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民生视窗》版以纪实的平实笔触,讲述了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几位早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在打工多年后回归家乡创业的经历。他们在当地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一些成绩,尽管大都仍在创业阶段,但已很值得欣慰。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有过亿农民进入了大小城市务工。近年,他们中不少人又回到了农村,开始了新的一番创业。怀集县这些农民的经历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的百姓故事很质朴,也很有兴味。
首先,大部分进城农民对家乡的眷恋情结是极为深厚的,不少务工者都有“叶落归根”的心愿。其次,许多进城农民在外几年、十几年,见识和原来已经大不一样了。他们经过各种洗礼,大大地开阔了眼界,结交了新的朋友。他们中有一部分人逐渐对市场有了具体的感悟,甚至也积攒起了一点资金,树立起新的更高追求。这些,就是许多进城农民从内心世界愿意选择回乡创业的原动力。
怀集县这些农民回乡以后能够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既是他们个人的喜事,更是地方发展的大喜事。它不但可以推进小城镇就地吸纳农村人口,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也实实在在地增添了农村加速发展的能力。
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输出较多的地方,往往又都是比较贫瘠困难的地方。这些地方不但缺乏资金,也缺少人才。因此,有志回乡发展创业的能人就是地方发展新的重要财富。怀集县委、县政府适时地提出劳务经济“输出”和“回归”并举的观点,是很切合实际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文件还提出了一系列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要求和政策。在具体工作中,各级领导一定要吃透这些政策,要特别提倡实事求是,允许创新尝试。在积极引导的同时,要相信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能力和极大的智慧。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更要把为回乡创业者助一臂之力当作是自己的分内事。这样,创业者的积极性一定更高,当地的发展一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