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上海财大在网站上发布了2007年学生专职辅导员岗位需求,人数仅为六人,招聘条件也不低:“中共产党员,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或经济管理相关专业毕业,计算机操作技能熟练,英语6级,热爱学生辅导员工作”。这一招聘信息很快吸引了大批应聘者,截至去年12月,财大就收到了符合条件的简历965份。负责招聘的财大学工部老师介绍,这些简历呈现出应聘人数多,名校多,学历高,素质高的特点,其中不乏名校博士生和“海龟”,还有334人毕业于北大、人大和复旦等“985”重点高校。
1月份,财大学工部组织相关院系领导和专职辅导员对简历一一审查,并筛选出24名获得面试资格的应聘者。经过笔试、情景模拟和
个别面试三个阶段,并列表公示,确定前十名为考察对象,继而再次面谈筛选,最终确定了目前的6名录用人员。
在负责招聘的老师看来,这样的竞聘场面近年来逐渐增多,此前上师大等高校也曾出现过类似局面。从十多年前作为本科生留校任教的“过渡台阶”,到现在从研究生中精挑细选专职人才,辅导员岗位“吃香”的原因在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高校也日益重视德育工作,提高辅导员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