狸和狮子,既是能识别陷阱的狐狸,又是能威慑豺狼的狮子。但君主必须深知怎样掩饰这种兽行,并且必须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要进行欺骗的人总可以找到某些上当受骗的人们。法律

②君主在政治上应该考虑有效、有害,而不必考虑正当不正当。政治成功背后总是伪善的、诡计的,英明君主不应遵守信义,不必过多考虑仁慈,对人要么抚爱,要么致于死地,如果轻微伤害,总要招致报仇。一位君主总是不乏正当的理由为其背心弃义涂脂抹粉。

③君主应当使人畏惧,但不能使人憎恨。理想的君主既被爱戴又被人畏惧,但是两者合在一起是难乎其难。如果一个人对两者必须有所取舍,那么,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是安全得多的,因为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忘恩负义,容易变心,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避难趋利的,当你对他们有好处时候,他们是整个儿属于你的,当需要还很遥远的时候,他们表示愿意为你流血,奉献自己的财产、性命和自己的子女,可是到了这种需要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背弃你了。因此,君主如果信赖人们的说话而缺乏其他准备的话,他就要灭亡。同时,人们冒犯一个自己爱戴的人比冒犯一个自己畏惧的人较少顾忌,因为爱戴是靠恩义这条纽带维系的,然而由于人性是恶劣的,在任何时候,只要对自己有利,人们便把这条纽带一刀两断,可是畏惧,则由于害怕受到惩罚而保持着。”

④君主应富有远见防止献媚。

马的政治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加强中央集权和提高政府权威的要求,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马对国家的现实主义分析也具有反神权反封建的性质,但其为目的可不择手段的观点,则因易为政治野心家和发动统治者利用而受到后人的非议。

比马基亚维利稍晚还有政治思想家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康帕内拉及《太阳城》。

3、文艺复兴在西欧的传播

从15世纪后期,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逐渐传播到西欧其他国家,文艺复兴达到繁荣阶段。

 

四、文艺复兴的实质及历史意义

实质:它名义上是鼓吹“复兴”古典文化,实际上是以新的世界观推翻神学、经院哲学以及僧侣主义的世界观,并以这种新世界观支配和推动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是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这一历史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意义: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一个新的精神时代——人文主义时代的到来。人文主义精神是一种乐观向上、勇于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反对中世纪教会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它以“人”为宇宙中心,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具体而言:

(1)摧毁了教会的精神独裁,将越来越多的人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同时培养了人们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和创造精神,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2) 文艺复兴时产生的光彩夺目的文学艺术杰作,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它使自然科学脱离了神学,同时推翻了僵化的经院哲学体系。

(4)不仅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而且对以后的资产阶级社会革命思潮产生了影响,是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

局限:

(1)人文主义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和豢养,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而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人文主义者没有抛弃宗教)

(2)大多数人文主义者保留了古代的一些迷信落后的东西,科学和鬼神之间还没有截然分开,在人们心目中,两者都能驾驭自然。他们相信占星术,并将他误作天文学,他们程度不同地保留了某些中世纪的思想方式。
16世纪首先在德国发生,随后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大规模的 、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它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得到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强有力的响应,个别国家的君主大力支持,部分下级贵族也积极投入,对反击的天主教会展开了猛烈冲击,促使天主教会发生分裂,涌现了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基督教新教派。

 

一、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背景

1、天主教会资产阶级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严密的精神统治,激起了以资产阶级为首4的广大群众冲破封建神学思想体系的束缚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都是天主教徒,因此每个人从生到死都和天主教会发生密切关系,思想和行动都受教会的监督和支配,天主教会对广大群众施行了严密的精神统治,使群众不知不觉地屈服于教皇的权威。

2、随着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权力的坚强,王权同罗马教廷的矛盾日趋尖锐,把机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下成为时代的要求。天主教会是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国际中心,它在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三分之一;政治上长期与世俗国王分庭抗礼,甚至凌驾于王权之上;在文化上居于至高无上的支配地位。至14、15世纪,西欧各国先后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以共同语言、共同的文字和共同的民族意识为特征,并且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坚强中央集权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并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的天主教就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天主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下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西欧各国利用教皇权衰落的时机开始了摆脱教廷的控制,以实现教会的民族化,15世纪西欧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出现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必备条件。

3、教会的腐败、搜刮和群众不满情绪的增加。15世纪以后,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原罪”说和“救赎”理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加上教会弊端丛生,这一切成为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英诺森八世有8个私生子,巴黎圣母院的教士把自己的住处变成赌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对天主教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教会统治,因为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不利于工商业发展,世俗君主和改组则觊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打算,他们也站在反天主教的行列里来,16世纪,天主教成为众矢之的。

4、发生在14世纪末英国的威克里夫运动和15世纪捷克的胡司战争,也对宗教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宗教改革的发生,也得力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对教会腐败和丑恶的揭露和批判,为新教思想家发起改革提供了突破口。

6、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势力日益强大,他们对教会占有巨额财富并享有征税特权十分不满。为了追逐利润,他们需要剥夺教会的经济特权。因而。西欧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是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宗教改革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反对天主教会的封建经济剥削和精神统治,改革封建主义的传统教会体制及其宗教生活形式,形成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宗教制度与宗教精神;二是剥夺罗马教皇对欧洲世俗政治的控制和扫除各封建诸侯割据势力,变革欧洲中世纪以来形成的那种由封建教会支配的政治体制,加速欧洲各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统一君主制王权的建立,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二、德国的宗教改革

(一)德国的宗教改革原因

(1)中世纪德国在政治上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16世纪初的德国在名义上虽然是“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地理概念。在这块土地上有大大小小许多封建领主,其中有七大选侯、十几个大诸侯、二百多个小诸侯以及上千个骑士。这些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俨然是独立君主,他们有自己的行政组织、军队、法律、货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无权干预领主内政。

(2)15世纪末16世纪初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经济发展的分散性使其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在中世纪后期,德国一直处于经济发展比较分散和不平衡状态。其表现是部分城市经济贸易繁荣,而有些城市还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有的成为国内贸易中心,但这种状况仅限于部分地区,没有一个城市能够成为全国的工商业中心。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大城市多半分布在边区,和外国的联系要比和本国的联系更为密切。

经济的分散性不平衡性加剧了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国家的分裂,使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家具。形成恶性循环。

(3)罗马教皇对德国的大肆搜刮由来已久。德国最大的不幸为天主教会插手德国内政创造了条件。德国成了收罗马天主教会榨取最重的地区,也是劳动人民最受剥削地区。因而是灾难最重的地区。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金币,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4)贵族对下层人民的剥削日益加重。德国劳动人民中的绝大多数是农民,而且少数农民仍处在农奴地位。农民不仅受地主剥削,还要交纳什一税,同时受商人和高利贷的盘剥。农民处于各国社会最底层,革命性最强。

这样,在德国,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与宗教压迫交织在一起,而在这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中,教会封建主同德国民族之间的矛盾成为一切社会矛盾的焦点。教会封建主首先是大家痛恨的对象。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改革的内容:

从1520、8—10,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宗教改革思想。

他在《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提出他的政治思想。在信中他痛斥罗马教廷对德国的专横、掠夺,呼吁世俗君主建立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企图以民族的世俗权威取代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神权。他主张基督教贵族“应该发号施令,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并且以后一切委任都不得从罗马领受,所有的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凡属俗士世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俗世当局处理》这些内容实质是使德意志民族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这激发了德意志民族的情感。

路德宗教改革理论是“因信称义”,人人在上帝面前享有平等权利和地位,并得到上帝的恩典,从而使灵魂得救;在人与上帝之间,无须宗教法律、礼仪和神职人员作为中介,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简化烦琐的宗教仪式,七项圣礼中只保留洗礼、圣餐两项;

意 义:① 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最高权威论、圣礼得救论、教士特权论。打碎了罗马教会强加在广大教徒身上的枷锁,把信徒从封建宗教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路德的宗教改革具有反封建的意义,他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教会高于国家的天主教思想。

② 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人的思考和意志,将人的个性体现在信仰之中。因而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中的具体反映。

局限性: 他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德意志君主和贵族身上,他承认君权神授的原则,反对人民拥有反对君主的权利。因此,在路德投靠诸侯时,广大人民开始离开他,而团结在人民宗教改革领袖的周围。

德国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止于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的缔结。共38年。大体分两阶段:第一阶段(1517—1525)为运动兴起和发展阶段。1517年,他点燃了德民族反对罗马教皇的怒火,在群众的支持下,运动迅速从宗教神学领域扩大到政治、经济领域。路德也从与教皇藕断丝连发展到1520年与教皇公开决裂,提出以信仰得救为核心的宗教纲领和以反对罗马教皇争取民族独立为核心的政治纲领,将各爱国阶层充分发达起来。第二阶段(1525—1555)为运动的高潮与分裂并演化为宗教战争时期。1525年农民战争把运动从反对国外的封建势力,扩大到反对国内的封建制度。由于运动的深入和路德本人地位的变化,他反对和攻击农民战争,在政治上进一步投靠诸侯,改革思想趋于保守,向单纯的神秘宗教方向发展。1526年以后,他主要致力于圣经的译注和借助诸侯,至上而下地进行路德教的建立和建设工作。直到1540逝世。

根据宗教改革全过程,我们任何从政治上评价路德的功过是非呢?在过去评价中,有一种意见认为,他对运动的贡献仅仅是起了引发、点火的作用,对于他后来的活动则是侧重他反对农民战争的政治态度,而认为只是起到了“叛徒“作用。该任何评价路德在历史中的作用呢?

(三)托马斯·闵采尔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

闵采尔主张:信仰得救,但他认为信仰不是别的,而是人的理性。人人有理性,也就都可以有神性,便都可以升入天国;他号召用暴力手段实现社会变革,在现实世界上建立人人平等的“千年王国“。他的主张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质,不但反对教会,而且还反对封建贵族。要求实现尘世上的平等,取消压迫和剥削。他的主张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正是在他的宣传鼓动下,德国爆发了农民战争。

农民战争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高潮,失败原因是市民阶级的背叛。路德号召,无论是谁,只要力所能及,就应该把反叛者“戳碎、扼死、刺杀,象打死疯狗一样。另外贵族的妥协。但运动打击了天主教势力,也加剧了德国政治上的分裂和宗教分裂以及农奴制的复活。

(四)路德教派的确立

路德新派教之得到传播原因:

第一, 它得到农民、工人和市民(中等阶级)的全面支持。

第二, 它得到一心一意想攫取天主教会财产的世俗君主(大诸侯)的有力支持。

第三, 它也得到德国爱国主义者的同情。

第四,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力不从心。

第五, 路德个人的主观条件也有助于新教的胜利。他学识渊博,雄辩的口才,又能写典雅的文章。

 

三、瑞士的宗教改革

 

四、英国宗教改革

 

五、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性质: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主义的斗争,宗教只是一个形式。

三个地区的宗教改革,以德规模最大,最激进;以加尔文教最成熟和系统;以英国最为保守。各教派教义均有资本主义的政治、社会内涵,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新教派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影响:

1、宗教改革及三大新教派的创立,天主教的大量土地和财产被没收,大大缩小罗马教廷的势力范围。英国、荷兰、瑞士、北欧诸国和部分德意志,纷纷成立不受罗马控制的新教组织。天主教会虽竭力反扑,残酷镇压一切被称为异端的人,但已无法恢复以前的垄断地位。

2、新教教义不仅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符合他们创造“自由”、“平等”关系的需要,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影响。

3、从基督教本身发展看,“改教运动最大的意义,就是使基督教信仰恢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毫无窒碍地来到上帝面前。”

六、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的关系
欧洲君主专制制度是从封建国家向资产阶级国家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政治形态,它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16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逐渐解体,封建贵族阶级趋于没落,资产阶级兴起,两个阶级势均力敌,君主充当了仲裁者和保护者的角色,从而取得了他们的支持,确立了专制统治。

君主专制制度的特征是国王个人专权,他依据“君权神授”说,把立法、行政、司法权集于一身,并且依靠官僚制度和常备军,对全国实行集权统治。

专制王权本质上属于封建性质,它是在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下,粉碎了地方割据势力之后逐渐树立起来的。封建割据,新兴资产阶级用财务支持君主,建立了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奖励工商业的发展和殖民扩张活动。当资产阶级的势力进一步发展起来之后,必然与专制王权彻底决裂。

一、法国专制制度的形成

1. 16世纪经济的发展

16世纪,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南部在毛织、麻织和丝织业中出现了分散或混合形式的手工工场。地理大发现后,法国沿大西洋海岸的港口通过西班牙发展了对美的贸易。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成为重要的阶级力量。法国原始积累的特点是国债制度和包税制度的早期发展。

在政治上,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通过购买官职,以法律家和官僚的身份参加到政府机构里去。因此整个资产阶级与主权保持密切的关系。

法国仍旧是一个封建农业国,人口的90%以上从事农耕。14、15世纪农奴制趋于瓦解、大部分农民成为人身自由的世袭佃户。

2. 专制制度的形成

“价格革命”,贵族地主,许多人出卖土地。但在政治上他们仍然拥有特权,有的担任中央或地方的重要官职,领受优厚的年俸,贵族的爵位世袭,他们大都要求加强专制王权,以保持高官厚禄,镇压农民的反抗,维持封建统治。

(1)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结束,奠定了法国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基础;

(2)法国路易十一(1461—1483年),打败了伯根地公爵大胆查理,消灭了伯根地公国;

(3)法兰西斯一世(1515—1547年)统治时,王权比较强大。

①三级会议长期停止召开,御前会议掌握着行政管理大权。

②下令剥夺男爵的司法审判权,削弱贵族而加强王权。

③下令取消仍然保有自治权的那些城市的独立地位,削弱地方势力而加强中央。

④着手创设常备军。

⑤从15世纪起,法国教会开始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实现教会民族化。1516年,法兰西斯一世又同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签订了波伦亚条约,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

⑥实行了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政策,他禁止法兰德斯、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毛织品进口,为法国商人取得在土耳其贸易的特惠权,从而保护了法国的工商业,他还部份地取消了国内关卡,开始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全国市场的形成。

3. 掠夺意大利的战争

为了巩固法国在地中海区的商业地位,占领意大利领土,1494—1559年,法国与德皇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战。卡托·坎布累齐和约告终,法国收复加来港,占领洛林的麦茨、土尔和凡尔登城。但侵占意大利领土的目的没有达到,加之长期的战争耗费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削弱了王权。

4. 胡格诺战争与南特敕令

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便开始在法国传播,部分资产阶级分子和农民、手工业者、雇工,法国南部有野心的大封建贵族也信奉加尔文教。加尔文教在法国称为胡格诺教。北方有分裂倾向的大封建贵族则仍信天主教,南北两个封建集团的矛盾由教派冲突酿成战争,史称胡格诺战争(1562—1594年)。1572年8月23日(即圣巴托罗缪节)晚上,天主教徒在王太后的策划下,在巴黎一地就屠杀了2000多名胡格诺教徒,激起了胡格诺派的强烈反抗,战争比前期更加残酷。南方建立了胡格诺联邦,北方建立了“天主教神圣同盟”,在混战中,天主教集团首领吉斯·亨利和国王亨利三世先后被刺死,胡格诺集团首领波旁·亨利于1589年即王位,称亨利四世(1589—1610年),开始了法国波旁王朝的统治。

1593年亨利四世改信天主教,次年加冕成为全国公认的国王,战争遂告结束。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为国教,但是也让胡格诺教徒享受宗教信仰自由,并且有权担任国家官职。敕令又允许他们维持25000的兵力和保留若干个堡塞。胡格诺教在法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5. 亨利四世发展工商业措施:

采取措施鼓励发展农业,降低农民的直接税,扶植工商业,给工场手工业发放补助金,提倡技术改良,实行保护关税政策,成立贸易公司,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二、英国都铎王朝的专制制度

1. 手工工场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增长

1485—1603年是英国都铎王朝统治时期。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因素迅速发展。

呢绒业是英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占全国出口总值的81.6%。农村分散形式的手工工场除毛纺织业外,采矿、制革、酿酒、金属冶炼和加工、建筑、造船等也是重要的手工行业。

16世纪前期的特点是贸易量上的增长,掀起了以呢绒输出为中心的对外贸易高潮。后期的特点是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贸易公司莫斯科公司(1554年)、东地公司(1579年)、利凡特公司(11581年)、,几内亚公司(1588年)和东印度公司(1600年)。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商人的足迹已越出西欧及其领近地区的范围,同北欧、东欧、近东、北非和远东诸国商人直接交易。

2. 圈地运动

从15世纪末开始,英国农村发生了一个以“圈地”为外形的大变革,即圈地运动。

16世纪的圈地运动,它是由农奴制的瓦解和农村商品经济的长期发展促成的,而本国和欧洲大陆一些地区与国家毛纺织业的发展则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由于国内外市场上对羊毛的需要激增,羊毛价格上涨。在圈地过程中,土地关系、农业经营方式和耕作制度都发生了变革。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封建农业经济向资本主义农业转变,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制产生和发展起来了。

3. 社会结构的变化

旧贵族的衰落和新贵族的兴起。旧贵族靠征收封建地租过奢侈生活。农村中的农场主和租地农场主是新贵族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人采用新方法雇工经营,创办资本主义性质的农村和牧场,有的则通过土地买卖致富。圈地运动也引起了农民阶级的分化,在少数人致富的同时,有大批小农失去了土地,沦为工业或农业雇工,有的被迫乞食流浪。

4. 专制统治·宗教改革

亨利七世(1485—1509年)开始,实行专制统治。

亨利七世对封建割据势力采取断然措施,下令禁止旧贵族蓄养家兵解散封建家臣团,摧毁他们的城堡,消除旧贵族反叛王权的后患。在中央,国王选择亲信充当顾问官,不久又成立枢密院,枢密院受国王操纵,有权制定法令,并掌握最高司法权。枢密院,星室法庭。

英国专制制度的特点是国王把新贵族和城市资产阶级作为主要的依靠力量,选任枢密院议员,把旧贵族排斥于这个最有权力的权构之外。地方各郡仍归治安法官管理,权力有所扩大。地方的实际统治者治安法官,由枢密院在地方乡绅中选任,执行枢密院规定的政策。

亨利八世开始改革教会。1533年亨利八世公开和罗马教皇决裂,下令禁止向教廷缴纳岁贡。1534年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唯一的最高首脑,对一切宗教事务具有最高的权力,可以任命教会的各种教职,决定教义,并将宗教法庭改为国王法庭,由国王来审判教徒,镇压“异端”,改革教会,不承认罗马教廷的最高权力。改革后的教会称为英国国教(Anglican Church)。英国议会于1536—1539年通过了解散修道院并没收其全部财产的法令。约有2/3的教会土地被抛入市场,转到了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手中,结果既充实了国库,又使贵族和资产阶级从中得利,他们因此更加拥护王权。

5. 重商主义和反对西班牙的斗争

重商主义政策。限制羊毛原料和粮食出口,同时限制制成品进口,以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又给贸易公司颁发特许状,允许垄断特定地区的贸易。政府还大力发展航海业和军需工业,奖励造船。

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英国对其劲敌西班牙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斗争。贸易,制海权,宗教分歧。

从16世纪60年代起,英国海盗在大西洋上经常劫夺西班牙殖民地和从殖民地运回金银的船只,以此作为打击西班牙的重要手段。海上抢劫、走私和向美洲贩卖黑奴的活动视为发财致富的有效途径。还支持西班牙的属地—尼德兰革命。1588年爆发了英西大海战,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被彻底打败,海上实力受重创。英国初步夺得了大西洋航线的控制权。

6. 血腥立法和凯特起义

“血腥立法”,迫害在圈地运动中被抛出的失业流浪者,对他们施行鞭打、烙印、割耳和降为奴隶等刑罚,甚至处死。立法,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

1549年由小贵族凯特兄弟领导的诺福克郡农民起义,起义波及全郡,攻下了郡首府诺里季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圈地的狂潮。

 

三、俄国留里克王朝专制制度的巩固

1. 16世纪的社会经济

国家最后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取得独立。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1505—1533),完成了领土的统一。

15世纪中叶起,俄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到16世纪已经有220种手工行业。耕地收回,“夺地”现象。从15世纪末开始,政府用立法手段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当西欧国家,如英国和尼德兰开始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候,俄国却加强了对农民的奴役,从此农奴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2. 沙皇专制制度的确立

“贵族委员会”把持了政权,大公要受委员会的牵制。叛乱,政变。1547年1月已经成年的伊凡四世(1533—1584)亲政,改称沙皇。1549年初,伊凡四世改革,新法典于1550年颁布,规定将司法审判权和行政治理权进一步集中中央。

50年代的改革加强了沙皇的中央政权,“特辖领土制”,中央地区和南方部份地区被定为特辖区,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由沙皇直接管理。组成“特辖军团”,“恐怖的”伊凡。

3. 对外扩张

通过陆地蚕食逐步扩大领土,二是争夺出海口。1552年,1556年,整个伏尔加河流域和乌拉尔山脉以西地区尽入俄国版图。

俄国对西伯利亚的军事扩张开始于1581年9月,(1586—1594年)建立了秋明、托博尔斯克、别列佐沃、塔拉和苏尔古特等军事城镇,作为进一步侵占西伯利亚的据点。

夺取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出海口,立窝尼亚战争(1558—1583)。结果俄国不但没有夺得出海口,反而丧失了波罗的海沿岸部分土地。

4. 农民处境的恶化和波洛特尼科夫起义

1606年夏,波洛特尼科夫在西南部的普迪夫尔城打败了沙皇的军队,10月包围首都莫斯科。由于起义军中成份复杂,卷入起义的小贵族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投降沙皇。

5. 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

大贵族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当选为沙皇(1613—1645年),俄国从此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1613—1917年)。

 

四、西班牙的专制制度

1. 工商业发展

15世纪末西班牙实现统一,国家逐渐强大起来。查理一世(1516—1556年),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班牙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和舰队。

16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手工工场。

商业上主要发展同美洲殖民地的贸易。

尽管16世纪西班牙的工商业有明显的发展,但比英国、法国和尼德兰等西欧国家和地区还是落后,工业的规模不大,产品有限,对外贸易几乎年年入超,只得用白银来弥补。国内贸易也不发达,专制政府掠夺政策的摧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幼芽无法获得进一步发展。

2. 农业的落后

西班牙的农业十分落后,没有发生象英国和其他欧洲经济发达地区那样的农业变革,农村仍然受封建生产关系的严重束缚。

3. 王权的加强

西班牙是在反抗阿拉伯人的“收复失地运动”中逐渐统一起来的,统一后的西班牙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国,但是各省区仍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王权并不巩固。直到16世纪初,等级议会。从1521—1544年,查理一世同法兰西斯一世展开了争夺意大利半岛统治权的斗争,又不断同德国新教诸侯作战。

4. 腓力二世的反动统治

1556年查理一世退位,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由他的弟弟斐迪南继承,西班牙及其美洲殖民地和尼德兰交由他的儿子腓力统治,称腓力二世(1556—1598年)。

实行极权统治,利用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新教徒。赋税极其沉重,大量举债。欧洲“价格革命”,政府对工业既不保护,也不鼓励支持,西班牙的产品一般质量低劣。

在外交上,腓力二世继续奉行霸权政策。在1588年,当它的“无敌舰队”进攻英国时,却遭到英国海军毁灭性的打击,海上势力从此一蹶不振,同时出兵干涉法国的内战又以失败告终。

 

五、英、法、俄、西专政制度异同

四国专制制度都是在16世纪封建制度逐步解体,资本主义有所发展,政治实现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

不同:

①形成方式不同。英法国家把政治改革、武力镇压和教会的民族化相结合,俄国以政治改革为主,西班牙则在反阿拉伯人的“收复失地运动“中确立了王权。

②阶级基础不同。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最快,英国贵族资产阶级化,他们与资产阶级结成联盟,形成英国专制制度的基础。在法国和西班牙,虽然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由于农村中封建势力十分强大,因此,法国是资产阶级贵族化,并和贵族结成联盟支持王权。在西班牙,资产阶级没有地位,王权也相对弱小。以贵族、教士、城市上层为阶级基础。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完全没有发展起来,封建的农奴制有逐渐加强之势,阶级基础是中小贵族和城市上层富裕阶层。

③由于以上特点和影响,四国专制制度的专制程度有所不同,法国的王权最为强大,俄国和英国次之,西班牙相对薄弱。

④作用不同。英法专制制度初期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鼓励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西班牙政府则支持航海业和海外贸易,促成了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俄国的中央集权也有利于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但在封建制度的后期,专制制度限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革命的对象。

王权和资产阶级的联盟关系不可能永恒存在。在各地大贵族势力被剪除后,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便稳固的确立起来。在它进一步强化自己之时,便把资产阶级看成一个“钱袋“。无休止进行勒索。同时以往的联盟在本质上原是双方在互相利用,并没有长久的一致利益,在地位上也一直存在君臣之分。另一方面,在大贵族势力被打击下去之后,整个贵族阶级对王权不仅俯首听命,而且日益将王权视为自己的保护者,王权也把贵族当作进行统治的依靠力量。于是,以君主为首的整个贵族阶级便以国家统治阶级的姿态出现在政治舞台之上。从这时起,王权的历史进步性消失了,日益变成历史发展的障碍。

当王权与资产阶级之间从联盟关系转化为对立关系时,在资本主义相对比较发达的国家里,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资产阶级在财富上成为最富有阶级,其财富明显超过了封建贵族,而在社会地位上,相对拮据的贵族却通过专制王权占有统治权力。贵族阶级在经济实力不敌资产阶级时,于是就更加依靠手中的政治权力来巩固和加强其统治地位。王权就扮演了依靠专横政策进行统治的角色。这种矛盾表现:专制政府的掠夺性的税收政策;专制王朝实行一系列超经济压榨;国家权力保护落后抑制先进;贵族和资产阶级社会地位不平等,贵族有特权无义务,资产阶级有义务无权力。财富与地位,权利与义务不相称,实际反映新的经济基础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革命一触即发。



尼德兰革命

 

一、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

(1)资本主义的生产的发展。尼德兰资产阶级是其自身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16世纪以前,尼德兰已经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地理大发现后,欧洲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进一步推动尼德兰工商业发展。在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程度最高;在农村,农奴制已经瓦解,南方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被半资本主义的租佃关系所代替。尼德兰的南北方的经济在当时欧洲较发达。

(2)阶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引起阶级关系的变化。由大商人、工场主和农场主组成的城乡新资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土地的旧贵族成为新贵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多信奉加尔文教,要求摆脱封建关系的束缚。

(3)西班牙的专制统治:西班牙在尼德兰的专制统治日益加强,不仅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激起了尼德兰人民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加尔文教派的人鼓动反对西班牙的专制统治。西班牙残暴的专制统治是革命发生直接原因。

 

二、过程(1566—1581)

 

三、意义

① 尼德兰革命是以反对西班牙专制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为表现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新兴的解放资产阶级国家150万人口。

政治上还保留了君主制的某些特点,连激进资产阶级也没有获得充分的民主和言论自由。荷兰经济的繁荣仅是昙花一现,17世纪后期开始走向衰落。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