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辅导教材]MBA阅读需要的知识之四

网络资源 免费考研网/2009-01-16


(八) 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

  汉语词汇里还有一种特殊的成分,那就是熟语,包括成语、格言、谚语、惯用语与歇后语,它们是久经沿用而已定型的词组或语句,相当于一个词使用。尤其是成语,它内容丰富,形式精炼,鲜明生动;又因受汉语双音化的影响,多是四个字的,连用时,节奏匀称,音调铿锵;同义成语内容丰富,语势充盈;反义成语对比鲜明,是非判然,都有很强的表现力。成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稳固性的特点,学习时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理解,使用时也不能随便更动其用字。成语就其来源看,有的源于古代寓言,有的源于历史故事,有的源于诗文摘句,有的源于流传的俗语,有的源于外语翻译,有的则是新造的。理解成语,有的可按照一般词组的结构方式,通过分析其结构去把握它的含义,但有的则必须追其来源,才能懂得它的意思。成语多半是古汉语的遗留,使用的是古义,反映的是文言语法,结构整齐,对应性强,所以,不能用今义去理解,不能就字面去望文生义。倒是可以借助其结构对应的特点,去求得某些疑难语素的解释,因为某些联合式成语,其相对应位置上的语素的意义常常不是相同就是相反的。例如:

  ① 嘴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
② 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才能办得到。
③ 受了那班“糟得很”派的满城风雨的议论的压迫,他闭眼一想乡村的情况,也就气馁起来,没有法子否认这“糟”字。 
④ 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
⑤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在长期和残酷的战争中,游击战争将表现其很大的威力,实在是非同小可的事业。
⑥ 现在许多人的文章上常常有一句话,说是“无使亲痛仇快”。
⑦ 他写文章都经过字斟句酌,很是慎重。
例①出自寓言。例②出自历史故事。例③④出自诗文摘句。⑤出自流传俗语。⑥反
义对应。⑦同义对应。

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

  (一)正确使用词语的前提
一个意思,严格地说,只有一个词能最准确地表达它。自己使用词语,就是要找到这个词;判断别人使用得是否正确,就是要看他是否用的是这个词。例如:
①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这是鲁迅《藤野先生》一文中的一句话,手稿上原来是这样的:“从此就看见许多新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其中“新”是个多义词,含有歧义。定稿时将头一个“新”改为“陌生”,后一个“新”改为“新鲜”,分别换用了同义词,就找到了最准确恰当的了。

  要正确使用词语,离不开两个条件:一是准确地把握词语的静态意义,即“词义”。重点是把握多义词、同音词、同义词、反义词和成语的意义。二是能正确地根据特定语境,确定词的动态意义,即“语义”,也就是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这就要弄清什么是特定语境。所谓特定语境,是指言语的社会情境、自然环境及上下文的意境。说具体点,就是指由言语活动的时间、地点、场合、目的、对象、背景、时代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外部言语环境及语言自身构成的上下文等内部语言环境。语境对用词、修辞有制约作用,词语的动态意义靠语境来确定,修辞的言外之意靠语境去体会。一个词语,离开了特定的语境是无所谓使用对错的。所以,能否正确地理解特定的语境,是决定词语使用得是否正确、恰当、得体的关键。

  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 ) 这短短的一段文字,还把柴进和洪教头两人的面目也刻画出来了,笔墨之—一达到极点。
( 2 ) 经营方法改变后,这条商业街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的景象。
(3)所有生命——全部的遗传密码,都是统一的。
(4)把那些——党纪国法,敢于顶风作案的干部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A. 经济 荒凉 机体 违反 B.经济 萧条 机体 违犯
C. 精炼 萧条 肌体 违反 D.精炼 荒凉 肌体 违犯

  这是2000年MBA全国联考的第三题。解答本题,一要准确把握词的静态意义,二要正确理解语境,才能准确判断其正误。正确答案是B项。根据(1)句中“短短”这一语境看,说的是“用笔墨不多”,当然该用“经济”一词,因为“精炼”是“扼要”的意思。根据(2)句中“经营、商业”等词看,谈的景象当然“经济活动”景象,所以只能用“萧条”;而“荒凉”指题,而是所有“具有生命的个体的统称”,所以应该用“机体”,而不能用“肌体”。根据(4)句中的“党纪国法”看,“法纪”只有遵守不遵守的问题,对干部来说一般没有“反对”的问题,所以要“违犯”,而不能用“违反”了。综合四项一分析,也就不难确定只有B项正确了。

  这里有一点应当注意:使用词语,对词的语义有时必须是让它是明确的,有时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则必须让它是模糊的,这两种情况都是正确使用了词语。

  (二)实词的正确使用

  实词的正确使用,要以把握静态词义为基础,以理解具体语境为依据,以找到准确动态语义为归宿。具体地说,要想判断一个词在句中使用得是否正确、得体,第一步是先确定文中使用的是该词静态意义中的哪类含义,以缩小考虑的范围;第二步是审视语境,确定该词动态语义的指向;第三步是深入分析语境,确定该词在文中的特定含义;第四步是联系修辞判断其有无言外之意;最后确定该词使用得是否正确或确定应该填入的词语。

  例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作几次——的调查,才是了解情况最基本的方法。
(2)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只要 观察,细心研究,是完全可以认识的。
(3)我国的手工艺品,如刺绣、牙雕、发刻等,都在 上显示出功夫。
(4)他的作品写得很出色,尤其是这篇小说的结构十分 。
A.细密 严密 精密 周密 B.严密 细密 周密 精密
C.精密 周密 严密 细密 D.周密 精密 细密 严密
这是1998年MBA联考的第四题,考查的是同义词的辨析与应用,要注意其细微差别。从所给四个备选肢看,似乎每个都可以。但若据语境,深入地对比研究一下为每处所提供的四个同义词,则不难发现,有的是隐含着误点的。先看“周密”,指周到而细密,多用来修饰说明计划或调查。“精密”是指精确细密,多用来修饰说明仪器或观察。“细密”是指精细仔细,多用来表示纺织品等纱线之间的距离近、空隙小。“严密”是指事物之间结合得紧,没有空隙,多用来说明小说的结构或器物的盖子盖得紧。由上边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组同义词都有“仔细,没疏漏”的意思,但又各有侧重和不同的适用语境。掌握了上述细微差别,就可以确定正确的答案为D项了。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