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漫天舆论一边倒:“海归求职难”成了大众席上一碗鲜羹。工作趋于稳定的人,看到当初的同窗火急火燎地为一份高不到哪里去的“高薪”工作而在职场奔波时,对没有选择留学道路的遗憾多多少少消减了几分;而有些海外名校的归来者屈就于月薪2000的工作时,直接发出这样的感叹:早知如此,还不如不出国好!
与此同时,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不少人在出国路上前仆后继,孜孜不倦地耕耘。海归派
在高薪求职路上猝遭的冷遇,并没有给出国热带来相应的冷思考。
如何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记者为此采访了刚刚从欧洲回来的马小姐。希望她别样的心情故事,能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
留学经济账?划不来!
留学的经济账?嘿嘿,从目前来看是划不来的。
跟我同一个学校毕业的留学生,早一年回来拿多少钱的都有,在北京,拿3000的有,拿1万的有。在别的城市,有的还少,有的还多。
我能拿多少?现在我还不知道。但从现在海归派的就业市场来看,肯定没有太丰厚的收入等着我。
我的背景应该算是不错的:北方某著名大学文科类硕士,毕业后在上海某著名跨国机构工作。
很多人羡慕我的工作和收入,但事实上,压力特别的大。每天我至少有七八个小时“钉”在电脑前,工作很累,没有多少时间动一动。很累的时候就去厕所转一转。不只我这样,大家都一样。因为资历深,他们的收入比我还要高。出国时是1999年,当时已经拿到7000元的月薪。
现在回国,在北京、天津找工作3个星期以来,我感觉,要达到我以前的收入都很难,更别希望在短期内从自己的教育投资中获利。
MBA?没工作!
为什么出国?
很难一言概之,那时候年轻,心浮气躁。总感觉远大前程在天边,外边的世界对自己的诱惑相当大,不仅仅是物质方面,也包括很多内心的期望。具体的目标不是特别明确,我就踏上了赴欧洲求学的道路,学的是当时很流行的MBA。
我的成绩很好,但是毕业后,欧洲就业形势一派萧条,不仅中国学生,班上很多没有工作经验的本国学生都没有找到工作。
欧洲和北美是不同的,它不是移民地区。要想工作,必须有工作许可。只有欧盟内部的人,才可以持本国的工作许可自由流动。来自欧盟外部的人很难获得工作许可,那时你真的感到“劳动最光荣”。
我在一边学第二外语,一边苦苦寻找工作的状态中度过了不短的一段时间。最后,当地一家很小的公司向我敞开了大门,做的是市场调研。工作一段时间后,基于长期发展的考虑,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回国。
得到什么?无形资产!
有时,我感觉留学生像是西部淘金者:有人发达,有人落魄,有人在寻找中走失,有人在走失中重又找到方向。
对我自己来讲,更是如此。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摸索,有过很多不切合实际的梦想:去读书,去做这样那样的工作,走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人的生活。到现在,有从终点又回到起点的感觉。30岁了,重新定位自己;找工作,开始新的生活。算经济账,怎么算得过来?
拿到高收入确实让人得意,拨拉一下很快便能将自己的教育投资和收入算得清清楚楚,亏本了没有看起来一目了然。但事情并不都是简单的加减乘除算得出来的。
有一点,我跟以前大不相同,那就是内心平实,你可能不太了解这种感受对我有多重要?
有很多东西,包括你内心的体验、你的视野、你的心怀是很难用目前的薪水来衡量的,而这对以后的工作和发展而言,都是无形资产。
究竟什么变了?
现在中国的高薪白领就业市场跟以前大不相同,这跟以前大学生一入学就意味着稳定的收入而现在失业的大学生满街走,是一样的道理。
所谓高聘或低就都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当留学背景所带来的种种技能和专长,比如外语,比如海外经验,都不再是市场急需的稀缺资源时,我们凭什么要求市场为此付出高价?
但是横向比较,海归派在求职路上依然受到青睐。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离不开国内就业的基本面特征,被粉碎的不过是他们或者说我们的“高薪梦”。
在肯定这些事实的前提下,海归自己从时间的长河里,切下回国就业这个横截面,来孤立看问题,去和一直在一个方向上努力的人比收入,有些过于简单和急于求成。
你是不吃草待挤奶的牛吗?
马小姐在跟公司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不论是外企、国企、还是民营,公司对开出高价的举动变得越来越谨慎。外语好,有海外经验,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本行业的“资深”工作经验才是高薪的决定性的因素。用人单位是“短视”的,希望你能够拿来就用,不需要再培训学习。
在面试时,一个集团40多岁的部长暗地里也向马小姐发牢骚:我是负责战略管理的,但下面的有些事务连我也没有时间去了解。做这样的工作,拿高薪水,你就像一只待挤的奶牛,谁会管你吃上吃不上草、有没有时间吃草。
市场越趋于理性,越显得无情。马小姐看了看记者记录下的文字,点点头,表示同意。(本报特约记者嘎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