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语文
一、基础知识(10分,每题1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我能成为你人生道路上的铮友,感到十分荣幸。
B、截止今年10月底,他已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C、经有关部门认真鉴定,这些东西全是膺品。
D、新建的城市应按现代化的要求来安排市政设施。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句是:
A、他很喜欢这个勤学好问的年轻人;于是将自己多年摸索出来,别人从未问过的一条捷径指给了他。
B、她内心深处怎样认识自己生活中的缺陷?是无可奈何地接受?还是就喜欢这种缺陷?
C、大学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的场所,因而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更高的标准。
D、我们党一贯反对主观主义的指导,认为这种指导的必然结果,正如一位伟人说的:“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
3、对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方兴未艾(停止)审时度(计量长短)势防微杜(阻塞)渐
B、不刊(消除、修改)之论余勇可贾(卖)有恃(倚仗)无恐
C、我行我素(本来的、平常)以柔克(克制)刚永垂不朽(衰老)
D、洞(深刻、透彻)察秋毫一蹴(踏)而就要言不烦(厌烦)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祸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或受惠人得到一笔赔偿,尽量减少损失。
B、北京这家工厂生产的一种服装,无论是用料还是工艺要求都近乎苛刻,我们根本没法同他们相比,只能望其项背。
C、进入老年之后,子女们都劝他不要再坚持大运动量锻炼了,但他积重难返,就是不肯改变。
D、这两个好朋友曾为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但他们既往不咎,很快又和好了。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任何人承担对外的各种业务,一律实行有限授权,不得自行其是、自作主张,_________不允许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违者_________予惩处,___________追究法律责任。这种领导体制__________体现了民主管理的思想,___________确保了厂长的中心地位,使整个生产指挥系统运行畅通。
A、也就及至既还B、更则直至既又C、也则直至又又D、更就乃至又还
6、下列各句中不是复句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国家不采用西方“三权分立”形式,但决不能把它所蕴含的权力制衡原则一起抛弃。
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处于重大历史性转折的背景下,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支持下开展起来的。
C、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D、我国国有企业的工资制度与整个体制是相适应的,即全国的国有企业实行统一的工资制度。
7、从上下文呼应、协调方面考虑,与下面的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服装厂中,男女工人面对面地坐着,他们缝制同样的衣服,付出同样的劳动,可是当一个月劳动结束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老板给女工发300元工资,但男工所得的却是400元。
B、女工从老板那儿领到300元的工资,而男工所得的却是400元。
C、男工从老板那儿领到400元工资,而女工却只能得300元。
D、老板给男工发400元工资,但女工却只能得300元。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全厂大会上,厂长一再强调,这一指标必须贯彻到今后业务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中。
B、十几年中,他的足迹遍布15个省,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和文物达两千多件。
C、主持人一定要贴近受众,切忌不要有凛然不可侵犯的装出来的声威。
D、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体制,政企不分、企业从属于政府是其重要特点。
9、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一踏进办公室,就看见几个工厂的负责人正焦急地等着他。
B、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也不过才八九岁,如今已长成大人了。
C、世界上的许多大学,正利用信息技术频繁地开展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
D、他高兴地告诉我,学校已发来通知,要他九月十日前去学校报到。
10、下列句子在修辞方法的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老张的文章写得很漂亮,是本单位出名的笔杆子。
B、这所学校的学生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C、个人的作用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浩瀚沧海中的一滴水。
D、科学研究应根据事实说话,因为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二、阅读理解(20分)
(一)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一段现代文,然后回答问题。
关于“香港”这一地名的由来,历史上有过多种记载和传闻,举其要者,约略有三种。
香江说。据史传,早年香港岛东南部有条溪涧流注入海,因水质甘香清甜而享有“香江”美誉。据此,香江入海的港口也就称为香港。
香姑说。据民间传闻,古时曾有位名叫香姑的女海盗,占据海岛为王,该岛便名为香姑岛,简称香岛,香港一名即由此演变而来。史学界有学者认为“香姑说”不足信。据考证,早在香姑之前,今属香港地区的大屿山一带便有盐民“入海起事”。此后更是海盗活动不绝,其中影响较大者就有明代的刘香。也有人认为“香姑说”并非全属无稽之谈,疑是由明代刘香的传闻演变而来。刘香曾威震广东沿海一带,历经数年围剿才被平息。但是,经香港大学学者论证,刘香之前,香港一名已经见诸史籍。
莞香说。史学界的大多数学者均倾向此说。莞香是一种优质香料,出产于广东莞县,自唐代至明神宗万历元年,香港地区隶属东莞县管辖。尽管史学界对香港地区种香制香业的起始年代尚无定论,但香港因莞香的种植和加工而得名一说,已为世人公认。
沿循莞香业的发展来重新认识香港,可为研究香港得名溯源这一历史问题提供重要的依据。莞香的种植和加工促进了莞香贸易的形成,最初的莞香贸易多是先将产品运至九龙尖沙嘴,然后运往广州,再远销海内外。古时尖沙嘴也称香埠头,转运香料的港口也就是称为香港。以后则以“香港”来泛称港岛、九龙和新界在内的整个香港地区了。
11、对下列两句话中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并非全属无稽之谈②已经见诸史籍A、①查考②各种B、①查考②之于C、①计较②之于D、①计较②各种
12、对下列四个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记载:记录事情的书文。
B、传闻:辗转流传的事情。
C、考证:研究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
D、论证:议论中的确定意见以及确认这一意见的理由。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从复句关系来看是:(2分)
A、目的关系B、因果关系C、条件关系D、转折关系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香港地区种香制香业的起始年代,以及香港因莞香的种植和加工而得名的说法得到世人的公认。
B、现在所说的香港地区不仅仅指香港岛,还包括九龙和新界。
C、莞香原产于广东东莞县,后来才移植于香港地区。
D、香江、香姑岛、香岛、香港岛、香埠头是历代对于香港地区的不同称呼。
15、史学界有学者认为“香姑说”不足信,他们的两点理由是什么?(3分)(总共不超过30个字)
16、关于“香港”这一地名的由来,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最能证明作者持这种观点的是哪一句话?(3分)(总共不超过32个字)
(二)文言文阅读(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齐桓公好服紫①,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②,五素(白娟)不得一紫。桓公患之③,谓管仲曰④:“寡人好服紫,紫贵甚⑤,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⑥,寡人奈何⑦?”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⑧?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⑨。’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⑩,公必曰:‘少却⑾,吾恶紫臭。’”公曰:“诺⑿。”于是日,郎中莫衣紫⒀;其明日,国中莫衣紫⒁;三日⒂,境中莫衣紫也⒃。
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服紫:
(2)已:
(3)适: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少却,吾恶紫臭:
三、写作(20分)
10、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五百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一位画家在拜访德国著名画家门采尔时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张画只要一天的时间,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门采尔严肃认真地对他说:“倒过来试试吧,如果你用一年的时间去画它,那么只需一天就能够把它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