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复习的笔记—中国历史地理

努尔哈赤 免费考研论坛/2006-04-11

原文内容来自免费考研论坛,请点击查看全文
http://bbs.free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37901
中国历史地理
(40)
1、中外边界条约2、最稳定的行政区域3、行政区划形成的主要原因4、历史上农牧分界线5、历史地理研究范围6、最早的历史地理著作7、少数民族行政区划8、黄河下游泛滥的主要原因9、历史气候变化的标志10、历史地图的主要特点11、边疆行政区划的设置12、行省的得名13、历史南北移民的主要原因14、著名湖泊的变迁15、人口发展的概况16、著名朝代典型地名
17、《水经注》颖水条;断句、翻译、画图—河流---历史自然地理(40)
18、历代王朝都城变迁规律(包括割据政权)—城市地理都城(30)
19、主要省市的历史地理沿革—省市历史地理沿革-----区域历史地理(25)
20、历史地理研究的资料和研究方法与手段—历史地理研究(30)。
复试:郑礁《通典、都邑略》序文断句、翻译。(100)
变化试题:
1、 考过历史自然地理、城市地理、区域地理、研究方法与技术及政区沿革、主要农业区变迁、郡县制、州郡制、隋代大运河、三次人口迁移、郑和下西洋、黄河变迁等,自然自立考过地貌、湖泊、气候、植被、自然灾害
2、 未考历史人文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学科理论、历史地理学史、历史地图、人口地理、农业地理、交通地理、文献典籍、考古发掘与野外考察。
四、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意义
(一) 其在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防灾减灾,
现代历史地貌、水文地理学研究可为现实江河湖泊治理、防沙固沙、治理水土流失、地震预测和滑坡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历史医学地理研究,对地方病防治、人口优生优育、中药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变迁与健康预警、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历史气候地理和历史生物地理研究为经济建设中气候长期预报、现代生物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制定、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历史经济区域类型和区域重心演变、交通路线的择定、城市分布变迁、历史地名研究对今天经济建设的借鉴十分具体和直接。考证历代交通路线走向变迁,而且着力探索这种变迁的社会和自然因素。在现代交通路线选定时不能不将其作为参考。历史时期城市分布变化、区域经济重心转移及其原因的研究对我们今天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有重大参考价值。历史地名大量运用于经济建设、探矿和寻找水源、探明森林资源等活动中。
在文化建设中
现代历史地理学中的文化地理,社会文化现象在历史上的环境起始因素,复原过去的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都对现代文化建设有较大的借鉴参考意义。人才分布及演变原因研究,探索各种人才与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的互动状况,对于今天人才培养的战略决策无疑有较大的作用。宏观地去研究一些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状况,这对于一个地区文化特色界定起着重要作用。而文化特色的定位对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很有价值。
对学术思维和观念的影响
时间和空间本是一切事物研究的两个基本维度,我们要全面、客观、准确地认知客体,首先既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时间信息符号,也要尽可能全面的占有所有历史地域信息符号。历史本位的总和应包括所有自然和社会因素,即一切时间点和空间(地域)点。现代历史地理学在思维方式上吸取了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讲求对所有定性文字尽全地计量推理,客观全面地展现所有地域点的本来面目;讲求建立连续的地理剖面分析,力求探索人地空间函数上的变量。现代历史地理学讲求静态分布与动态分布演变结合的地域系统性思维,即我们说的建立连续的地理剖面。
人地关系作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最终归结点,强调分析社会现象的环境起始因素。“天人合一”“究天人之际”
第一章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但在1万年中的短时段上,气候也在不断地变化,气温在不断地波动,波动尺度。
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即距今8000年左右的温暖期,为冰期的气候最适期。辽南地区,暖温带湿润气候。距今5000年到3000年左右气温相对下降,但相对仍比较温暖,这种气温的气候一直延续到殷商时代。公元前1100年左右为近5000年来第一个寒冷期。持续长达200多年。春秋开始到西汉末年(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的温暖期。持续了700多年,气候温暖。秦和西汉年均气温大约比现在高1.5 ℃左右。东汉到南北朝的寒冷时期。这是一个近600年的寒冷期。年均气温可能比现在低大约1~2℃左右。唐北宋温暖期。时间为600年至1000年左右。比现在高1℃左右。但8世纪中叶以来,气温总的来看开始下降,1000年至1200年左右的南宋寒冷期。1200年至1300年的元代温暖期。即南宋后期至元代。从1400到1900年的明清宇宙期。这个时期又称为方志期或明清小冰期,为低温多灾的时期。前1000年相对更温暖湿润,而后1000年相对寒冷干燥。气候变化在我国中高纬度地区变化幅度相对比中纬度地区更大,这就说明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变化在黄河流域体现得更明显,而在岭南地区变幅相对小一些。
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黑子周期、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球下垫面和地震群发期等天文和地理因素有关,同时人类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气候变化。
一、第四纪气候变化与人类产生
第四纪冰期的出现和消失必然会引起地球表面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变化。新生代第四纪气候变化引起部分地区森林面积缩小,是迫使猿从树栖生活转向草原、灌丛生活而直立行走的重要条件,自然是使这些猿类空出前肢,促进手的进化以及而后的劳动的先决条件。
二、冰后期的环境与新石器时代文化繁荣
第四纪在距今1万年左右进入全新时期,这个时期是在经历了一个第四纪第四次冰期(大理冰期)后的一个间冰期,气候日趋转暖,也称冰后期。众多事实证明,距今8000年至5000年的中国大陆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都是处于一个十分温暖湿润的时期,这给中国新石器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大暖期湿润的气候环境,特别有利于古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大暖期的鼎盛阶段(距今7200年至6000年),古代人类文化飞速发展,这在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马家兵文化、渭河流域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前期和半破类型都有十分明显的表现。
人地机理是:新石器文化是一种原始农耕文化,它是从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的采集狩猎过度到农业、采集、狩猎并进行的阶段。气候的转暖自然有利于各个地区旱地农作物生长,也有利于人类原始耕作。这便是新石器文化繁荣的环境背景。
三、黄河文明产生的气候机理
距今5000至4000年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黄河文明,并不是黄河中下游的人们比其他地区的人更加聪明,而是其他地理环境的气候、土壤、地貌条件所决定的。
虽然全球气候走出最适期,气候转向干燥,大陆度增大,但东亚大陆当时的湿润还是比现在高。就黄河中下游地区讲,气候普遍比现在湿润。气候的湿润为农作物更好生长创造了条件,自然灾害频率低,为农业耕作稳定奠定了基础。黄河流域的土壤和植被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黄壤、壤土和下土坟垆粘着性不强,疏松柔和,在生产工具不发达的夏商时代,最易于耕作。森林分布比现在多,这一切都为黄河中下游农业的发展使人们有更多的交流的必要,文字便出现了: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求得精神的寄托,也有大量时间和财力去投入,大型礼仪建筑出现了;经济的发展为金属冶炼和加工创造了基础。文明由此产生了!区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超前形成的吸力主要不靠区位,而是靠区域的综合环境与文明产生所需的生产力的最佳碰撞的超前核心的形成。只是在暖温带的大河地区,气候适中,疏松肥沃的土壤有利于用石器时代的工具大量拓殖,大江大河有利于农业灌溉,适度的森林和开阔的土地为人类进取奠定了基础。这种文明产生的生产力与温带大河流域的环境的碰撞便是中国黄河文明形成超前的核心区关键所在。
四、汉唐盛世与气候波动
秦和西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强盛的王朝,秦汉中国疆域广大,国力强盛,汉代文明在世界上享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暖温湿润的气候为农业文明创造了条件。从东汉开始的中国历史进入了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长达600多年的相对寒冷期。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一个王朝,经济繁荣,城市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幅员辽阔,国力强盛,外夷臣服。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气候温暖时期往往与兴盛的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相对应。唐代文明的兴盛,是以当时十分温暖的环境作为基础的。
其对唐代农业经济的影响:温暖湿润气候造成农牧业分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唐代温暖湿润气候使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北线北移,产生多样性更明显。唐代温暖湿润气候使可供农作物生长增长,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复种指数提高。唐代温暖湿润气候使农作物单产提高,粮食总产量提高。唐代温暖湿润气候使水利建设成效显著。由于国力强盛,使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发展创造了环境基础。物质文明的发展为政治稳定、军事国力强盛和文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唐代在科举、疆域、文学、绘画、音乐、雕塑等方面的成就不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当时的世界范围都有极大的影响,唐代文明由此成为世界文明史上足可以大书特书的一页,而这种文明正是以唐宋这个中世纪的温暖为基础的。
五、以南宋为开始的长达800多年的寒冷期,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由于气候寒冷,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状态,威胁中原农业民族。
由于气候寒冷,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衰落,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成为定局。
六、明清小冰期与社会波动
明清时期中国的气候十分寒冷,有称“明清小冰期”。特别是15世纪至17世纪寒冷特征最明显。专家认为,16世纪至17世纪这个下冰期是受整个银河系、太阳系、行星处于不同位置而引动的引力、电磁场、宇宙线、宇宙空间物质密度变化等变化而来的故又称这个时期“明清宇宙期”。低温会使农业生产受到致命的影响,自然灾害的频发则影响农业生产,民生日苦同时也直接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进而造成引起中国传统社会剧烈的社会动荡,形成大迁移、大位移、大战乱。明清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游牧民族一直处于一种高压状态。由于气候寒冷,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进一步衰落,沙漠化进一步向南拓展,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成为定局。由于气候寒冷,自然灾害频率大,社会处于十分不稳定的状态,影响了中国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经济推动里和效率的转换。
第二章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
新石器时代,当时的森林分布也十分茂密,南方许多地区沼泽森林相间,特别是华北地区普遍存在天然的森林植被。当时东北大兴安岭山地北段为温带针叶混交林,东北、华北与黄土高原大部分及山东半岛为暖温带森林区,陕西黄龙山、山西霍山、山东蒙山南麓至北纬23以北的地区为亚热带森林区。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北界比现在更北,但热带界线变化不明显。先秦时期,今天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地区在商代草木茂盛,全国森林覆盖率在49.6%。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森林仍相当丰富。天然林已经破坏殆尽。长江流域的森林也开始被利用。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仍然有许多原始森林。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森林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变化。许多垦殖区演变成为牧区,农牧分界线南退。因气候转寒,森林植被已经难以恢复到战国后期状况。珠江流域、东北地区熟练基本处于一种原始状态。
唐宋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原始森林已经十分罕见。黄河中游森林面积从总体来看相对于今天仍是比较多;华北平原地区森林已经受到严重破坏,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无森林可言,但许多山地仍有一定量的森林。此时期,西北地区沙漠化加剧,天然植被更是受到破坏。长江下游地区森林开始被大量利用。长江下游地区森林面积开始大面积缩小,但是在许多山地森林还是十分茂密。长江上游、珠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的森林仍保存较好。此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的森林取伐主要依赖于北方黄河流域的森林资源,只是平原森林资源逐渐枯竭,山地的森林也受到极大的破坏。长江下游的森林开始被大量取用,而当时长江中上游云贵高原、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原始森林植被保存完好。
明清时期,北方地区的森林资源已经不能自给,长江流域的森林大量被砍伐;清代全国森林覆盖率在26.1%左右。1936年时是8.19%,20世纪50年代末大炼钢铁后的20年间,覆盖率跌到了历史时期最低点。
从植被类型的变迁来看,总的趋势是栽培植被不断扩展,天然植被逐渐缩减。从栽培植被的扩展来看,主要是经济植被的扩展,生态植被的扩展是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现代意识加强才逐渐开始受到重视。
一、 黄河流域文明的推移发展与森林分布的变迁
近5000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都取用于森林资源,为缓解不断增强的人口压力,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产业选择与资源的最佳配置往往是无意识的,往往一味强调农业文明优于林牧业文明,历史上的“重农轻牧”便是具体的体现。5000年来,黄河流域所处的中纬度地区,气候总的来看是向干冷演变,森林资源受此影响,生存、保护和再植都越来越困难,森林植被类型也越来越单一,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黄河流域的森林兴衰正好有黄河文明兴衰同步,这说明黄河流域森林植被对文明的发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兴废与黄河文明的兴衰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第七章 历史时期疆域与民族分布
夏朝的中心地区在今山西西南部,今山西西南、河南中部和山东西部地区。夏桀时,河南全部、河北、山西南部、陕西东部、湖北北缘、安徽西缘和山东西部。夏朝的中心地区是在今河南,东达大海,北过恒山。东起今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西至今陕西东部,北迄今河北、山西北部,直达今辽南,南达湖北北缘。肃镇、鬼方、巴、蜀。周朝的中心地区在今陕西地区古代丰、镐一带。东面临海,南面的域界在今湖北北部,东南达今江苏丹徒一带,西达甘肃东南地区,北疆至河北北缘。肃镇、鬼方、荆楚、巴、蜀。战国时,巴蜀、甘肃东部的兆水中游,北部北达阴山,东北边北达今河北东北、辽宁南部的辽水流域,南边达五岭的北麓。
秦朝东到海滨,朝鲜半岛;西边到临兆羌中,南边达象郡北向户,北边据河直到阴山下九原郡,直达辽东;东南达到闽浙,西南达大渡河、金沙江的滇东北地区的西南夷地区。汉代最南海南北部、最北在阴山一线,在西北方面河西走廊,最西达今把巴尔喀什湖潘。大半个云南,滇西澜沧江一线以西永昌郡。朝鲜半岛北部的东海岸和辽宁吉林交界处,可达朝鲜半岛中部江华湾一线。羌人、匈奴、鲜卑、高句丽。隋唐突厥、铁勒、回纥、粟末、契丹、吐谷浑,北面拓展越过阴山,北可达贝加尔湖。西边隋代玉门关外,唐代哈密和吐鲁番。东北边疆一度到达今朝鲜中部,但多数时间是在辽东一线,再往东为粟末,则达萨哈林岛。在南方,越南中部,。西南地区金沙江以南。两宋版图十分狭小。北界达河北中部,西北只能控制绥德、延安、环州、会州一线,最西只达西宁州、熙州、兰州、河州等地。在西南地区大渡河为界。南部今越南独立的大越政权。辽、金、东界达今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西夏、西辽、回鹘、吐蕃、大理等政权。元朝是中国历史是版图一度扩展最为广大的王朝。在北面岭北行省曾北达今北海,其东辽阳行省达朝鲜北部、黑龙江下游至库页岛,西面可达察合台后王封地咸海。青海、西藏。明代的版图不及元代,但是也十分广大。东北,奴尔干都司,黑龙江下游入海处,包括萨哈林岛。北面的阴山一线,西界控制范围只达到今天甘肃西界,乌思藏都司管理今西藏一线,西南地区与元代相比变化不大。清代统一大漠内外和天山南北,巩固了在青藏高原的控制,故版图远远超过了明代,其超过明代主要在北部。东北地区东部达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北部,乌里雅苏台。西北新疆行省,西北可至巴尔喀什湖,而答于葱岭,接中亚细亚。在东南沿海,台湾、海南、南沙、西沙、东沙诸群岛属清政府。西南至喜马拉雅山脉,从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是中国历史上长时段实际统治境土最广阔的时期。今西沙群岛在唐代称为“石塘”“石床”宋代称为“万里石塘”“千里长沙”。明代称南沙群岛为“万里长沙”“万里长堤”。汉代对于西域的开拓,元代则将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纳入中原的直属版图,清代则再次统一大漠内外和天山南北。中原王朝国力强弱与中国历史疆域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中原王朝强盛时,边区民族政权仰慕中原经济文化,或迫于强大的政治压力,形成向心力,进而形成多民族统一的中国;当中原王朝国力衰退而战争不断时,向心力就成为了离心力,四周民族纷纷独立,自求发展,就出现分裂的中国。这种分合现象与东亚大陆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
第八章 历史时期政区沿革
九州、分封制,郡县的设置始于春秋时期。十里一亭,亭有长;十里一乡,乡有三老,监察区,刺史与州牧。州郡县三级制,东晋以来“双头州郡”的情况,即二州、二郡合治一地。东晋以来,开始在南方侨置北方的郡县,出现许多侨置州、郡和县,由于侨置郡县带来侨土之间的矛盾,东晋开始实行“土断”,将侨置州、郡、县并入土县。州县制,府,其地位略高于州。唐代一般是在京都及行在设府,在大州或要地设都督府,在边区重地新设都护府。8世纪后开始在边区大量设立方镇,设节度使来管理。立路,实际上最初是一种财政收转区。后来转运使兼有民事、刑法、军政和监察权利,路实际上成为了一级行政区划,23路、17路。州、府、军、监四种形式。元代推行行省制,除腹里直属中央中书省管理、吐蕃和诸王封地由宣政院管理外,“山川形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