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联考奇迹300分:逻辑基本知识(六)

网络资源 免费考研网/2009-01-16


七、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排除归纳法是求因果联系的一个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考察被研究现象出现的一些场合,在它的先行现象或恒常伴随的现象中去寻找它的可能的原因,然后有选择地安排某些事例或实验,根据因果关系的上述特点,排除一些不相干的现象或假设,最后得到比较可靠的结论。

  
  有时两组数据之间的数据因果并不一定有原理因果,可能两组数据都是由其它某一种数据决定的,这就是所谓表面因果与事实因果不符。

  为了检查的某种因果关系是否为真,最可靠的实验方法是改变原因后,看结果是否不同,即进行对比实验,对比实验的关键是让实验对象的其他方面的条件相同。

  客观世界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各个对象或各个现象是互相密切联系着,互相依赖着,互相制约着的。因果联系是指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如果一个现象的出现必然引起另一个现象的出现,那么,这两个现象之间就有着因果联系。引起另一现象出现的现象叫原因,被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因果联系是世界万物之间普遍联系的一个方面,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以便掌握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因果关系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普遍必然性,指任何现象都有其因,也有其果,且同因必同果,但同果却不一定同因;二是共存性,指原因和结果总是共同变化的;三是先后性,即所谓的先因后果,但先后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四是复杂多样性,指因果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固然有"一因一果",但更多的时候是"多因一果"。

  原因和结果在时间上是先后相继的,原因总在结果之前,而结果总是在原因之后。因此,我们在探求因果联系时,只能从先行的情况中去找原因,从后行的情况中去找结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两个现象在时间上的先后相继并非都存在着因果联系。例如,白昼和黑夜,在时间上虽是先后相继的,但它们之间并不具有因果联系,它们都是由于地球自转和绕太阳旋转所引起的结果。因此,在探求因果联系时,如果只是根据两个现象在时间上是先后相继的,就作出它们之间具有因果联系的结论,那么,这就犯了"以先后为因果"的逻辑错误。

  因果联系是完全确定的。在同样的条件下,同样的原因必然产生同样的结果。例如,在通常的大气压力的条件下,把纯水加热取摄氏一百度,它就必然会产生气化的结果。

  因果联系是复杂的多样的。一个现象的产生,可以是一个原因引起的,也可以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例如,日光、二氧化碳和水是使植物叶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而这三者则是植物的叶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这种原因叫做复合原因。忽视原因的多样性,在实践上会导致有害的后果。例如,一块地里的农作物生长不好的原因,可以是水分不足,也可以是肥料太少,也可以是病虫害等等。如果我们忽略了原因的多样性,只注意一种原因,比如,只注意施肥料,那就必然会导致减产的后果。因此,人们在探求因果联系时,特别应当注意复杂现象的构成原因或结果。

  下面介绍探求现象间因果联系的主要逻辑方法:

  (一)求同法

  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同志身体很好,很结实。原因是什么呢?他们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工人;有的原来体质较好,有的原来体质较差;他们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学习条件也各不相同……。但发现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情况,他们都持之以恒地锻炼身体。由此,我们可以作出结论,持之以恒地锻炼身体是他们身体好的原因,至少是身体好的部分原因。这里就有着求同法的应用。

  可见,求同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当我们发现某一现象出现在几种不同的场合,而在这些场合里,只有一个条件是相同的(其他条件均不相同),这样,我们就可以推断说,这个相同条件就是各个场合出现的那个共同现象的原因。求同法也称契合法,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示它:

  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  A、B、C  a

  (2)  A、D、E  a

  (3)  A、F、G  a

  ………

  所以,A是a的原因(或结果)

  下面再举两个求同法的例子:

  -在十九世纪,人们还不知道为什么某些人的甲状腺会肿大,后来人们对甲状腺肿大盛行的地区进行调查和比较时发现,这些地区的人口、气候、风俗等状况各不相同,然而有一个共同情况,即土壤和水流中缺碘,居民的食物和饮水也缺碘,由此作出结论:缺碘是引起甲状腺肿大的原因。

  -据说夏威夷群岛中有个考受岛人称"狗叫岛"。在这个岛上的一些地方,人一走动,脚下就会传来"汪汪"的狗叫声。原来,这些地方的表层覆盖着厚达18米的珊瑚、贝壳层。所谓"狗叫"就是从这些物质组成的沙砾里发出来的。如果抓起一把这种物质在手里揉搓,就会发出"狗叫"声。人们后来解开了"狗叫岛"的秘密。

  事实上,这个例子中就用了上面所说的"求同法"。人走在岛上和用手搓"狗叫岛"地上的特殊物质是两种现场,虽然场合不同,但发生了相同的情况,即是特殊物质受到摩擦,结果是都发生了狗叫声。因此这种特殊物质摩擦是产生"狗叫"的原因。

  -某人晚上看了两小时书,喝了几杯浓茶,结果失眠了;第二天他同样看书,抽了许多烟,也失眠了;第三天他也看了两小时书,喝了大量咖啡,也失眠了。看来晚上看书容易引起失眠。

  按求同法,连着三个晚上的失眠的原因似乎应该是"看了两个小时的书"。这个结论显然是不对的。事实上,兴奋性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原因。

  应用求同法所得到的认识(即找出的原因)并不都是正确的。因为在各种不同场合里存在的共同条件可能不止一个,而作为真正原因的某一共同条件可能正好被忽视了。因此,通过求同法所得到的认识,应当通过实践或用其他方法去进一步检验。但是,求同法为我们提供了找到现象原因的线索。所以,它作为一种发现现象因果联系的方法,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人们应用着。

  -光线的照射,有助于缓解冬季忧郁症。研究人员曾对九名患者进行研究,他们均因冬季白天变短而患上了冬季抑郁症。研究人员让患者在清早和傍晚各受三小时伴有花香的强光照射。一周之内,七名患者完全摆脱了抑郁,另外两人也表现了显著的好转。由于光照会诱使身体误以为夏季已经来临,这样便治好了冬季抑郁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结论?

  A.研究人员在强光照射时有意使用花香伴随,对于改善患上冬季抑郁症的患者的适应性有不小的作用。

  B.九名患者中最先痊愈的三位均为女性。而对男性得治疗的效果较为迟缓。

  C.该实验均在北半球的温带气候中,无法区分南北半球的实验差异,但也无法预先排除。

  D.强光照射对于皮肤的损害已经得到专门研究的证实,其中夏季比起冬季的危害性更大。

  E.每天六小时的非工作状态,改变了患者原来的生活环境,改善了他们的心态,这是对抑郁症患者的一种主要影响。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的方法就是求同法。选项A知识部分地重复了求同法的结论,并没有削弱它;选项B、C、D与该结论不相干,均不能削弱题干。

  E项对题干的实验,进行了另一种解释,如果这种解释成立,也就是说,如果事实上使患者痊愈或好转的原因,是每天六小时的非工作状态,改善了他们的心态(正是这种心态是导致忧郁的主因),那么,就可得出结论,光线照射的增加,和冬季忧郁症缓解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只是一种表面的非实质性的联系。这就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的结论。

  (二)求异法

  求异法也称差异法,是指这样一种方法:如果某一现象在一种场合下出现,而另一场合下不出现,但在这两种场合里,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在某现象出现的场合里有这个条件,而在某现象不出现的那一场合里则没有这个条件),那么,这唯一不同的条件,就是某现象产生的原因。

  求异法可用下述公式来表示:

  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  A、B、C  a

  (2)  -、B、C  -

  所以,A是a的原因(或结果)

  求异法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科学试验中,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方法。下面举例说明:

  -据报导,在一些国家里,大气污染极为严重,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树木的成长,如使白杨树提早落叶等等。有一个国家的研究人员曾在环境曝露室中的两间实验室里做过下面的一个实验:将大气中被污染的空气放入一间实验室里,而在另一间的入气孔上装上活性碳过滤器等清除污染物的装置,使送入的空气变为洁净的空气。两间实验室中的土壤、水分、湿度、日照时间等与植物生长有关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在两间实验室里,分别栽上同样的白杨十五株。四个月之后,在空气洁净的实验室里,十五株白扬新长出的茎平均高二米九五,而在污染室中,新茎的平均高度只有二米零九;叶数前者平均为七十一片,后者仅为二十六片。而且,前者在九月上旬叶子还在继续生长,而后者在八月初即开始落叶。这清楚表明:白杨树提早落叶的原因是大气污染。

  -我们可以在种植同一作物的同一块田上,一部分用某种肥料,一部分不用。因此,就可以清楚地通过作物的不同增产结果来判明施放这种肥料后的显著效果。

  -秋末冬初街道两旁的响杨开始落叶。可是高压水银灯下面的却迟迟不落,即使是同一棵树也有这样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人们很快就会想到这与高压水银灯照射有关。

  -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对象的一半作为实验组,食用了大量的味精。而作为对照组的另一半没有吃这种味精。结果,实验组的认知能力比对照组差得多。这一不利的结果是由于这种味精的一种主要成分--谷氨酸造成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有助于证明味精中某些成分造成这一实验结论?

  A、大多数味精消费者不象实验中的人那样食用大量的味精。

  B、上述结论中所提到的谷氨酸在所有蛋白质中都有,为了保证营养必须摄入一定量。

  C、实验组中人们所食用的味精数量是在政府食品条例规定的安全用量之内的。

  D、第二次实验时,只给一组食用大量味精作为实验组,而不设不食用味精的对照组。

  E、两组实验对象是在实验前按其认知能力均等划分的。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题干中所述之实验为差异法(求异法)实验,其特点是同中求异,也就是其他先行条件相同,只有一点不同,即实验组食用大量味精,对照组不食用。所以,本题答案是E。因为有了E,这实验才可靠

  -A河大坝建成20年后,A河土产的8种鱼中没有一种仍能在大坝的下游充分繁殖.由于该坝将大坝下游的河水温度每年的变化范围由50度降到了6度,科学家提出一个假想,认为迅速升高的河水温度在提示土产鱼开始繁殖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以下哪一项论述,如果正确,将最有力加强科学家的假想.

  (A)、土产的8种鱼仍能但只能在大坝下游的支流中繁殖,在那里每年温度的变化范围保持在大约50度。

  (B)、在大坝修建以前,A河每年都要漫出河岸,从而产生出土产鱼类最主要繁殖区域的回流水。

  (C)、在大坝修建以前,A河有记录的最低温度是34度,而大坝建成之后的有记录的最低温度是43度。

  (D)、非土产鱼,在大坝建成之后引入A河,开始日益减少的土产鱼类争夺食物和空间。

  (E)、A河土产的五种鱼在北美其他任何河流中都算是不上土产的。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A

  该题属于求因果关系方法中的求异法场合。

  大坝建前水温变化范围有50度鱼能充分繁殖

  大坝建后水温变化范围没有50度鱼不能充分繁殖

  推论:水温变化是鱼繁殖的原因答案为(A)。

  -京华大学的30名学生近日里答应参加一项旨在提高约会技巧的计划。在参加这项计划前一个月,他们平均已经有过一次约会。30名学生被分成两组:第一组与6名不同的志愿者进行6次"实习性"约会,并从约会对象得到对其外表和行为的看法的反馈;第二组仅为对照组。在进行实习性约会前,每一组都要分别填写社交忧惧调查表,并对其社交的技巧评定分数。进行实习性约会后,第一组需要再次填写调查表。结果表明:第一组较之对照组表现出更少社交忧惧,在社交场合更多自信,以及更易进行约会。显然,实际进行约会,能够提高我们社会交际的水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可能质疑上述推断?

  A.这种训练计划能否普遍开展,专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B.参加这项训练计划的学生并非随机抽取的,但是所有报名的学生并不知道实验计划将要包括的内容。

  C.对照组在事后一直抱怨他们并不知道计划已经开始,因此,他们所填写的调查表因对未来有期待而填得比较悲观。

  D.填写社交忧惧调查表时,学生需要对约会的情况进行一定的回忆,男学生普遍对约会对象评价得较为客观,而女学生则显得比较感性。

  E.约会对象是志愿者,他们在事先并不了解计划的全过程,也不认识约会的实验对象。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这个约会计划实际上是一个对比实验,所依据的就是求异法。

  题干的结论是:实际进行约会,能够提高社交水平。其根据是:在所填写的调查表中,实习组比对照组显示出更多的自信。

  如果C项为真,则对照组与实习组除了在所填写的调查表中显示出的差异外,还有另一个差异:实习组知道正在进行实验,而对照组并不知道这一点,即对照组实际上的社交水平与状态,比调查表中填写的要好,这样,作为题干根据的上述对比就不成立,这就对题干的推断提出的有力的质疑。其余各项均不能构成质疑。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一项有关献血对健康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组对象中均有二次以上的献血记录,其中最多的达数十次;第二组中的对象均仅有一次献血记录;第三组对象均从未献过血。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对象中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病率,第一组分别为0.3%和0.5%,第二组分别为0.7%和0.9%,第三组分别为1.2%和2.7%。一些专家依此得出结论,献血有利于减少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这两种病已经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也在发展中国家成为威胁中老人生命的主要杀手。因此,献血利己利人,一举两得。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削弱以上结论?

  Ⅰ.  60岁以上的调查对象,在第一组中占60%,在第二组中占70%,在第三组中占80%。

  Ⅱ.献血者在献血前要经过严格的体检,一般具有较好的体质。

  Ⅲ.调查对象的人数,第一组为1700人,第二组为3000人,第三组为7000人。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

  E.Ⅰ、Ⅱ和Ⅲ。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这个调查实际上也是一个对比实验,所依据的是求异法。这个调查的结论要成立,则要求被调查对象除了献血也不献血的差异外,在其他方面没有重要的差别。如果能发现情况不是如此,则对其结论构成了削弱。

  Ⅰ能削弱题干的结论。因为在三个组中,60岁以上的被调查对象,呈10%递增,又题干断定,癌症和心脏病是威胁中老人生命的主要杀手,因此,有理由认为,三个组的癌症和心脏病发病率的递增,与其中中老年人比例的递增有关,而并非说明献血有利于减少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

  Ⅱ能削弱题干的结论。因为如果献血者一般有较好的体质,则献血记录较高的调查对象,一般患癌症和心脏病的可能性就较小,因此,并非是献血减少了他们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

  Ⅲ不能削弱题干。因为题干中进行比较的数据是百分比,被比较各组的绝对人数的一定差别,不影响这种比较的说服力。

  (三)求同求异并用法

  求同求异并用法是这样一种方法,考察两组事例,一组是由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组成的,称之为正事例组;一组是由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若干场合组成的,称之为负事例组。如果在正事例组的各场合中只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并且它在负事例组的各场合中又都不存在,那么,这个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下面是求同求异并用法的一个例子:

  -很久以来,人们发现有些鸟能远航万里而不迷失方向。原因是什么呢?人们对此曾作过不少的猜测,但都没有得到证实。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发现每当天晴能见到太阳时,这些鸟都能确定其飞行的正确方向;反之,每当天阴见不到太阳时,它们就迷失方向。由此,科学工作者作出结论说,有些鸟能远航万里而不迷失方向的原因是利用太阳来定向的。

  -差不多同样成绩考入一所学校的学生,经过一年学习以后,出现了成绩的差异。经调查,成绩好的,都是学习努力的;成绩差下去的,都是学习不够努力的。经过比较,我们可以推断,学习刻苦努力是成绩好的原因。

  (四)共变法

  共变法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个现象发生变化,另一个现象就随之发生变化,那么,前一现象就是后一现象的原因或部分原因。比如,气温上升了,放置在器皿中的水银体积就膨胀了;气温下降了,水银体积就缩小了。根据气温与水银体积的共变关系,我们就可推断说,气温的升降是水银体积膨胀或收缩的原因。

  共变法可用下述公式来表示:

  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现象

  (1)  A1、B、C、D  a1

  (2)  A2、B、C、D  a2

  (3)  A3、B、C、D  a3

  …………

  所以,A是a的原因(或结果)

  下例也是共变法的应用:

  -地区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一致。随着太阳黑子数目的增加,磁暴的强度增大。当太阳黑子的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度降低。所以科学家推测,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

  -在50年代,我国森林复盖率为19%,60年代为11%,70年代为6%,80年代不到4%。随着森林复盖率的逐年减少,植被大量破坏,削弱了土地对雨水的拦蓄作用,一下暴雨,水卷泥沙滚滚而下,使洪涝灾害逐年严重。可见,森林资源的破坏,是酿成洪灾的原因。

  以下哪项使用的方法与上文最类似?

  A、敲锣有声,吹箫有声,说话有声。这些发声现象都伴有物体上空气的振动,因而可以断定物体上空气的振动是发声的原因。

  B、把一群鸡分为两组,一组喂精白米,鸡得一种病,脚无力,不能行走,症状与人的脚气病相似。另一组用带壳稻米喂,鸡不得这种病。由此推测带壳稻米中某些精白米中所没有的东西是造成脚气病的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东西就是维生素B1。

  C、意大利的雷地反复进行一个实验,在4个大口瓶里,放进肉和鱼,然后盖上盖或蒙上纱布,苍蝇进不去,一个蛆都没有。另4个大口瓶里,放进同样的肉和鱼,敝开瓶口,苍蝇飞进去产卵,腐烂的肉和鱼很快生满了蛆。可见,苍蝇产卵是鱼肉腐烂生蛆的原因。

  D、在有空气的玻璃罩内通电击铃,随着抽出空气量的变化,铃声越来越小,若把空气全抽出,则完全听不到铃声。可见,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E、棉花是植物纤维,疏松多孔,能保温。积雪是由水冻结而成的,有40%至50%的空气间隙,也是疏松多孔的,能保温。可见,疏松多孔是能保温的原因。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因为D和题干都使用求因果联系的共变法。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共变法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许多仪表如体温表、气压表、水表以及电表等都是根据共变法的道理制成的。应用共变法时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只有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两种现象才能说明因果联系;第二,两种现象的共变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不再有共变关系。

  (五)剩余法

  所谓剩余法指的是:如果某一复合现象是由另一复合原因所引起的,那么,把其中确认有因果联系的部分减去,则剩下的部分也必然有因果联系。

  -自然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例子:1846年前,一些天文学家在观察天王星的运行轨道时,发现它的运行轨道和按照已知行星的引力计算出来的它应运行的轨道不同--发生了几个方面的偏离。经过观察分析,知道其他几方面的偏离是由已知的其他几颗行星的引力所引起的,而另一方面的偏离则原因不明。这时天文学家就考虑到:既然天王星运行轨道的各种偏离是由相关行星的引力所引起的,现在又知其中的几方面偏离是由另几颗行星的引力所引起的,那么,剩下的一处偏离必然是由另一个未知的行星的引力所引起的。后来有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并据此推算出了这个未知行星的位置。1846年按照这个推算的位置进行观察,果然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海王星。

  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剩余法的明显运用。就这个例子来说,复合现象指天王星运行轨道的各处偏离(设为甲、乙、丙、丁四处偏离),复合原因指各行星对天王星的引力(设为A、B、C、D四颗行星),通过观察,已经知道偏离甲由行星A所引起,偏离乙由行星B所引起,偏离丙由行星C所引起。那么剩下的部分,即偏离丁必为未知行星D所引起。

  剩余法可用下述公式来表示:

  已知复合现象F(A、B、C)是被研究现象K(a、b、c)的原因

  已知,B是b的原因

  C是c的原因

  所以,A是a的原因(或部分原因)

  剩余法也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逻辑方法。比如:

  -居里夫人对镭的发现就是运用这一方法的又一典型例子。居里夫人在对沥青铀矿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它所放出的射线比纯铀放出的强得多,纯铀不足以说明这种复杂现象,还有一个剩余部分,这剩余部分必然还有另外的原因(这原因必然存在于沥青铀矿中)。据此,她再反复研究,后来果然发现在沥青铀矿中还有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镭。

  -有人作过一个十分有趣的统计:过去几百年间流传至今的466幅圣母玛利亚的画像中,有373幅里的耶苏是在左边吸吮圣母的乳汁的,这一数字大约是全部被统计画幅的80%左右。

  艺术是生活的概括,如果你稍微注意的话,就会发现,大多数母亲喂奶时,也是把婴儿抱在自己的左边。据心理学家统计,80%的母亲都是把婴儿抱在左边的。

  为什么会这样?为此,有个心理学家做了以下的两个实验:

  一个实验是让一些婴儿间断地听每分钟72次心跳录音。结果发现,这些婴儿在不听录音时啼哭时间是60%,而在听录音时,就比较安静,啼哭的时间降至38%。

  另一个实验是任选四组婴儿,每组人数相同,把他们放在声音环境不同的房间里。第一个房间保持寂静;第二个房间放催眠曲;第三个房间放模拟的心跳声;第四个房间放真实的心跳声的录音。用这样的方法,试验一下哪一个房间的婴儿最先入睡。结果是第四个房间的婴儿,只用了其他房间中婴儿入睡所需时间的一半,就进入梦乡。然后依次是第三个房间、第二个房间、第一个房间里的婴儿先后入睡。这个实验不但证明心跳声是一种有很强镇静作用的外界刺激,而且表明模拟的心跳声的效果不如真的心跳声的效果。

  分析:在这两个实验中,心理学家所作的第一个实验运用的是求同法,第二个实验运用的共变法。通过实验证明听到母亲的心跳声对婴儿有某种抚慰的作用。

  (六)求因果联系方法在解释型考题中的综合应用

  在MBA逻辑考题中,有一大类题型叫"解释型考题",其中大量用到了求因果联系的方法,这类题型的特点是在题干中给出某种需要说明、解释的现象,再问什么样的理由、根据、原因能够最好地解释该现象,或最不能解释该现象,即与该现象的发生不相干。

  -"试点综合症"的问题现在屡见不鲜。出台一项改革措施,先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推广,这种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本来是人们经常采用的。但现在许多项目中出现了"一试点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的怪现象。

  以下哪项最不可能是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A.在选择试点单位时,一般选择比较好的单位。

  B.为保证试点成功,政府往往给予试点单位许多优惠政策。

  C.在试点过程中,领导往往比较重视,各方面的问题解决得快。

  D.试点尽管成功,但许多企业外部的政策、市场环境却并不相同。

  E.全社会往往比较关注试点。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

  根据因果关系的特点,不同的结果应由不同的原因或条件所引起。因此,凡是指明了试点和推广时面对着不同的环境条件的,都有助于解释该现象。

  本题出的比较巧妙,选项A、B、C、D都揭示了试点和推广时面临不同的条件,也就是对于"一试点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的现象有所解释;只有E离得相对比较远些,没有说明这两种情况下的不同条件。

  -英国研究各类精神紧张症的专家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Internet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根据一项对10000个经常上网的人的抽样调查,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恼火的人数达到了三分之一;而20岁以下的网迷则有百分之四十四承认上网后感到紧张和烦躁。有关心理专家认为确实存在着某种"互联网狂躁症"。

  根据上述资料,以下哪项最不可能成为导致"互联网狂躁症"的病因?

  A.由于上网者的人数剧增,通道拥挤,如果要访问比较繁忙的网址,有时需要等待很长时间。

  B.上网者经常是在不知道网址的情况下搜寻所需的资料和信息,成功的概率很小,有时花费了工夫也得不到预想的结果。

  C.虽然在有些国家使用互联网是免费的,但在我国实行上网交费制,这对网络用户的上网时间起到了制约作用。

  D.在Internet上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很多时候信息过量会使人们无所适从,失去自信,个人注意力丧失。

  E.由于匿名的缘故,上网者经常会受到其他一些上网者的无礼对待或接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信息垃圾。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互联网狂躁症"是由于经常上网引起的。选项C所说的在我国实行上网交费制,会减少用户的上网时间,所以不会成为"互联网狂躁症"的病因。

  选项A、B、D、E所说的等待时间长,成功概率低,多余信息,受到无礼对待等都可能是导致"互联网狂躁症"的病因。

  选自周建武、刘新军编著的《MBA联考300分奇迹--逻辑分册》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