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国史复习0.2 夏商周三代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01



夏商周三代

夏商周断代工程

“九五计划”中的一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作为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执行期为1996—2000年,该工程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相结合,专攻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判定与划分,以《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成果报告》结项,周代给出了较为明确的年代,夏商则提出了年代框架。

夏商周断代工程规模宏大,参与学者众多,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给出了一个时间上的标尺。但来自中国国内和国际的批评不绝于耳,主要集中在夏朝的存在与否与精确年代的可信与否两个方面。作为阶段性成果,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实践作用大于它的成果意义,这种大规模的跨学科学术合作在讨论中促进学术进步,尤其是考古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



【一般了解】

夏族很有可能是颛顼部落的一支后裔,是黄帝后裔颛顼高阳氏与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的一个部落,夏部落一开始居住于渭水中下游,后东迁至晋南、豫西伊洛流域。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家天下”,世袭制

姒姓部落。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

活动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范围是晋南——鲁西——鄂北——冀南。豫西、晋南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却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但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遗迹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

有初步的职官体系与等级划分。《礼记·祭义》言,“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反映夏人对官位的重视,也从侧面说明夏代的职官已有明显的高低等级区别。

夏历。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纪日法,起源是很早的。夏代末期的帝王有孔甲、胤甲、履癸(桀)等,都用天干为名,说明当时用天干作为序数已较普遍。夏代的历法,是中国最早的历法。当时已能依据北斗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夏历就是以斗柄指在正东偏北所谓“建寅”之月为岁首。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已知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它按夏历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中的星象、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保存了中国最古的比较珍

贵的科学知识。

《禹刑》仅见于《左传》昭公六年。晋国的叔向在抨击郑国子产“铸刑书”时提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其基本内容是以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法律性质的习惯法为主,制定了《禹刑》,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正规法典。

夏朝存在土地公社所有和早期的井田,纳“什一税”。论述夏朝的赋纳制度,《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夏商周三代的田赋制度一脉相承,顾炎武更据此认为“古来田赋之制,实始于禹”。

早期的贡纳。《尚书·禹贡》系后人所作,其中所记九州向国家贡纳的情形,虽然不能认为完全可靠,但其中说到:“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栗,五百里米”的随乡土所宜的贡纳制在夏代业已存在,当是可能的。《孟子·滕文公上》的“夏后氏五十而贡”

五服。《禹贡》一篇又列出九州赋纳物品的具体情况,将物品数量分作上上、中上、下上、上中、中中、下中、上下、中下、下下九等。又根据与夏后氏都邑地理距离的远近分作甸、侯、绥、要、荒“五服”。

磨制石器精美,以钻孔石铲与石刀为主。陶器制作采用快轮制造方法,以黑灰陶为主。有夏代冶铸青铜器记载。如“禹铸九鼎”和夏后启命人在昆吾铸鼎,出土的铸造铜器的遗存可以为证。如在临汝县煤山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址中,出土了炼铜坩埚残块。夏代青铜器的形式非常接近陶器,它铸造青铜的历史不长,所以青铜器没有形成一个好的规范。

历史上已有夏篆的记载,夏禹书、禹王碑则是夏朝的传世文字。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只出土些陶器刻符。

主要的民族关系:三苗、东夷。

考古学与夏文化

夏文化

夏王朝时期的居民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存叫夏文化。

二里头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是主要研究对象。这时期生产水平有较大发展,已会制造青铜器,但水平不高,青铜器形态类似陶器。生产的发展导致贫富分化的加剧,主要表现在墓葬中出现分正常埋葬的人骨,及宫殿基址中庭发现的人殉坑,反映这一时期已经进入阶级社会。专用酒器增多,磨制石器精美,以钻孔石铲与石刀为主。陶器制作采用快轮制造方法,以黑灰陶为主。

对夏文化分歧的解决有待于考古发掘提供更多物证,同时有待于多学科结合研究取得确切数据。

二里头文化

夏朝青铜时代的早期文化,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而得名,通常认为二里头文化是夏朝晚期文化。

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二里岗期之间,主要分布于豫西和晋南,年代约在前2395—前1625之间,分为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二里头文化特征:陶器以夹砂、泥质为主,流行灰陶;青铜器,出土规模巨大的铸铜作坊遗址和成组青铜器;玉器,出土大型圭、璋、

钺等,是王权与礼制的象征;建筑,出土规模宏大的宫殿、庙堂等建筑基址群。

分为四期,四期的归属有较大分歧。第三期内涵最丰富,有学者认为第三期一号宫殿的被废弃正是夏灭商兴情况的反应。对于研究夏朝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依据,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国家形成的重要参考依据。

【细节补充】

二里头文化的渊源:

王湾三期——新砦(zhài) 期——二里头文化

第三期内涵最丰富,有两座宫殿遗址,墓葬中发现很多青铜器、玉器。

2001年来二里头遗址考古进展

宫殿区外围发现宫殿城墙和环城道路;发现二期、四期大型建筑;发现最早的车辙; 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目前,学者们对二里头文化的看法尚不统一。部分学者认为第三、四期中出现了与二里岗商文化相一致的文化因素,所以它应是商代都邑,很可能是汤都西亳。狭义的二里头文化应专指二里头第一、二期遗存。部分学者则认为郑州商城是亳都,二里头遗址应是夏都斟,所以它的四期遗存均为夏代遗物。围绕二里头文化的性质的讨论,将继续进行下去。

政治活动

家天下/天下为私

指世袭君主制确立后形成一家之姓的国家局面。

中国早期实行禅让制,首领之位在各个部落间流转。禹之子启打败禅让继承人伯益,建立夏朝,从“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国家财产成了一家私产,家天下通过父子相承或兄终弟及的方式来维系。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

《礼记.礼运篇》将这种现象记为“天下为私”,与氏族公社时期“天下为公相对”,财产私有制合法化。西周更是提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强调天下的土地、臣民都当成君王一家的私产。

太康失国

夏朝君王太康被赶下王座的历史。

启之子太康沉湎于声色酒食,政事不修,外部四夷背叛。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藉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夺取政权。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成为傀儡君主,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后羿把相赶走自己做了国君。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

太康失国体现出夏朝并没有建立绝对的君主权威,仍然是松散的部落联盟形式占据主导。

少康中兴

夏朝少康夺回政权并整顿朝政的历史。

时夺得统治权的寒浞生活腐化,内部矛盾重重。夏王相的遗腹子少康依靠有仍氏、有虞氏、斟灌氏等部族积聚力量,通过用间、行刺等手段战胜寒浞父子,建都纶邑,勤政爱民,专心农业水利,重建夏朝。《左传》称赞其“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

少康中兴说明当时各个方国部落的力量还是相当强大,少康的复位与方国部落的支持有直接关系。少康中兴重新确立的夏的统治,东夷势力受到打压。夏朝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为夏朝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律令制度 科学文化

《夏小正》

夏朝的历书。

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按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生产方面包括农耕、渔猎、采集、蚕桑、畜牧等。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传统农事历书,原为《大戴礼记》中的第47篇。因原稿散佚与成形之问题,成稿年代争论很大,通常认为成书于战国,也有人说它是夏代的历法。

《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司马迁认为孔子所指的夏时就是夏小正,学者多认为内存夏代资料。夏纬瑛认为其是淮海地区物候的记载。刘尧汉和陈久金把《夏小正》和彝族的太阳历作对比研究,指出《夏小正》原是把一年分为十个月的太阳历,今本《夏小正》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是后人添加的。



【一般了解】

子姓部落。

尧称帝时,封帝喾之子契为司徒,后被封为玄王。商人的始祖契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邑(今河南商丘)

《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记》载:“有娀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相传契是简狄吞玄鸟蛋而生,所以,商人便以玄鸟为图腾。

据《尚书商书》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夏朝中期,契的六世孙王亥通过进行商业贸易,使商的势力逐步强盛起来。

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契的第十四代孙商汤灭夏后,返回亳都,以“商”作为国号建立商朝。

《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河南商丘)迁于嚣、河亶甲自嚣迁于相、。《史记》记载祖乙迁邢(河北邢台),迁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从文献记载可以知道,商代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国家机构,有各种职官、常备的武装(左中右三师),有典章制度、刑法法规等等。商王朝的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被封于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别。内服官中又分外廷政务官和内廷事务官。最高的政务官,是协助商王决策的“相”,又称“阿”、“保”、“尹”。王朝高级官吏统称卿士,有三公、少师、太师。内廷事务官是专为王室服务的官员,主要是总管的宰和亲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有百工之长的司工,掌粮食收藏的啬,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猎的兽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车的车正,为商王御车的服(又称仆、御),侍卫武官亚,卫士亚旅,掌教育贵族子弟的国老,掌外地籍田的畋老。外服官主要有方国首领的侯、伯,有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卫边境的卫。

商代在实行贡纳制度的同时,还有劳役租“助”,就是要求农人助耕公田(籍田),收获皆为统治者所得,其比例约占农人收获的十分之一。

内外服制度。商制,文献所记有侯、甸、男、卫、邦伯,均属地处王畿之外的“外服诸侯”。殷墟甲骨资料表明:殷邦境外的“多方”或“多邦方”,常常是商王国征伐的敌国。它们的君长被称为“方伯”或“邦伯”,如人方伯、羌方伯、盂方伯、周方伯等。殷邦边境和邦境内的君长,被分别称为侯、伯,如杞侯、犬侯和井伯、宋伯等。它们是商王国的屏藩,常受商王之命征伐多方,商王亦往往派兵助征。方伯和侯、伯称号的不同,反映了这些君长与商王关系的亲疏差别。

商朝的政治理念是神权观念笼罩下的政治思想,商代统治者“尚鬼”、“尊神”,盛行人牲、人殉、自然崇拜。

商朝法制应该比较成熟。除了《汤刑》外,还有《甘誓》《盘庚》《伊训》等篇章也都是商朝具有效力的法律文件。

公社所有制一般分为“公田”和“私田”,《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惟助为有公田”由公社农民来集体耕种。

手工业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细. 青铜器的冶炼与制造都相当成熟,各种常用的器具和礼器、酒器十分精美。商朝人已经发明了原始的瓷器,洁白细腻的白陶颇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细的玉石器表现了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艺。丝织物有平纹的纨,绞纱组织的纱罗,千纹绉纱的縠,已经掌握了提花技术。

商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牵着牛车和乘船从事长途贩运的商贾。

商代服饰不论尊卑和男女都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古代华夏族上衣


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特点,就是在商代形成的。

商朝对于天文天象的记载、对于干支记时法的运用等在甲骨文上有所反映。商代日历已经有大小月之分,规定366天为一个周期,并用年终置闰来调整朔望月和回归年的长度。商代甲骨文中有多次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记录。

考古学与商文化

后岗三叠层

仰韶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商文化层由下而上的三层堆积,1931年梁思永在河南安阳后岗遗址发现而得名。

发现有白灰面房址、陶器、石器和骨器、夯土围墙等,并依据遗物的特征进行文化层划分,从地层上证明了中国的历史由史前到历史时期是一脉相承的,开创中国考古层位学的先河。梁思永的发现有力反驳了董作宾、李济的“殷墟淹没说”,他在田野报告《城子崖》中对龙山文化及其与商文化的关系等进行综合性的论述。

漳河类型(太行山东麓为中心)、辉卫类型(沁河下游、卫河上游为中心)、南关外型(河南郑州);李伯谦主张把“南关外型”从先商文化中划出去,把漳河类型和辉卫类型合并为“下七垣文化”

1. 先商文化年代

第一期近于禀辛至文丁时期,第二期近于帝乙、帝辛时期

2. 先商文化地域

第一期偏于西方,以宝鸡、岐山为中心,第二期逐渐东移,以长安的沣(fēng) 西地区为中心

3. 先商文化内涵

以殷墟为代表的殷商文化,来自光社文化分化的姬周文化,来自辛店、寺洼文化的姜炎文化

4. 先商文化族群

来自东方的姬周集团,来自西方的姜炎集团,其他族群

5. 先商文化的发展

下七垣文化

早商时期

二里岗类型(河南、山东大部)、台西型(河北保定至邢台)、盘龙城(湖北东部)、京当型(山西泾渭地区)

二里岗文化

商朝青铜时代的早期文化,以发现于河南郑州二里岗而得名,早商文化的代表。

介于二里头夏文化、殷墟晚商文化之间,包括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小双桥遗址等遗址。分为上下两层,每层又分一二期。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流行绳纹,体形由瘦高向矮胖发展。青铜器出土众多,流行饕餮纹,新增一种长条形有銎端刃器如斤、钁、臿等。流行深窖穴。土坑竖穴墓,流行腰坑,有的墓有殉人和殉狗现象。杀牲、杀人为建筑物奠基。卜骨用牛骨为主,有灼有钻,但无凿。

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发现了商代早中期都城遗址,为研究商代发展提供了重要考古学依据。经刘绪、李伯谦等人研究,二里岗文化由“下七垣文化”发展而来,流向殷墟文化。

【细节补充】

郑州小双桥遗址:发现了与甲骨文为同一系统的朱书陶文,将商代文字出现向前提早了一段。

黄陂盘龙城古城、山西夏县东下冯古城、垣曲的古城镇古城、河南焦作的府城古城:作为二里岗文化一些小型城址的代表。

除以上介绍的王都及方国都城或军事重镇外,西安老牛坡、藁城台西、柘城孟庄、济南大辛庄等遗址从发掘所获资料看,也应是区域性的中心聚落,它们虽未发现城墙,但也不能排除作为方国都城或重镇的可能

偃师商城/二里岗遗址(前1600—前1400)

二里岗遗址又称郑州商城遗址,商代早期都城遗址

发现于1951年河南郑州偃师二里岗,总共分四期,年代约为前1600—前1400年。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有城门、道路、宫殿、居址等遗迹,还有军事防御设施,具备了早期都城的规模和特点。并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铜器、玉器等遗物。

学界认为是商汤时期的西亳,是目前所见先秦时期布局最为严整的都城之一。

郑州商城(前1500)

商代中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县旧城及北关一带。

年代约为前1500年,面积达2500万平方米,包括宫殿区、内城、外城,规模宏大,文化遗存丰富;城墙采用分段版筑法建造;青铜器的饕餮纹、乳丁纹十分庄重;有铸铜、制陶的专业作坊;发现高岭土烧制的原始瓷尊和刻辞卜骨,当时的货币穿孔贝,乐器枣石埙和陶埙等,出土玉戈、玉铲、玉璋、玛瑙等玉器,反映了制玉工艺有相当高的水平。

安金槐认为该城是商代中期仲丁所迁之隞都,得到多数学者认同;而邹衡先生认为是商汤所都之亳。绝大多数专家则认为郑州商城应为仲丁隞都。

晚商时期

安阳殷墟

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

年代约为前1319—前1046年,包括王陵、宫殿宗庙和洹北商城等遗址布局严整,突出表现了殷墟时期以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制。殷墟甲骨文、青铜器金文是珍贵的早期文字材料。以后母戊大方鼎为代表的青铜器制作精美、种类繁多,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宫殿王陵等造型庄重肃穆,洹北商城严格的“中轴线”布局是中国历代都城的范式。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更是罕见的保存完整的商王室墓葬。

殷墟的发掘,是中国传统金石学与西方田野考古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兴起的标志,对殷墟的发掘研究培养了夏鼐、胡厚宣等中国近代考古大家。它真正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对于上溯夏文化起到了基点作用。

妇好墓

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的墓葬,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1976年由郑振香、陈志达主持发掘。无墓道,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妇好墓虽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出土大量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文物。

妇好墓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葬。 政治活动

牧野之战

周灭商之战役。周文王死后,武王做灭商准备,曾率师东观兵于孟津,诸侯不约而至孟津相会助周王八百。武王以实际尚未成熟,率师还周。过二年,纣王残暴更甚,正当商纣王派大军远征东夷之时,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联合庸、蜀、羌、茅、微、卢、彭、濮等国,经孟津渡过黄河直抵商郊牧野。商纣王对来自西方的进攻并无准备。他仓促调遣军队,甲子日晨,在牧野应战,商军倒戈。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拒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商纣王的军队人数虽多,但兵无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战,商朝全军覆没,致使纣王自焚,商王朝灭亡。

鸣条之战(约前1600)

商灭夏的决定性战役

夏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成汤营建亳都,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支持夏朝的韦、顾、昆吾等方国,为灭夏之战创造有利条件。在剪除了夏的羽翼后,约前1600

年,成汤和伊尹率军在鸣条之野和夏桀决战。会战前商汤举行誓师,誓词即《尚书》中的《汤誓》。

夏桀战败,成汤将夏桀放逐到历山,夏朝灭亡,为商朝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成汤

子姓,名履,契的第十四代孙,商朝开国君主,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等。

夏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成汤营建亳都,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支持夏朝的韦、顾、昆吾等方国,在鸣条之战作《汤誓》,打败夏桀后返回亳都建立商朝,对那些亡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

他吸取夏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作《汤诰》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注意“以宽治民”,统治期间政权较为稳定。《周易》评价:“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伊尹摄政

成汤死后一段时间内伊尹主持朝政的历史。

历经太丁、外丙后,伊尹立太甲继位,作《肆命》《徂后》等教导。太甲昏暗暴虐,不尊成汤之法,伊尹将其放逐并自立为王。执政七年后,太甲从善悔过,伊尹又迎太甲回亳,还政于他,自己以卿士的身份辅佐。

伊尹放太甲的故事记载于《史记.殷本纪》,甲骨文中有祀伊尹的卜辞。有现代学者指出,伊尹放太甲实际上是通过武力夺取王权的故事,在史书中记载被美化了。

商朝中期王室动乱。自仲丁后,王朝中衰,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又屡次迁都,诸侯离叛。这一动乱历经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王,故名。

盘庚迁都

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地的历史事件,是划分早商与晚商的重要标志。

商朝中期以来,王室内部连续发生王位纷争,且水患频繁,期间商朝多次迁都。盘庚是商朝的第20任君主。为了稳定统治,盘庚强行将都城迁到殷地,“行汤之政”,政局才稳定下来,此后商朝再未迁都。殷地在今天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很可能是洹北商城,在小屯村发现的商代王陵、宫殿、作坊及其他遗址的情况表明这里是当时的殷都。

有现代学者指出,商朝中期的频繁迁都其实是游牧经济的体现,而盘庚迁殷反映了商族人民逐渐定居进行农业生产

盘庚

武丁中兴

商王朝在武丁时期国力昌盛的鼎盛时期

武丁是商朝的第23任君主。即位前武丁长久生活在民间,知晓民间疾苦,即位后得到甘盘和傅说两位贤臣辅佐。对内彻底扭转了兄终弟及造成的混乱,父死子继成为商王继统的常例。并不断向外征战,伐羌方、土方等,势力扩及南方荆楚之地。

武丁时期的文化遗存相当丰富,见于安阳殷墟遗址,宫殿、墓葬、作坊等遗存都有发现,其配偶妇好墓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

武丁

制度律令

百僚、亚尹、宗工内服制及侯、甸、男、卫邦伯外服制

科学文化

一、 商文化起源

西方说,《史记·殷本纪》,郑玄《集解》起源于晋地

东方说,王国维、郭沫若、张光直认为商在河南商丘

北方说,徐中舒认为商起源于环渤海,傅斯年认为商起源于东北渤海,金景芳认为商起源于东北南部,邹衡认为商起源于太行山东麓

有娀(sōng) 氏女简狄吞玄鸟卵生商族始祖契,传说商族是黄帝族的支系,兴起于辽西、冀东北,后来南移。

王亥、王恒是商族史上首先称王者;上甲微之后先公先王才有明确的世系排列

甲骨文

商周时期用于占卜的文字。

刻画在甲骨上,得名甲骨文,安阳殷墟出土最多最为著名。清代金石学家王懿荣是最早发现者。甲骨文字是初期汉字,已经具备了汉字“六书”,奠定了汉字发展基础,但还存在
不少原始性质如大量异体字、合文等情况。内容涉及天文历法、征伐祭祀等,是研究商周重要的文字材料。

刘鹗编辑出版第一部著录《铁云藏龟》,孙诒让《契文举例》是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专著,中国社科院《甲骨文合集》是现代甲骨学方面的集成性资料汇编。甲骨文的考释和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甲骨学”,大家辈出,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并称为“甲骨四堂”。

【细节补充】

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五期

殷墟甲骨文的时期划分。

董作宾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将盘庚迁殷至纣王灭亡这273年间的殷墟甲骨文,按照 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十个标准,分为武丁及其以前;祖庚、祖甲;禀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五个不同时期。

甲骨五期的分类利于对甲骨进行年代判定,更增加了卜辞的史料价值。“五期”分法和“十项标准”至今甲骨学界和商史研究中所普遍使用和承认的基本方法。

【细节补充】

这五个不同时期,是用十项标准研究甲骨文得出的: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这十项标准犹如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看似混沌一团的十五万余片甲骨时代的大门,使其各归其主,有条不紊的划归五个不同时期,隶属八世十二王的名下。

第一期:武丁及其以前盘庚、小辛、小乙、(一世三王);

第二期:祖庚、祖甲(一世二王);

第三期:廪辛、康丁(一世二王);

第四期:武丁、文丁(二世二王);

第五期:帝亡、帝辛(二世二王)。

世系就是商人祖先的世次,包括直系及旁系。这是判断甲骨文时代早晚的“纲”。

称谓就是占卜时王对自己亲属的称呼。用标示时王与各祖先关系的称谓判定甲骨文的时代是分期断代的一个重要标准。

贞人就是商王朝代表时王占卜并记事的史官。他们都是商王朝的知识分子,不同的贞人供职于不同的商王。

坑位指甲骨出土的地区,这一标准,只有在科学发掘之后才能树立。

以上所说世系、称谓、贞人、坑位四项标准中,前三项是甲骨文分期断代的基础,因而也有学者认为此三者是分期断代的第一标准。依据第一标准,我们可以定出一批时代明确的标准甲骨文片,既包括由称谓决定时期的甲骨文,又包括较多的由贞人可定时代的甲骨。再通过这批标准甲骨片的整理和归纳,派生出其他各项标准。

其他六项标准:方国,就是用每一时期甲骨上经常出现的方国名作标准,去判明一些甲骨的时代;人物,第一标准断代后所确定的不同时期人物;事类,即占卜的事情。每一时代的祭法和所祭的祖先神都有不同;文法,卜辞的文法极为简单,然而由文法的随时变易,也可作为划定时期的标准;字形,每一时期,都有一些具有明显特征的字形;书体,即甲骨文的书写风格,董作宾概括为:第一时期雄伟,第二时期谨饬,第三时期颓废,第四时期劲峭,第五时期严整等。

由贞人的发现到断代研究十项标准的建立,是董作宾对甲骨学研究划时代的重大贡献。 甲骨刻辞*

完整卜辞包括:前辞(叙辞)、命辞(贞辞)、占辞、验辞4部分。

前辞(叙辞),即记载卜日和贞人名的文辞

命辞(贞辞),即命龟之辞,占卜内容

占辞,对占卜内容的判断与预测

验辞,占卜事情发生后对其是否符合判断的追记

卜辞程式简单,大抵是“某日某人卜问某事,吉或不吉”,有时记录其效验。记日用干支而不用数目字。

举例:

癸酉卜,亘,贞臣得。王占曰:其得。佳甲、乙。甲戌臣涉舟,延陷弗告。旬又五日丁亥执。十二月。(《合集》641)

“癸酉卜,亘”是叙辞,“贞臣得”是命辞,“王占曰:其得。佳甲、乙”是占辞,“王占曰”是商王根据龟骨上的兆纹作出判断,能够抓到。“甲戌臣涉舟,延陷弗告。旬又五日丁亥执”是验辞。

※从这条卜辞看,记事文的基本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经过,一应俱全,与《春秋》记事的特点和句式接近。其中验辞,属于事后的记录,基本就是历史记录。

西周

西周官制:

司徒、司空、司马为“三事”。

卿事寮,为王室处理国政的权力机关,在内任职者称卿事。《作册令尊铭》:“王命周公子明保尹三事四方,受卿事寮。”

太史寮,西周王朝史官的官署名。与卿事寮同见于《番生簋》、《毛公鼎》。掌管册命、制禄、图籍、记录历史、祭祀、占卜、礼制、时令、天文、历法等,其长官为太史,亦称尹氏,位仅次与太师。

西周法律:《九刑》,行政权与司法权尚未完全分离,刑罚大权由贵族掌握。五刑:“火能变金色,故墨以变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节;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宫以断其淫;水能灭火,故大辟以绝其生命。”(《逸周书逸文》)

西周兵制:主要是“师”

考古学与周文化

金文/钟鼎文

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

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籀篆体,笔道肥粗,弯笔多。起于商代,盛于周代。一般说金文多限于先秦和秦汉。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

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对于研究商周时期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依据。《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

对金文的研究在秦汉已开始,宋代金石学大兴,清代对金文有了系统的整理研究,如容庚《金文编》、吴式芬《捃古录金文》、孙诒让《古籀拾遗》等。

【细节补充】

一般说金文多限于先秦,也有把秦汉包括在内的。魏晋以后的青铜器物,有的仍有文字,但不在金文范畴之内。

毛公鼎

利簋

政治活动

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

文王*:讨伐犬戎、密须,稳固后防;东进扩张,伐黎、邘(yú) 、崇等;迁都“既伐于崇,迁都于丰”

武王伐纣:约前1460年,观兵于孟津、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前1044年)

周取代商朝的决定性战役。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臣属国皆叛离。西方周族兴起,,欲取代商。姬昌时重用吕尚、南宫适等贤臣,行德政,积极招附方国,攻黎伐崇,迁都于丰,奠定了灭商基础。姬发继位后,联合羌、戎各国,约前1044年趁着商军主力远征东夷之时进军朝歌,在朝歌郊外的牧野与商纣王开战,纣王战败逃奔鹿台自焚而死。周占领商都朝歌。姬发在开战前誓师,即为《尚书》所记载之“牧誓”。

牧野之战消灭了商朝的核心力量,周武王的灭商战争基本胜利。有现代学者根据《利簋》铭“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辰,夙有商”推断牧野之战发生在晨6、7点钟。

周公旦/周公摄政/周公当政

指周朝初年周公当政的历史。

周公名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灭商两年后周武王去世,周公当政称王。他和召公奭分陕而治,先后平定三监之乱,进行东征。营建成周,迁徙殷遗民到成周、丰镐一带居住。分封诸侯,并制礼作乐。周公当政持续7年,之后将国政移交成王,兢兢业业辅佐,直到病逝。

周公当政时期,商的势力被彻底消除,周朝的势力和中原的安定得到了巩固。他完善了

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为之后西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东征使周朝势力真正扩展到东海。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其历史另见于何簋、何尊铭文等。

【细节补充】

贾谊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三监/三监之乱

西周初年由周王室贵族管叔、蔡叔、霍叔发动的叛乱。

西周初年政局很不稳定。周武王灭商之后,以商旧都封纣王子武庚,并以殷都分卫、庸、邶,让武王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别监之,总称三监。管叔、蔡叔对周公不满,以周公对成王不利为借口,勾结武庚,串通殷商旧地东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国,叛乱反周,局势十分严重。

周公取得召公的支持,杀管叔而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诛武庚,以纣王庶兄微子继承殷祀,建宋国。平定三监之乱后并继续东征,平定东夷势力。

周公东征

周公平定东夷势力的战争。

西周初年政局很不稳定,周王室贵族管叔、蔡叔、霍叔串通武庚、东夷发动叛乱,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继续东征,采取军事攻势与政治争取并举的谋略,先攻徐、淮等九夷,迁殷民于洛邑,最后才北上攻奄。

武王克商只是打击了商王朝的核心部分,直到周公东征才扫清了它的外围势力。周公东征历时三年,使周朝势力真正扩展到东海。周王朝的统治由此稳定下来。

周公东征的记载见于《吕氏春秋·古乐》、《俎侯夨簋》铭等。

制礼作乐

周公对周朝礼乐制度的改革。

相传周公营建洛邑后,对夏商以来的礼乐进行增删修改,建立起各项典章制度。周礼是等级社会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制度的总称,内容是五礼,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包括种种规则、典礼仪式和表示身分的舆服旌旗、宫室器用的规定等。行礼仪要用乐配,不同的礼仪演奏不同的乐章。周公还主持制作文舞《酌》、武舞《象》等颂扬周朝。

周朝的礼乐制度同宗法分封制相辅相成,是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礼用以辨异,分别贵贱;乐用以求同,缓和上下。礼乐制度用以维系周朝统治,并成为后世王朝礼乐规章的范本。

【细节补充】

五礼

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统称五礼。吉礼是对先祖与各种神只进行祈求福祥的

礼节。凶礼是指哀邦国之忧的丧葬礼节,还包括对天灾人祸的哀吊。宾礼是诸侯对王的朝见、诸侯间的聘问和会盟等之礼节。军礼是战争、田猎、筑城等动员大量人力的活动的礼节,即大师之礼、大田之礼等。嘉礼是为了亲善万民的礼节,包括婚礼、冠礼、飨燕礼、庆贺礼、宾谢礼等。所有礼制,是法律的补充,强调贵贱等级的区分和贵族社会的正常运作。

周礼意义

礼仪的系统化与制度化,意味着一个统治阶层权力演变成合法地位的象征;规整的礼仪增加了统治阶层本身的稳定性,减少了内部竞争与冲突

成康之治

西周时成王、康王相继在位的40余年间所形成的安定强盛的政治局面。

自武王灭商、周公东征后,周朝进入巩固的时期。两王在内政上勤于政事,认真实行周公的政策,亲耕籍田,戒酒抑奢;完善礼乐制度,分封诸侯,安定社会。对外征讨淮夷、东夷,加强对异邦的控制。成康时期实行的分封诸侯、安定社会,扩展周朝影响等措施都取得了成效

成康时期,周王朝的基本政治格局已经形成,社会经济顺利发展,相传“刑错四十余年而不用”,为西周最繁荣昌盛之时期。

国人暴动(前841)/厉王奔彘/彘之乱

前841年周朝都城居民暴动驱逐君主的事件。

西周中期,孝王、夷王的两次不正常的王位继承表明西周礼乐制度已遭到破坏,以下犯上情况时有发生,社会矛盾开始激化。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召公虎规谏厉王,但监谤更甚。

在高压政策下,国人“道路以目”,忍无可忍之后于前841 年暴动,攻入王宫。周朝实行寓兵于国人的政策,使得没有军队为周厉王护卫。厉王仓皇逃奔彘,前828 年死于彘。在此期间宗周无主,朝政由周公、召穆公共同执掌,重要政务由六卿合议。

这一年即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 年,这是中国史籍记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共和行政/周召共和

指西周国人暴动后,朝政由周公、召穆公共同执掌的时期。

前841年国人暴动,群分激昂,周厉王奔彘,太子静无法继位。经推举,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重要政务由六卿合议。周厉王死于彘后,前829年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共和行政结束。

另一说共和行政就是共伯和干王位,摄行天子事,见于《竹书纪年》、《世本》等。 共和行政在适应了宗法观念的同时,稳定了周朝政局,为之后周宣王的“中兴”奠定了基础。《史记》中便从共和行政的第一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纪年,这也使中国的历史从此有了确切纪年。

宣王中兴

周宣王在位期间因对外军事胜利而造成的中兴局面。

宣王即位时,国家的情况残破不堪,周边的民族一再侵袭,社会仍动荡不安。宣王在周公和召公的辅助下,首先整顿内政,改变周厉王对民众的高压政策,宣布“不藉千亩”,安定社会秩序。对外严允、西戎、徐戎、荆楚进行战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各种社会矛盾仍然存在并发展。宣王一再征兵徭,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农奴也大量的逃跑。

宣王时期,末年战争接连失利。宣王中兴是短暂的对外军事胜利,缺乏国内稳定政局和繁荣经济的支持,最终不会长久。所谓中兴已掩盖不住西周的败落景象。

前771年:申侯(申后之父)引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因去年幽王娶褒姒为妃,申后被冷落,因举烽火征诸侯勤王无效,被犬戎所杀。

平王东迁(前770)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周朝国都由镐京迁往洛邑的事件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入侵,周幽王被杀。太子宜臼争取了郑、卫、秦等诸侯的支持,被立为平王,但无力驱赶犬戎。当时镐京被洗劫一空,经济凋敝,而关中一带连年干旱,岐山一带发生了地震,加上易受犬戎侵扰,宣王又无力立国。而周公营洛为东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虽然迁都遭到了周公等人反对,周宣王最后还是迁都洛邑。

平王东迁是划分东周、西周的重要转折点。周天子依靠诸侯势力迁都并开始依附于诸侯,王室衰微的大局已定。在平王东迁之后,秦国、新郑建立起来了。

制度律令

官僚制度

五等爵制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盛行于周代。

先秦文献中有关爵制的记载,主要见于《孟子·万章下》。所举周代爵称,有天子、公、侯、伯、子男五等。年代稍晚的《礼记·王制》,则将天子除外,子男分列,即所谓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

文献反映的先秦爵制是否准确,学者尚存异议。但参照甲骨、金文资料,可以肯定的是:夏爵制不详,商制细节难明,只有西周至战国时期的爵制尚可大致判明其爵称与爵序。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关于西周的爵位„„许多记载都是出于后

16/19页

人的想象,所谓‘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级并非事实,无论商、周都没有严格的五等爵制度。”

世卿世禄制

官员世袭卿位、世享俸禄的制度。

盛行于西周,与宗法分封制相承。商鞅变法时推行军功爵制,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废除世卿世禄。杨宽著的《战国史》在论及西周的官吏情况时说:“在周王国和各诸侯国里,世袭的卿大夫便按照声望和资历来担任官职,并享受一定的采邑收入,这就是世卿、世禄制度。”

另有一些学者不同意世卿世禄制推行于西周时代的说法,或说世卿世禄制开始出现于春秋中后期。各有依据,未成定论。

成周八师

西周时天子应该是14个师,其中分别是“成周八师”和“西六师”

西周在宗周镐京有六师,主要戍守西土,兵员来自周人,故称「西六师」。后来周公在平叛过程中,认为有必要扩建国家直属武装力量,于是,对三监的武装力量进行收编,又建立了一支八师的军事编制,兵员由周人、殷人组成,八师的戍守区在殷地,故称「殷八师」。后又因其长期驻守成周,故又称「成周八师」。

记有“成周八师(殷八师)”的金文有小克鼎、禹鼎、小臣速簋等铭文。

地方行政

畿服制

周代的地方区划制度。

西周的王畿以镐京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各四百里。王畿以内有封国、采邑,多为王室和公卿大夫领地。畿内对维护周王的统治、保障王室的财政收入极为重要。王畿以外,大体是商朝外服地域和新征附领土,分封给王室子弟、功臣和臣服的部族首领,建立如宋、齐、鲁等诸侯国。畿外诸侯国主要职责是拱卫王室、防止外敌入侵,治理本国内政务,以及向外征战。

畿内畿外都是以周王室的名义把土地和人民进行分封,即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都要服事于周王,史称「畿服」。

分封制

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即封邦建国。

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思想下,周王室将王畿以外的领土和人民分封给王室子弟、功臣和臣服的部族首领等,建立如宋、齐、鲁等诸侯国。大规模的分封是在周公当政和成康

17/19页

时期进行的。分封诸侯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命仪式,由专门的官员“授土”“授民”。诸侯对天子有捍卫王室,镇守疆土,朝觐述职,交纳贡物,奉命征伐等义务。实行世卿世禄和宗法制对分封制进行巩固补充。

分封制是周代立国之本,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姬姓为核心,建立起周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并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等级序列的礼制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前提。初期巩固了周朝统治,后期导致诸侯割据,是春秋战国形成的根源。秦朝后,分封作为郡县制的补充一直存在,历史上多次出现王侯叛乱的事情。

许多现代学者将西周分封制与欧洲中世纪的分封进行比较研究。

【细节补充】

分封类型:褒封、徙封、实封;

分封对象:主要为姬姓诸侯,也有功臣和殷商贵族,黄帝、神农、尧舜禹等后裔

分封诸侯:诸侯国有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武王弟康叔)、齐(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太公望),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周公子伯禽)、宋(都商丘,商代贵族微子启)、晋(都唐,今山西翼城,成王弟叔虞)、燕(都蓟,今北京,召公奭(shì) )

意义:西周立国之本,

国野/国野制度

周代都城的行政划分。

周代王都城郭以内称“国中”,距城百里之内称“郊”,“国”包括都城中及四郊之地,其居民称“国人”。“郊”以外称“野”,居民称“野人”或“氓”。各诸侯国与此类似。

“国”直接受君主控制。国人多是本族,可以参政,可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承担着兵役和较轻的赋税。“国”存在原始氏族民主制传统的遗存,国人甚至能在国君的废立、高层政治斗争及重大决策中左右形势,例如前841年的国人暴动。野人多是未开化的少数民族,是土著居民,受当地的土著首领管理,不用服兵役,不能参政和接受教育,但需要向周王提供大量劳动产品。

国野制度是先秦村社结构的基本组织框架。因为对外征战和扩大剥削的要求,经过战争、赋税改革,国人地位下降,野人地位上升,国野制度逐渐消亡,秦朝进入编户齐民时代。

赵世超在《周代国野制度研究》中对此有深刻阐述。

宗法制

西周与分封制相辅相成的制度。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保持严格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的等级关系。嫡长子和庶弟之间形成大宗小宗关系,但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被分封的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小宗,但在其封国内又为大宗。大宗享有祭祀、爵位、土地等特权,在宗庙族系上大宗百世不迁,别子五世则迁。宗法制是在父权家长制基础上扩大发展起来的,目的在于避免贵族对财产和权利的争夺,是西周时期贵族间的相互联系的黏合剂。

春秋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复杂化,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度难以维持,至战国最终瓦解。尽管宗法制已经崩溃,但宗法观念仍影响至今。

18/19页

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

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为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

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中国古代王朝的皇位传承也多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社会经济

工商食官

周朝的官营手工业制度。

周朝青铜、陶器、玉器等手工业较发达,周王室和诸侯公室都拥有众多的具有专门技艺的工匠,号称为“百工”。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的奴仆,由官府供给衣食。中央官府管理的机构为司空,按行业设立车正、陶正等工官管理工匠。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制作加工官府指定的产品。他们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可从 《周礼·考工记》中窥见大貌。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出现,以及官营手工业效率低下,周王室的衰微,导致了工商食官制的衰落,至战国后期,彻底终结,但是演化出的官营手工业一直存在。

井田制

西周土地制度,名义是土地国有制,实质是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是从氏族社会土地公有制演变而来的,始见《孟子·滕王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西周井田制下,土地不得自由买卖,土地要按时分配,定时轮换。井田中有公田、私田之分。小块私田由每户农民耕种,收获归己,公田则由大家通力合作,收成归国家或贵族。

春秋时期,“公田不治”,私有土地增多,各国实行改革,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郑国“作封洫”“作丘赋”,井田制逐渐瓦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民开阡陌”,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井田制的史料仅来自于《孟子》与《周礼》,有学者认为井田制度可能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制度。李学勤在《西周金文中的土地转让》指出“有很多理想化成分”。也有学者认为,井田的“井”不是九分土地而成井字形,而是汲水之井,农民围绕同一处水源进行劳动。
 


相关话题/中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