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明显滞后第20届百强企业2005年研发经费投入356.3亿元,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72%,远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尽管如此,与当前一流跨国公司仍存在巨大差距。2005年,微软、IBM、英特尔、三星电子等电子信息产业领导型企业研发投入绝对额都超过50亿美元,每一个企业研发投入经费都超过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整体投入。
知识产权能力待提升不可否认,在知识产权方面,得益于各级政府部门的强力支持,百强企业以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技术结构层次的提升。不过,我国仍面临着产业总体技术自给率不足20%,尤其在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上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5年—10年,核心元器件和软件仍没有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跨国公司用知识产权支配着利润的分配,拥有强大的研发投入能力,从而也掌握了再次创新的主导权。此外,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创新成果不能立即通过资本市场快速得到回报,知识产权保护上也还有一定差距等,都是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的因素。
技术研究前瞻性不够美、日等国的电子巨头研发方向已经瞄准了面向20年后的科技。而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尚没有自己的研究院或技术研发中心,即使有独立研究院的也只是处于跟踪研究,一般面向当前1年—3年的短期应用技术,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前瞻性研究上落后许多,往往受制于人。
投资方向重点不同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日益兴起,知识要素对产业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美、日、韩等国的电子企业对无形资产投资的力度加大,企业无形资产所占比重显著增加。如微软每年研发投入远远超过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无形资产价值巨大。
而当前我国电子百强企业大部分仍处于注重固定资产投资阶段,在知识产权、品牌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无形资产方面的投资比重还很小。
品牌影响力差距尚大优势品牌是实现产业强大的必要条件。同时品牌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从近几年评选出的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来看,传统的电子强国美国、日本、韩国都有企业荣登排行榜,而中国电子信息类企业鲜有上榜。
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大企业中,许多从事加工贸易,为跨国公司“贴牌”,尤其是以出口导向的企业,很少经营自己的品牌,因而在世界品牌影响力上还不能够与国际电子大企业比肩。
跨国经营能力较弱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产业国际分工日益专业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作为国际投资的重要主体,决定着资本和技术的流向和流动形式,使大部分附加值都被拥有技术和资本的一方所获取。
2005年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合计利润29.3亿美元,放在全球IT企业70强中仅能排在第24位;平均利润率仅为2.5%,低于美国电子信息大企业的平均水平。
20年来,尽管我国百强企业规模日益扩大,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综合竞争力迈上了新的台阶,但与同期跨国公司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因此,国内企业须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争取实现重点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力争早日成长为一流跨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