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访谈

网络资源 免费考研网/2009-01-16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陈洁光副院长访谈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内地合作开办的MBA、EMBA越来越多,该院副院长陈洁光认为学院提供的只是通用的知识,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要靠学生来灵活运用设立“中国商贸学科”,首创香港与内地联合办学机制,向内地出口MBA,香港浸会大学的很多尝试,在1998年前后的香港教育界显得相当独特。

  刚刚过去的周末,在广州白天鹅宾馆,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陈洁光副院长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的采访,阐释这个学院数十年的经营路线。

  香港浸会大学成立于1956年,当时由教会募捐设立,后改为政府资助,1994年改为大学。

  陈洁光说,学院创校之初属教会性质,虽然经过半个世纪,但“仁爱﹑喜乐﹑和平”基督教义以及“全人教育”宗旨还一直保留。学校除了重德、智、体、群、美五育之外,还特别重视学生的“灵育”,关心学员身、心、灵的发展,并鼓励独立思考,强调学无止境及思想自由。

  “全人教育”传统

  香港浸会大学注重研究工作,教研人员积极地投入学术研究,鼓励学生终生学习,保持和对真理、知识的渴求。学校把“全人教育”确立为教育目标和理想。这在课程设置、师生交流、校友关系上都有体现。

  香港人追求高效率和快节奏的生活,教育上也如此。学生一进校就直接开设专业课程。但在浸会大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在通才教育上的。最近几年,工商管理学院还开始推动一个发掘学生潜能项目。

  工商管理学院学生在进校的时候,老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测试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激励、哪些方面需要提高,随后,专职教师会根据学校的资源和外部资源,推荐和安排学生参加相关活动,开发学生潜能,弥补缺乏的能力。毕业的时候,学生除了得到学历证明,还会得到一份参加社会活动的记录以及能力提升证明。

  基督教教义不仅表现为学校对学生的关怀,还体现在学生对学校的感恩之情上。

  陈洁光心存感激地说,学校和管理学院的发展,是同校友会分不开的,特别是在广州自发组织的校友会,已经有500多人,他们反哺母校的精神让他感动。

  他分析说,这与学校的性质也有关系。香港其他大学一直由政府重点资助,是培养公务员的基地,商学院毕业生多从事政府公务员工作;如香港中文大学的毕业生很多人是职业经理人或者从事学术研究。由于浸会大学先前属私立,当时政府并不承认其学历,很多人毕业后选择了创业,他们经过艰难的创业期,很多已经成为中小企业主。这种历史造就校友之间的亲密,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先毕业的校友照顾后毕业的校友。

  开创“中国商贸学科”

  上个世纪70年代,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最强的专业是秘书学,秘书也是当时最热门的职业。后来,香港回归成为主题,当时的院长有意把研究重点从秘书管理,转到同香港回归紧密相连的一些课题,让香港学生了解内地经济界的情况,也尽学者们的一份社会责任。

  基于上述考虑,加上内地和香港商贸往来日益密切,1988年,当时的院长明确“中国商贸研究”的发展方向。

  这一年,陈洁光加入工商管理学院,被院长委以重任,参加“中国商贸”课程设计,并同内地各个商学院建立联系。1989年,陈洁光成为“中国商贸学科”的召集人。

  现在一些经济系的教师已经在研究内地经济状况方面颇有建树,发表了许多研究论文,还有教师被香港特区政府聘请去担任内地经济问题研究的委员、顾问。

  陈洁光个人还和中山大学的教师合著了《中国市场营销》,这本书较早把市场营销概念带到内地企业。

  当然在平衡市场需求的同时,维持学术的独立性也十分重要。陈洁光说,学院的经验是,除了5个专业的学系之外,还设有几个研究中心,主要负责科研、培训活动。

  出口MBA项目

  1994年,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开设了MBA课程。

  在确立“中国商贸学科”在学院的核心地位后,工商学院同内地的联系更为紧密。陈洁光和他的同事们在北上研究、交流往来中发现,内地对MBA需求更为紧迫。一类是刚大学毕业的学生,他们希望借助香港这个平台到境外公司做职业经理人;另一类是已经工作一段时间,需要提升商业财智方面的技能和技巧,获取更高的职位和更大的空间的人,他们年龄偏大,很难通过内地的MBA联考。

  出口MBA项目,这成为工商管理学院的一个大胆设想。2000年,这个出口行动迈出第一步,同中山大学合作办学,开创了香港和内地联合办学的机制。

  这种合作办学的模式已经扩展到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汕头大学;去年,工商管理学院又同太平洋保险公司在上海通过定制MBA形式为该公司提供教育服务。

  寻找本土方案

  在内地合作开办的MBA、EMBA越来越多,陈洁光认为学院提供的只是通用的知识,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要靠学生来灵活运用,需要学生寻找企业管理的本土方案。

  几乎所有的管理学理论都是西方的舶来品,未必对中国适用。为解决这个问题,浸会大学专门开设“重点考察”课程,即每年选一个中国内地的城市,安排学生去几家企业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要求学生进驻到企业中去,了解真实的情况,解决真实的问题。

  由于事先与企业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受访的企业也愿意把一些企业的真实问题告诉浸会的学生。学院先给学生分组,每一组分派到该城市的不同企业,为该企业做一个小咨询。为了做好这个小咨询,学生前期需要对该企业和这个企业所在的行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而且在为期一周的入驻企业的过程中,还需要同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深度沟通,在此基础上为企业提出管理咨询建议。

  陈洁光说,这个“考察”效果很好,它为学生创造了一些小的实地场景来解决现实问题,为香港工商管理方面的经验找到本土的解决方案。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