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拒绝为导师管理的公司打工,不但导师评价得了零分,还被迫‘演练’并公开道歉。”据《石家庄日报》9月20日报道,19日,曾就读于保定某 大学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的小坡(化名)仍然难以平复情绪。由于零分评价对小坡的就业和考博均产生了不同程度影响,从2014年5月开始,他就此事向有关方面举报 上访,引起了有关部门领导的关注。2016年9月9日,该大学终于就小坡反映的问题进行了书面答复。目前,该大学纪检监察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将依据有关 规定对相关人员和单位进行责任追究。
导师评价得了“零分”
小坡目前在北京做建筑师,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就读于河北某大学风景园林硕士专业。
小坡介绍,自己就读研究生期间,原导师是该校园林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王某。从2011年7月左右(当时还没有正式入学),他开始为王某管理的公司 保定市瑞德环境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打工,一直到2012年7月左右大约一年时间,每月获得的报酬只有数百元。“一年间经常通宵达旦为其赶项目,有时撑不住了 会到卫生间去吐,有时还被要求不去上课,节假日不能回家。”2012年7月左右,小坡拒绝继续为这家公司打工。王副教授要求他更换导师,但是按照规定更换 导师需要前任导师在转导师申请表上签字。为了得到签字,小坡一直等了8个月,在此期间虽然是王某名下的学生,却没有人对其进行教授和管理。2012年12 月份左右,王某给小坡的“导师评价”为0分,这种情况极其罕见。
在小坡提供给记者的《某某大学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中,校方初步调查认为,关于作出“0”分评价问题,园林与旅游学院及研究生院存在对综合测评成绩审核不力、把关不严、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学校将依据有关规定对相关人员和单位进行责任追究。
学生提前进行道歉“演练”
小坡介绍,为了更换导师并顺利毕业,必须在转导师的申请表上得到王某的签名,小坡委屈地找到王某与园林与旅游学院的领导。在该校另一位教师的中 间调停之下,王某提出了一个条件:小坡必须当着园林与旅游学院相关领导、老师和同班研究生同学代表的面,将所有责任全都揽下,明确表示王某在此事件中没有 任何责任,才肯在转导师申请表上签字。
事情一直拖到2013年3月中旬,这场道歉会在该园林与旅游学院的一间小会议室举行,园林与旅游学院的书记和院长都参加了。小坡按照王某前一天 下午在王某画室中演练过的内容读出来,将所有责任全部揽下,表明王某没有任何责任,然后向其鞠躬道歉。虽然小坡当时带着转导师申请表,但王某并没有如约在 现场签字。事后小坡多次找到王某才获得了签名。2013年4月中旬,小坡在学院领导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一位外聘导师,1个月后就是小坡的毕业答辩时间。 2013年6月,小坡在各种努力下终于毕业。
校方初步调查认为,原导师王某在小坡道歉前进行演练的做法,确实存在不妥。学校决定对王某进行批评教育。
“零分评价”产生了什么影响
虽然小坡拿到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已经三年,但他发现“零分评价”事件对他的负面影响远比想象的要大得多。
小坡告诉记者,当时园林与旅游学院要求本人在这张综合测评成绩单上签字。为了顺利毕业,他不得不违心地在这张带给自己屈辱和痛苦记忆的成绩单上 签下了名字。“印象中只有一位同学得了23分,其他都是25分的满分。”后来,园林与旅游学院将这张带有小坡0分的综合测评成绩排名递交至研究生学院,研 究生学院亦顺利通过。后来,研究生学院以小坡成绩排名不够拒绝了他的入党申请。
“风景园林这个圈子很小,考博失败后,今年马上就要面临第三次考博联系导师。由于自己曾经公开道歉并承揽全部责任,无论是就业还是联系导师,人 家一打听,就会认为自己是所有祸端和麻烦的制造者。”这是几年来小坡一路举报反映的初衷。“我人生中最宝贵的几年已经过去,事件已经给我本人造成了无法弥 补的时间损失和精神伤害,在这几年中我错过了很多,有些是我一生都无法弥补的。”
到底是打工还是实习
小坡认为,给王某管理的公司打工是整个事件的起因。但是,对于小坡反映的给王某管理的公司打工的问题,校方认为,王某安排小坡在公司实习,其目 的是为了让他学到设计专业的知识。为了补贴小坡的生活,按月支付一定报酬。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王某的做法没有什么明显不妥。对此,小坡并不认可。“研究生 学习期间为导师开办的公司或者拿到的项目进行打工而报酬低廉,现在是普遍现象。实习是研究生学习的一部分,如果是科研课题项目,即便不给我任何报酬我也不 会拒绝。我不能接受的是在王老师管理的公司中完成的都是市场项目,工作量有时甚至超过了公司的员工,这样的安排能算实习吗?”
为了求证小坡所叙述事件的真实性,昨日上午,记者电话联系到了王老师。王老师承认,当时的瑞德公司除了一小部分学校股份之外,基本是他自己说了 算。目前,这家公司已经更名交给了自己的助手。对于记者的采访要求,他表示这件事情有些复杂,学校正在调查处理,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该校党委宣传部副部 长夏志学向记者解释,“零分评价”发生在对于2011-2012年学年奖学金综合评定中。在宣传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联系园林与旅游学院领导未果。
随后,记者联系到该校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王新建。他表示,这件事他们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
链接
莫让老师变“老板”,学生变“学徒”
老师变“老板”、学生成“学徒”,是高校学生私下抱怨的高频话题。师生关系,在合作还是劳力、自愿还是被迫、有偿还是廉价的利益博弈中,模糊了 本来的面目。早在几年前,北京某大学一位研究生因抵制“科研苦力”而发退学声明,引起网络热议,而关于“导师岂能成‘老板"与“研究生为导师‘打工’很正 当”的对掐也不止一次,却没有相关制度建设的有效跟进。人们不禁要问:在应是知识高地、道德净土的学校,导师如何培养人才、学生如何提升研究素养、学校如 何加强科研管理?
不可否认,学生参与导师课题,在文献、实验、论文等方面做辅助性工作,是教学培养的一个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也不是说,产学研只能 谨守在课堂与实验室,不能参与到企业的研发。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有必要在导师的研究项目中锻炼成长,但这不应该成为学生低价给导师打工的借口。相应的, 导师考查应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而不是工作量,否则,学生只会逐渐在“干活”中丢了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
一种健康的科研关系应该是:学生“和”老师攻坚科研,而不是学生“为”老师工作,更不是学生“去”老师企业工作。作为科研工作者的高校老师,术业在科学研究,把学生培养成独立自主的专业人才是基本责任,而不是相反,错误地把才华用在企业经营上,还以学生为工具。